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宝骏云朵驾驶

易车知识库 宝骏云朵

206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Xauto报告

关注

作为一家由无人机公司大疆孵化出的智能驾驶公司,大疆车载一出现就引起业内关注。成立不到8年,独立运营2年,大疆车载一步步走到台前,更是成为一众智驾公司重点“关注”的对手。


本篇文章来聊聊,大疆车载为何越来越受车企们的青睐?其在智驾领域的战略打法又是如何?以及其发展前景有哪些风险和挑战?


01

大疆跨界做车载


业内皆知,大疆车载是由无人机公司大疆孵化而来。


大疆作为无人机行业领军者,自2006年成立后就一直处于飞速发展状态。狂奔十年,但到了2016年,大疆创始人汪滔公开表示,无人机市场即将接近饱和,大疆的收入达到200亿元就已经见顶。


此时大疆内部急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据了解,在进入车载领域之前,大疆曾在消费无人机领域扩充了三条产品线,包括农业植保和行业应用无人机、手持影像、教育,但这三条产品线都并未支撑起大疆实现二次增长的目标。这之后,汪滔将目光转向了汽车这个万亿级市场。


图片

大疆创始人汪滔


事实上,大疆进入智能驾驶领域,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


其智驾业务的核心技术属于无人机技术的前置科技,在早期研究飞控技术的同时,为了能够让飞行器拥有空间的识别、标定等功能,大疆则开发了双目避障系统。


2016年,大疆车载项目成立之初,大疆内部的技术人员就已经将一套双目+视觉融合的定位系统搬入车上并使其成功运行起来。


这也就意味着,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积累的感知、定位、决策、规划等技术,可以轻松的迁移到智能驾驶领域,其也构成了大疆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称,汪滔认为大疆的核心价值不是品牌,而是技术,他不会用这个品牌到处拓展品类,更多的是从技术的衍生性去拓展业务。可以说大疆车载的技术脱胎于大疆在无人机领域的积累。


同时,大疆车载的创始管理团队也几乎来自于大疆无人机项目。项目成立之初,大疆车载团队成员仅10人左右,主要从大疆当时飞控部门、视觉部门临时抽调各代表人组成。


据媒体报道,大疆车载项目的牵头人主要是汪滔在港科大学弟沈劭劼,彼时其是大疆首席机器人专家,也是港科大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统管大疆车载项目所有事务。


图片

大疆车载负责人沈劭劼


沈劭劼之下是马陆,于2016年加入大疆,相当于团队大管家,负责协调大疆各部门支持车载团队,赵丛则在早期曾负责智能车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部分,还曾一度跟着沈劭劼一起负责车载业务,另外还有封旭阳、李思晋、应佳行、陈竞等都是最早一批成员。


2023年,大疆车载部门正式从大疆拆分出来,新公司名为“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朱露任总经理兼法人代表,马陆任监事。


图片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底,大疆车载核心研发人员超过800人,硕博士比例达 87%,大部分成员都有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院校、科研机构与国际知名OEM 及Tier 1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同时,在智能制造与质量体系建设方面,大疆车载亦建立起一支超过200人的工程团队,其中90%的工程师来自知名OEM与Tier 1厂商,可为智能技术量产提供强力支持。


整体组织架构上,据此前媒体报道称,大疆车载相当扁平,做决策很快,沈劭劼是大疆车载负责人,马陆向沈汇报,再往下就是规控、感知、整车工程等各部门。


规控部门由刘思康负责,其于2020年加入大疆车载团队,此前曾参与Waymo无人车规划。在其加入前,大疆车载规控主要参考无人机的规控体系,效果平平,其加入后,带动了大疆车载整体规控水平的提升。


感知组负责人则是陈晓智,2017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加入大疆,担任算法研究员,向马陆汇报。整车工程部负责人为马建云,于2014年加入大疆,最初是大疆飞控系统团队成员。另外,大疆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宋健宇也有参与到负责车载的感知和控制工作。


大疆为大疆车载赋予了技术“灵魂”,而脱离大疆后的大疆车载,也正面迎来了智驾领域的激烈竞争。对此,沈绍劼则表示:“独立经营后,我们发展挺好的,今年大概会有20多款使用大疆车载系统的车型上市,包含油车、电车,主打油电同智。”


02

极致性价比杀手锏


“我们跟车企合作,更多秉承的是如何让车企以尽量低的代价,包括BOM的成本、开发的成本等,来获得他所想要的智能驾驶的产品思路。”沈绍劼如此说道。


从成立之初,大疆车载在智能驾驶行业所走的路线就是“极致性价比”,通过开发低成本就能够实现高阶智能驾驶能力的解决方案,以不同于其他智能驾驶供应商的方式切入市场。


为了降低成本,大疆车载的解决方案把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算力降至20TOPS(可升级至100TOPS以上),这意味着售价15万以下的车型也用得起。去年大疆车载推出的新一代智驾方案“成行平台”,不依赖高精地图和激光雷达即可实现城区NOA。


