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腾势N7> 腾势N7悬架> 摘要详情

但腾势N7的云辇-A还可以在切换设定不同模式、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架

但腾势N7的云辇-A还可以在切换设定不同模式、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架

摘要来自:《这就是智能底盘的终极形态?》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这就是智能底盘的终极形态?》的片段:

云辇-A的字母“A“代表“Air”,云辇-A就是一套基于空气悬架的智能车身控制系统。


空气悬架在当下中国品牌的中高端新能源车上面已经越来越常见了。一般来说,采用空气悬架(搭配CDC)的好处无非两个,一是能按需调节车身高度,二是能应对不同路况,提升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


但空气悬架只是云辇-A的一部分,能统一协调各行驶系统才是云辇-A的真正厉害之处。


云辇之所以称作智能车身控制系统,是因为比亚迪一开始就将悬架系统与车上的多个传感器以及转向、制动、驱动甚至ADAS智驾系统打通融合,通过对各种实时数据的处理分析,来计算出最适合的当下路况/场景的控制策略,统一协调各个系统的动作。



所以几乎所有搭载空气悬架的车型,都会提供几种不同的驾驶模式或悬架设定,但腾势N7的云辇-A还可以在切换设定不同模式、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架阻尼的基础上,去设定不同的舒适度。


换句话说,这样的排列组合就会更多,驾驶者也就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设定。


再加上可以单独设定的iCVC智能矢量控制系统和iDAC智能漂移控制系统,这套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可控的“范围”就会高于其他搭载空气悬架的车型。


由于这次的体验环节比较“开放”,所以在通过不同的路面时,我都特地尝试以高于官方建议的车速(25km/h),以不低于40km/h的车速快速驶过来测试腾势N7的表现。(实际上在日常驾驶时,在一些明显坑洼不平的连续路面上行驶,车速大多都只有20-30km/h左右)


毫无疑问,舒适模式当然会比运动模式下的冲击感来得更柔和,对像比利时路、鹅卵石路和连续减速带这种连续且细碎的震动有更好的过滤效果。


如果把舒适控制设定到“较强”档位时,路面带来的冲击感被大幅减弱,车内虽然依然能感受到明显的连续震动,但悬架系统已经能很好地柔化这些震动,把那些尖锐的冲击给“磨平”掉。


相比之下,当我开着其他参与同场对比的车以同样车速通过这些路段时,尤其是非空悬的车型,那种强烈的冲击甚至让我觉得五脏六腑都在震动,总会不由得想减慢速度。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在快速通过时,腾势N7的轮胎会比其他车更加贴服路面,能更好减少车身的弹跳,让车身保持更沉稳的姿态。


当然,现在的云辇-A还不是满血状态。如果N7的用户选装了高阶智驾全享包,那在今年年底新版本OTA之后,云辇-A系统还会加入路面“预瞄”功能。


也就是说,云辇-A可以通过激光雷达和各传感器收集到的路面数据,例如探测到前方有坑洼路面或者减速带,系统就可以根据当时的车速、电门开度、转向角度、车身高度和驾驶模式等信息,提前“预判”通过这些路面时最优的悬架刚度和阻尼,并在你通过前的瞬间做好调整。


我相信这种“预判”的逻辑不难理解,最大难度在于对路面信息的准确抓取,以及怎样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信息采集、计算和悬架系统的“执行”上面。


由于目前这个功能还没OTA上车,所以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真实效果怎样,就留待上线后再去体验了。



如果讲空气悬架对过滤路面颠簸,提供更好舒适性是一项基本功的话,那减少起步抬头和刹车点头的功能,就应该算得上是一项进阶版的能力了。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