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大众ID.3加速

易车知识库 大众ID.3

293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Businesscars

关注

进入中国市场40年,“在中国,为中国”一直是大众汽车在不同场合提及率最高的第一战略。而在1月25日举行的“龙腾岁首,众启新境”新年媒体沟通会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对其中国战略、本土研发、软件和产品开发工作进行了深入介绍,再次完整展示了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部署,其中核心内涵,便是充分利用中国的创新力量加速转型。

2024年是大众汽车进入中国市场40周年的特殊节点。在燃油车时代,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一直不可撼动,无数个销量神话和数不胜数的神车光环,都成就了大众“燃油车之王”的称号。

即便是在2023年这样一个电动化加速普及,价格竞争高度激烈的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下,大众的成绩单依然可圈可点。

大众集团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全年交付车辆323.6万辆,同比增长1.6%。其中,奥迪品牌销量强劲增长,共交付72.9万辆汽车,同比上升13.5%。纯电动汽车销量再创新高,2023年共交付约191800辆,增长23.2%。尤其是ID.3,成为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电动车型之一,去年交付超75700辆。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大众继续保持国际车企中在华第一的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军角色的决心未变。在其“2030目标”中,包括以下三大支柱:

第一,集团将继续加强在燃油车市场中的优势地位,通过推进混动技术,逐步实现燃油车产品向新能源转型。

第二,加速纯电动产品攻势,进一步开拓中国的细分市场。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纯电动车型。

第三,强化“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通过更好地运用本土创新力量,更敏捷地响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在运用本土创新力量方面,有几点值得一提。

首先是2023年,大众牵手小鹏,成就了汽车行业变革大潮中外合资划时代的时刻。

小鹏汽车董事长 CEO何小鹏在25号当天的沟通会上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CEO贝瑞德进行了视频连线,谈到与大众合作的感受,何小鹏用了“信任”和“高效”两个词:“合作之前我还曾担心,一家来自全球的公司和一家中国的公司能不能实现高效合作。而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看到双方团队在会议室、在联合的工作中互相开放,互相讨论,信任和效率是我在过去的这段时间看到的特别棒的两点。”

贝瑞德透露,大众汽车将与小鹏汽车在今年合作生产两款B级车。双方共同开发的专属中国市场的中型车将于2026年。

在新产品开发层面,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将成为集团“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柱,新产品开发周期将缩短30%,并强化客户聚焦。

VCTC是大众集团在中国的本土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中心。投资约75亿人民币,是集团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通过成立VCTC,大众将技术开发的对接工作从沃尔夫斯堡东移9000公里至合肥。该公司已于今年1月份投入全面运营。

值得关注的是,VCTC正在开发其首个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即CMP。自2026年起,该平台将为新的面向A级主流市场的入门车型奠定基础。CMP平台的开发时间仅36个月,较大众汽车集团此前的平台开发周期缩短了约三分之一。

在软件产品和数字化方面,CARIAD依然扮演着成败的关键角色。但自2023年以来,CARIAD一直走在加速自我变革的道路上。软件研发人才翻倍至1110名,其中90%是本土人才。在战略上,CARIAD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并加大外部合作的方式。

去年9月,CARIAD中国收购上海沐传工业设计,并与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CARThunder”(中文名:翼创雷行)。11月,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CARIZON”(中文名:酷睿程),开发达到L4级别的高度优化的全栈式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与实力雄厚的本土科技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助于CARIAD更快速地提升能力,并且削减成本。2024年,CARIAD中国携手其全新合资公司与子公司组建“C家族”,加速推进“在中国,为中国”的解决方案的交付,为大众加紧补齐智能化短板。

展开查看更多

Nice好车

关注

在新能源赛道方面,上汽集团正在推进“新能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旗下的品牌正在加速转型。集团内新能源车占比最大的莫过于五菱,达40.8%,约46万辆销量,而上汽乘用车也有31.9%,销量约为36万辆。而智己品牌全年销量为3.83万辆,同比增长665%,12月更是直接拿到破万的单月销量成绩。

