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日产轩逸大降价

易车知识库 轩逸

332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千寻玩车

关注

这些合资车型全球销量都非常高,卡罗拉2023年卖出了803,000辆,轩逸卖出了534,000辆,伊兰特399,000辆,速腾361,000辆。就算发动机技术好,兼具油耗和动力,在这么高销量的下,成本分摊和控制都远高于国产车,但配置、用料却未必出色,就那最简单的内饰用料来说,多数都是硬塑料材质,国产同级车都用软性材质包裹。也就是说,其高销量带来的成本分摊和控制,之前并未惠及咱们国内消费者。

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燃油车面临巨压力,特别是合资燃油车,至于某些型国有车企领导提出的油电同权,早几年说的话,还有可能信了你,现如今电车除了一个购置税的优惠外,还有啥优势,北京、上海挂绿牌的优势吗?他们享受了合资燃油车的红利,号称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做出的国产品牌产品如何?销量又如何?对了,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广汽埃安以21.9万位居2023年网约车榜首,网约车销量占其总销量比例接近50%。

展开查看更多

千寻玩车

关注

电动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燃油车面临巨压力,特别是合资燃油车,至于某些型国有车企领导提出的油电同权,早几年说的话,还有可能信了你,现如今电车除了一个购置税的优惠外,还有啥优势,北京、上海挂绿牌的优势吗?他们享受了合资燃油车的红利,号称那么多年的技术积累,做出的国产品牌产品如何?销量又如何?对了,乘联会的数据显示,广汽埃安以21.9万位居2023年网约车榜首,网约车销量占其总销量比例接近50%。

这有点像两个小朋友打架,一个家道殷实,还有保镖帮忙,另一个穷人孩子,自己苦练功夫,结果穷孩子连保镖一起打了,富人孩子又去求家长限制穷孩子用武功,可笑不。

再说回卷价格这事,当某车企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实现低价策略时,为何会遭到同行的集体反击?甚至还召开什么蓝皮书论坛,真是给人笑哭了。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拥有强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优势。“made in chaina”遍布全球,中国制造依然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和贸易壁垒。远的不说,欧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事,不是妇孺皆知吗?都对欧盟这一打着公平竞争的名义破坏公平竞争的行为所不齿,但看看国内的现状呢,不觉得很像吗?

都是商业行为,都是为了利润,谁也别说谁比谁高尚,这一点华为就很通透,所有的情怀,所有的情绪都不如我产品卖个好价格,你可以对我有情怀,但我没必要考虑情怀就降价,花了那么多小目标搞研发,不定价高点怎么挣回来。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汽车产品,消费者需要保持理性思考,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合资品牌还是本土品牌,每种选择都有其独特价值。消费者应根据自身需求和偏好,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展开查看更多

千寻玩车

关注

过去,合资品牌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随着国产车在技术、品质和服务上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日益关注,合资品牌的优势逐渐被削弱。另外,尽管合资品牌拥有先进技术,但在中低端市场,这些技术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反而本土品牌在性价比和配置方面实现了赶超。

展开查看更多

NBD汽车

关注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油电”齐发力,稳占销量榜单前十中的六席,其中比亚迪秦PLUS以4.86万辆的成绩登顶A级车市场销量冠军,超越了轩逸、朗逸、速腾等合资车型,曾经耳熟能详的思域、科鲁兹、起亚K3等合资畅销车已经跌至二十名之后。

有合资A级车降至“白菜价”

今年2月,比亚迪秦PLUS、驱逐舰05推出荣耀版车型,率先把A级轿车的售价拉低到了8万元以下。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A级畅销车轩逸、朗逸被秦PLUS拉下A级轿车月销冠军宝座,此后秦PLUS一直占据A级轿车市场销量冠军之位。

而比亚迪还在持续加压。“目前秦PLUS冠军版车型现金优惠有2万元。”北京某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人员说。与此同时,北京某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人员也表示:“驱逐舰05部分配置车型现金优惠1万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面对比亚迪等自主车型的冲击,合资A级轿车试图用更力度的优惠来守住市场。北京某广汽丰田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雷凌现金优惠4.1万元,这个价格还可以再谈。”以2023款1.5L进取版为例,按照目前的现金优惠,雷凌起售价已降至7.28万元。

