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瑞虎7底价

易车知识库 瑞虎7
进入知识库

jinyaoy

关注

全新一代瑞虎7最低6.99万元起,以诚意满满的价格和多重权益,生动诠释“全球五星车”的质朴情怀,让每一位用户实实在在地开上具备全球品质的SUV。

全球热爱,传奇巨星现场助阵

发布会当天,意大利传奇巨星法比奥·卡纳瓦罗亲临现场,为全新一代瑞虎7村超版倾力助阵。他对瑞虎7的全球品质和卓越性能给予高度评价,并与现场观众互动,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卡纳瓦罗表示,全新一代瑞虎7村超版在设计和配置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定将以其全球五星品质,俘获消费者的喜爱。数据显示,瑞虎7家族自诞生以来,先后荣获2023年J·D·POWER中型经济型SUV魅力指数第一、澳新ANCAP五星安全认证,并连续3年蝉联中国品牌A级SUV出口量第一,赢得了全球80万用户的信赖,五星口碑,全球热爱。

全民狂欢,跟全球车看世界

发布会现场,“理工男”奇瑞带来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脱口秀——全新一代瑞虎7的小黑板介绍,现场笑声不断。

在榕江,看世界。发布会现场还举办“跟全球车看遍世界”为主题的全新一代瑞虎7后备箱市集。市集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参与,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和文化体验。奇瑞展区特别展示了全新一代瑞虎7的全球化工厂和全球形象,尽显其作为全球车的独特魅力。展区星罗棋布的国旗元素,则是成为全球五星好车的最好注脚。在巴西,面对海拔相差上千米的地形,瑞虎7的发动机表现出强劲而稳定的动力;在印尼,即便是如同置身桑拿房的高湿度环境中,瑞虎7的车架仍能有效防锈,确保长久使用。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瑞虎7轻松跑到215公里/小时,以优越的性能赢得赞誉;在中东沙漠,面对高达57度的高温,瑞虎7依旧表现卓越。瑞虎7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以其过硬的品质,成功通过了全球标准的严苛考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可以看出,市集不仅是沉浸式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与消费者互动交流的机会,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感受到瑞虎7的全球品质和强大实力。

图片包含 户外, 桌子, 食物, 蛋糕

描述已自动生成

全球五星车,产品魅力再升级

作为一款以全球视野、全球标准、全球品质打造的全球五星好车,全新一代瑞虎7在继承家族品质基因的基础上,围绕用户时代需求进行三大模块升级、20项品质进化,打造出史上最接地气的全球车,重塑细分市场价值标杆,成就7万元级最具性价比的全球五星SUV。全新一代瑞虎7村超版延续“五星颜值、五星安全、五星舒适、五星价值、五星口碑”核心优势的同时,新增电动尾门等配置,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专门为“小城大叔”量身打造的全新一代瑞虎7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次,全新一代瑞虎7村超版以其实用性和超高性价比,完美契合了小城生活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了一款兼具颜值、安全、舒适、价值和口碑的理想座驾。

全新一代瑞虎7村超版的到来,进一步壮大瑞虎系列的家族成员,丰富用户购车选择。新车现已正式上市,欢迎用户试驾体验,开启全新旅程!面向未来,全新一代瑞虎7将继续以其卓越的品质和服务,为更多消费者带来美好移动生活。

展开查看更多

jinyaoy

关注

置换礼,全品置换至高22000元(含国补,与现金礼不同享)。全新一代瑞虎7村超版置换可抵3万;

展开查看更多

jinyaoy

关注

质保礼,整车+二手车终身质保;

展开查看更多

米粒说车唯一

关注

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导致很多车企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海外挣钱。别看有的新车在国内的销量一般,但一旦出口到海外,不仅售价翻了一倍,居然还供不应求,成为了火热的爆款。

在国内有一款新车叫做瑞虎7,新车的价格定位本身并不高,7.49-14.99万,终端有着一万元的最高优惠幅度,属于奇瑞的厂家补贴。优惠后该新车入门价已经跌到了6.99万元,在国内属于一辆廉价的SUV,并且该新车在今年3月份,4月份的销量也就在2600辆左右,这是非常低迷的成绩。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瑞虎7居然在今年四月份出口了1.8万辆,今年一到四月份向海外出口高达72649辆,我们国内单一车型的汽车出口量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是不是觉得非常惊讶?


