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model3performance加速

易车知识库 Model 3

206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车主之家

关注

460马力,723扭矩,零百加速3.1秒,这是特斯拉Model 3的新款,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高性能版,屠牛斩马不在话下,可以傲视路上全部性能车,就算这个性能车的零百加速比你快,但红绿灯起步的那一下,狗都跑不过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由预售转为正式销售了,指导价也公布了,33.59万元,让我们看看除了过剩的动力外,还有什么理由花33.59万不买Model Y而是买小一号的Model 3.

在外观上除了特斯拉标志性的高性能放射LOGO外,还有前保险杠两侧通风口、下部黑色前唇、后保险杠下方的扩散器,还有尾门上的小鸭尾。

这次比较出乎意料的是,车身外部尺寸还有调整,尤其是车高降低了12mm,确实拿出了一些运动的态度,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长宽高分别为4724/1848/1430毫米,轴距2875毫米,车长方面比普通版增加了4mm。

为了应对460马力,723扭矩,零百加速3.1秒恐怖如斯的数据,后轮直接上了265/35 R19的倍耐力P ZERO轮胎。前轮用的则是235/40 R19。

刹车也进行了升级,不升级真的遭不住这狂暴的数据,如果准备购买这台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下赛道的朋友们,刹车皮一定换一套耐磨的。

这次的高性能版本给足了氛围感和情绪价值,还没等进到车内就看到厚实的运动座椅肩颈的位置放射状的LOGO,近乎于桶椅角度的侧向支撑时刻提醒驾驶者这台车不简单,但这也是我最不喜欢遇到的座椅,可能是我本人比较笨重,我还是喜欢平平的座椅,在上下车不会被硌到。however,车主本人喜欢才是王道。

动力方面,这台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最大功率460马力,峰值扭矩723N·m,零百加速3.1秒,搭配78.4千瓦的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达到了623km,最高车速261km/h。

这一代的特斯拉Model 3搭载了第四代驱动单元,新一代的高性能电机能够在功率上提升20%,也期待早日能够试驾到这款高性能款特斯拉Model 3。

所以这台车对比便宜了10.4万元的长续航后驱版特斯拉Model 3值吗?

​要知道如今的B级车的官方起售价就只需要13万,差一点点就能够用一台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的价格同时拥有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一台B级车,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纯CLTC电续航里程606公里,零百加速6.1秒,峰值扭矩340N·m,最大功率264马力,这已经是一台3.0 V6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了,在日常中已经算是过剩了,再快的话对于乘客来说全力加速就已经是难受了。

作为一台起售价23.19万的特斯拉Model 3,二手车的折旧水准也是按照23.19万的标准进行的,也就是说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不仅会多花10.4万,也会折旧的更快,对于家用车来说,就算如今动力已经廉价到这种程度,但不值当,或者说是不适合绝大部分人,不信您去租一台和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相似动力的电动车,去实际测试一下到底一个月能用到多少次一半以上的加速踏板开合度。所以33.59万元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您会买吗?

展开查看更多

中汽数研

关注

丰田虽进步微小,但销量也创了历史佳绩,3月首次在品牌榜中以2.54万辆的成绩超越起亚。今年一季度bZ3与bZ4X销量大增,前者在中国销量约0.57万辆,后者在全球销量约0.6万辆,未来随着bZ3C等新车型上市,丰田销量有望继续攀升,但市场竞争激烈,丰田仍需加速研发新车型。

展开查看更多

路咖汽车

关注

而此次广汽本田的裁员,相对业内还有一定差别,即赔偿为N+5,后期可能逐月递减,但整体高于近期上汽大众N+4的水准,也高于丰田等企业N+3的水准。而更大的激励幅度,更友好的态度,透出的信号是,要加速精简和调整自己的体系架构。最终,涉及的人员规模目前在1000-2000人之间,裁员主要关于生产制造部分,因为燃油车的销量在整个市场中走低,不需要原本规划的产量。

与广汽本田的裁员不同,同期理想汽车的裁员则更加刚硬,且裁员的板块也不同。眼前5月被爆出18%,涉及人员超5000人的裁员,实际只是2024年的第二波。因为早在今年年初开始,理想已经在内部加速清理低绩效员工,2023年被评定为I与F绩效的员工。此次理想裁员基本是李想再次跟上了马斯克的节奏,裁撤的是非核心职能部门,譬如销服部门(主要是交付服务等)优化幅度超400人,招聘部门、智驾团队。

