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腾势N7> 腾势N7销量> 摘要详情

腾势N7比亚迪的销量崛起

腾势N7比亚迪的销量崛起

摘要来自:《打破合资垄断,全球首家达成7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打破合资垄断,全球首家达成7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的片段:

从最近的汽车销量情况来看,国内市场呈现出两极化趋势,主流国产品牌销量大火,而合资品牌的表现却有所下降。


这之中,比亚迪的表现值得关注。2023年,不仅继续蝉联全球新能源销冠,最近随着全新腾势N7的下线,其还成为了全球首家达成7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汽车品牌。尤其是在国内市场新能源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国车企市占率连续突破50%,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更直接打破了合资品牌的垄断。


2024开年,比亚迪再次率先加速推动新能源的普及,从“油电同级”到“电比油低”,进一步让利给消费者,多款主销的荣耀版车型上市,通过增配降价的方式,重新树立了汽车市场的价格体系。新能源时代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回首2013年,王传福接受采访时表示:坚持2025年销量世界第一目标没变。当时外界声音大多是“不相信,怀疑,甚至是调侃”。如今提前两年达成目标,比亚迪抓住了哪些机遇?站在700万辆新能源下线的起点,面对对手的加速转型,比亚迪又将迎来哪些挑战呢?


20年前的跨界造车,比亚迪的电池破局

在华为、小米陆续进入汽车行业后,跨界造车的话题火了。事实上,比亚迪的跨界更早,大家都是知道,20多年前,比亚迪是靠电池起家的,当时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多家手机巨头的幕后英雄。


但手机电池“太小了”,于是比亚迪将目标对准了汽车行业。据厂家的小伙伴透露:比亚迪在最初跨界时,就想做电动汽车,但这个想法在当时太前卫了,只能先从传统燃油赛道切入,再等待时机转型。不过,电池技术一直是比亚迪的核心领地,新能源车又以电池性能标定为主,所以比亚迪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


从现有的优势来看,相比其他车企,比亚迪拥有完整的供应体系,将电机、电池到电控等核心部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能够更好的把控质量与成本,尤其是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这些都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实际上,这也是先天的电池技术优势,与多年汽车制造经验的融合,像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科技、弗迪精工、弗迪视觉、比亚迪半导体等,车上的零部件,除了玻璃和轮胎,绝大多数配套比亚迪都可以自己做。


独特的发展经历,在形成产业与技术壁垒的同时,比亚迪也实现了技术对外输出,像丰田、雪佛兰等新能源车的电池(工信部新车申报信息),就是来自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合资品牌车型核心零部件使用国产技术,放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十个细分市场销冠,新能源市场重新组局

比亚迪的销量崛起,遇到新能源的快速渗透,背后也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换道超车。通过销量表现,我们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


在国内市场,10-20万的轿车、SUV区间,以往一直是合资品牌统治力最强的细分市场,比亚迪直接打破了固有格局。比如:海鸥和海豚分别拿下A00级和A0级纯电销冠、秦PLUS获得家轿销冠、元PLUS获得A级纯电销冠、宋PLUS获得A级SUV销冠,中低端入门级车型的强势表现,奠定了高销量的基盘。


同时,在20-30万的中高端市场,汉直接获得了B+C级轿车销冠,月均超1万辆的表现,直接硬刚雅阁、凯美瑞组成的日系双雄组合。腾势D9更直接反超GL8,获得MPV市场销冠。


可以看出,针对轿车、SUV和MPV几大热门细分市场,比亚迪的产品布局和销量分布都相当均衡。而且通过比亚迪、腾势、方程豹和仰望几大品牌的交叉互补,比亚迪已经完成了100万以内细分市场的完善布局,引领中国品牌向上。


尤其是仰望U8,今年1月售出1652辆,作为参考,奔驰G的月均销量在500辆左右。到了百万级市场,只靠产品力是不够的,买家更注重品牌价值与内涵,说明比亚迪已经通过易四方、云辇等创新技术,完成了向上突破。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