如果在国内来看,瑞虎7其实实力不够特别亮眼,新车全系搭载了1.5T鲲鹏发动机,最大功率156马力,峰值扭矩230N·m,采用的非常老旧的多点电喷技术,并且还是铸铁发动机,但这种发动机比较耐高温,耐严寒,也算是优点。传动部分既有六当手动挡变速箱,也有CVT无级变速箱。事实上,中国汽车市场几乎很少有用户去购买手动挡的车型,没想到海外依然有着出色的前景。


外观造型部分我们太熟悉了,几乎奇瑞旗下大部分的SUV都是类似设计,并没有太多亮点,整体设计比较均衡,也不会过分老旧。LED远近光大灯,LED日间行车灯做到了全系标配。值得一提的是,全系匹配了无钥匙进入系统,无钥匙启动系统,甚至新款车型还拥有远程启动以及蓝牙钥匙功能。


内饰设计,和上一代车型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比如中控屏幕尺寸升级成了12.3英寸,而上一代依然是10.25英寸的小屏幕。除了屏幕尺寸升级变大,新车还搭载了语音识别控制以及手机互联系统,手机远程APP,4G网络信号,这些都是老款车型所没有的。


一般这种低价格的SUV往往都是采用黑色的内饰,一方面是为了耐脏,另一方面就是降低新车的成本。这款全新瑞虎7拥有两种不同的内饰,黑色加棕色以及红色加黑色,都是双拼色的造型,档次感营造得还不错,而且不管是中央扶手还是换挡机构都采用了大量的钢琴烤漆面板,车内看起来还是非常明亮的。此外,中高配车型上还搭载了超大的全景天幕。至于前瞻性的主动驾驶系统,自然与瑞虎7车型无缘。

展开查看更多

米粒说车唯一

关注

外观造型部分我们太熟悉了,几乎奇瑞旗下大部分的SUV都是类似设计,并没有太多亮点,整体设计比较均衡,也不会过分老旧。LED远近光大灯,LED日间行车灯做到了全系标配。值得一提的是,全系匹配了无钥匙进入系统,无钥匙启动系统,甚至新款车型还拥有远程启动以及蓝牙钥匙功能。

展开查看更多

米粒说车唯一

关注

如果在国内来看,瑞虎7其实实力不够特别亮眼,新车全系搭载了1.5T鲲鹏发动机,最大功率156马力,峰值扭矩230N·m,采用的非常老旧的多点电喷技术,并且还是铸铁发动机,但这种发动机比较耐高温,耐严寒,也算是优点。传动部分既有六当手动挡变速箱,也有CVT无级变速箱。事实上,中国汽车市场几乎很少有用户去购买手动挡的车型,没想到海外依然有着出色的前景。

展开查看更多

电动湃

关注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为182.7万辆,同比增长33.4%,明显高于国内销量5.6%的增速。

数据显示,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一半。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则超超过德国,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2023年,中国就以16.2万辆的出口量差距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赶超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高爆发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我们之前忽略、或者超出我们以往认知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奇瑞品牌以27.21万辆的销量成绩稳居第一。在4月车型出口量榜单中,瑞虎7、瑞虎5X、欧萌达以及瑞虎8均进入前十,是上榜车型最多的品牌,这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瑞虎7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为2.1万辆。

另一个大家想不到的品牌是名爵。

名爵紧跟奇瑞之后,2024年1-4月累计出口16.56万辆。其中,4月,名爵3、名爵ZS、MG5进入出口车型榜单前十。在国人眼中,上汽名爵在国内走个性化路线并不成功,销量逐年递减,在国际市场的热销着实出人意表。

事实上,出身英国的名爵的品牌在澳洲、东南亚、英国等地区都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用户认知,进而导致名爵在易主后能持续热销。

比亚迪在国外市场的走红,应该并不让人意外,靠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即便比亚迪无一车型进入前十,但也凭借着品牌榜中最大的增长幅度—同比增长157.4%,整体销量跃居第三位。

就在5月28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油耗来到了2.9L,加快国内市场内卷的同时,也将促进出口市场的发展。

特斯拉持续稳定,吉利汽车排名第五,出口11.54万辆,长安和哈弗位居第六和第七。

中国品牌和特斯拉的强势之外,合资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受人关注。

悦达起亚位居榜单第十,为4.32万辆,也是前十中唯一的合资品牌。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本田分别排名13、15,长安林肯、广汽本田则排名16、20。