而从裁员工龄和赔偿金额上看,理想汽车裁撤的更多是近几年招聘的偏新员工,赔偿金额也是标准的N+1。

除了裁员潮开始之外,高合的重组更加迷离。提供10亿美元的iauto集团,背后是正道集团,一家2023年零收入,亏损超2000万港元的集团。关于高合的自救,只能与此前中东说,如果有大集团介入担保,就愿意继续注入资金,开始转账相关。

裁员为了深蹲,是下一轮价格战的催化剂?

关于裁员的猜测与解读有很多,但无外乎绕不过2个点,一个是企业储粮、转型,准备过冬,另一个是为了省出成本,接下来继续打价格战。尤其是后者,让人关注。

从企业裁员的行为上看,偏向于前者的更多,偏向于后者的企业原本并非少数,但随着先行动车企的数据陆续出炉,被发现在5月打价格战的意义和价值都是有限,所以陆续转向前者。

4月15日,马斯克发布内部信,预告开启全球裁员,涉及人数超1万人。随后,裁员开启,特斯拉价格战随之打响。海外市场的降价感知效果不大,但中国市场的降价,但并没有带来持续的明显好结果。

公开数据具体为:

2024年4月,全球开始释放裁员和降价的消息(4月15日到4月21日),特斯拉中国交付量约5200辆,环比下滑55.6%,同比下滑49.5%,Model Y约4600辆,Model 3约400辆。

4月第4周,特斯拉官宣Model Y后驱版官降1.4万元至24.99万元,再叠加北京车展开始,马斯克突访中国,FSD即将入华的消息甚嚣尘上。多重刺激之下,特斯拉在中国销量终于回暖,单周销量为1.48万辆。

但紧随其后5月第一周,特斯拉中国销量约1.1万辆,其中Model Y约1.04万辆,Model 3约600辆;

5月第二周,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0.98万辆。

1个月时间里,特斯拉单周销量从1900辆,通过价格战直接爬升到1.48万辆,数据上表现不错。但,如果结合整个车市的订单与销量增长,特斯拉通过新的价格战所取的的效果其实有限。

同期数据中,华为公布的鸿蒙智行为5月1日-5月5日全系车型大定突破1.1万辆;

理想汽车公布的5月1日-5月5日全系车型大定突破3万辆。虽然上险量和大定的统计口径不同,但整体呈现的局面是,特斯拉开打价格战后有回暖,但从五一开始逐渐进入平峰。不降价刺激不到订单,而太大的降价刺激,特斯拉目前还不准备给,或者给不到。

截至目前,朱晓彤返回上海办公后,特斯拉已经分别对中国的销售服务、大客户、分期保险等团队进行裁员,并在5月9日开始对客服、工程师、物流、生产线团队裁员。赔偿为N+3,而在这一裁员发生之后,特斯拉最新给出的销售刺激力度不大,基本延续了4月中旬的政策,即0首付、0利率。

简言之,从商业角度上看,特斯拉此轮在中国的裁员,并未获得完美结果。因为,完成换代后的Model 3销量持续没能得到拉升,它当前相对陷入了老款车靠降价拉动销量的内耗中。

它留给理想以及其他车企的意义则是,小打小闹的价格战性价比不高,在当前这个环境里,要动就动整个价格体系。至于理想汽车的裁员,也并不只是看个热闹的事。毕竟,作为细分市场销量最高的车企,毛利率超过20%,2023年财报中现金储备超1000亿元人民币,它的回缩也意味着,头部企业对市场的短期预测增长空间有限,保持稳中有升更好,而不是继续寻求击穿底线。毕竟,原计划2024年要推出的几款纯电动车型,已经传出在重新进行造型设计的消息,后面需要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北京车圈涌向小米,国产车冲向海外,也是价格战无力继续

