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别克GL8 插电混动再比如当下大部分MPV的前排T形中控台都在向

别克GL8 插电混动再比如当下大部分MPV的前排T形中控台都在向

摘要来自:《老车主坐不住了,GL8陆尊插混版的诚意你看懂了吗?》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老车主坐不住了,GL8陆尊插混版的诚意你看懂了吗?》的片段:

针对上一篇导购文章里网友们高频提及的几个疑问,VAN哥就以MPV砖家+GL8老用户双重身份尝试解读吧。

第一个问题:如何在纯电续航与综合续航中找到平衡?没有人比别克更精准洞察主流MPV用户的真实需求。不少插混车潜在消费群体很看重电池容量,竞品们也在卷动辄40多度的大电池。但把电池包做的更大一些,不是技术难度的问题,显然是产品的取舍问题。GL8 PHEV的动力电池本体仅重188kg,比其它厂商的增程大电池轻了1/3以上,车辆整备质量可以控制在2.4吨以内。无论能耗表现还是驾控体验,一份轻就是一份强。此外,也并没有因为电池的加入使底盘及车身高度增加,没有损失掉乘坐空间的同时,依旧保持相对平衡的乘坐重心,大大降低车内乘客的晕车感,这个事儿懂的都懂。

此外,138km的纯电续航基本能满足城市用电的需求,插混系统的加持也为它成功解决了“停车开空调待命”的最大痛点,并且避开了部分城市的尾号限行政策!

对家庭用户来说,其3.3kW/16A的大功率外放电功能,也能轻松应对露营之类休闲场景。

接下来的关联问题是:它跑高速行吗?坊间戏称GL8是“人歇车不歇”,动不动就“千里取公章”,但当下插混车的一大槽点却是馈电状态动力大打折扣,油耗也不乐观,这不是“丢西瓜捡芝麻”吗?

这事儿VAN哥在试驾之前不敢打包票,但从技术层面看应该不用担心。上汽通用表示,这是一套从馈电场景入手打造的“最强插混”,直击当下插混系统经常被吐槽的匮电性能下降、驾驶品质不一致、电池安全风险等痛点,拥有近50项电驱和机电耦合相关专利技术。

它融合了中国先进经验和全球制造标准的2DHT串并联混动系统,以及1.5T混动专用发动机、高性能油冷扁线电机和功率密度高达40kw/L以上的逆变器模块。从指标上看,它能提供292kW的综合功率和580Nm的综合扭矩,显著优于腾势D9单电机版,且7.8秒的0-100km/h加速成绩甚至比友商那款车的四驱版还快0.1秒。

再敲个黑板,GL8陆尊PHEV馈电工况下的破百时间也才7.9秒,完全不存在“没电一条虫”的尴尬。此外,2DHT带来5.2秒的80-120km/h再加速能力,也显著优于账面数据漂亮的单挡串并联插混。

而且另外一个好消息是,由于它的油耗比2.0T纯油动力低不少,又继承了GL8系列的大油箱优势(容积甚至比纯油版更大,插混版73L,纯油版70L),于是CLTC综合续航居然达到惊人的1370公里,在同级MPV中暂时排名第一。是不是更加心动?

至于大家吐槽已久的插混版为什么这么久才来?也许是因为上汽通用不够卷吧。如今新势力们为了赶工期,大幅压缩开发、验证周期早已是常规操作。但开发环节也许可以拼996,后面的产品验证流程却没办法压缩,比如高寒、高温、耐久测试等,只能跟着大自然的节奏一级级攒满经验,“外挂”不好使。

比如单是这套智电插混系统,就严格按照通用汽车全球标准,进行了48个月全面试验、超1100万次的系统测试循环,以及超3万小时的耐久开发试验,达成1500万公里当量的台架试验里程。

此外,GL8陆尊PHEV还经历了超600万公里的整车耐久测试里程,涵盖70+种路况和120+种工况,公共道路测试也超过30万公里,各种极限工况全覆盖,而且全部按照行业顶格的“两冬两夏”整车耐候性测试标准来的。

掐指一算,前前后后一共四年算多吗?有朋友说,靠后期OTA升级不行吗?呵呵,软件行,但硬件有隐患咋整?


 别光看数据,要看细节


篇幅有限,产品力层面咱就不面面俱到了。聊几个细节吧,能反映别克对MPV用车场景和用户需求的理解有多么透彻。

对于刚刚涉足40万级MPV产品的车企,肯定是all-in心态,啥热门概念都往上堆。但用户的真实体验如何,项目团队也许还来不及细琢磨。

比如车身尺寸,不少MPV都在一味加码,动辄车长超过5米3,车宽超2米,看起来确实够大够“气派”,但实际用起来呢?车挨车几乎打不开门的非国标地库车位,闹事区稀缺的路侧游击车位,只能让车主望而兴叹。GL8在这方面一直很克制,好处谁用谁知道。

再比如当下大部分MPV的前排T形中控台都在向轿车或SUV靠拢,做成“包围”式,而GL8陆尊PHEV的电滑动灵动岛台,巧妙地实现了前排横向贯穿通道。真正长期使用过MPV的朋友,都清楚这个功能可以化解不少尴尬场景。

又或者第三排座椅方案,它并没采用最近流行的后备箱沉坑。那种源于北美的折叠方案乍一看挺能装,代价却是第三排座椅舒适性的大幅降低。而满载出行场景较多的GL8,无论如何都不能牺牲第三排乘客的乘坐体验。况且目前的靠背翻倒方案,无论后备箱容积还是空间拓展性,仍然优于那几位主流竞品。

多说一句吧,别克“椅厂”的名声可不是白叫的!不少缺乏MPV相关经验的友商,干脆直接照抄GL8的座椅样式和内部结构,不过这次的难度更大了。Nappa真皮、6向航空头枕、四向腰托、电动腿托、三档加热/通风、八点式三强度按摩等,早已是GL8豪华座椅一贯的操作。其实在看不见的部分,更能体现“椅厂”的老道,比如为了减少导致晕车的抖动、异响和共振,骨架结构引入了阻尼器;比如加厚靠背型面将贴靠度提至近90%,肩颈部加厚40mm,SurFlex慢回弹舒适层的配方和硬度也经过优化。所谓“久坐不累”,并不是浮于表面。

有一说一,造型、配置、科技方面的营销噱头对车企卖车很重要,不过在造好MPV这件事情上,更重要的是研发团队对于场景和需求的深入理解。而进化了六代的GL8,早就帮你避开了用车体验上的各种坑。

 

它能助GL8重回老大位置吗?

 

这个事情其实与你我关系不大,甭管GL8排第二还是第一,该买的人照样买,不买的人也总有千奇百怪的理由不买。如果非要个答案,VAN哥觉得基本上是板上钉钉吧。

最近两年来,GL8车系仅凭一款燃油动力,与站在新能源风口上的插混的腾势D9硬刚,单月销量依然领先。而最新登场的GL8陆尊PHEV版不但补齐了动力短板,定价策略也颇有诚意,拉一波新关注应该没啥难度。退一步讲,光是老用户回购这波红利,就能让D9眼红不已。

至于靠省油路线闷声发财的丰田赛那,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在GL8面前,它的内饰档次感和配置丰富度本就处于劣势,如今其双擎油耗优势也被GL8的全新插混系统挤得荡然无存,消费者们何苦非它不买呢?

不夸张地说,GL8陆尊PHEV如今已经进化成空间、能效、安全、豪华、舒适、配置方面表现均衡的六边形战士,而30-45万级MPV市场,或将再一次感受到被GL8支配的恐惧。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