这些合资品牌多数都在国内市场出现了销售压力,开始将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销售,类似长安林肯则是国内生产,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布局。

此前,“等国内卷够了,我们再杀回来”,是诸多合资品牌的战略,但从出口数据来看,利用中国市场发达的汽车产业链优势,做好生产出口到国外,也不失为是一种过渡、妥协的良策。

抛开这个数据榜单,中国品牌出口大势也并非是一片形势大好。5月,法国《世界报》报道,在全球最大的汽车码头安特卫普-泽布吕赫港,中国品牌的汽车随处可见,可以停放13万辆汽车的停车场,已经拥挤不堪。

2023年,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总销量为32.1万辆,约占整个欧洲市场份额的2.5%,不足韩国品牌的1/3,比日系品牌还少10个百分点。

中国电动车出口数量超出欧洲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即将要爆发的尖锐问题。

出口屡创新高的岁月静好下,中国品牌进击欧洲核心市场的野心不减,却也没有那么容易。

5月26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4年4月和2024年1-4月中国汽车进口销量。数据显示,今年4月汽车进口量为5.1万台,同比下滑17%,环比3月下滑3%;1-4月汽车累计进口量为21万辆,同比下滑8%。

数据显示,今年4月排名前三的进口品牌分别为雷克萨斯、宝马、奔驰,销量分别为1.40万辆、1.34万辆、1.14万辆。1-4月,宝马进口总销量领先雷克萨斯排名第一,奔驰排名第三。

其中,雷克萨斯涨幅尤为明显,同比暴涨36%,保时捷则暴跌40%,MINI则下降52%。相较之外,在BBA阵营中,奥迪是唯一一家实现增长的品牌,奥迪同期增长13%,宝马、奔驰则分别下滑1%、27%。

不同品牌的进口销量表现,在年初或许都有所表现。以保时捷为例,在今年初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大会上,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要求保时捷中国针对销售新车的亏损予以赔偿,但至5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被多个媒体关注并报道。

纯电车型根本卖不动,车价跳水,亏本卖车,是保时捷经销商的常态。或许也是诸多豪华品牌的写照,只是,他们有的比保时捷产品多,利润可以多方中和,有的则是以价换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超豪华品牌表现更为惨淡,包括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迈凯伦在中国市场销量跌幅均超过两位数,其中迈凯伦暴跌92%。

展开查看更多

电动湃

关注

总得来看,目前进口车主要靠豪华车的需求支撑,而超豪华总体走势偏弱。另外,合资品牌进口车已经近乎缴械投降,包括丰田、大众、斯巴鲁等部分品牌进口车萎缩严重。

当然,国内的BBA也不好过。最近,BBA国产车型频频发布触底低价:上汽奥迪A7L有经销商爆出了29万的价格;有消息人士爆出,宝马i3 35L今天(5月29日)价格都是按照小时来的。标价353900元的车型,裸车优惠完189567元。

这样的形势,对于豪华品牌进口车型不啻为一种利好,国产车型价格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会拉低进口车型的价格。长久以来,进口车型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效应更强,更优惠的价格势必会激发消费者转投进口车的热情。

展开查看更多

电动湃

关注

数据显示,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一半。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则超超过德国,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2023年,中国就以16.2万辆的出口量差距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赶超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称,“出海将成为未来10年汽车产业的下一个爆发点。”

高爆发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我们之前忽略、或者超出我们以往认知的趋势。

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奇瑞品牌以27.21万辆的销量成绩稳居第一。在4月车型出口量榜单中,瑞虎7、瑞虎5X、欧萌达以及瑞虎8均进入前十,是上榜车型最多的品牌,这或许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瑞虎7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为2.1万辆。

另一个大家想不到的品牌是名爵。

名爵紧跟奇瑞之后,2024年1-4月累计出口16.56万辆。其中,4月,名爵3、名爵ZS、MG5进入出口车型榜单前十。在国人眼中,上汽名爵在国内走个性化路线并不成功,销量逐年递减,在国际市场的热销着实出人意表。

事实上,出身英国的名爵的品牌在澳洲、东南亚、英国等地区都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用户认知,进而导致名爵在易主后能持续热销。