图片


曾有媒体人士表示,大疆车载的这套方案支持行泊一体,成本区间定在了5000元到15000元,与市面上动辄数万元起步的激光雷达方案相比,大疆的成本优势遥遥领先。


但大疆车载的整体产品策略并不仅仅局限在低端市场。大疆车载认为,在「成行平台」现有多阶梯方案推动下,高阶智能驾驶的标配趋势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形成在30万内市场全面覆盖的新格局:


  • 7V+32TOPS配置从今年开始将慢慢实现8-15万级别车型标配,最低8万元车型即可具备高阶智能驾驶功能;


  • 通过极致压榨硬件性能和算法优化,在100TOPS算力内实现的“无图”城市领航L2+智能驾驶功能,技术将逐渐普及至15万元级别及以上的各类车型;


  • 随着大疆车载“激目”系统(惯导三目及激光雷达总成)的成熟,将在2025年开始上车,在2026年左右与L3异构域控制器组合配置,有望把L3等级自动驾驶能力下放至25万左右级别的车型上。


沈绍劼也表示:“关于20万以上这个事情,我们最开始有点想从下往上打。任何事情不会阻挡我们在基本盘守住的情况下,不断地去尝试,去做更厉害的技术,更厉害的产品。”


目前7V+32TOPS的方案已在云朵灵犀版、iCAR03、悦也 Plus等车型上实现落地。上汽大众途观 L Pro 将成为首款搭载大疆车载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燃油车,很快实现量产上市。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有媒体报道称,多位行业人士透露,近期大疆车载已经收到比亚迪和一汽集团的明确投资意向,目前各方正在推进融资流程。据悉,现如今大疆车载已与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比亚迪、奇瑞等车企达成合作。


2024年,市场上还将会有超过20款搭载大疆车载系统的车型上市,大疆车载项目定点的大爆发即将到来。


03

高阶智驾决赛圈


随着大疆车载在智驾领域崭露头角,已经逐渐在行业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大疆的低成本智驾方案,可以说是其智能化发展的“解忧灵药”。


大疆车载的崛起,强势、迅速,搅动并推动了智驾赛道发展。但在智驾技术创新尚未固化,大疆车载发展前景依旧存在多重不确定性。


目前,智驾赛道主要玩家大概有三类,一类就是以华为、百度等为首的科技大厂;一类则是自动驾驶公司供应商,包括Momenta、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创新企业;还有一类就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主机厂自研小分队。


其中,华为的智能驾驶系统实力强劲,整体的解决方案涵盖软硬件,并以华为自主研发的产品为主,此前问界、阿维塔旗下车型都搭载了华为的ADS 2.0高阶智驾系统。


华为智驾产品能力虽强,但成本比较高。余承东坦言,由于供应链受困,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成本仍偏高。“售价在30万以下的车型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还有点挑战,只有30万以上的车才用得起,才能够盈利。”


与华为同样走高端路线的,还有Momenta,只是在技术模式上,Momenta采取量产自动驾驶(Mpilot)与完全无人驾驶(MSD)相结合的“两条腿”产品战略,通过L4技术赋能L2量产产品,并通过量产车辆产生的海量数据回流,自动化地训练算法,提升AI司机的能力。最初Momenta高配智驾方案也率先应用在高端旗舰车型上。


再看蔚小理这几家走自研路线的车企,搭载高阶智驾方案的车型,除了小鹏G6、P7是25万元级别,其他车型都是30万元及以上级别。


大疆车载作为“鲶鱼”搅动了整个智驾圈后,打造成本更低的高阶智驾方案,把高阶智驾做到15万元级别车型上,已经成为智驾赛道努力的方向。


去年4月份,Momenta推出Mpilot Pro中配量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服务于15-35万主流中端⻋型,可在免搭载激光雷达和不依赖⾼精地图的方案上,提供性能领先的全场景⾼阶智能驾驶功能。


小鹏汽车更是表态要将高阶智驾能力带到10-15万元A级车市场。在即将到来的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就会发布全新品牌以及旗下首款车型。小鹏汽车虽然是主机厂,看似不会影响供应链商业生态,但小鹏汽车也有“技术授权”的商业模式,很难讲将来不会反过来卷供应商。


作为黑马出现,大疆车载成为智驾圈几乎所有智驾公司的威胁。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此前已经有很多跟其他自动驾驶公司合作的主机厂,一边推进定点项目,一边接触大疆车载,评估换供的可能性。如广汽虽然目前正与禾多开展合作,但也在不断和其他自动驾驶公司接触,这里面自然也不排除大疆车载的可能性。同时,Momenta也一直在关注大疆车载的动向,对业内其他主流自动驾驶公司却不怎么care。