除了A级轿车,部分A+级车型的价格也在幅下调,其中就包括了思域及其老对手速腾,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下调售价。北京某东风本田4S店销售人员称:“目前思域全系降幅在4.7万元左右,部分老款的车型起售价已经降至8万元出头。”

北京某一汽-众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速腾全系现金优惠5.3万元,以顶配的自动卓越版车型为例,全办下来13万元。”此外,北京某别克品牌4S店销售人员也表示:“威朗Pro的入门款车型落地价已经降至10万元以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电车进,油车退?

“以价换量”打法下,轩逸、朗逸销量出现明显提升。公开数据显示,今年5月,轩逸销量3.16万辆,环比增长30%;朗逸销量2.4万辆,环比增长13%,分别位于当月A级轿车市场销量排名的第二位和第四位。

即便如此,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依然承受着巨压力。在5月国内A级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合资品牌仅有轩逸、朗逸、速腾、宝来上榜,其余6个席位被秦PLUS、驱逐舰05、AION S、星瑞、帝豪、逸动占据。而第二名轩逸的销量与第一名秦PLUS的销量相比差了1.6万辆。

而在三年前,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还处于绝对强势地位。2021年,轩逸以接近50万辆的成绩登顶,自主品牌的“帝逸秦”尚在为年销20万辆左右的目标奋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话语权旁落,一方面是受到自主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过于缓慢。

“新能源进,燃油车退”的戏码,在A级车市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中A级车累计销售341.4万辆,同比下降1.9%;新能源A级车累计销售126.1万辆,同比增长13.7%。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向多家合资品牌4S店销售人员询问“有没有可推荐的插混或纯电动车型”,对方都表示:“我们目前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为辅。”甚至有销售人员指着展厅外的一辆油改电车型说:“这车不好卖,展厅小,就摆出去了。”

“自主、合资竞争终局未定”

自主新能源车还在持续对合资A级轿车,甚至是B级轿车发起冲击。5月底,比亚迪全新中级车秦L和海豹06上市,两款车型定位B级车,但售价低至9.98万元。在竞争对手上,秦L和海豹06不仅是瞄准了凯美瑞、雅阁等合资B级车,轩逸、朗逸、速腾等合资A级车也同样被盯上。

就在不久之前,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直播中透露:“(比亚迪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订单)数据我们一直在想要不要发出来,后来想想还是不发了,发布这么一项重磅的技术,都已经对行业有这么的震动和震撼了,我们就想想先不发了,我们把产品的生产、交付和客户服务做好,这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上述合资品牌销售人员认为:“秦L和海豹06将对轩逸、朗逸高配车型形成威胁,前者在油耗、价格上对购车者更有吸引力。”

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的遭遇,仅是其当下现状的一个缩影。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同比增长12%至98万辆,市场份额逼近60%,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的零售量仅为49万辆,同比下降21%。

与之相对应的是,除特斯拉中国外,销量排名前十的合资车企零售销量均出现下降。其中,一汽-众同比降幅最,达到17.5%,上汽众和广汽丰田降幅在10%左右。与4月相比,一汽丰田跌出前十,被特斯拉中国取而代之。

展开查看更多

NBD汽车

关注

轩逸·经典车型现在现金优惠后6.98万元起。”北京某东风日产4S店销售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款车型于今年年初推出了2024款车型,当时的起售价是10.86万元,现在等于价格直接降了3.88万元。除了轩逸·经典,全新轩逸价格现在也有较降幅,起售价已下调至8.98万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在距离这家东风日产4S店不远处的上汽众4S店内,一块标有“朗逸新锐 出众版一口价7.99万元起”的促销牌,被陈列在展厅内的醒目位置。据这家上汽众4S店的销售人员介绍:“除了现金优惠,朗逸新锐同时还可以享受全系限时购置税全免,3年8折保值焕新等销售政策。”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此外,6月18日,一汽丰田官微称,将对卡罗拉车型提供限时综合优惠4.3万元,售价7.98万元起。而记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发现,宝来、速腾、雷凌等多款合资A级轿车的终端销售价格都有较高降幅。“随着自主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的强势崛起,合资车型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稳固市场地位,(合资品牌车型)不得不降价。”一位合资品牌销售人员认为。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油电”齐发力,稳占销量榜单前十中的六席,其中比亚迪秦PLUS以4.86万辆的成绩登顶A级车市场销量冠军,超越了轩逸、朗逸、速腾等合资车型,曾经耳熟能详的思域、科鲁兹、起亚K3等合资畅销车已经跌至二十名之后。

