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瑞虎7用车感受

易车知识库 瑞虎7
进入知识库

禾颜阅车

关注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在疫情期间所表现出韧性以及特斯拉国产,中国汽车出口从2021年起连续三年实现销量和单价的重大突破,2023年出口创新高达到522万辆,增速高达57%,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上汽乘用车、奇瑞和特斯拉等车企对此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24年1-4月,虽然名爵和特斯拉的出口减速,但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出口依然在加速,拉动中国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图片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数据,中国汽车出口处于上行通道


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这些因素都带动中国汽车出口增长。今年以来,奇瑞集团在海外出口方面继续保持明显的优势,2024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达到了34.3万辆,同比增长34.2%,奇瑞品牌旗下的瑞虎7、瑞虎5X、欧萌达以及瑞虎8均进入出口车型榜前十,是上榜车型最多的品牌,其中瑞虎7的出口量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除了奇瑞品牌外,奇瑞集团旗下捷途品牌也位列出口量前十。在保持燃油车在海外市场的原有优势之外,奇瑞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明显提速。4月,奇瑞集团单月销量达到了18.2万辆,同比增长43.7%;其中,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165.2%。密集推出新能源新车的奇瑞集团,接下来将借助电动车加快出口的步伐。


图片

△奇瑞汽车继续保持出口优势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再接再厉,不仅在国内市场乘胜追击,凭借新能源猛烈的火力逼得外资品牌节节后退,还加速跑到海外市场抢全球传统车企巨头的地盘。比亚迪为了巩固其国内车企老大以及全球新能源车销冠的地位,今年在出口方面乘风逐浪,出海再加速。今年4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4.1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4月,比亚迪出口增长尤为显著,以13.9万辆的出口量直接把特斯拉(11.9万辆)挤出前三,在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仅次于奇瑞和名爵两大品牌而位居第三。


崔东树分析称,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有四大方面:首先是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强;其次是新能源的出口贡献增大;第三是自主品牌企业很努力;第四是中国出口的全面发展。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巴西等美洲国出口走强。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强势表现。虽然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暂时放缓,但随着对欧洲反补贴影响的逐步适应,中国对欧洲出口还能回升向上。


进口车魅力减弱


此消彼长。自主品牌不断创新提升竞争力,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的部分技术逐渐全球领先,在国内市场加快蚕食合资品牌的地盘,继冲破50%的关键分界线之后,今年前4个月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比继续冲高达到60.7%。而外资品牌不仅国产车在中国车市空间受到挤压,连原汁原味的进口车在中国车市也不再吃香。


图片

△保时捷今年第一季交付下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向被外界视为豪车风向标的保时捷也遇到糟心事,这缘于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但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日前公开向德国总部要求换高管以及给补贴。上述矛盾直接原因在于保时捷在华销量下跌。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新车77640辆,同比下滑4%;同期,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16340辆,同比下滑24%。针对此事,保时捷中国在5月27日发布了《掠去浮云,洞察正见,坚守向前——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称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保时捷中国与经销商共同面临着若干复杂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图片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发布联合声明


昔非今比,外资品牌在中国车市躺着数钱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中国进口车在2014年达到143万辆的峰值之后就进入下行通道,从2017年的124万辆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进口车规模锐减至80万辆,同比下降10%。随着国产车崛起和外资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中国汽车进口持续低迷,2024年以来,进口量继续缩水。


2024年4月中国进口汽车5.1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3%;1-4月中国汽车进口21万辆,同比下降8%。其中,1-4月进口轿车8.6万辆,占比41%;进口四驱SUV为7万辆,占比33%。


图片

△进口车商将如何面对若干复杂的问题


不过,中国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则持续增长,今年1-4月进口纯电动乘用车为9041辆,同比增37%;插混为5464辆,同比增24%。但由于乘用车的传统燃料进口车市场下滑较大,拖累了进口车的整体大盘。

展开查看更多

环球汽车网

关注

4月,在猛烈的价格战攻势下,国内汽车市场并没有迎来高增长。乘联会统计的数据显示,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53.2万辆,同比下滑5.7%。然而,受益于汽车出口的强劲态势,4月国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呈现出增长状态,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为195.2万辆,同比增长9.8%。

