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大众ID.3车机

易车知识库 大众ID.3

293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虎狼说车

关注

受到中国品牌纯电车型快速崛起的影响,合资电动车的销量始终表现一般,即便强如大众也是如此,目前只能依靠大幅优惠来吸引用户,不过对此消费者也很买账,大众ID.3现阶段还有一定销量,性价比不错。而日前新款大众ID.3 Pro S迎来官图发布,新车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升级,尤其是车机大屏看齐大众“ID.7”,那么它是不是更值了呢?

我们直接来看这次的官图,从外观来看,新款大众ID.3 Pro S的设计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整体还是一副饱满、潮流的风格,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另外新车相较国内在售的ID.3,外观方面也并无明显差异。

其他方面,我们拿上汽大众ID.3作参考,预计ID.3 Pro S车身尺寸不会有太大变化,车长预计接近4.3米,轴距超过2.7米,同时根据配置不同提供18英寸和20英寸轮辋可选,外观方面全系标配LED前大灯组,还具备自动大灯以及大灯延时关闭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内饰方面,新款大众ID.3 Pro S有不少升级,虽然中控台方面变化不大,但是配备了“ID.7”同款的12.9英寸中控大屏,海外版将会支持IDA语音助手和ChatGPT功能,并且官方信息显示,新车还对HUD显示画面进行了优化。当然,由于是海外版车型,所以未来国内版本是否会延续这项升级,还不得而知,但是以目前大众的新车规划,在智能化这块的升级是非常明显的,例如即将上市的燃油车型就已经用上了更好的车机系统,并加入了高通8155芯片,所以未来国产的新款大众ID.3 Pro S智能化方面,大概率会对车机屏幕、车机系统进行符合潮流的升级,这也是国内用户希望看到的。

展开查看更多

阿橙推车

关注

车机系统是多数人吐槽比较多的话题,是整台车的设计缺陷,在当下智能化时代,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属实拖了后腿,不仅车机层级较多且反应速度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内饰的触摸按键可能是大众新一代车型上的大胆尝试,但真实体验下来属实一般,经常容易误碰且反应效果较差,这一块是整台车的减分项

3cb4601e2c885a8470ebdaa0021521e

空间方面对日常家庭完全够用,坐上去并不会有局促压抑的感受,毕竟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而来,后排中央也没有燃油车的隆起,前后排正常活动比较宽敞的,只是座椅角度稍稍有些偏直且后排没有配备出风口,夏季对后排乘客照顾有些不足

2fc9c4e21b091aee14b3862f4114d63

大众ID.3整车电池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官方CLTC续航里程为450公里,享受8年或16万公里三电质保,电池容量为52.8kWh,官方宣传快充0.67小时,慢充8.5小时,配备了一台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125kW,最大扭矩输出310N.m,整体开起来动力响应积极,也是电车优势所在,冬季真实续航在300公里左右,夏季在380公里左右,车主实测充电时间快充在1个小时左右可以充满

0d7666d1403725fc257044beaefd067cf49dd69a51c8546c475faa1a993853

总结

大众ID.3定位比较清晰,对追求颜值驾控体验的客户有吸引力,不仅颜值高,且很好开,如果追求智能化科技感,那ID.3会让你失望,车机反应迟钝,触摸按键使用一般,智能辅助比较鸡肋。如果日常需要一款代步车,偶尔一家人周边出行,在这个价位能买到的新能源,有品牌、有颜值、好开好停的车,12万左右价位大众ID.3还是值得肯定的

展开查看更多

91che

关注

车机方面,大众ID.3 采用了自研的车机系统,车机屏幕不大,只有 10 英寸,显示内容比较局促,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娱乐性表现相比国产车机差很多。

好处是它支持无线 CarPlay,对于 iPhone 用户来说比较友好,不过缺点是稳定性有些差,实际试驾中出现了配对完成后,但是第二次无法自主唤醒,需要重新配对的情况。

海豚作为国产车机,采用了 12.8 英寸的屏幕,基于 Android 系统打造,可以安装非常多第三方安卓 app,娱乐性表现非常出色。

展开查看更多

孔明说车

关注

车内还是尺寸并不大的屏幕配置,中控车机屏幕10英寸,支持了4G网络互联,车机系统也会做出一些本土化的优化兼容。数字液晶仪表尺寸只有5.3英寸,不过这次新版本的内饰用料有所提升,软包材质更多了,而且在细节方面提供了拼色缝线装饰。

展开查看更多

孔明说车

关注

车内主要升级了比较丰富的配色,包括门板内侧以及座椅的软包材质都有拼色效果。中控台面上还是布局两块屏幕,驾驶员正前方是尺寸不算很大的数字液晶仪表,而2024款车型的中控车机屏幕将会有尺寸提升。这款车的换挡装置比较有意思,既不是传统的电子档杆,也不算是方向盘怀挡设计,而是装在数字液晶仪表右侧,对新手来说可能不太习惯。