有合资A级车降至“白菜价”

今年2月,比亚迪秦PLUS、驱逐舰05推出荣耀版车型,率先把A级轿车的售价拉低到了8万元以下。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A级畅销车轩逸、朗逸被秦PLUS拉下A级轿车月销冠军宝座,此后秦PLUS一直占据A级轿车市场销量冠军之位。

而比亚迪还在持续加压。“目前秦PLUS冠军版车型现金优惠有2万元。”北京某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人员说。与此同时,北京某比亚迪海洋网销售人员也表示:“驱逐舰05部分配置车型现金优惠1万元。”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面对比亚迪等自主车型的冲击,合资A级轿车试图用更力度的优惠来守住市场。北京某广汽丰田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雷凌现金优惠4.1万元,这个价格还可以再谈。”以2023款1.5L进取版为例,按照目前的现金优惠,雷凌起售价已降至7.28万元。

除了A级轿车,部分A+级车型的价格也在幅下调,其中就包括了思域及其老对手速腾,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下调售价。北京某东风本田4S店销售人员称:“目前思域全系降幅在4.7万元左右,部分老款的车型起售价已经降至8万元出头。”

北京某一汽-众4S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速腾全系现金优惠5.3万元,以顶配的自动卓越版车型为例,全办下来13万元。”此外,北京某别克品牌4S店销售人员也表示:“威朗Pro的入门款车型落地价已经降至10万元以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段思瑶 摄

电车进,油车退?

“以价换量”打法下,轩逸、朗逸销量出现明显提升。公开数据显示,今年5月,轩逸销量3.16万辆,环比增长30%;朗逸销量2.4万辆,环比增长13%,分别位于当月A级轿车市场销量排名的第二位和第四位。

即便如此,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依然承受着巨压力。在5月国内A级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前十名中,合资品牌仅有轩逸、朗逸、速腾、宝来上榜,其余6个席位被秦PLUS、驱逐舰05、AION S、星瑞、帝豪、逸动占据。而第二名轩逸的销量与第一名秦PLUS的销量相比差了1.6万辆。

而在三年前,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还处于绝对强势地位。2021年,轩逸以接近50万辆的成绩登顶,自主品牌的“帝逸秦”尚在为年销20万辆左右的目标奋进。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资料图)

有分析认为,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话语权旁落,一方面是受到自主品牌的冲击;另一方面是由于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对新能源车型的布局过于缓慢。

“新能源进,燃油车退”的戏码,在A级车市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中A级车累计销售341.4万辆,同比下降1.9%;新能源A级车累计销售126.1万辆,同比增长13.7%。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向多家合资品牌4S店销售人员询问“有没有可推荐的插混或纯电动车型”,对方都表示:“我们目前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为辅。”甚至有销售人员指着展厅外的一辆油改电车型说:“这车不好卖,展厅小,就摆出去了。”

“自主、合资竞争终局未定”

自主新能源车还在持续对合资A级轿车,甚至是B级轿车发起冲击。5月底,比亚迪全新中级车秦L和海豹06上市,两款车型定位B级车,但售价低至9.98万元。在竞争对手上,秦L和海豹06不仅是瞄准了凯美瑞、雅阁等合资B级车,轩逸、朗逸、速腾等合资A级车也同样被盯上。

展开查看更多

NBD汽车

关注

“新能源进,燃油车退”的戏码,在A级车市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5月,传统燃料乘用车中A级车累计销售341.4万辆,同比下降1.9%;新能源A级车累计销售126.1万辆,同比增长13.7%。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向多家合资品牌4S店销售人员询问“有没有可推荐的插混或纯电动车型”,对方都表示:“我们目前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为辅。”甚至有销售人员指着展厅外的一辆油改电车型说:“这车不好卖,展厅小,就摆出去了。”

