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智界S7后轮摘要> 摘要详情

智界S7后轮-轮胎-电机

智界S7后轮_轮胎_电机

摘要来自:《没造过车就别吹底盘,新款智界S7,该感谢奇瑞不是华为?》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没造过车就别吹底盘,新款智界S7,该感谢奇瑞不是华为?》的片段:

再延展一下,即便是两大执行硬件,可以协助控制上下两个方向的受力。那也只能说是协助,而不是万能的。以新款智界S7在宣传时聊到的雪地刹车场景来说,其对垂直方向受力的优化,远不是最关键的部分。诚然,抬高前桥、拉住后桥,都属于可变阻尼减振器的职能范畴。而且保持车辆在刹车时姿态稳定,可以减轻前轮刹车的负担,同时扩大后轮的摩擦力,使后轮刹车力度发挥得更充分。

但这套理论是基于常规路面条件来说。无论对车身姿态的限制,还是后面所谓的四活塞高性能卡钳、打孔刹车盘等等,都得落脚在一个不起眼的关键词上,这便是“摩擦力”。而雪地环境下,是不容易获取摩擦力的,这点完全不以车辆底盘的产品力而转移。能够决定雪地摩擦力的核心,就是轮胎。这与讨论雪地条件下,到底是四驱有用还是雪地胎有用的辩论是一致的。只是这个在燃油车时代就被讨论多次的话题,在电动车时代又以另一种形式被挖了出来。而它们的结果仍然不以软件算法的加入而改变,因为最终执行的落脚点主要是轮胎。脱离这个部分去谈成绩,参考意义并不大。

智界S7最该感谢的,还是双叉臂+五连杆?

好了,上下方向的受力聊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应该聊平面,也就是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受力。那么,软件算法对于平面受力完全没有帮助吗?当然不是,但限制能力确实有限。根据新款智界S7的介绍,其拥有调配前后电机扭矩输出的能力。即,在感知硬件和算法判定后,车辆可以通过限制或释放不同电机的扭矩输出情况,来保持在弯道中的车身稳定性。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