展开查看更多

人汽

关注

相比于中国团队的纯自研,“自研与合作两手抓”的模式,无疑佐证了大众,已经开始深谙中国式的“中庸智慧”。7月,大众与小鹏签订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B级纯电动。几日前,正式版ID. OS 2.0公布,作为新一代车机操作系统,大众终于拿出了与销售体量相符的车机系统。

展开查看更多

暗信号

关注

按照绝大部分人的想象,这种要智能有合资,要车机有合资,要智驾有合资,要合资有黑屏的电动车,月销连三位数都上不了,别提五位数了。

其实,这台合资电动车的月销量,从 2021 年在中国上市以来,除了当中一个月份,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交付量回落到三位数之外,其余月份,交付量都保持在四位数水平,也不乏交出过月销 3、4000 台这样亮眼的成绩。

与神挡杀神的中国品牌相比,这种销量水平,加起来都不够比亚迪一家看的。但作为跨国车企电动时代“大象转身”的代表,能把这样一台跟当下中国用户需求,几乎完全背道而驰的纯电车,卖到这种水平,属实不容易。

这台车就是大众 ID.3 ——一台基于欧洲用户需求诞生的,象征着大众汽车转舵新航向的后驱电动小车。

跨国车企,其实还行?

既没有智能电动车时代的新三大件“冰箱、沙发、大彩电”,也没有能自己把自己开进沟里的高级驾驶辅助能力,更没有一个能说会道、天天5G 微博冲浪的首席执行官,大众 ID.3 还能稳定输出,并且在下半年打出一波高伤害暴击,原因一个词语就能总结:

懂事。

在中国,大众 ID.3 经过 7 月的价格调整后,起售价只有 12 万元人民币出头一点。但在德国,这个起售价是 39990 欧元,折合人民币约 32 万元。这意味着在德国买一台 ID.3 的钱,在中国买完两台,还能再买一台比亚迪海鸥。

这也难怪德国网友看到这样内外倒挂的价格体系后,会瞬间破防。谁能想到,二十多年都在花高价买德国车的中国人,现在竟然能用如此合理的价格,买到一台“德原 3”。

不得不说,电动时代的大众,确实比燃油时代的大众,懂事多了。

当然,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Stefan Mecha)针对 ID.3 最近的疯狂市场表现,给出了一个更高情商的说法:

降本增效。

在 2023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他告诉虎嗅,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大众要活下去,必须继续保持和夯实竞争基础和竞争力。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Stefan Mecha)

那,对大众这样航母级的全球汽车公司来说,什么才是“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呢?就我看来,是通过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快速下降。

翻译成人话就是:用更少的钱,造更好的车,卖更多的量。

大众 ID.3 为例,最大降价幅度达到 3.7 万元,对这样一台起步 16 万,最贵不过 19 万的电动小车来说,降价占总车价的最高比例,已经超过 23%,等于直接在新车指导价上,打个 77 折卖给你。这样的优惠力度,对任何一个正儿八经想买一台正儿八经代步车的人来说,是很难抵挡住的。

而且,在把价格打骨折之后,大众还必须保持 ID.3 具备一定的赚钱能力。跟烧资本钱卖车的造车新势力不同,大众作为一家成熟公司,盈利永远是优先级排第一的事项,“卖一台亏一台”的慈善式卖车法,在大众内部是绝无可能走通的。

就算孟侠愿意,远在狼堡的董事会,也不会犯这个傻。

“降本增效怎么做呢?你看上汽大众,它拥有大众汽车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最高效的工厂之一,并且他们还在进一步优化生产成本。”孟侠告诉虎嗅,“针对 ID.4 和 ID.6 所采取的降本增效措施,目前正在逐步显现作用,这些车型会在价格和品质上都保有竞争力。”

如果你能听懂孟侠的话,那就应该赶紧把要买 ID.4 和 ID.6 的钱先存着,耐心蹲这波降价的到来,再出手,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小鹏,不是威胁

除了之后的价格策略,大众汽车在中国,最受关注的事,就是与中国本土造车公司小鹏的合作。

自从今年 7 月双方签订战略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和股份购买协议之后,对于这项合作的质疑之声就不绝于耳。比如常见的问题包括:大众到底能从小鹏身上,学到点什么;大众有必要跟小鹏学吗;大众与小鹏联合造的车,2026 年才开始生产,还来得及吗?