受新能源汽车和出口市场的拉动,4月国内乘用车主力厂商的表现进一步分化,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均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奇瑞汽车4月销量以17.5万辆的成绩位居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第二,同比增幅高达47.6%。

展开查看更多

波帆说车

关注

决定中国车企未来走向的是全球市场,这已是行业公认的事实。2023年,我国实现整车出口491万辆,首超日本跃居全球第一。而奇瑞集团的整车出口量就达到了93.71万辆,占全国出口总量近1/5,且同比增长高达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

值得一说的是,凭借瑞虎7连续两年夺得中国品牌SUV出口冠军的强势表现,奇瑞瑞虎也成功加冕2023年中国品牌燃油SUV全球销量之王,更助力奇瑞汽车摘得了2023年中国SUV全球销量冠军车企的桂冠,持续推动其出口业务快速发展。

因此,2024年第一季度奇瑞集团整车出口再次实现了40.9%的高速增长,以25.34万辆的佳绩继续领跑中国车企,未来其出口业务持续走高不难预见。

新能源车渐入佳境,“理工男”越来越受追捧

其实在国内市场,奇瑞“务实理工男”的企业形象也越来越受认可和追捧,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全面来临,以及国内民众用车经验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车辆的核心技术,而不是像十多年前那样盲目跟风。而这,也直接利好了奇瑞。

技术研发,一直都是伴随奇瑞发展壮大的企业基因,早在众多中国车企还在依靠三菱4G15发动机过活的时代,奇瑞就踏上了自主研发动力总成的道路。而今,奇瑞已经布局了包括北美、欧洲、上海等8大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体系,累计申请专利29000多件,累计授权18000多件,位居行业前列。

在如今决定车企生存状态的新能源技术领域,奇瑞已拥有强调性能的C-DM三挡超级电混和舒适取向的无级超级电混DHT两套方案,且性能参数和实际表现在行业中都处于领先水平,能精准适配不同定位的车型和用车需求。增程电动和纯电技术更不在话下,星纪元ES就是当前市面上少有900+km续航且售价还能控制在30万元以内的纯电车。在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之下,奇瑞集团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车销量就超过了6万辆,同比增长达124%,渐入佳境。

展开查看更多

聊车区域

关注

在车辆类型方面,除乘用车外,俄罗斯会把商用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的销量也包含在内。

俄工贸部的这一数据,是在PPK JSC(俄罗斯电子驾照JSC集团)帮助下收集的,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2023年全年乘用车销量:1056397辆(同期增长62%);

2023年全年轻型商用车销量:104958辆 (同期增长35%);

2023年全年卡车销量:140204辆 (同期增长74%);

2023年全年公共汽车销量:17792辆(同期增长19%)。

■2023年销量较历史数据如何?

据欧洲商业协会(AEB)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销量共计687370辆,较2021年1666780辆减少58.8%。

出现数据骤降的原因,主要因为自2022年2月起大部分西方车企、零部件企业撤离了俄罗斯,造成了汽车产品的严重短缺。

即便接下来俄罗斯车企开足马力生产,并且中国汽车品牌也全力涌入俄罗斯市场,但依旧无法在短时间内填补市场。

特别是在俄罗斯针对进口车大幅度提升关税后,致使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上的价格往往是中国的2-3倍,这一价格也吓跑了不少俄罗斯消费者。

总而言之,在旧有的销售体系崩塌后,新的销售体系仍未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

俄乌事件之前,俄罗斯汽车市场上销量领先者是拉达188645辆,第2名起亚66095辆,第3名现代54811辆。以上汽车均为俄罗斯本土生产,不包含平行进口数据。

俄罗斯图拉,哈弗工厂


■2023年俄罗斯乘用车销量前5车型分别是:



(1)拉达,格兰塔191074辆(市场份额18%);

(2)哈弗,初恋(Jolion)48980辆(市场份额5%);

(3)拉达,尼瓦46859辆(市场份额4%);

(4)拉达,维斯塔41296辆(市场份额4%);

(5)奇瑞,瑞虎7 PRO型号40992辆(市场份额 4%)。

■2023年俄罗斯轻型商用车热销品牌为:

(1)GAZ商用车53952辆(市场份额51%);