展开查看更多

易车原创报道

关注

大众汽车集团始终致力于与本土伙伴携手,加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集团将与海南省政府紧密合作,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和经验,为地方经济发展、行业人才培养、创新出行未来做出有力贡献。

展开查看更多

智电出行

关注

此外由于大众品牌纯电动车型的需求发生“疲软”,品牌也于上月10月2日-10月13日期间暂停了茨维考工厂ID.3和Cupra Born车型的生产工作;并在10月2日-10月16日期间暂停了德累斯顿工厂ID.3车型的生产。另据海外媒体透露,茨维考工厂由于产能有限,目前正在加速 生产ID.4、ID.5、奥迪 Q4 e-tron和奥迪Q4 Sportback e-tron车型。

展开查看更多

人在车途网站

关注

2023年车市大考已经进入下半场,一个“卷”字仍是行业主旋律。不仅仅是卷产品、技术、价格,众多车企更是谋求产业转型,加速行业变革,卷出新高度。在2023年汽车产业剧变的大环境下,上汽大众依旧实现了“稳中向好,油电双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下半场持续发力,七月开端再创万台佳绩

市场的反馈是对产品的最好肯定。七月开端,八月接棒,车市进入下半场。7月初,ID.3发布重磅优惠政策,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极具性价比的定价叠加产品实力,上汽大众ID.家族7月终端交付量超过一万辆,赢得不错的市场销量反馈。

回望今年上半年,上汽大众ID.纯电系列推出2年多以来,累计销量已超13万辆,位列合资纯电销冠。2023年下半场开端,7月终端交付量超过一万辆。如此亮眼成绩,进一步确立了合资电动顶流的市场地位。

作为一个燃油和新能源双赛道并驱的车企,能够保持稳定发挥,除了长久以来的品牌实力外,背后品牌发展策略的制定,也值得深思。

电动化转型之路怎么走?上汽大众这步棋走得漂亮!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传统车企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上汽大众也积极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面对电动化浪潮,上汽大众践行“品牌长期主义”,做到燃油车和电动车并驾齐驱的平衡态势,继续发挥在燃油车市场的优势,加速纯电产品的攻势。纵观上汽大众这几年的行动布局以及市场反馈,这一长线战略不失为明智之举。

从2015年起,上汽大众就开始筹谋布局,计划将安亭生产基地全面转型,更聚焦电动车生产,并进一步拓展研发中心功能,在确保燃油车生产的同时加速新能源产能布局。2020年 ,累计投资170亿的MEB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投产。短时间内,建成了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规划年产能达到30万辆,这一举措助力上汽大众驶入电动化转型快车道,不得不说,这步棋走的漂亮!

加速攻势,游刃有余,推动电动化转型迈向新高度

在上汽大众的电动化布局中,电池生产也是重要一环。在近日,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电池车间迎来了第15万台电池包下线,这无疑是上汽大众加速电动化布局转型的又一里程碑。

作为上汽大众大众集团首个JIS(Just In Sequence)生产模式电池车间,电池装配首次与总装车间耦合联接,直接向总装车间输送电池包。整个车间拥有超过138台机器人,壳体生产线自动化率达88%,基本实现无人化全自动生产。面对电动化市场的强劲风头,上汽大众显然是做足了准备。

不仅如此,上汽大众持续发力,加速产线布局调整。自2020年首个新能源汽车工厂投产,随后,在2021年,研发中心二期已经全面投入使用。2021年,上汽大众技术中心二期正式投入使用,聚焦面向未来的新能源研发、前瞻研究、虚拟研发等能力建设。与此同时,上汽大众的电动车生产布局也逐步向沪外基地拓展。目前,长沙新能源汽车项目也进入设备调试和生产准备阶段,计划在2024年上半年投产,规划年产能10万台,长沙工厂成为继安亭之外上汽大众又一新能源生产基地。