在揭晓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针对这些质疑给出的回应之前,我想先转述一个何小鹏讲过的,关于王凤英的故事:

今年上半年,小鹏在和大众谈 G9 平台的合作时,将自己的 BOM (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成本提交给了大众大众拆完 G9,详细分析后,告诉小鹏一个数,大概这车的成本,贵了多少多少。

当然,具体贵了多少,肯定不会公布。

随后,王凤英对 G9 进行了详细审查,觉得哪个物料贵了,贵了多少,就让小鹏的人重新去和供应商谈。结果是,大部分物料成本,都降了下来。实在降不下来的,通过微调产品形态,也便宜了。最终整车 BOM 的降本总数,和大众给的结果,完全对得上。

很快,小鹏新款 G9 再度上市,起售价直接降低 4.6 万元。相比一年前 30.99 万的普信起售价,这一次小鹏不仅没有挨骂,反而赢得了一片欢呼。

“G9 绝地反击”剧本里,明面上的男女主角,是何小鹏与王凤英。但我们不能忽略,整件事的幕后英雄,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伸出援手的德国大众

如果没有大众给出的真实 BOM 成本,何小鹏或许到今天,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让多少钱,打了水漂。

在降本上,小鹏是明显的获益方,从大众身上,他们快速学到了通过省钱,来挣大钱的真本事。但反过来,已经非常会省钱的大众,能从只会乱花钱的小鹏身上,学到什么呢?

除了连菜场大妈都知道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之外,孟侠还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中国速度。

“每星期双方都会在各个层面进行工作会议交流,就问题分析、项目管理等进行探讨。”孟侠告诉虎嗅,“根据交付时间点倒推工作,紧密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在小鹏身上,我们学到了工作和职业精神上的中国速度。”

套用一句俗话是:小鹏“卷王”的风,还是吹到了大众

“在 2026 年,我们会推出双方共同研发的两款全新 B 级 SUV 车型。”孟侠说,“未来,双方还有许多可共同探讨的进一步合作空间,希望通过合作实现互利互补。”

但是,到底小鹏具体可以赋能给大众哪些智能化的产品或技术能力,大众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只是说该合作收到了积极反馈,正在循序渐进,目前聚焦在产品规划。

同时,孟侠还高度赞扬了小鹏,他认为,何小鹏仅仅花了十年时间,就从零做起把小鹏汽车变成了非常有技术竞争力的企业,企业家精神和成就,都令人敬佩。

不过,听完他的赞扬,我心里浮现起一个疑虑:拥有如此快速成长能力的小鹏,会不会从大众身上大量汲取养分后,在电动车时代超越大众,成为新的大众

毕竟,“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故事,我们都见过太多。

对此,孟侠表达了三层意思:

首先,中国消费者已经认同大众是一个中国化品牌,而不是外来品牌;

其次,小鹏不是大众潜在的威胁,而是协作交流的对象,双方可以各取所需,各自受益;

最后,竞争是好事,竞争可以让研发和转型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前面两层意思,多少有点公关套话的味儿,但最后一层意思,确实已经有了肉眼可见的实际进展:

为了不让小鹏这样的“智能座舱大师”,砸碎自己的饭碗,“地主家的傻儿子” CARIAD 赶紧给自己找来了 vivo 这个帮手,希望立竿见影地解决车手互联问题,让大众车机系统,能像 vivo 手机系统一样流畅。

如果依靠 CARIAD 的单一开发能力,我相信 2026 年大众-小鹏合作车型下线时,大众现有车型车机系统的拉胯程度,跟现在差不了太多。但有了 vivo 的从旁策应,不敢说超越小鹏,至少能打个平手。

而这对过去一直被车机拖累的大众电动车来说,已经是“幸福的新烦恼”了。

展开查看更多

超电实验室

关注

合作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提升旗下车型的车机体验。


CARIAD是大众旗下的软件部门,但成立以来表现并不能让总部满意。比如开发进度慢、车机体验差,在预算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亏损也在增加。


在经历动荡后,前不久CARIAD决定裁员2000人,更早在5个月前,高层也被换了个遍。集团软件业务不给力,开始让集团的其他品牌和业务寻找外援。


01 

可以在大众车里打游戏了


双方合作的实验室英文名——“Mobile & Mobility Fusion Joint Innovative Lab”——简称M²实验室



这个简称不得不说,很有大众的风格,像极了之前CARIAD搞的那个简称为E³的端到端的电子架构。


CARIAD中国牵手vivo后,双方将协作拓展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领域的互联创新。CARIAD中国负责在软硬件整合和出行产品方面提供研发能力,vivo则将提供在智能手机行业的特色产品与应用生态的能力和经验。


