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速腾> 速腾销量> 摘要详情

速腾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销量走势持续向下的缩影

速腾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销量走势持续向下的缩影

摘要来自:《调查丨被价格战磨平的大众丰田经销商,在年底冲量时躺平》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调查丨被价格战磨平的大众丰田经销商,在年底冲量时躺平》的片段:

“我们12月没怎么冲销量,优惠情况和平时一样,双十二活动都不搞了,因为上面也知道我们完成不了销售目标,到时候大家都得扣钱,压力太大了。”上海一家广汽丰田4S店的销售李丽告诉新车新技术。

无独有偶,另一家上海一汽大众4S店的销售王杰也明确向新车新技术表示,该店没有在年底选择升级优惠政策来冲刺12月的销量,在他眼里,“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平进平出、勉强盈利就是最好的状态”。

今年的价格战从年初贯穿至年末,12月刚开始,不少车企相继推出最新的价格优惠政策,以刺激用户下定,实现年末最后一波销量冲刺。比如极越宣布极越01全系车型降价3万元,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旗下部分车型享2000元抵7000至9000元优惠,理想汽车推出保险、置换、保养补贴和有引力的金融政策,小鹏汽车亦在前日宣布12月内G6全系降价10000元,将起售价拉低至20万元以内等等。

这是今年价格战车市的最后一场厮杀,照理来说合资品牌不该缺席其中,但根据李丽和王杰的描述,在今年最后一个月“躺平”,似乎成为他们更好的选择。

每个月要还3万元的债

联系李丽的那天是周二,也是她每周的固定休息日,但由于销售业绩不达标,她被经理留在店里继续上班,对于长时间连轴工作难以休息,她虽心里抱怨,但却也理解。

“我们店今年十一期间的销量相比去年少了一大半,11月卖得相对比较好,有200多台,但是总体来看今年的销量差了很多。”李丽说。

王杰所在的一汽大众4S店也面临着销量持续下滑的危机,根据他的介绍,今年以来该店单月销量差的时候只有80多辆,其中“银十”卖出120多辆,11月卖出100多辆,而去年的平均月销在160-170辆之间,这中间有近50台的差距。“一个月交给我们12台车的销售目标,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完成。”王杰如是说。

而这是以广汽丰田、一汽大众为代表的头部合资,在新能源浪潮冲击下销量走势持续向下的缩影。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1-11月,广汽丰田累计销量85.26万辆,同比下滑8.4%,广汽本田累计销量56.11万辆,同比下滑17.89%。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10月,一汽大众累计销量146.6万辆,同比下滑1.1%。

销量持续萎靡,带来的是库存车系数的高居不下,也给销售带去了压力。“我们店的库存车大概有300台,每个月我们最少要推销出去一台库存车,都是今年3-4月的车,你说能好卖吗?卖出去能挣1500元,卖不出去就要被扣2000元。”李丽如是说。王杰所在的一汽大众店则有200台左右的库存车,同时王杰也负有销售库存车的目标,并面临相似的奖惩机制。

库存车与销量差或较贵的车,在12月能享有升级的优惠政策。李丽透露目前广汽丰田店里油车和电车优惠政策基本与平时一样,车价贵点的凯美瑞和威兰达优惠力度在4万5左右,车价较低的锋兰达优惠力度在3万左右,新款电车铂智4X优惠2万5左右。王杰则表示,一汽大众中大型SUV揽巡12月相比平时多优惠了3至4千,其他如速腾、迈腾,以及ID.4和ID.6的优惠政策均与平时一样,优惠力度在3万至6万之间。

在李丽与王杰眼里,以现在低迷的销量趋势,靠加大优惠力度冲销量并不可取。王杰表示,经销商现在能从厂家拿到的返利不多了,现在只能勉强靠返点平衡收支,而不是靠多卖车挣钱,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更不愿意加大优惠冲量了。

李丽则向新车新技术说:“每当店里举办类似双十二这样的促销活动,我们就会分配到3-4台车的目标要完成,完成不了会被扣几千块钱,一个月如果办3-4场活动,我感觉我不是来赚钱的,而是每个月背负了3万元的债来还的。”

放不了手的燃油车和抓不住的电车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合资品牌似乎陷入了两难:因为销量差不愿意再进行优惠,可是不优惠销量就难以增加。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窘境,合资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落后是原因之一。