所以,未达预期,快速调整,才是这次裁员的主线,强行与价格战相挂钩,未免牵强。

2024年年初,理想汽车规划年销量为80万辆,所以整个企业结构的搭建也是照着80万辆而去。但,随着MEGA在3月初上市,后续引发大量的争议,以及对其他产品线订单和交付的影响,其第一季度交付预期主动下调超25%,从原本的10-10.3万辆下调至7.6万至7.8万辆。

而在合资品牌范畴,除了广汽本田的明示之外,其实本田、丰田、大众、通用等头部企业,也一样在进行相关的人员调整,只不过人数幅度不算大。

企业的过冬和收缩倾向越来越大,而人员的流动,也是越来越大。这背后,除了资金原因,更多也体现着员工对企业的前景与信心。

不谈高管、中层管理的流向,毕竟各企业的高级别位置有限。仅从北京及周边地区的人员流动来看,多数企业的人员开始流向小米。部分小鹏的员工,在进入2024年之后,陆续加入小米,有的加入小米集团,有的加入小米汽车。理想汽车此次的裁员,则侧面为小米的人才提供支援,不过,小米当前缺的是制造相关人才,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人员短缺不大。

而小鹏人员流动留下的信息也体现出一点,即便是品牌建立时的核心员工,在不断的降价,但却无法完成销量快速提升之下,人总会有树挪死、人挪活的变通想法。

变数很大的,如今还进一步包括头部合资企业。有人说,随着国产车的崛起,合资车的逐步没落只是时间问题,但德国汽车工业对中国车市的影响力,如今依然肉眼可见。

大众汽车的最新消息是,开始放弃原定的All in纯电动计划,当然,这并不是全盘放弃,而是发现纯电动短期内无法取得竞争优势之后,它开始放缓纯电,而是开始全力推动更有其内部认为更有竞争力的插混。上汽大众的换代帕萨特,将使用上汽集团插电混动技术进行升级,高度本土化之后,价格较大幅度下探,同时能够保证大众的盈利数字和销量目标,这才是它们要的。

实际上,广汽本田宣布裁员之后的几天里,本田已经在日本发布了最新的i-MMD进展,第4.5代i-MMD的核心变化就是,发动机改用阿特金森循环,为油电混动的电池提供更好的充电能力,降低发动机功率,但提升电动机功率,这与目前的增程从实现路径上有一定的相同点。并且,进一步加入了P4电机,简言之,本田准备用如今新能源汽车的逻辑做油车,这样的表现,能令其在海外市场里保持竞争力,也保持较高的利润收益。

至于在中国市场,这套新技术能带来的帮助,短期看不大。中国车市里的各项数据已经卷到了瓶颈,手握每种预算都有着大把可以选择的车型,仅仅靠着省油这一项来吸引购买,靠着每百公里省0.几L燃油,省3块钱,对网约车的吸引力更大,而非大基盘的家庭用户。

另外,还有一点在于,随着价格战越打越凶,4月的总销量成绩上已经呈现出了“国内销量增长放缓,出口和海外销量激增”的局面。中汽协数据为,2024 年4 月中国汽车整体销量235.9 万辆,同比增长9.3%;乘用车:4 月销量200.1 万辆,同比增长10.5%;4 月出口量50.4 万辆,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34.0%。

北京车展里,几乎所有有能力的车企都在提及一件事,加速出海。已有海外业务的奇瑞,即将在欧洲建厂,墨西哥已经被比亚迪、江淮等陆续站稳,比亚迪甚至在泰国打起了价格战,主力车型价格下调20%,得到了4月的快速增长。向海外冲,海外没有高烈度的价格战,这是一种共识。对比而来则是,国内的价格战,打到了瓶颈。

展开查看更多

新车评

关注

5月13日,新款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正式在最新一期的工信部目录中进行申报。在此前,该车已经在国内市场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33.59万元,比起旧款车型的33.19万元,提升了4000元。新车在设计上作为了较大的提升,动力部分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百公里加速为3.1秒,计划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交付。

外观部分,整体与普通版差异不大,只是在下包围两侧增加通风口,并配备了全新的包围套件,让前脸看起来更加低趴战斗。同时,新车也是标配星空灰颜色,并提供珍珠白/深海蓝/纯黑色/烈焰红的车漆选配。

侧面部分的话,其配备了全新样式的19英寸轮圈,结合标志性的红色四活塞卡钳,整体更显运动。尾部方面,增加了碳纤维扰流板,并在右下方增加了与Plaid版车型的相同的“无限”标识,同时还加入了全新的尾流扩散器。

