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Model 3> Model 3雷达> 摘要详情

Model 3相比较于有激光雷达的方案

Model 3相比较于有激光雷达的方案

摘要来自:《马斯克“落地”、数据安全“过关”,FSD已然不远》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马斯克“落地”、数据安全“过关”,FSD已然不远》的片段:

很多消费者或许忽视了这一点,在汽车智能化、互联化的大浪潮中,汽车使用者的数据安全,已经被提升到了相当高的位置——如今的新车上,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各式传感器已经愈发常见,为了做到“耳听八方、眼观六路”,智能汽车必须通过它们收集规模更大、覆盖面更广的车辆数据。有统计数据对比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会产生约10TB的数据,是传统燃油汽车的5-10倍。从驾乘人员的面部表情、声音数据,乃至衣着、动作,到车辆地理位置、车内及车外环境数据,由智能化汽车引发数据隐私泄露,已经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


而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以来,国内针对整车制造、车联网信息服务提供等关联企业的恶意数据攻击高达280余万次。就在本月初,就发生了网传某新势力品牌车内摄像头泄露女车主隐私的事件,引发多方关注……由此看来,智能化汽车的数据安全,其重要性不亚于一辆传统汽车配备了多少个气囊、采用了多少热成型钢。


马斯克来华,FSD仍是“醉翁之意”?


特斯拉成功“过关”之后,对中国车市又将有怎样的影响?



首先,一些原本不信任,或者是受限制无法购买特斯拉的人,或许会重新选择特斯拉。如果再考虑到特斯拉在今年已经多次降价,现在在上海制造的Model 3和Model Y已经拥有了极具竞争力的终端价格,可以预料,特斯拉在今年下半年有望迎来一波销量反弹。而特斯拉的再度逆袭,也可能让整个中国车市的竞争,特别是当下已经如火如荼的“价格战”,变得更加的激烈。



其次,就要说到已经被反复讨论过的FSD,正如文章开篇我们就提到的,这一“解禁”看似与FSD无关,但其实又息息相关。特斯拉引以为傲的FSD技术,之所以迟迟未能在中国落地,一大制约因素就在于数据安全。现在数据安全这一“拦路虎”已经被消除,特斯拉加速FSD在中国的落地应用,自然是板上钉钉。


此外,测绘资质同样是智能网联汽车入华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该方面,特斯拉在中国和百度地图早已有深度合作。同样在今天,坊间还传出特斯拉将使用百度地图提供的高辅地图用于中国版FSD的消息。多方消息结合来看,特斯拉的FSD或许真的已蓄势待发。


对于当下的特斯拉来说,依靠FSD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是悠关生死的一件事。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总营收达213.01亿美元,同比下降9%,这是特斯拉自2020年初以来首次出现营收同比下降,同时创12年来最大降幅。其中,特斯拉的主营业务汽车收入同比下降13%。而FSD,恰好被马斯克多次强调是未来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最重要利润来源。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特斯拉全球第二大市场,特斯拉保有量已经超过170万辆。马斯克此前就表示:“只有通过数百万辆汽车的数据和庞大的人工智能训练集群,大规模的自动驾驶才有可能实现。” 这170万辆车的行驶数据对于特斯拉来说也十分宝贵。


中国车市的新一波变革,也将由此而来?



在特斯拉“解禁”、FSD具备落地条件的同时,中国车市也可能由之迎来一波新的变革。


首先一点,如今中国品牌大多已经布局NOA高阶智驾,而与完全放弃了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方案的特斯拉FSD相比,中国品牌大多数选择视觉+激光雷达的技术方案,二者可谓大相径庭。



相比较于有激光雷达的方案,纯视觉方案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更低。尽管激光雷达的成本已经从上万美元降到了一两千美元,但相比几十美元的摄像头,仍然是价格不菲。因此,目前采用激光雷达的车型几乎都在30万以上,仅有少部分20-3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采用了激光雷达。


如果特斯拉的FSD能够在道路条件复杂的中国市场证明自己,那么一方面将对于纯视觉方案是一剂“强心针”,有望为智能驾驶的快速推广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对于目前广泛采用激光雷达的中国品牌来说,就必须面临成本上的新一轮考验。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