展开查看更多

HiEV大蒜粒

关注

沈劭劼认为,在「成行平台」现有多阶梯方案推动下,高阶智能驾驶的标配趋势将会在未来三年内形成在30万内市场全面覆盖的新格局:

  • 入门级的7V+32TOPS配置,从今年开始将慢慢实现8 - 15万级别车型的标配;
  • 通过极致压榨硬件性能和算法优化,在100TOPS算力内实现的“无图”城市领航L2+智能驾驶功能,技术将逐渐普及至15万元级别及以上的各类车型;
  • 激目系统将在2025年开始上车,在2026年左右与L3异构域控制器组合配置,有望把L3等级自动驾驶能力下放至25万左右级别的车型上。

与其它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相比,大疆有诸多不同之处。

大疆车载对于智驾芯片的选择以及工程化落地颇具特点,这家公司绕开了地平线、英伟达等主流芯片,而是基于TI、高通等进行算法开发,主打一个性价比,并且基本上做到行业首发

在通往高阶智驾的路上,大疆车载虽然也引入了激光雷达,但并非像主流方案那样直接采购市场上的激光雷达产品,而是将自研触角伸入激光雷达硬件,这可以理解为对传感器的另一种压榨。

「之所以加入激光雷达,原因包括要解决视觉对于车向估计不精准的问题,以及提升智能驾驶体验、提升在极端Corner Case下的安全性等问题。」沈劭劼接受媒体专访中解释。

沈劭劼打了一个比方,做高性价比方案犹如在西瓜上雕了一个树林,难度可想而知,之所以持续突破,是由于大疆车载的工程能力和背后的企业文化共同驱动的。

从国内主流车企的规划看,今年会是高速NOA集中落地的节点,紧接着城市NOA大概率会在两到三年内进一步普及。大疆车载预计,今年将会有20多款搭载其系统的车型上市,覆盖电车、燃油,实现智驾平权、油电同智

以下是沈劭劼今日在与包括HiEV在内的媒体的沟通记录,我们做了一些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一、极致性价比,如何在「西瓜上雕树林」?

Q:基于高通的芯片去做方案有什么难点?对端到端的态度是怎样的?

沈劭劼:之前我们的7V + 32TOPS成行平台基础版方案是用的TDA4 VH,是TDA4 VH的全球首发。当时我们其实成功做到了芯片量产、智驾系统量产和车型量产三个事情在同一个时候进行,这应该在业界里面是比较少有的。

在高通上可能不会这么极端的三个东西同时量产,但是也会比较快。大疆比较乐意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去把相关的技术落地。这其实跟高通的芯片、供应链这些没有关系,纯粹是我们自己比较热衷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用这些好的芯片、好的技术而已。

Q:跟华为或其他企业相比,大疆是怎么能做到这个高性价比的,优势是什么?大疆车载独立一年以来,您对业务等各方面的进展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是今年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沈劭劼:高性价比这个事,是从我们自己的企业使命导出来的。一个企业总是会需要看自己到底擅长些什么东西,这些企业文化更容易做成一些什么东西,以及资源去决定到底选择哪的方向。

实话实说,高性价比的方案是非常难开发的。像7V纯视觉,这个背后的难度可想而知,当然这个前向我们也是比较独特的的惯导双目技术,从而解决了很多城市一直比较难解决的测绘相关的问题。

背后不单只是一个说我选了哪个芯片,选了什么传感器,它是一种企业文化和工程师理念的问题。

在大疆车载,对于能够把工程做好,能够用很受限的资源去做成非常厉害事情的工程师,我们是非常推崇的。推崇指的是从绩效考核、晋升方方面面,整个组织文化给他们足够多的支持,但是同时也鼓励他们去做更前沿的研究,然后从而让各人都有发挥空间。

工程能力和数理基础,两头一起碰撞就碰出来了一个比较独特的文化。在这个文化里面,其实这些工程师就会觉得做高性价比是一个符合公司使命,也是符合他自己的使命愿景的事情,之前其实有人说大疆非常擅长芝麻上雕花,我想说这个芝麻上雕花其实有时候又不太合适,为什么呢?这个芝麻太小了,花也太小了,但是这个比例我心领了。

可能更多的是在西瓜上雕一个树林,这是企业文化积累出来的东西。我觉得其实为什么能做成高性价比,工程能力以及支撑工程能力背后的企业文化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Q:大疆车载在2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有一个怎么样的思考和布局?这次要发的激光雷高阶方案,里面的激光雷达是自研吗?