车身尺寸方面,车辆长宽高分别为4724/1848/1430mm,轴距为2875mm,其中长度增加30mm,高度降低13mm。同时,后轮宽度从235提升至265。

内饰方面,主要在中控台位置采用碳纤维材质饰板,以及门板上采用了Alcantara材质,以提升自身的运动氛围。而最为重点的,则在于新车换装了全新的一体式赛车座椅,能为用户带来更出色的包裹性和支撑性能,还在颈部位置印有“无限”标识。

动力上,新车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为460马力,百公里加速为3.1秒,最高车速261km/h。同时,新车搭载78.4kWh电池组,整备质量为1851kg,续航里程623km,官方百公里能耗为16.7kWh。

另外,新车还采用由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组成的自适应阻尼悬架系统,支持自动和运动2种模式调节,提供舒适、标准、疯狂三种加速模式,以及标准、运动、赛道三种驾驶模式。

作为对比,旧款Model 3 高性能版最大功率为486马力,百公里加速为3.3秒,百公里电耗为13.2kWh,搭载78.4kWh的LG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675km。 

再作为对比,同日发布的海外高性能版车型,最大功率为510马力,比国内版高出50马力,同时百公里加速时间,也从3.1秒缩短至2.9秒,并且搭载了更大容量的82kWh松下电池。

另外,结合新车比较直接的对手,以小米SU7 Max车型来看,其售价为29.99万元,拥有673马力的最大功率,百公里加速为2.78秒,CLTC纯电续航为800km。

展开查看更多

易车原创报道

关注

4月28日,特斯拉CEO马斯克来到中国,特斯拉官方微博先后两次发声,提到了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

在此次访华中,国务院总理李强会见了马斯克。李强表示: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堪称中美经贸合作的成功范例。事实表明,平等合作、互利共赢才最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希望美方同中方更多相向而行,遵照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推动中美关系持续稳定发展。

特斯拉官方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衷心感谢一直以来各界朋友给予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在中国深耕,在人工智能、电动车、储能等领域与行业共同发展,加速清洁能源与自动驾驶技术落地,把美好愿景变成现实。

展开查看更多

远川汽车评论

关注

在美国,特斯拉用百公里加速3秒级的Roadster打破了人们对于电动车“傻大笨粗丑"的刻板印象,甚至引发了好莱坞明星的抢购,这辆车帮特斯拉赚到了第一桶金,更翻开了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图片

施瓦辛格参观成立初期的特斯拉


在中国,人们对电动车的评价也是直到新势力入局以及特斯拉国产化之后才明显改观。


2016年,蔚来斥巨资打造了电动超跑EP9,这辆搭载了四个电机,最大马力1360匹,0到200公里加速7.1秒,极速313公里/小时的性能怪兽曾一举打破纽北电动车赛道记录,这样的成绩也帮助蔚来在成立之初打响了品牌知名度。


但无论是Roadster、EP9还是后来在纽北赛道上你争我斗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以及Rimac Nevera,都距离普通人过于遥远。


第一代Roadster售价高达10万美金,最后也只卖了2500辆左右;售价千万级的EP9更是马化腾、刘强东、雷军这些投资大佬的“私人玩具”,全球限量6台;来自于克罗地亚的电动超跑Rimac Nevera全球限量160辆,售价更是达到了恐怖的240万美元。


在这些品牌争夺“谁是最快电动车”的过程中,消费者也意识到了电动车的一大优势:快。


电动车在速度上的优势是电机特性天然赋予的,它可以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动力传输简单高效,但驱动燃油车,要先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再通过离合器、变速箱、分动箱和传动轴等零部件,才能驱动车轮,能量损失比较大,而且电机的扭矩可以在瞬间达到最大值,因此加速比同级燃油车要快得多。


而在以马力为尊,以排量论英雄的燃油车时代,快是绝对的奢侈品,而且车想要快一秒,往往要多付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代价。


如今,你在国内花20多万就能买到百公里加速3秒级的电动车,29.99万的极氪007四驱性能版百公里加速只有2.8秒,但如果是同等加速性能的燃油车,价格可能是前者的十倍。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电动车天然就可以打破之前燃油车固有的阶级藩篱,在推动世界加速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推动“马力平权”。


但问题在于,要造出一辆普通人买得起而且又不平庸的高性能电动车真的容易吗,在智能电动时代,我们又需要一款怎样的性能怪兽?