比亚迪在国外市场的走红,应该并不让人意外,靠着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即便比亚迪无一车型进入前十,但也凭借着品牌榜中最大的增长幅度—同比增长157.4%,整体销量跃居第三位。

就在5月28日,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技术,百公里油耗来到了2.9L,加快国内市场内卷的同时,也将促进出口市场的发展。

特斯拉持续稳定,吉利汽车排名第五,出口11.54万辆,长安和哈弗位居第六和第七。

中国品牌和特斯拉的强势之外,合资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受人关注。

悦达起亚位居榜单第十,为4.32万辆,也是前十中唯一的合资品牌。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本田分别排名13、15,长安林肯、广汽本田则排名16、20。

这些合资品牌多数都在国内市场出现了销售压力,开始将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销售,类似长安林肯则是国内生产,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布局。

此前,“等国内卷够了,我们再杀回来”,是诸多合资品牌的战略,但从出口数据来看,利用中国市场发达的汽车产业链优势,做好生产出口到国外,也不失为是一种过渡、妥协的良策。

抛开这个数据榜单,中国品牌出口大势也并非是一片形势大好。5月,法国《世界报》报道,在全球最大的汽车码头安特卫普-泽布吕赫港,中国品牌的汽车随处可见,可以停放13万辆汽车的停车场,已经拥挤不堪。

2023年,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总销量为32.1万辆,约占整个欧洲市场份额的2.5%,不足韩国品牌的1/3,比日系品牌还少10个百分点。

中国电动车出口数量超出欧洲市场需求已经成为一个即将要爆发的尖锐问题。

出口屡创新高的岁月静好下,中国品牌进击欧洲核心市场的野心不减,却也没有那么容易。

5月26日,乘联会对外公布2024年4月和2024年1-4月中国汽车进口销量。数据显示,今年4月汽车进口量为5.1万台,同比下滑17%,环比3月下滑3%;1-4月汽车累计进口量为21万辆,同比下滑8%。

数据显示,今年4月排名前三的进口品牌分别为雷克萨斯、宝马、奔驰,销量分别为1.40万辆、1.34万辆、1.14万辆。1-4月,宝马进口总销量领先雷克萨斯排名第一,奔驰排名第三。

其中,雷克萨斯涨幅尤为明显,同比暴涨36%,保时捷则暴跌40%,MINI则下降52%。相较之外,在BBA阵营中,奥迪是唯一一家实现增长的品牌,奥迪同期增长13%,宝马、奔驰则分别下滑1%、27%。

不同品牌的进口销量表现,在年初或许都有所表现。以保时捷为例,在今年初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大会上,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要求保时捷中国针对销售新车的亏损予以赔偿,但至5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从而导致双方矛盾激化,被多个媒体关注并报道。

纯电车型根本卖不动,车价跳水,亏本卖车,是保时捷经销商的常态。或许也是诸多豪华品牌的写照,只是,他们有的比保时捷产品多,利润可以多方中和,有的则是以价换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展开查看更多

禾颜阅车

关注

【导语:中国出口汽车处于上行通道,而进口汽车处于下行通道,连一向被外界视为豪车风向标的保时捷,日前也难以扭转进口车走下坡路的趋势。这与中国汽车产业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而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密不可分,汽车行业嬗变效应正从国内车市传导到全球市场。】

撰文|李溯婉、编辑|禾  子


国产车在全球市场越来越吃香,进口车在国内车市却持续降温。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近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55.6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3%;1-4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187.8万辆,出口增速26%。虽然今年第一季度增速相对前三年的超高增速有所放缓,但4月增速回升。而中国进口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2024年1-4月汽车进口21万辆,同比下降8%,下滑趋势延续。


图片

△新能源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汽车出口与进口背道而驰,这与国内汽车产业加快变革紧密相关。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正成为汽车出口增长的新引擎。今年4月出口新能源汽车20.7万辆,同比增长58%;1-4月出口新能源车66万辆,同比增长27%。而中国汽车进口量跌跌不休,也跟国内汽车产业加快朝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有关,这一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


国产车一鼓作气


由于中国汽车产业在疫情期间所表现出韧性以及特斯拉国产,中国汽车出口从2021年起连续三年实现销量和单价的重大突破,2023年出口创新高达到522万辆,增速高达57%,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上汽乘用车、奇瑞和特斯拉等车企对此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24年1-4月,虽然名爵和特斯拉的出口减速,但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出口依然在加速,拉动中国汽车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图片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公布的数据,中国汽车出口处于上行通道