简单来说就是手机和车机的融合,让大众车机,能像手机一样丝滑。


这对于大众车主来说是个好消息,毕竟大众如今的软件能力如何,中国车主应该最有发言权了。


现在双方的合作已经有了阶段性成果,比如“Gamebase”,依托智能手机的算力和生态体系,以及车内的空间、大屏和空调等设备,可以为用户提供沉浸式游戏座舱体验。



“Touch&Go”,通过自定义的手机界面小组件以及车辆状态信息和车控功能,实现手机对车辆信息的便捷访问和灵活控制。


据悉,M²实验室研发团队的人员则全部来自CARIAD中国和vivo的本土人才,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由中国本土人才搭建的团队,当然也更懂中国人的需求。


这次合作的另一个焦点,则是如今火热的大模型领域。


vivo未来将和CARIAD中国,共同探索更多大模型与手车互融场景的应用方向


随着AI大模型的兴起,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也迎来了大模型上车的浪潮。


2023 vivo开发者大会上,vivo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AI蓝心大模型,并推出了新一代的操作系统Origin OS 4和vivo智能车载4.0。


蓝心大模型矩阵一共有5款:1B端侧大模型、175B云端大模型、130B云端大模型、70B云端主力模型和7B端云两用大模型。



其中7B端云两用大模型版本将对外开源,这也让vivo成为首家开源大模型的手机厂商。有了大模型的加持,手机和车机的互联将更加融合。


vivo的AI蓝心大模型具备高效、智能、安全等特性,可以支持多种应用场景,这也势必会包括智能汽车。vivo副总裁周围表示:“vivo推出了蓝心大模型,将进一步推动出行生态的场景拓展和能力升级。”



尽管vivo和CARIAD中国,都没有具体透露蓝心大模型可以在车内实现什么功能,但vivo的智能车载系统4.0已加入了AI大模型,语音交互功能可以操控导航、音乐、电话等,并且无需唤醒词即可使用,这也非常像搭载“文心一言”大模型的极越01。


目前vivo的这个功能已经接入了奔驰、宝马等100多个汽车品牌、1360多种汽车型号,还可以通过指令实现绘制AI壁纸,打电话实时转文字保存到到笔记。


此外,vivo还与高德和百度地图进行合作,推出行程规划助手,预估到达时间。



有了vivo的加持,大众车机终于可以迎来大升级。


02 

自研太难,合作总不会出错


不止CARIAD中国,大洋彼岸的保时捷也寻找外援。


10月底,保时捷官宣,未来的车型将使用谷歌的导航、语音助手和生态系统,而且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包括谷歌地图、谷歌 Assistant 以及通过谷歌 Play 商店提供的各种应用。


保时捷和谷歌合作,也标志着前者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弯。


在此之前,因为和谷歌合作需要共享大量的数据,保时捷不想做出牺牲,所以一直不愿意在其车内整合谷歌的应用。


更早之前,保时捷首席财务官Lutz Meschke曾透露,结束和CARIAD的软件研发合作后,就开始和谷歌、苹果以及中国企业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就自动驾驶和信息娱乐技术进行谈判。


为什么CARIAD中国和保时捷舍近求远


主要原因在于CARIAD自成立以来,实在没有太多成果,还把集团很多品牌得罪了。


三年前,在大众集团前CEO迪斯的领导下,CARIAD正式成立,负责为电动汽车自主研发核心软件系统。



大众对这家公司也是相当重视,投了一大笔钱,团队也快速扩充。


彭博社曾报道,大众为此计划投资90亿美元(620亿人民币),而人员也在今年扩充到了六千多人。


但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巨额亏损。


2021年,CARIAD亏损约13.27亿欧元(约101.32亿元),到了2022年,又亏损了20.68亿欧元(约157.91亿元)。这也让CARIAD成为大众集团亏钱最多的子公司


亏损的同时,活也没干好,还连累到其他子品牌的新品发布。


最先推出的ID系列在上市后软件问题不断,比如车机死机、方向失灵、刹车异常等故障频发,被不少车主投诉,吐槽大众软件技术“就像一张白纸”。


车机1.2版本,本计划从2023年开始在保时捷Macan、奥迪Q6 e-tron等车型上上车,现在直接推迟了16-18周。

展开查看更多

快开车V

关注

关于车机互联方面,大众ID.3提供了CarPlay,而且还是蓝牙无线连接的。开车君觉得这些非常家用的车型,其实有着CarPlay会更加好用,像我的话平常使用频率还是比较多的。如果不是苹果用户,大众这套车机系统也差不多够用了,在商店市场方面可以下载一些软件,包括听歌等娱乐方面。

WechatIMG516

展开查看更多

CHE车说道

关注

还有就是,大众车机系统有些拿不出手,只配备一些司空见怪的智能应用,这一点与很多同级别国产车也有着差距,这样不太容易会受到年轻人青睐。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