美国时间4月23日,特斯拉发布了新款Model 3高性能版,售价33.59万元。六年前,第一代高性能版让用户以30多万的价格就能买到一辆百公里加速3.3秒的电动车,极大推动了“性能平权”,如今,新款高性能版又能给这个市场带来怎么样的解题思路?



01

门槛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人不是没有追求过高性能跑车。


吉利的美人豹、比亚迪的S8、华晨的中华酷宝都是活生生的例子,但因为在发动机和变速箱和外资厂商的技术实力差距过大,这些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能躺在展厅里。


如果以桑塔纳国产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现代化的起点,在这之后的四十年时间,真正被市场认可的国产燃油性能车只有领克03+:


28.58万的性能版,搭配了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350匹,最大扭矩450牛米,百公里最快加速4.98秒,但这和人们通常理解的真正性能车有不少的距离。


图片

领克03


被外界公认为是性能车的宝马M系列是六缸起步,入门款的M2,最大扭矩550牛米,最大马力460匹,百公里加速4.1秒;奔驰AMG系列中,新款C63特别版虽然从八缸换成了四缸,但因为是混动车,百公里加速达到了惊人的3.4秒,AMG A45的百公里加速也达到了4.2秒。


相较之下,中国直到这两年才有搭载大排量发动机的车,比如坦克700Hi4-T就搭载了V6+9AT纵置变速箱,限定版的最大扭矩达到了850牛米,但这是一辆价格70万的新能源越野车,而非一台可以飞驰的公路性能车。


由于国内缺乏相应的供给,使得本就处于鄙视链上游的豪华品牌性能车在华售价不菲,比如宝马M2的官方零售价为59.99万,前不久在中国上市的C63 S E性能F1版的价格更是高达119.18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烧油的性能车这么贵,除了BBA本身自带的豪华品牌光环以及产品本身小众之外,还有哪些原因?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性能车和普通车的区别。


整体而言,性能版相比于普通版,在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底盘调校,刹车性能,空气动力学以及内饰风格等方面都会有所增强和优化。


就像宝马M4之于四缸的4系,前者用的是V8,后者用的是2.0T,除了像风挡、雨刮、仪表台这些非常基础的外观和内饰件可以通用之外,其余的包括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供油系统、悬架结构以及冷却系统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换言之,M4和4系除了长得有点像,其他地方天差地别,当然价格也差了不止一倍。


图片

宝马M4的价格是普通4系的两倍多


但电动车就不太一样了。


因为没有了发动机,电动车不需要像燃油车一样通过增大发动机排量来凸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尊贵身份,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增加电机以及优化轮胎和刹车就能显著提升性能,这也使得电动性能车有了更亲民的可能。


2021年国产的第一代Model 3高性能版可以实现486匹的最大马力,261公里的最高时速,以及百公里3.3秒的加速度。


但就是这样一台性能怪兽,国产后的价格只有33.19万,让驾驶乐趣的门槛以及日常使用的成本都大大降低。对于燃油车来说,想要原厂就拥有这样的加速表现,你可能需要付出十倍的价格。


在M3P之后,国内电动车行业也刮起了一股“性能风”。



02

优劣



2022年之后,国内的电动超跑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大家的眼前,这其中有百公里加速1.9秒,自称“中国第一超跑”的昊铂SSR;仰望也推出了极速超过300km/h,百公里加速2.36秒的U9;前不久,方程豹也推出了概念跑车SU9。


但这些车和当初特斯拉推出Roadster一样,主要是为了提高品牌调性,而非将其大规模量产,所以也有人评价这些国产电动跑车是炫技:产量极低,售价极高,展厅和赛道里的常客,日常生活中的稀客。


但也不是没有人想把电动性能车的价格打到百万以下。


比如搭配四电机的极氪001FR,最大马力达到1300匹,百公里加速2.02秒,售价为76.9万,还有像哪吒这样的平民品牌,去年也推出了百公里加速3.7秒的GT 580,售价只有22.68万,但这两款车因为价格和性能(GT 580的最高时速只有190km/h)都很难走量。