沈绍劼:关于20万以上这个事情,我们最开始有点想从下往上打。

我自己是做移动机器人出身的,所有做机器人的人都会有一个梦想,都希望做这种全自动的产品。L4的Robotaxi我们想不想做?有这个能力的车,我们肯定是想做,只是我们不会去碰Robotaxi这个运营模式而已。任何事情不会阻挡我们在基本盘守住的情况下,不断地去尝试,去做更厉害的技术,更厉害的产品。

对于激光雷达,我们的思路其实并不是跟速腾聚创、禾赛一样,又做了一个激光雷达,这样没有竞争力的。我们对这个东西的思考是,如果有一个额外的传感器信息源,它怎么让整个系统的效能达到最大化?标定有没有办法更好地解决?清洁问题有没有办法更好地解决?原来的激光雷达有没有一些性能上的过设计?如果这个设计去掉,可不可以让它便宜一点,甚至便宜到一个可能跟视觉的只要等级差不多的程度?

二、大疆的「激目」路线:纯视觉与激光雷达并行

Q:在做性价比的同时,大家也会很关注一些极端情况下的影响,激光雷达可能是为了弥补这一方面。

沈绍劼:首先,纯视觉系统的确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个局限性其实远远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没有光的时候车是有车灯的,怕啥呢?没有光的时候、下雨的时候,大部分大雾的时候,其实视觉是能够处理的,真的这个局限性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大,特别是到了双目之后,即使前面的这个图像的确实不是太好,只要点云能出来,深度能出来,很多安全性的兜底就能做得到。这并不意味着抗拒别的传感器。

对于激光雷达有什么用,我们也有很多思考,双目本身有点云,激光雷达也有点云,视觉的密度比激光雷达的还高。但是双目的点云是越远越差的,有时候在深度断层上面会有一些拖影,这对检测车辆行为没什么影响,但是比如说朝向的估计、精确驾驶意图的估计会带来一些影响。我们额外加入一个激光雷达,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展开查看更多

大饼说车

关注

3月1日,宝骏云朵OTA 2.0上线正式推送,此次升级之后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同级别车型本身就比不过它,这下更比不过了。继宝骏云朵首次OTA后,宝骏持续倾听用户声音,实践“开门造车”,云朵灵犀版此次OTA之后,全面升级智能驾驶

虽然竞争对手也有一些智能化的功能,但是它相比宝骏云朵确实有不小差距,以比亚迪海豚为例,比亚迪海豚虽然在销量上说得过去,但是在智能化表现上和宝骏云朵确实不在一个维度,更不要说云朵灵犀版在此次OTA之后又达到了另一个高度。那么二者在智能化方面差别有多大呢?一起来看一下!

先看高阶智驾,宝骏云朵上演一枝独秀?

在20万以下的高阶智驾领域,目前宝骏云朵说第二,还真没有哪款车敢说第一,毕竟宝骏云朵属于一枝独秀的存在。而云朵灵犀版在此次OTA之后,它的智能领航也进行了优化,辅助驾驶更加拟人了。全面优化了智能行车各场景下的车道居中保持能力,以及智能变道场景应对策略、侧偏避障性能,全面提升智能领航的进出匝道能力。

此次OTA后,宝骏云朵灵犀版在打开智能领航功能的时候会更加的从容,并且自主意识得到了加强。宝骏云朵可以不依赖高精地图进行领航,从A点到B点全程不需要操作,而且它可以3D建模将道路以及周围的状况显示在屏幕上,司机只需要以上帝的视角在屏幕上观察周围的环境即可。

领航期间,云朵灵犀版的自主意识很强,它能够自动完成打灯、变道、超车,此次OTA也对进出匝道的能力进行了升级,在进入匝道的时候可以做到像老司机一样及时减速,在出匝道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感知后方来车,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并入主路,像老司机一样在开车。

比亚迪海豚也有一些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包括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交通标示识别等一些基础性的辅助功能配置,虽然看似很智能化,但是和云朵灵犀版相比还差上不少,它无法做到像云朵那样有自主意识,而且没有云朵那样便捷,云朵可以做到全程解放双手,但是比亚迪海豚没有办法做到。

智能辅助配置对比,云朵确实要高人一等?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宝骏云朵灵犀版凭借着出色的硬件可以完成很多操作,有很多操作比亚迪海豚完全没有,我们先看看宝骏云朵灵犀版都有哪些过人之处。

先看记忆泊车,此次OTA之后,云朵灵犀版的记忆泊车能力得到了加强,在到达记忆路段之后,系统会自动识别,并且提示你是否要开启记忆泊车,只需一个按键就可以进入记忆泊车。在这个时候,你全程不需要操作,它能够根据记忆路线找到你的停车位,并且直接停入,像一个行走的机器人。

而且此次的泊车辅助也进行了升级,新增垂直车位完全出库功能,在车内自由选择向左/直行/向右完全驶出车位;此外360影像成像质量提升,新增智能泊车状态下轮侧视角显示,还新增了斜列车位车头泊入功能。并且此次优化了侧方空间车位泊入功能、优化狭窄车位和夜间环境下的泊车性能。