(2)UAZ商用车19273辆(市场份额18%)。

展开查看更多

零零柒车邦德

关注

外观上,新款奇瑞瑞虎7超能版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硕大的多边形中网设计搭配点阵式内部纹理结构,看上去层次感十分出众。并且下包围两侧开口装饰和贯穿式红色饰条等点缀,进一步提升了浓浓的运动氛围。另外,新款车型全系新增自动大灯和自动雨刮功能,满足多数消费者用车需求。车侧处,新车整体轮廓保持了传统SUV既视感,不过悬浮式车顶造型营造出了不俗的视觉效果,并且黑色窗框饰条、黑色外后视镜、红色刹车卡钳和红色底大边饰条等元素,让其运动感更上一层楼。至于车尾,新车尾灯组为“半贯穿式”设计,加上双边双出排气装饰造型和立体感出众的尾部线条轮廓,科技感和运动感都有。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500/1842/1746mm,轴距为2670mm。

内饰方面,新车整体中控设计保持了精致高档的车厢氛围,除了富有层次感外,贯穿式红色饰条和镀铬饰条等设计,进一步提升了车内出色的质感。并且其还配备7英寸液晶仪表和全系标配10.2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屏幕内置LION雄狮智云多媒体系统,支持高德地图导航、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车联网以及OTA升级等功能,保证一定的用车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汽势传媒

关注

据官方产销数据显示,9月份,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达到28.69万辆,同比增长42.8%,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略高于插电式混动乘用车,销量分别为15.12万辆和13.57万辆。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规模也在逐步扩大,9月海外市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过2.8万辆,环比增长12%。

奇瑞集团以超19万辆的销量成绩紧随比亚迪,并且连续三个月销量超过15万辆,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销量。其中,奇瑞品牌9月销量超过13.6万辆,同比增长20.4%,星途品牌9月销量达到1.52万辆,同比增长93.9%,捷途品牌9月销量超过3.21万辆,同比增长68.9%。

长安汽车与吉利控股伯仲之间。9月份,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为18.64万辆,同比增长13.83%,吉利汽车销量达到17.05万辆,同比增长31%。

其实,中国品牌的格局变化有迹可循。比亚迪禁燃后,凭借着多年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储备,乘着市场热以及加量降价的冠军版车型销售策略,产销体量得到迅速扩充,加之商用车在海外市场建立品牌认知,乘用车出海顺风顺水,在很短的时间里登顶中国品牌销冠。

汽势传媒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情报

关注

当然,汽车出口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应对国外苛刻的检测标准,或是在恶劣的用车环境下依旧保持稳定。事实证明,技术永远是奇瑞最坚实的“护城河”。其除了在J.D. Power新车质量排名中位居自主品牌第一外,在某媒体针对“10万级10台车拆解”的测评中,艾瑞泽8在防撞梁总体、隔音止振材料、燃油动力总成方面位列第一,车身强度、气囊气帘、底盘悬架等表现也是名列前茅,依靠看不见的优势再度收获了好感。


对于消费者而言,实打实的优惠固然具有诱惑力,但放到整个用车周期中,省心、舒适、安全,更是购车的首要评价指标,尤其是在家庭用车场景中更显重要。因此,即便如今的奇瑞集团早已不再大肆宣传“限时优惠”,但产品本身仍能吸引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不依靠牺牲品牌溢价所换来的销量,更有助于车企的长远发展。

展开查看更多

Car路里

关注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6月份以及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数据,6月份中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9万辆,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4%,上半年乘用车出口168万辆,同比增长92%。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很可能再创新高,并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汽车出口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研发、产销规模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市场扩张的需求,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的走出了国门。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7.0万辆,同比增长185.3%,环比下降27.8%,占乘用车出口24%,其中纯电动车占比89%,A0+A00级纯电动车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6%。其中上汽乘用车出口20645辆,特斯拉中国出口19468辆,比亚迪汽车出口10536辆,易捷特出口4472辆,上汽通用五菱出口2933辆,智马达出口2121辆,长城汽车出口1972辆,吉利汽车出口1670辆,奇瑞汽车出口1208辆,哪吒汽车出口1201辆,东风小康出口1142辆。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