图片

76.9万元的极氪001FR


抛开电动车没有发动机轰鸣声所以没有驾驶乐趣这点争议不谈,在红绿灯起步加速这件事上,电动车几乎完爆同级别的燃油车,可以让更多人享受更刺激的推背感。


但这不意味着电动车在性能上可以全面碾压燃油车。


在车辆起步时,电动车里的驱动电机能够瞬间输出峰值扭矩,使得车辆能够在几秒钟时间内就轻松破百,将一众燃油车甩在身后,但问题在于电机最大功率的输出时间无法和燃油车里的发动机相提并论,如果频繁加速,可能会出现电机过热的情况。


此外,电动车的输出功率也受到电池电量的限制,如果电量不足,车辆的动力输出就会受影响,而且因为纯电车没有可以改变传动比的变速箱,极速方面就会受到限制。


重量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电动车虽然摆脱了发动机的束缚,用上了体积更小的电机,载荷也能更容易做到50:50的黄金配比,但一块80度的电池包就重达400-600公斤(取决于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这无疑会对整个悬架的支撑,底盘的调校都会提出更大的挑战。


在燃油车时代,跑车基本上分为两派,一派主打力大砖飞,排量大、马力大、但是体重也大,比如全新宝马5系的车重就达到了2.43吨,另一派主打排量不大,外观拉风、体重轻盈,价格亲民,典型产品就比如丰田86和马自达MX-5,后者的车重只有1.1吨。


图片

下面两辆是上面体重的两倍



但是到了电动车时代,一辆电动车的重量随便就超过1.5吨,超过2吨的也大有人在,仰望U9的重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2.62吨,燃油车时代以轻量化车身和空气动力学闻名的路特斯,推出的第一款纯电轿车EMYEA,整车重量也达到了2.5吨左右。


如何控制好体重,或者说在增重情况下提升电动车的操控性,这就要求车企必须要做好取舍,这种取舍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了车企的第一性原理。



03

第一性原理



造车是一项平衡的艺术,造性能车更是。


以车重为例,车企可以打着为消费者提供更长续航的口号在车上堆更多的电池,但它们不会告诉你,车重越大,就会让车辆加减速和转向的响应变慢,让制动和冷却系统的负担增大,电耗也变大。


如果还要维持较高的性能数据,那么轮胎磨损速度以及悬挂的舒适性都会有负面后果,驾驶的乐趣可能还不如一台加速更慢,但车重只有它一半的燃油车。


一位资深汽车产品经理告诉《远川汽车评论》:电动车要堆料容易,但要把车子做轻很难,除了把轴距做短,用更小的电池包为例,还有一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可以提高不同零部件之间的通讯效率,通过增加域控单元,从而减少ECU和线束,此外,优秀的能耗管理也能让电池做小。


“企业要学会在配置上做取舍,这边一块大屏幕,那边又是电吸门,下面还有空气弹簧,整车重量很容易失控,性能车不能什么都要。”


在电子电气架构、轻量化以及能耗管理方面,特斯拉无疑是全球做的最好的电动车公司之一,Model 3高性能版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第一代国产版的重量只有1836kg。


虽然重量不是衡量性能车的唯一标准(底盘调校也是影响车辆驾控的关键因素),但这却很好地反映一家车企的产品观或者说价值观。


对于特斯拉来说,它所奉行的第一性原理或者说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因此它需要推出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来加速这一过程,M3P虽然是性能取向,但和很多燃油车相比也绝对是便宜大碗的存在。


刚刚发布的新款Model 3高性能版同样也延续了特斯拉一贯的产品观:低调但是足够有内涵。


和新款Model 3相比,这次新发布的Model 3性能版在尺寸上和前者差别不大,轴距依然是2875mm,整车高度相比于新3下降了10mm,重心降低,风阻变小。


图片


外观方面,特斯拉依然选择低调,没有采用剪刀门这种炫酷设计,而是通过独特的前后唇设计、高性能专属红色卡钳以及碳纤维尾翼来增加它的外观识别度。内饰方面,特斯拉这次提供了碳纤维装饰仪表盘和专属高性能运动座椅,可以带来更好的包裹性与侧向支撑。


