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腾势N7> 腾势N7电池> 摘要详情

腾势N7但手机电池“太小了”

腾势N7但手机电池“太小了”

摘要来自:《打破合资垄断,全球首家达成7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打破合资垄断,全球首家达成7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的车企!》的片段:

20年前的跨界造车,比亚迪的电池破局

在华为、小米陆续进入汽车行业后,跨界造车的话题火了。事实上,比亚迪的跨界更早,大家都是知道,20多年前,比亚迪是靠电池起家的,当时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多家手机巨头的幕后英雄。


但手机电池“太小了”,于是比亚迪将目标对准了汽车行业。据厂家的小伙伴透露:比亚迪在最初跨界时,就想做电动汽车,但这个想法在当时太前卫了,只能先从传统燃油赛道切入,再等待时机转型。不过,电池技术一直是比亚迪的核心领地,新能源车又以电池性能标定为主,所以比亚迪的成功其实并非偶然。


从现有的优势来看,相比其他车企,比亚迪拥有完整的供应体系,将电机、电池到电控等核心部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能够更好的把控质量与成本,尤其是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当下,这些都掌握着市场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实际上,这也是先天的电池技术优势,与多年汽车制造经验的融合,像弗迪电池、弗迪动力、弗迪科技、弗迪精工、弗迪视觉、比亚迪半导体等,车上的零部件,除了玻璃和轮胎,绝大多数配套比亚迪都可以自己做。


独特的发展经历,在形成产业与技术壁垒的同时,比亚迪也实现了技术对外输出,像丰田、雪佛兰等新能源车的电池(工信部新车申报信息),就是来自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合资品牌车型核心零部件使用国产技术,放在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十个细分市场销冠,新能源市场重新组局

比亚迪的销量崛起,遇到新能源的快速渗透,背后也代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换道超车。通过销量表现,我们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


在国内市场,10-20万的轿车、SUV区间,以往一直是合资品牌统治力最强的细分市场,比亚迪直接打破了固有格局。比如:海鸥和海豚分别拿下A00级和A0级纯电销冠、秦PLUS获得家轿销冠、元PLUS获得A级纯电销冠、宋PLUS获得A级SUV销冠,中低端入门级车型的强势表现,奠定了高销量的基盘。


同时,在20-30万的中高端市场,汉直接获得了B+C级轿车销冠,月均超1万辆的表现,直接硬刚雅阁、凯美瑞组成的日系双雄组合。腾势D9更直接反超GL8,获得MPV市场销冠。


可以看出,针对轿车、SUV和MPV几大热门细分市场,比亚迪的产品布局和销量分布都相当均衡。而且通过比亚迪、腾势、方程豹和仰望几大品牌的交叉互补,比亚迪已经完成了100万以内细分市场的完善布局,引领中国品牌向上。


尤其是仰望U8,今年1月售出1652辆,作为参考,奔驰G的月均销量在500辆左右。到了百万级市场,只靠产品力是不够的,买家更注重品牌价值与内涵,说明比亚迪已经通过易四方、云辇等创新技术,完成了向上突破。


在全球市场,比亚迪也强势进入了全球前十大车企,改变了汽车行业的固有格局,更是中国车企70年来首次进入。此外,在财富世界500强中,比亚迪排名上升224名至第212;在全球品牌价值500强中,排名上升147名至第199。站在年销300万辆的基础上,比亚迪的目标也从如何反超,变成了找到更大的增量市场。


行业强攻不断,比亚迪的护城河有多深?

在对手们电驱化转型提速之后,比亚迪显然承受更大的压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强大的技术优势,依然是比亚迪爆发式增长的关键。2023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99.2亿元,同比增长97.4%。20年来,比亚迪研发投入超过1千亿,拥有11个研究院,技术投入也是最具前瞻战略的长期主义。


数据显示:截至到2023年12月31日,比亚迪累计申请中国专利37869件,累计申请境外专利10192件;2023年,比亚迪全球员工总数达70多万人,其中研发人员10.28万人,占比15%;已拥有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易四方”、云辇等多样化的颠覆性技术。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