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欧美市场的小幅增长及俄乌危机下的俄罗斯市场的国际品牌全面被中国车替代,这些因素都带动中国汽车出口增长。今年以来,奇瑞集团在海外出口方面继续保持明显的优势,2024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达到了34.3万辆,同比增长34.2%,奇瑞品牌旗下的瑞虎7、瑞虎5X、欧萌达以及瑞虎8均进入出口车型榜前十,是上榜车型最多的品牌,其中瑞虎7的出口量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除了奇瑞品牌外,奇瑞集团旗下捷途品牌也位列出口量前十。在保持燃油车在海外市场的原有优势之外,奇瑞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也明显提速。4月,奇瑞集团单月销量达到了18.2万辆,同比增长43.7%;其中,出口8.9万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销量为3.3万辆,同比增长165.2%。密集推出新能源新车的奇瑞集团,接下来将借助电动车加快出口的步伐。


图片

△奇瑞汽车继续保持出口优势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再接再厉,不仅在国内市场乘胜追击,凭借新能源猛烈的火力逼得外资品牌节节后退,还加速跑到海外市场抢全球传统车企巨头的地盘。比亚迪为了巩固其国内车企老大以及全球新能源车销冠的地位,今年在出口方面乘风逐浪,出海再加速。今年4月,比亚迪乘用车出口4.1万辆,再创历史新高。今年前4月,比亚迪出口增长尤为显著,以13.9万辆的出口量直接把特斯拉(11.9万辆)挤出前三,在中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汽车品牌中仅次于奇瑞和名爵两大品牌而位居第三。


崔东树分析称,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有四大方面:首先是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强;其次是新能源的出口贡献增大;第三是自主品牌企业很努力;第四是中国出口的全面发展。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向发达国家市场呈现高质量发展的局面,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成为出口亮点,而今年对巴西等美洲国出口走强。自主品牌的上汽乘用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型强势表现。虽然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暂时放缓,但随着对欧洲反补贴影响的逐步适应,中国对欧洲出口还能回升向上。


进口车魅力减弱


此消彼长。自主品牌不断创新提升竞争力,凭借电动化、智能化的部分技术逐渐全球领先,在国内市场加快蚕食合资品牌的地盘,继冲破50%的关键分界线之后,今年前4个月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比继续冲高达到60.7%。而外资品牌不仅国产车在中国车市空间受到挤压,连原汁原味的进口车在中国车市也不再吃香。


图片

△保时捷今年第一季交付下滑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向被外界视为豪车风向标的保时捷也遇到糟心事,这缘于新丰泰、百得利和美东集团三家保时捷中国经销商对今年的销售任务产生异议,但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日前公开向德国总部要求换高管以及给补贴。上述矛盾直接原因在于保时捷在华销量下跌。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新车77640辆,同比下滑4%;同期,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16340辆,同比下滑24%。针对此事,保时捷中国在5月27日发布了《掠去浮云,洞察正见,坚守向前——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的联合声明》,称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保时捷中国与经销商共同面临着若干复杂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图片

△5月27日,保时捷中国与全体授权经销商发布联合声明


昔非今比,外资品牌在中国车市躺着数钱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中国进口车在2014年达到143万辆的峰值之后就进入下行通道,从2017年的124万辆持续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进口车规模锐减至80万辆,同比下降10%。随着国产车崛起和外资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几年中国汽车进口持续低迷,2024年以来,进口量继续缩水。


2024年4月中国进口汽车5.1万辆,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3%;1-4月中国汽车进口21万辆,同比下降8%。其中,1-4月进口轿车8.6万辆,占比41%;进口四驱SUV为7万辆,占比33%。


图片

△进口车商将如何面对若干复杂的问题


不过,中国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则持续增长,今年1-4月进口纯电动乘用车为9041辆,同比增37%;插混为5464辆,同比增24%。但由于乘用车的传统燃料进口车市场下滑较大,拖累了进口车的整体大盘。


崔东树认为,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燃油车的需求持续萎缩,进口燃油车的需求也出现明显下降。他建议,由于国际关系的不断复杂,汽车进口商还是要未雨绸缪建立更多的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