此外,全新的车尾扩散器,可以使气流快速通过底盘,增加下压力,减少风阻,配合碳纤维尾翼以及前保险杠大灯下方的进气孔,可以优化高速行车的稳定性。


在动力总成方面,新款M3P首发搭载了特斯拉自研的第四代电驱动系统4DU,最高功率提升至265kW,最高功率相比原款提升20%以上,百公里加速由原款的3.3秒提升至3.1秒,最高车速依然保持在261km/h。

展开查看更多

车东西

关注

动力方面,Model 3高性能版搭载了特斯拉全新一代动力总成,采用双电机,电机总功率峰值达460马力(约338kW),峰值扭矩为678N·m,最高车速达261km/h,零百公里加速仅需3.1秒。

新车底盘则采用前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还增加了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电池则搭载了78度电的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623km。

此外,昨日晚特斯拉还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其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13.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3亿人民币)和1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8亿元),均不及预期。

但在在电话财报会上,马斯克表示会加速包括更便宜车型的新车型的发布,收到利好消息,盘后特斯拉股价涨幅超10%。

一、Model 3高性能版最高车速达261km/h 零百公里加速仅需3.1秒

高性能版Model 3在外观上做了一些调整,使车辆风阻减少至了0.22Cd,看起来也更具运动感。

▲Model 3高性能版前脸

新车车身尺寸为 4724/1828/1430mm,外观上其前脸采用了独特的前唇设计,搭配了两侧狭长的大灯,前包围两侧还配有纵向通风开口,可以为前轮及刹车系统降温。车尾还增加碳纤维扰流板,形成强大的气流下压力,确保车辆在高速下也能平稳行驶。

▲Model 3高性能版尾部

新车还采用前后混合胎宽的设计,前轮宽235mm,后轮宽265mm,增加了后胎的宽度,让后电机可以有更大的动力输出。

动力方面,Model 3高性能版搭载了特斯拉全新一代动力总成,双电机总功率峰值达460马力(约338kW),峰值扭矩为678N·m,最高车速达261km/h,零百公里加速仅需3.1秒。

Model 3高性能版还搭载新一代赛道模式,可以进行漂移。在不改变硬件机械结构的情况下,用户可自定义动力分配、电机扭矩,还能查看刷圈实况、车辆G值等。

除了性能表现出色,高性能版Model 3也兼顾了舒适性。其底盘在保持原版Model 3前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的同时,还搭载了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可以以每秒近千次的频率调节运动悬架软硬,使车辆乘坐感受更平稳。

▲Model 3高性能版底盘

为了更方便车主,特斯拉还设计了自研软件,让车主可以直接在车辆中控屏上调节悬架软硬,并支持2种模式独立调节。

而续航方面,新车电池容量为78.4kW·h,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623km, 较基础版没有太多变化。

二、马斯克透露将加速新车型发布 包括更便宜的车型

昨日晚,特斯拉公布了一季度财报,公告显示公司2024财年第一财季营业收入为213.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43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69%,这也是特斯拉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其中汽车业务的营收为173.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59亿元),同比下滑13%。

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1.8亿元),同比下降55.07%。毛利率为17.35%,低于去年第四季度的17.6%和去年同期的19.3%,同比下降10.29%。

▲特斯拉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并未公布汽车业务的毛利润和毛利率,虽然这两者备受投资者和市场的关注。

销量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所有车型共销售38.68万辆,同比下滑8.5%。其中Model 3和Model Y销量共36.98万辆,其他车型销量为1.7万辆。

由于特斯拉一季度交付量远不及预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特斯拉将加快新的车型的发布,新车型最快在2024年末推出,包括更便宜的车型,这些车型还会在同一生产线上生产。

除了新车型,马斯克还确认特斯拉将于2024年8月8日发布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Robotaxi将采用“拆箱式”(Unboxed)制造方式。与车技术同源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方面,马斯克表示,2024年底人形机器人或将可以开始在工厂做简单的工作。