多线并进,加速市场攻势,这样的上汽大众速度,无疑是其稳健市场表现的一大基石。

展开查看更多

智电汽车

关注

在实际体验中,ID.3作为同级别里唯一一款后置后驱布局的纯电车型,在加速的时候,车辆的重心会向尾部移动,深踩加速踏板能感受到比较强烈的推背感。0-50km/h仅需3s的成绩,在日常体验中已经是非常澎湃了。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中低速加速较快,但实际上ID.3加速踏板并不像某些电动车那么“蹿”,而是更加柔和与线性,除非深踩加速踏板,否则在大多数时候,你都会感觉这台电动小车跟一台燃油车并没有多大差别。

行驶中我们还发现,ID.3提供了D挡/B挡两个驾驶挡位,其中B挡也就是电动车中较为常见的强制动能回收挡,驾驶者的右脚只要一离开加速踏板,动能回收系统会立即介入拖拽车辆减速,但相比其他车型的“单踏板模式”,拖拽的不适感并不强烈。

图片

另外ID.3的底盘非常有质感,前麦弗逊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前轮转弯后轮驱动,带来制动和加速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经过颠簸时车身不会有多余的振动,过减速带时也不会带来明显生硬的弹跳,舒适性和支撑性都能兼顾到。

并且ID.3在后悬架使用了大量的铝件,使得前后达到50:50的配重比,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

图片

此外,在试驾体验过程中,得益于ID.3仅5m的转弯半径,即便行驶在重庆这种道路非常复杂的城市,搭配较为精准的转向系统,所有的变道、调头操作都相当方便、轻松。而能够征服重庆这座城市,那么其他城市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静态唯美,确为“城市精灵”

当然,重庆不仅仅以道路复杂闻名,更是一个现代摩登的“赛博朋克”之城。ID.3同样如此,不俗的驾控也不能掩盖其靓丽的内外设计。

图片

遵循简洁主义打造的外观,让ID.3看起来非常具有未来感,贯穿式LED灯带、六边形阵列浮雕纹理等元素的运用,让它在前卫之余又多了几分时尚。而黑化的尾门、车顶与扰流板则营造出一种双色车身的设计感。

外观上还有一个抓人眼球的部分就是硕大的低风阻轮圈了,20英寸的直径在紧凑型车中还是非常少见的,不过虽然直径大,但胎面宽度仍然保持着与普通紧凑型车的主流的水平。

图片

ID.3的内装相比之下没外观那么大胆,总体很清爽。车机系统和方向盘的样式以及细节之处的操作方式,依旧很有熟悉感。物理按键少了很多,而且仅有能看到的像是按键的地方,都变成了触控形式,电子换挡杆放在了方向盘的右侧后方,体验很新奇,熟悉之后也很方便。

图片

全液晶仪表和MOS大屏车联系统都是目前很多车型的主流配置,除此之外大众ID.3内饰部分最大的亮点就在于AR-HUD了,显示信息除了与仪表一样的巡航、车速、简易路径规划三项信息之外,其还具备动态路径引导功能,尤其在重庆这种错综复杂的路况下非常实用。

图片

而除了好看之外,ID.3同样好用,尤其是在较为小巧的尺寸下,竟然能够拓展出2765mm的惊人轴距,已经接近传统燃油B级车的水平了,而尺寸更大的ID.4的轴距也不过是2765mm而已。

图片

得益于超长轴距,ID.3的车内空间在这个级别的车型中是绝对的头部选手,无论头部空间还是腿部空间都不存在拥挤压抑的情况。加上纯电平台优势,后排中间地板实现了全平,其乘坐体验相较竞争对手是有明显优势的。

总结:

其实从上市之初,ID.3就是一台各方面非常均衡的车型,在这个电动车越来越普及的时代,ID.3不会是续航最长的,也不会是加速最快的。但如果你是想要一台好看、好开、好用的纯电小车,那ID.3一定是值得购买的一款。尤其是在如今限时优惠还未结束的情况下,ID.3的性价比就是当之无愧的首选。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