宝骏云朵灵犀版可以做到在车外触发智能泊车,也就是人可以不再车上,它能够自动驶入车位,并且端端正正的停好,出车的时候也可以做到这样,对于一些窄小车位很实用,不必再因为车位小而下车不方便,在停好之后还能够自动落锁并关窗。在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车钥匙或者手机APP一键触发,真的是方便到家了。

宝骏云朵灵犀版还有出色的循迹倒车功能,在进入一些较窄的路段时候,它可以记忆100米之内的路线,然后原路返回,这个功能对于一些较窄的路段或者断头路以及路比较窄的小区内适用,功能很强大,对于每个司机都适用。

当然,以上功能比亚迪海豚都不具备,但是它也有一些驾驶的辅助配置,最智能的要数手机遥控泊车了,只不过它不是自动泊车,而是需要全程人工操作,并且是不停的操作,智能辅助方面和宝骏云朵完全不是一个段位。

展开查看更多

涡轮行车

关注

大家都知道,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很多车企为了提升旗下车型的竞争力,都开始越级提供高端配置,L2级智能驾驶从以前30万级车型的专属,逐渐成为了20万内的主流配置。为了从竞品中脱颖而出,并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宝骏云朵还搭载了灵犀智驾2.0系统,和30万级的新势力车型一样支持高阶智驾,在上市后也被很多人称为“平民的智能驾驶车”。

宝骏云朵的亮点还不只有智能驾驶一点,这款车是宝骏奉行“开门造车”理念推出的产品。在设计阶段,就融入用户的反馈,在设计、配置方面都有优化调整,以此满足用户的需求。正式上市之后,宝骏云朵同样吸取了用户的反馈,在OTA升级后为智能座舱系统增加常用的第三方APP,还新增了全新的车色,满足用户对智能和个性的需求。如今,宝骏云朵还迎来了OTA2.0升级,又在哪些方面有升级呢?

bd99fab6d98c27b626c8187319d671e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宝骏云朵OTA2.0升级面向灵犀版,共新增4项功能,优化超过25项性能,涵盖的板块共有4个,分别为智能泊车、智能行车、智能领航、人机交互。

智能泊车是很多新手司机爱用的功能,但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停车场景,包括无车位线的车位、狭窄车位等。这次升级后,宝骏云朵优化了侧方空间车位泊入性能,在面对见的街边无划线侧方空间车位时,系统会结合路边的参照物,包括其他停泊车辆、墙体、柱子等。在识别为车位后,车主就可以通过屏幕,点击可泊入车位来智能泊车。

再说狭窄车位,升级后宝骏云朵能够识别并泊入仅车身宽+60厘米的狭窄垂直车位或或车身长+90厘米的狭窄水平车位,车位狭窄也能泊入。另外,宝骏云朵此前就支持车外智能泊车,遇到狭窄车位能在车外将车辆泊入,车主不用担心车位狭窄停车后不方便下车。

在长途旅行时,为了缓解驾驶疲劳,不少人都会开启智能行车,驾驶高阶智驾车型时,大家还可以开启智能领航辅助,实现近似自动驾驶的体验。宝骏云朵同样支持全速自适应巡航和高速领航辅助,而这次升级主要优化了智能行驶中的舒适度。比如在复杂车流场景中,车辆变道是一件较为麻烦的事情,升级后宝骏云朵能流畅且高效地变道,还优化了左右车辆同时变道场景的应对策略,让变道抑制与变道取消更加丝滑流畅。

展开查看更多

米粒说车唯一

关注

要说智驾辅助有多卷?告诉你,不仅售价10几万的纯电家用车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它甚至还具备可成长特性。这不,比亚迪海豚的核心竞品——宝骏云朵,便从即日起,面向用户开启了OTA 2.0升级推送。


宝骏云朵


(比亚迪海豚)

此次OTA 2.0升级,宝骏继续贯彻“开门造车”态度,广泛收集、倾听了用户声音,对云朵灵犀版车型智能驾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并新增4项功能、优化25+项性能。如此一来,小编就不得不替比亚迪海豚捏把汗了。


因为从两车智驾系统对比来看,在基础架构上,海豚搭载的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仅支持常规L2级辅助驾驶功能,如ACC巡航、车道保持等。但从宝骏云朵灵犀版搭载的智驾系统来看,该车已能满足包含高速NOA、自动变道辅助、记忆泊车、循迹倒车、自动泊车等高阶智驾功能。相比之下,两车在智驾辅助领域,实则已经形成了维度差异。