收到利好消息,盘后特斯拉股价涨幅超10%。

结语:特斯拉加速新车型发布,有望提升销量

当前,新能源市场增长放缓,车企间竞争激烈,原来作为电车领域龙头的特斯拉也面临交付、营收不及预期的问题。之前路透社报道马斯克取消Model 2计划时,市场投资者就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在这次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对于销量和营收下滑问题,也向投资者表示将加速新车型的发布,包括更便宜车型,随后特斯拉股价便大涨。

展开查看更多

新车评

关注

动力上,新车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为460马力,百公里加速为3.1秒,最高车速261km/h。同时,新车搭载78.4kWh电池组,整备质量为1851kg,续航里程623km,官方百公里能耗为16.7kWh。

另外,新车还采用由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组成的自适应阻尼悬架系统,支持自动和运动2种模式调节,提供舒适、标准、疯狂三种加速模式,以及标准、运动、赛道三种驾驶模式。

有意思的是,海外版的Model 3高性能版也在同日发布,其中海外版的售价为5.299万元美金,约合人民币38.48万元。虽然,在价格上比国内版高出了4.89万元,但是在动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

根据数据显示,海外版车型的功率为510马力,比国内版高出50马力,同时百公里加速时间,也从3.1秒缩短至2.9秒,并且搭载了更大容量的82kWh松下电池,续航里程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作为比较直接的对手,新车自然会和小米SU7进行竞争,但以小米SU7 Max车型来看,其售价为29.99万元,比Model 3高性能版便宜了3.6万元。

同时,其拥有673马力的最大功率,比特斯拉高出213马力,百公里加速为2.78秒,CLTC纯电续航为800km,比特斯拉高出177马力。

展开查看更多

飓电工社

关注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参数是什么概念,特斯拉Model 3L这台全新车型最大马力可以达到688匹,要比小米SU7顶配车型的max版本还多15匹马力,而且车身重量也要比SU7轻2吨多,那么无论是加速性能还是爆发力都要比小米SU7快不少。

目前已经,目前国内知名媒体已经有人测得出小米SU7的零百加速度时为2.85秒,这个数据实打实的真实。这台车不仅车身重量更轻、速度更快,很有可能零百加速度会在2.6~2.7之间。

这台车的价格也是大家比较津津乐道的,毕竟加速性能这么快,而且车身重量这么轻的一台运动性能轿车,很有可能将会售价到30~40万元的价位区间,由于上海超级工厂有自家的生产线,毕竟又是中国制造的话,造车成本还有销售成本会大幅度的降低,所以说特斯拉Model 3这台车型还是让人相当期待的,无论是操控还是加速性能都是目前同价位的T0级别。

展开查看更多

期期来电

关注

遥想当年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电动车市场如日中天的时代,Model 3 Performance性能版的推出给多少性能迷乐了个屁颠儿——也不难理解,当年三十来万能买到一辆百公里加速三点几秒的车,谁看了不迷糊?

随着特斯拉Model 3在今年完成了中期改款,大家却没在首发名单中看到Performance版的身影,难道特斯拉在憋什么大活儿?还真是,根据最新的谍照显示,改款后的Model 3高性能版将直接使用“Plaid”的商标——Plaid都知道吧,在Model S和Model X上都是上千马力的版本。

从外观来看,Plaid版车型与普通版车型采用了不同的包围设计,风格更简洁也更运动,前脸的上半部分与普通版保持一致;尾部车型名称下也增加了Plaid徽章,有别于现款Model 3 Performance。根据现有消息来看,新车后桥会配备Model S相同的4D2电机,拥有402马力,前电机则是3D3电机,零百加速预计也将提升至3秒内。

带着“Plaid光环”的Model 3听上去还是一如既往的强悍,但好像感觉没有以前那么让人兴奋了——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时代变了。照着当下国内新能源市场的势头,谁家还没辆“马力不要钱”的电动性能车了?都有哪些?从定位和价格来看,顶配的小米SU7和极氪007四驱性能版可能是很直接的对手。

单从性能参数来看:最大功率495kW的小米SU7,百公里加速2.78秒;最大功率475kW的极氪007四驱性能版,百公里加速2.84秒。好像数据层面来看这俩对于未来的Model 3 Plaid都没在怕的,况且当下的中国电动车那么卷,小米SU7和极氪007自己都掐的鼻青脸肿,哪有闲工夫管你特斯拉?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