“自主、合资竞争终局未定”

自主新能源车还在持续对合资A级轿车,甚至是B级轿车发起冲击。5月底,比亚迪全新中级车秦L和海豹06上市,两款车型定位B级车,但售价低至9.98万元。在竞争对手上,秦L和海豹06不仅是瞄准了凯美瑞、雅阁等合资B级车,轩逸、朗逸、速腾等合资A级车也同样被盯上。

就在不久之前,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直播中透露:“(比亚迪秦L DM-i和海豹06 DM-i的订单)数据我们一直在想要不要发出来,后来想想还是不发了,发布这么一项重磅的技术,都已经对行业有这么的震动和震撼了,我们就想想先不发了,我们把产品的生产、交付和客户服务做好,这是我们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上述合资品牌销售人员认为:“秦L和海豹06将对轩逸、朗逸高配车型形成威胁,前者在油耗、价格上对购车者更有吸引力。”

合资品牌在A级轿车市场的遭遇,仅是其当下现状的一个缩影。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同比增长12%至98万辆,市场份额逼近60%,同比增长7.3个百分点,而合资品牌的零售量仅为49万辆,同比下降21%。

与之相对应的是,除特斯拉中国外,销量排名前十的合资车企零售销量均出现下降。其中,一汽-众同比降幅最,达到17.5%,上汽众和广汽丰田降幅在10%左右。与4月相比,一汽丰田跌出前十,被特斯拉中国取而代之。

对此,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阶段性首次超过50%、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60%,但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离终局甚远,各自都还有很的发展空间。”

展开查看更多

汽湃

关注

这一天,还有着另外一层意义:随着探陆两驱6座车型的登场,东风日产正式达成了1600万辆整车产销的里程碑。从2003年的第一辆SUNNY阳光下线,到2024年的1600万整车销量达成,总计历时21年。


过去的21年,东风日产成绩斐然。


2008年,东风日产仅用5年时间便达成100万辆产销规模,创造行业最快达成速度;2013年6月16日,东风日产又在创业十周年之际,达成累计450万辆产销,再次刷新行业纪录;2018年,东风日产实现1000万辆目标的最快行业纪录;2022年,时隔4年之后,东风日产迈过1500万规模关,成为国内最快达成这一目标的合资车企。


这些日子里,东风日产的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经历过高山低谷、潮起潮落,东风日产本色不改,信心永存。而站在2024年的时代关口,东风日产却面临着堪称前所未有的新变局。


对于东风日产来说,当下并不是最好的时代。


2023年,东风日产全年总计售出673705辆车。尽管放眼燃油车领域、合资车阵营,东风日产仍然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销量的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纵观东风日产旗下的车型,承担着东风日产销量重任的,还是轩逸这样的“老将”。2023年,轩逸总计售出了超36万辆车,为日产贡献了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除了轩逸之外,逍客,天籁也在各自细分领域有着较为不错的表现,但与前些年相比,销量数据和市场影响力都有所下降——东风日产面临的问题,与多数合资品牌类似。面对新能源浪潮,东风日产尽管也有所应对,但表现得相对平淡。



于是,2024年6月16日,除了庆祝1600万产销达成,更是“东风日产新奋斗·100行动计划动员”。21岁生日之际,东风日产面对时代作出最有力的回答:新奋斗!


“东风日产新奋斗·100行动计划”,这并非只是一个新的口号,而是有着干货、硬货,更有着坚定信心的一个全新计划。


产品方面,东风日产再度加速——到2026年底前,将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


品牌方面,东风日产将成立“品牌管理委员会”;


研发方面,更将投入史无前例的力度,用以完全实现新能源转型和汽车智能化发展……



目前,在产品竞争力提升、营销竞争力构建、成本竞争力提升、运营管理创新等方面,东风日产已经在同步推进多个项目。在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上,全价值链以越级的要求诊断并加快,完成了“新舒适”概念设计,新车造型跃上新台阶;东风日产还在公司内部募集产品体验官,短时间内就有1600多名员工报名,家共同打磨产品竞争力的体验升级,加速构建敏捷的共创机制。据透露,后续推出的7款新能源车型,不仅将全力提升造型水平,在智能化层面也将有着重变化。


