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MEGA性能摘要> 摘要详情

理想MEGA性能

理想MEGA性能

摘要来自:《50万以上确实没对手,但理想MEGA,不用增程会不会怕冷》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50万以上确实没对手,但理想MEGA,不用增程会不会怕冷》的片段:

极限高、够持久,这样的快充效果,挑充电桩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特别是对于理想这种初涉纯电动车的车企而言。至于第三方充电桩的开源程度,也还需要一定验证。不过,即便是向下兼容,包括在常规400V级别,以及入门800V级别的充电桩上,理想MEGA几乎都能将功率吃透。所以挑充电桩并不能说成是这套超充系统的短板。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满血情况下,快充对于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从现阶段披露的信息来看,理想MEGA所搭载的麒麟电池,除了电池包技术之外,在电芯方面也有变化。而有关电池正极、电解液、隔膜以及负极的诸多表述,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宁德时代的另一款神行电池。在这里也不用过多纠结两款电池之间的联系,因为它们的技术诉求都是一致的。即,兼容更大功率的充电能力。为此,无外乎提升正极材料的电导率,降低电解液的粘度,改善隔膜的性质,优化负极的工艺等等。

这些技术优化客观上也有利于强化低温状态下的快充能力,毕竟锂的脱嵌、传递效率都被明显提升。但锂离子奔跑的效率在提升,5C级别的超充需求也在提升。更有意思的是,即便认为锂离子的奔跑效率已经可以在加工工艺过关的前提下,追上5C甚至更高级别超充的能力。但在快充中,负责嵌入锂离子的负极部分,恐怕是整套运行逻辑的短板。因为从现阶段的技术披露来看,没有迹象,也没有工艺支撑的非广义碳负极材料被替换。

这个时候我们回头看看,称得上日新月异的电池技术,在负极方面,似乎可以用原地踏步来形容。在电解液没有质变的前提下,特别是还在降低粘度的基础上,指望负极材料出现根本变化,是不切实际的事。然而负极相对而言才是低温快充中,更具有决定性的因素。相比低温性能释放,碳负极的低温嵌锂能力更为捉襟见肘。且“来不及”被嵌入的锂离子,极为容易在负极产生金属沉积,进而引发枝晶,这些都是不可逆损害。难不成基于这点,所以理想MEGA的电池包被设计为易于更换单体电芯的结构?至于根除的办法,那当然是金属负极,或者至少是掺有金属的负极。只不过这又回到了老问题,非固态电解液的情况下,谈金属负极,基本属于扯淡。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