比如,同在高速工况下,云朵灵犀版开启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后,能实现避让大车、智能超车、进出匝道、车速控制等功能,在非紧急情况下均无需驾驶员介入,便能完成高速领航工作。但比亚迪海豚配备的ACC全速自适应续航,则只能让驾驶员不用操作跟车、制动,诸如智能超车、自动进出高速匝道等,都无法实现。


此外,云朵灵犀版这次的OTA 2.0升级中,针对高速进出匝道、汇流后智能调速、并线、智能避让、车道保持等,均进行了优化。如汇入主路后,系统可根据主路车流量及限速,自动调整车速并与前车保持适当距离;当出高速匝道时,该车也会根据车流情况智能加减速,并借机寻找合适变道空间与时机,进而提高通行效率。


除了高速智驾,用户高频使用的智能泊车,宝骏云朵灵犀版OTA 2.0,也迎来了诸多升级。如新增垂直车位完全出库功能、新增智能泊车状态下轮侧视角显示、新增斜列车位车头泊入功能后,无论智能泊入/泊出时的安全高效,还是适用场景的增加,都会让用户使用体验更佳。


包括优化狭窄车位及夜间环境下的泊车功能、优化侧方空间车位泊入性能等泊车辅助后,车辆应对无划线侧方车位、狭窄车位、夜间泊车等场景时,智能体验也会更上一层楼。对比来看,宝骏云朵灵犀版已经在对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智能泊车系统不断优化,但比亚迪海豚目前还没有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功能,智能泊车系统也全系不提供,相对来说,智驾体验无疑就将大打折扣。

展开查看更多

钢弹说车

关注

3月1日,宝骏云朵OTA 2.0升级以APP站内信的形式陆续进行升级推送,这是宝骏云朵的第二次OTA。在第一次OTA之后,宝骏持续倾听用户声音,坚持实践“开门造车”,推出宝骏云朵OTA 2.0,面向灵犀版车型,对智能驾驶进行全面升级。

IMG_1544

宝骏云朵OTA 2.0新增了智能泊车、智能行车、智能领航、人机交互等4项功能,优化提了25+项性能。今天,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宝骏云朵OTA 2.0都有哪些提升?

bd99fab6d98c27b626c8187319d671e

持续进化,智能泊车更加全面?

宝骏云朵OTA 2.0的智能泊车增加了垂直车位完全出库功能、泊车状态下轮侧视角显示功能,并且优化了侧方空间车位泊入性能、狭窄车位及夜间环境下的泊车性能,这些新功能和优化能让宝骏云朵的泊车功能更加全面。

其中,新增的垂直车位完全出库功能,用户可以在车内自由选择向左/直行/向右完全驶出车位,让出发更轻松,更快捷;比如在一些拥挤狭窄的停车场,对于一些新手司机而言,不仅停进去不容易,开出来的时候也不是很方便,这个垂直车位完全出库功能就能帮你把车开出来,让你的用车更安心。

1智能泊车

另外,此次OTA 2.0还对360影像成像质量进行了提升,新增的智能泊车状态下轮侧视角显示,可以让你在停车的时候,让盲区也一目了然。而新增的斜列车位车头泊入功能,可以让车辆泊入鱼骨类型的停车位。而当你遇到无划线侧方车位、狭窄拥挤的车位、夜间环境下的泊车是,经过优化之后,这些停车场景也能轻松完成,另外,优化后的记忆泊车巡航能力,可以让车辆在记忆泊车巡航阶段的会车、绕行、避让更加智能,更加高效。总之,经过此次OTA,宝骏云朵的泊车功能更全面,能够轻松应对多种泊车场景,让你不再为停车发愁。

优化智能领航和行车,辅助驾驶更加拟人?

宝骏云朵灵犀版是同级少有具备高阶智驾功能的车型,并且起智能领航和行车的实际表现也是很不多的,而经过这次OTA之后,其辅助驾驶表现会有哪些升级呢?

1智能行车

在智能行车方面,全面提升了智能行车各场景下的车道居中保持能力,无论是直到、连续弯道,还是遇到不规则变道是,车辆都能实现车道居中保持。而经过优化的智能变道场景应对策略、可以让车辆在遇到左右车辆同时变道等多种场景时,能够更加顺畅和丝滑的完成或取消变道动作。另外,在面对邻近车道车辆的智能避障时,车辆的侧偏避障更加人性化,提升舒适性。

2智能领航

在智能领航方面,进出匝道和汇入主路后的调速性能是目前智能驾驶功能的技术关键点,而此次OTA对智能领航的进出匝道能力汇入主路后调速进行了优化升级,车辆进出匝道变得更加稳定舒适,更精准;从匝道汇入主路后,车辆会根据车流状况,自动调整车速,减少急加速和急刹车的频率,让智能领航更加拟人化,从而给用户带来更加平稳、更加舒适的智能用车体验。

人机交互更友好,摄像头脏了有提示?