今年以来,东风日产坚定的变革姿态,其实已经初现成效,赢得一场场“小胜利”。2024年1-5月,东风日产累计批售28万台,同比增长3.8%,东风日产成为主流合资车企里年累销量唯一同比正增长的企业。同时,5月轩逸销量也重回区隔第一,有重新赢回“销冠”之趋势——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东风日产扛住了压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交出一份高含金量答卷,实现1600万产销规模高质量达成,再次用东风日产速度创造了日系合资品牌的新纪录,企稳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汽车业已进入下半场淘汰赛。车市的竞争,绝不是一场“快棋”,而更像一场“长跑”。而21年的历史证明:东风日产擅长打持久战,擅长打逆风局。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初生的东风日产也曾经饱经磨难。诞生后的第二年、2004年,东风日产的产销量同比下降了10%,一度跌出了乘用车市场份额“十强”行列,而2.6%的市场份额甚至逊于当年的奇瑞;2012年,东风日产也曾出现年度下滑,甚至有过单月同比下滑超过20%的至暗时刻——所有这些艰难困苦,如今早已成为光荣与辉煌的注解。愈挫愈勇、逆风翻盘,早已成为刻在东风日产骨子里的DNA。

展开查看更多

汽湃

关注

产品方面,东风日产再度加速——到2026年底前,将投放7款全新的新能源产品;


品牌方面,东风日产将成立“品牌管理委员会”;


研发方面,更将投入史无前例的力度,用以完全实现新能源转型和汽车智能化发展……



目前,在产品竞争力提升、营销竞争力构建、成本竞争力提升、运营管理创新等方面,东风日产已经在同步推进多个项目。在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上,全价值链以越级的要求诊断并加快,完成了“新舒适”概念设计,新车造型跃上新台阶;东风日产还在公司内部募集产品体验官,短时间内就有1600多名员工报名,家共同打磨产品竞争力的体验升级,加速构建敏捷的共创机制。据透露,后续推出的7款新能源车型,不仅将全力提升造型水平,在智能化层面也将有着重变化。


今年以来,东风日产坚定的变革姿态,其实已经初现成效,赢得一场场“小胜利”。2024年1-5月,东风日产累计批售28万台,同比增长3.8%,东风日产成为主流合资车企里年累销量唯一同比正增长的企业。同时,5月轩逸销量也重回区隔第一,有重新赢回“销冠”之趋势——面对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变局,东风日产扛住了压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交出一份高含金量答卷,实现1600万产销规模高质量达成,再次用东风日产速度创造了日系合资品牌的新纪录,企稳行业第一梯队。



中国汽车业已进入下半场淘汰赛。车市的竞争,绝不是一场“快棋”,而更像一场“长跑”。而21年的历史证明:东风日产擅长打持久战,擅长打逆风局。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初生的东风日产也曾经饱经磨难。诞生后的第二年、2004年,东风日产的产销量同比下降了10%,一度跌出了乘用车市场份额“十强”行列,而2.6%的市场份额甚至逊于当年的奇瑞;2012年,东风日产也曾出现年度下滑,甚至有过单月同比下滑超过20%的至暗时刻——所有这些艰难困苦,如今早已成为光荣与辉煌的注解。愈挫愈勇、逆风翻盘,早已成为刻在东风日产骨子里的DNA。



面对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东风日产积极拥抱变化与趋势,以灵活、韧性的体系实力作为压舱石,加速构建日产、启辰及英菲尼迪三品牌的聚力与合力,打造了燃油动力、纯电动力、油电混合、插电混动以及氢能源等多动力领域的全方位产品矩阵,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人·车·生活。


“当下市场挑战、竞争不断,用户需求更是日新月异。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未来,东风日产将通过技术驱动产品变革,基于GLOCAL的新模式,以日产全球技术和制造品质为根基,进一步整合本土研发优势,打造一系列新能源和智能化产品,促成东风日产未来新的增长极。”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周锋的表态,掷地有声。



