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蔚来ES8> 蔚来ES8销量> 摘要详情

蔚来ES8季度销量冲破8万辆

蔚来ES8季度销量冲破8万辆

摘要来自:《2024年碰到这三条红线的电车,坚决不买!》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2024年碰到这三条红线的电车,坚决不买!》的片段:

华为余承东曾说过,华为帮车厂实现销量过了100万,车BU就能盈利。

蔚来创始人李斌也表过态,希望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

小鹏汽车的目标是在2025年实现经营利润转正。

真要达到这些目标,就涉及到第二条红线:

二、月均销量2.5万辆是生死线,上者生,下者死。

直接说结论:月销量2.5万辆的是一个生死线,能达到这个线,就有盈利的希望。这个数据虽然不绝对,但有代表性。

在价格战的市场下,销量上不去的车企就是等死。

在造车的巨大成本下,车商要盈利就一条路,靠规模效应摊薄边际成本,拉高边际收益。高端产品如理想和蔚来的毛利率还能高一些,而低端产品一般毛利率越低,更需要走量。

特斯拉从2003年成立到2018年全年盈利,原因就是它的销量规模效应已经起来。这一过程熬了16年。理想汽车从2015年成立到2023年盈利,花了8年时间。

理想和特斯拉盈利的共同特征就是,季度销量冲破8万辆。理想2023年一季度盈利时,季度销量是8.6万量。特斯拉2018年三季度开始盈利时,季度销量是8.4万辆。月销量均在2.5万辆以上。

用这两家做参考,意味着盈利的要求月销量至少在2.5万辆以上,年销量要到30万辆以上。

造车新势力里面在2023年做到这一点的只有理想汽车:37.7万辆。

其他造车新势力的2023年销量,蔚来只有不到16万辆,小鹏13.3万辆,合众(哪吒)10.5万辆,华为问界9.27万辆……不过,华为问界今年1月份月销量已经突破3万辆,达到32973辆,如果按照现在问界月销3万多辆的趋势继续,华为车BU在2-3年里就能达到盈利的目标。

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曾在2023年初为公司定下了全年2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说“如果2023年销量上不去,那后面也就没什么希望了”

现在零跑汽车2023年销量数据出来了:14.42万辆。

对比够明显了吧,朱总的提示也够清楚了吧。

三、不买没实力没靠山的车,单打独斗没有出路

汽车产业本身是重资产、重资本的,没有资本,就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当年特斯拉差点死在产能不足上,直到在上海拿地建了超级工厂,这就是靠山的实力。如今特斯拉已经越过烧钱模式,越过盈利线,进入稳定阶段。

理想、蔚来和问界,烧钱也烧了好些年了,动辄一年烧钱上百亿,没有靠山就不能活。

当然,靠山是否真的可靠,也要看自己的本事。

威马烧了410亿元,不能说没有靠山,最后资金链断裂时,靠山没有再出手相救,足以看出他们对威马的失望。

于是,最近的汽车厂商也在寻找新的竞争力。

小鹏与大众汽车达成合作,获得新融资50亿元,还与滴滴合作,来获得滴滴生态体系全面支持。

蔚来与OPPO合作,后者将折叠屏适配蔚来汽车上;蔚来自己也下场造手机;还与国际石油巨头壳牌合作,布局充换电服务点。

这些都是为了寻找新的竞争力,换得金主爸爸持续的信任。

如果说十年前小品牌还能在新能源汽车如入无人之境,大吃四方。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如蛟龙恶斗,腥风血雨了,小品牌已经没有生存空间。

因为整个市场需求已经被填满了。如果按照车聚网整理的这个数据,目前年销量新能源汽车30万辆以上的有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理想、吉利6家。

来源:车聚网

关键是,这几家已经覆盖了价格5万到100万的区间。有实力的新进者还能和他们抢口饭吃,小品牌你拿什么打。

比如,年销量30万辆以下的,里面还有一大批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长安、长城、上汽大众、比亚迪戴勒姆、奇瑞汽车、华晨宝马……他们的新能源汽车,虽然暂时销量不高,但只有背后强大的靠山在,他们仍能造血烧钱,在营销、产品设计、更新迭代上不断发力,未来盈利的希望仍在。

当然,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有停产的可能,那最多也是买到一款绝版车,售后服务

的体系仍然在。

你要买到威马、拜腾的烂尾车,连个售后电话都打不通,找谁说理去。

还有一大批几乎没什么关注度的新能源品牌,他们的销量更低,合创、小虎、天际、电动屋、理念、阿图柯……在价格战下,他们的存在感和生存空间越发微弱、狭小。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