现如今,智能化的汽车都配备了很多个摄像头,宝骏云朵灵犀版就配备了800万像素惯导双目摄像头与4枚环视摄像头、1枚后单目摄像头,这些摄像头是智能驾驶的关键,如果其中任何一颗摄像头脏了,都会对车辆的智能驾驶带来不安全因素。

人机交互

此次OTA 2.0升级,新增了脏污摄像头清洁提示弹窗,能够高亮显示待清洁摄像头,用户可以精准的清洁摄像头。另外,可视化显示的稳定性和画面的精确流畅度也得到了提升。得益于智能行车界面的可视化配色,加深可行驶区域的提示色,哪怕是在强光条件下,驾驶员也能清晰、直观的获取行车界面上的信息。

结束语:

宝骏云朵为用户带来了的越级又好用的智能驾驶体验,而此次OTA升级之后,宝骏云朵的智驾功能变得更加全面、更加拟人、更加友好,使得20万内智驾标杆再次刷新。更重要的是,宝骏坚持“开门造车”,听取用户反馈,持续为用户带来更安心、更舒心的高阶智能出行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侃车二师兄

关注

进入车内,内饰的设计和用料都让人感到舒适。座椅的包裹性很好,长时间驾驶也不会觉得疲劳。中控台的设计简洁明了,各种功能按键易于操作。15.6 英寸的中控屏非常亮眼,显示效果清晰,使用起来也很流畅。

在动力方面,宝骏云朵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它的油门响应迅速,加速平顺,无论是在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上,都能轻松应对。而且,它的电耗也比较低,让我不用频繁地为充电而烦恼。

此外,宝骏云朵还配备了丰富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等,这些功能在日常驾驶中非常实用,大大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当然,宝骏云朵也并非完美无缺。在高速行驶时,车内的噪音会稍微有些明显,但这并不影响整体的驾驶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汽扯扒谈

关注

2020年12月,大疆智能驾驶解决方案D80城市快速路智能驾驶系统通过A-SPICE CL2审核,成为国内首个使用L2+智能驾驶解决方案通过该审核的一级供应商。2021年3月,大疆车载通过SPICE for HWE/MEE CL1审核,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此硬件开发质量认证的一级供应商。2021年4月,大疆车载在上海车展上展出了大疆智能驾驶D80/D80+、大疆智能驾驶D130/D130+、大疆智能泊车等驾驶场景下的智能解决方案。

2022年9月15日,首款搭载大疆车载智能驾驶系统车型上汽通用五菱2023款KiWi EV正式发布,售价仅10万左右。大疆车载在发布会上表示:“智能驾驶并不是遥不可期的技术,而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出行体验。”



2023年4月,大疆车载全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命名“成行平台”亮相;9月,成行平台首款量产车型宝骏云朵灵犀版上市交付,起售价仅12.58万元;同月,大疆车载明确了“供应商+服务商”的智能汽车新型Tier 1定位,为产业供应平台化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能够看到,大疆在汽车领域的版图扩张迅速、脚步扎实。

“灵魂论”后,Tier 1有机遇也有忧虑

汽车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飞速发展,惠及了整条产业链企业,大大小小的Tier 1企业都从中获得了不少订单。

但是,自从2021年6月,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提出了“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后,“灵魂论”始终萦绕在主机厂心头:未来造车,主机厂还说了算吗?

为了掌握绝对话语权,能够看到,不仅是造车新势力坚持贯彻“全栈自研”,几乎所有有实力的主机厂也都开始了全栈自研。笔者逐渐有一种感觉,但凡主机厂自己能造的,就绝不会考虑别人家的东西,除非自己实在无能为力。这一点,看一些车企对华为“又爱又恨”的态度就知道了。



当然,所有车企都全栈自研不现实,而且也没必要。车企全栈自研既费金钱,又费人力,而且未必能成功。原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不管是什么,都自己做,从一个螺丝,一块线板,一直做到天上飞的大飞机,这个飞机里边每一根电线都是我的,那就不大好了,很容易出问题。”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才是最优之选。

回看大疆车载,有业内人士表示,“卷了这么多年,能用高性价比方案做到大规模上车的,也就是华为和大疆车载”。

大疆成行平台最大的亮点就是成本低,而且该解决方案的适应性也足够广泛。大疆车载官方表示,成行平台已经支持多样化的产品交付模式,可以全栈交付,也可以灵活复用客户已有供应链和软硬件资源,这也缓解了车企对于“被掌控灵魂”的恐惧。

对于汽车产业来说,大疆车载能够提供低成本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让车企更灵活可靠低门槛地布局智能驾驶产品,也能让消费者体验质优价廉的智能驾驶功能,给购车预算有限的人带来真正的实惠。

对于大疆车载来说,成行平台上车量产是其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发展的关键点。2023年12月,搭载大疆车载成行平台的iCAR 03智驾版也开启了全球预售。成行平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认可。