作为此次1600万产销达成的明星车型,探陆两驱6座新级别车型也已于6月11日上市,这是一款“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的新级别产品。东风日产倾听用户声音,极速响应打造探陆全新级别,以更丰富的级别和配置,满足家庭的多样化需求,真正实现两驱四驱、6座7座随心选。


千锤百炼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中国市场、用户、竞争之变,东风日产以坚定有力的发展步伐,扎实走好企业稳健发展之路。1600万整车产销达成不仅是企业发展里程碑,更是企业在新环境、新阶段迈向新未来的新起点。



6月16日晚上,东风日产1号门外的一颗树,在庆典视频中收获了欢呼与掌声、俨然成为了现场的明星——今年4月底,这颗树在暴风雨中被连根拔起,如今重获新生。风雨只能暂时让树低头,只要有倔强的生命力,终将绽放新芽,焕然新生。东风日产门口的这颗树,或许正映射着东风日产的精神。凭借轩逸、探陆等车型坚守着燃油车市场份额,新能源、智能化加速转型……东风日产再度跻身年销百万车企俱乐部,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展开查看更多

汽湃

关注

面对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东风日产积极拥抱变化与趋势,以灵活、韧性的体系实力作为压舱石,加速构建日产、启辰及英菲尼迪三品牌的聚力与合力,打造了燃油动力、纯电动力、油电混合、插电混动以及氢能源等多动力领域的全方位产品矩阵,持续为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人·车·生活。

展开查看更多

AUTO大视界1

关注

我们先看星光和秦PLUS的比较,它们都提供纯电、插混动力可选。插混车型方面,2台车都参加了新疆挑战赛并被分在同组,但星光插混凭借3.82L/100km的亏电油耗、1346km的极限续航领先秦PLUS DM-i,更是夺得了冠军,可见在实际用车方面星光插混更胜一筹。

事实上从各项产品力来看,星光插混的确优于秦PLUS DM-i,前者纯电续航里程分别是70/150km、车身轴距达到2800mm,秦PLUS DM-i则纯电续航则分别是55/120km,轴距仅为2718mm。这意味着在同等用车情况下,星光插混的充电频率更低,乘坐空间更宽敞、实用性更强。

此外,起步价同为7.98万,星光插混不止续航、轴距占优,更比秦PLUS DM-i多了胎压显示、主驾电动座椅、雨量感应式雨刷,整体配置占优。

而且底盘还是四轮独悬,而秦PLUS DM-i只有前悬挂为独立悬挂,同时星光插混在10.28万的价格就给到L2级别的灵眸智驾系统,秦PLUS DM-i则是12.58万的顶配才有。就性价比而言,两车形成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纯电车型之间的差距就更明显了,星光纯电起步价(9.98万)比秦PLUS EV起步价(10.98万)低了1万,但2800mm轴距赋予的空间优势依旧存在,而且2款车的续航都差不多,星光纯电是410km、510km,秦PLUS EV则是420km、510km,但都是10.98万指导价的时候,星光纯电的续航比秦PLUS EV多90km,单次续航能力更强,充电频次更少,用车会更便捷。

还有最关键的一个方面是,星光纯电支持2C快充,同样是510km版本,同样从30%快充到80%,星光纯电只需要0.33小时,而秦PLUS EV则需要0.5小时,比星光充电慢了不少,补能的时间成本高。

星光VS轩逸

其实同样的优势,星光存在于与轩逸的对比当中,比如车身轴距和底盘悬挂,无论是燃油版轩逸还是超混电驱轩逸,与星光相比都没有优势。所以即便目前轩逸终端优惠很,但星光占据越级竞争的优势,还是无法轻易抹平。

除此之外,星光提供的插混和纯电车都可以上绿牌,免购置税还能省下一笔费用。就算是星光插混,平时通勤使用纯电优先模式就相当于开电车,轩逸即便再省油,也无法与纯电出行相比。以实测数据为参考,轩逸全系油耗最低的超混电驱车型实测油耗为4.66L/100km,相比星光插混的3.82L/100km亏电油耗还是高了不少,一年下来就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同时车价上星光插混就能省出三四万。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