“200多台的销量里,基本全是燃油车,上个月刚上市的一款电车,到现在我们店里一个订单都没有,浦东那有一家店上个月月底则收到了3台订单。”李丽所说的新款电车,指的是广汽丰田在11月中旬的广州车展上发布的铂智4X,起售价为17.98万元,是其新能源品牌铂智旗下首款产品。

王杰则表示,他们一汽大众店内每个月约能卖出20台左右的电车,相比燃油车卖得并不多。在他看来,产品力不足是消费者放弃选择一汽大众的理由之一,“大众很传统,产品没有很突出的特色,车机看上去也不吸引人,也没有过多智能、远程操作等新奇的体验。现在市场也非常内卷,20万级用户都去看比亚迪、特斯拉了,只有那些喜欢大众品质,认可大众70多年历史的品牌,才会选择买ID。”

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1月,新能源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了40.4%,其中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了62.1%,而主流合资品牌仅有6.6%。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称,到203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中的燃油车仍然要占比80%。这意味着,电车还远不能成为合资品牌的“第二增长线”,燃油车也依旧是合资现阶段放不了手的“大多数”。

不过并不是说合资会就此放弃发展新能源,相反,他们在公开场合多次明确会坚定电动化转型,并制定了宏远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在终端层面,改变也在进行。

“前几天我们开始给关注过电车的用户逐一打电话询问,虽然车还没到店展示,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喊客户来看车、试驾。”李丽如是说。

王杰则表示,电车的销售提成是不分车型的900元每台,而油车提成呈阶梯状,价格普通的车在400至500元之间,贵的车最多是900元,然后再乘以一个系数,就是所得,这个系数分为4个档位,分别是0.4、0.6、0.8和1.0,达成不同销量目标就会匹配相应的系数。而据王杰的介绍,电车不必适用系数这项规则,无论卖多卖少,都是固定的提成激励。

从新车新技术探访情况来看,终端在对于电车销售方面会给予较高的提成激励和松弛的考核管理,而这在合资中并不少见,宝马给予销售的提成也是电车远高于油车,这一定程度会提升销售推荐电车的热情,但最终的效果仍不明显,光靠这一点并不能扭转合资在电动化中的劣势。

“大力发展电车销售这种话说也说过,但是从没有真正重视起来过。”王杰表示。

寻找一个出路

“现在厂家对我们电车的价格管控很严,不让我们对外报比厂家更低的价格,如果被发现,就会被罚一笔不少的钱。”王杰表示。

过去在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能够享受高溢价和高销量,但在新能源市场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合资正逐渐丧失品牌溢价,对市场较为快速的合资品牌如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践行“油电同价”,加入价格战,将产品做出高性价比,也仍会有一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数据显示,11月上汽通用别克微蓝6交付量突破1万辆,上汽大众ID.3交付量达到1.2万辆,这两款车的价格都在10万元级。

但在价格更高的产品上,用户不止会考虑价格与品牌,智能、操控、外观、安全等其他方面都会进行考量。中汽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84.5%的消费者在选车时关注智能化从而影响其购车决策。而在10万至20万级,以及20万级以上的市场,合资在产品智能方面较为明显的落后于自主品牌,也因此销量增长表现出疲软,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竞争力不足。

而明年车市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这已成为业内共识,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接受媒体采访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市场)留给合资车企只有两年的时间,上汽大众要快点掉头,不然我们要么“go big”要么“go home”。

当把优惠力度降到最大,把价格降到最低,品牌溢价荡然无存之时,合资要思考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真正吸引用户,留给合资追赶的时间也越来越紧张。

“如果这个月还拿不到什么钱我就辞职了,在这的每一天精神压力都很大,等明年可能会试试去理想、蔚来或者比亚迪面试,不过这些都是很热门的新能源牌子,销售门槛比较高,我不太有把握跳槽成功。”李丽说道。

对于明年会如何发展,李丽与王杰拥有一个共识:只会更难。

相比新势力和其他自主品牌在这个12月的尖刀相向,奋力冲刺,合资在被价格战消磨了近一年之后,选择在今年的最后关头“躺平”实是无奈之举,销量与盈利之间需要做出一个平衡,而解决困境的出路就是将产品力提升上来,他们或许知道该走一条怎样正确的道路,但脚下的步伐却沉重而缓慢。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