展开查看更多

无马汽车

关注

不知道大家是否对一篇名为《懒惰的智慧》的教科书文章留有印象(可能会暴露年龄),文章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是懒惰的念想推动了科学进步,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我想,如果这种说法成立,智能驾驶应当也在此讨论范围内——是想放松手脚的念想,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让驾驶这件事变得更容易。


我以为像这样想放松手脚的驾驶“懒汉”应当不在少数,如今的汽车品牌才会一致认定发展智能驾驶技术是未来趋势,但代价是技术难度和普及度都意味着消费者要花费较高的费用为品牌的技术研发买单,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可能对其敬而远之,也因此,我们有了写这篇文的想法,给大家盘一盘那些自带智驾技术,且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供各位“懒汉”选择。



宝骏云朵灵犀版



自带智驾功能版本:2023款460 Pro 灵犀版

官方指导价:12.58万元



奇特的造型设计和舒适的乘坐体验,是这款宝骏“新品”的最佳产品记忆点,然而,或许是因为这两方面过于耀眼,它常常被人忽视的是:它拥有性价比极高的智驾体验——由宝骏和大疆车载联手打造的“灵犀智驾2.0”,12.58万元起售的灵犀版车型即可拥有。





从官方的产品描述来看,宝骏云朵灵犀版可实现循迹倒车、主动超车变道、覆盖全国的高速智能领航辅助,并将支持可跨层记忆泊车、循迹倒车等一系列智驾功能,与此同时,智能行车辅助、智能泊车辅助等常规智驾功能也得到了体验优化,对于追求个性、空间和智驾的“小年轻”们而言,这个价格还要啥单车?


深蓝SL03i



自带智驾功能版本:SL03i 515 Max纯电版

官方指导价:17.89万元



对于那些希冀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快速打出名堂的品牌而言,它们或许可以试着将深蓝品牌视为研究对象,因为后者做到的恰是如此,而我个人把深蓝成功的功劳一半归于SL03这款开山之作,而SL03i自然就是其改款车型,一次“背刺”老车主的改款。



说是“背刺”,不单是因为官方下调了车型指导价,更是因为新款升级了旧款车型需要单独选装而不能通过OTA升级实现的高阶智驾功能。具体来看,SL03i可通过NID3.0实现智能跟车行驶、上下匝道等操作,目前支持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段使用,即便是没有高精地图路段,其也可车速加减控制的方式解放车主。


吉利银河E8



自带智驾功能版本:665km 星舰 智驾版

官方指导价:21.88万元



在网上传言中,吉利银河E8正是让小米SU7只能夹缝生存的吉利系产品之一,甚至有好事者将其称之为保时捷E8,连小米都只能直呼内涵。设计颇有几分保时捷韵味,这是银河E8的一大卖点,但要论最大杀招,还要属它带来了不属于这个价位的体验,包括智驾。





从产品SKU来看,你不得不感慨:姜还是老的辣,生怕选择困难症患者犯病的吉利银河把答案都写在脸上了,要智驾体验选智驾版即可,增加有5R10V1L高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它能带来更高阶的驾驶辅助功能,只是,银河E8 NOA何时推送还得等官方后续消息,是某种意义的“期货”,有需求建议进一步了解。

展开查看更多

12缸大师

关注

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大家了解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拿起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汽车信息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而经常关注车的读者们应该对“L2级驾驶辅助”不会陌生,可以说从2022年开始,只要是想证明自己足够智能的车型都会将这个配置作为重点宣传,并且装配这些配置的车型价格越来越低,直到今天我们可以花费10来万买到,比如宝骏云朵、比亚迪海豚。

宝骏云朵

copy_副本

(比亚迪海豚)

这两款纯电动代步车型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也不陌生,10来万预算想买纯电动车型的朋友们都会关注,而这两款车型目前在售的高配版本也都支持L2级驾驶辅助,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谁这套辅助驾驶更好用,同样价格谁才是更智能最安全的纯电动代步车?首先宝骏云朵是460Max灵犀版,比亚迪海豚为50万纪念版Plus,这两款配置的裸车价格也都在13万左右,属于是同一起跑线,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宝骏云朵

copy_副本

(比亚迪海豚)

首先来概括一下各自L2级驾驶辅助都有哪些功能,比亚迪海豚目前能够给到的功能体验是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前方碰撞预警、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以及道路交通标识识别等,属于L2级主流水准,因为自动泊车入位、记忆泊车、自动变道辅助等功能没有出现,而这些宝骏云朵灵犀版都有配备,达到所谓的高阶智驾水平,也就是二三十万车型卷智驾常用的功能。尤其是关于泊车这一块,宝骏云朵真是下足了功夫,基本是覆盖了日常能遇到的所有停车位,可做到所见即可停。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