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9> 小鹏G9驾驶> 摘要详情

小鹏G9MONA能够做出“兼具毛利和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汽车”

小鹏G9MONA能够做出“兼具毛利和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汽车”

摘要来自:《小鹏“涅槃”,走出冬天? | 展望2024》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鹏“涅槃”,走出冬天? | 展望2024》的片段:

这也是为什么,半年前在投资者沟通会上公开炮轰自动驾驶是“扯淡”“忽悠”和“虚头巴脑”的王传福,也在如今的比亚迪梦想日上,公布了未来5-10年“整车智能”的规划。

而在这基础上,历数国内车企,在智能化技术维度有着多年布局的小鹏汽车,无疑又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前,国联证券发布的一份报告就曾指出:得益于创始人何小鹏的技术背景,小鹏汽车一直专注于通过软件和算法的升级为汽车赋能,经过多年迭代, “智能化已经成为小鹏汽车的标签, 智能驾驶功能实现国内领先,并在功能迭代、本地化适配和成本下探持续加深‘护城河’”。

截至2023年10月,公开数据显示,小鹏汽车 XNGP 累计里程已达1.22 亿公里,核心模拟场景1.25 万个,专向模拟场景 3.6 万个,实现包括小区入口和内部道路的全场景覆盖。同时,小鹏汽车自动驾驶架构也从XNGP,持续升级至全场景智驾的终极架构 XBrain。

据何小鹏在发布会上所说,XBrain 由深度视觉神经网络 XNet 2.0 和基于神经网络的规控 XPlanner 等模块构成。XNet 2.0 融合行业最高精度的纯视觉占据网络,能够实现动态 BEV、静态 BEV、占据网络三网合一,并依据周边环境信息及时变通,生成最佳运动轨迹。

抛开微观层面的技术细节,小鹏汽车在宏观的NOA落地城市进程上,也处于第一梯队。

早在2021年,小鹏汽车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第一个版本就已经实现了在封闭道路上的测试。2022年9月份,小鹏汽车城市XNGP首次在广州落地,随后又扩展至五个城市。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还与阿里云等厂商共同搭载智算中心,解决智能驾驶在算力上的需求。公开报道显示,小鹏汽车计划在2023年底实现50多座城市,而作为对照,处于第二梯队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城市NOA的布局上,大多都要到2024年才开始全面铺设。

从这个角度来说,2024年,已经补齐短板的小鹏汽车,显然有望为市场带来更多的惊喜。

3、迎接2024年,小鹏手中还有哪些牌?

这些惊喜中的一部分,已经由小鹏汽车的全新车型X9为市场所揭示。

截至目前,X9全渠道订单量已经突破4万,对于一辆起售价35.98万的高端新能源MPV来说,这样的成绩已经出乎预料。

这背后,一方面来自于小鹏汽车在成本控制层面的初见成效,另一方面,同样也离不开产品定位侧的主动出击。

尽管新能源MPV市场在2023年成为了众多品牌的焦点,但相对狭窄的市场空间,也注定了接连上市的新品在销量侧有所突破,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小鹏X9在上市之初并没有选择标榜MPV属性,而是“一辆车当两辆车卖”,试图借助更大的空间,更豪华舒适的配置来同时竞争大型SUV赛道。

正如何小鹏所提到的那样,“7座MPV满员的情况不如被拿来当4座SUV开的情况多。”希望X9能够“跳出MPV品类,去抢大型SUV市场。”

短期来看,这一策略所带来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除了进一步打开新车型的销量,这种产品定位侧的进化,也让小鹏汽车彻底摆脱了“沉默寡言”的刻板形象,而是和理想一样,具备了精准把握市场需求,不断讲好产品故事的能力。

除去产品定位层面的优化,继续精进的成本控制,也将成为小鹏汽车迎接车市新一轮内卷的关键底牌。

不同于2023年内部改革的“补短板”,新的一年,小鹏汽车更希望把成本控制及其所带来的效益提升,变成企业的“长板”。

此前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何小鹏明确称,到2024年小鹏汽车要实现自动驾驶的BOM成本(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下降超50%,整车的动力和硬件系统成本降幅达到25%。

为了实现这一降本目标,在具体的细节上,小鹏汽车还将扩展一台16000吨的压铸机以支持投产更大型的压铸件,并正在研究探索CIB+中地板一体压铸技术,将整车续航提升5%的同时降低10%—30%整车制造成本。

时间倒回2018年年底,当马斯克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提出「一体压铸」这个主意时,还有太多人觉得这又是这位“硅谷钢铁侠”的一次疯狂的主意。但伴随着Model Y的成功实践,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车企之间一场激进的竞赛,包括大众、吉利、蔚来、理想等,以及新入局的小米汽车,都大秀了一把一体压铸的实力。

小鹏汽车也不例外。在去年4月发布全新扶摇平台时,小鹏汽车就表示,自己的一体式铝压铸车身是国内唯一量产的“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小鹏汽车的肇庆工厂采购的是广东鸿图提供的一体化压铸零部件,武汉工厂则是自建压铸车间。位于广州的黄埔工厂,已安装一台 16000 吨的压铸机,20000 吨也已在时刻表上。不久前,据小鹏汽车最新的消息,16000T一体化压铸机将在2024年2月投产,这无疑将为企业未来的成本优化再添重磅筹码。

不仅如此,小鹏汽车在过去数年里埋藏的暗线,也有望在2024年持续发挥价值。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的收购,让小鹏汽车第二品牌MONA项目将在2024年落地,聚焦于15万元级的市场,何小鹏也信心十足地表示,在15万元市场,MONA能够做出“兼具毛利和竞争力的自动驾驶汽车”。

诚然,对于当前的小鹏汽车来说,危机并没有彻底远去,尽管销量已经连续三个月稳定在2W+,但距离业内公认的月销3W的“盈利线”,依然有着一定的差距,与此同时,出于降价换量的考量,小鹏汽车耗费大量成本所研发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在售价方面也不得不一再让利,受上述因素影响,目前,小鹏汽车未来一段时间的财报数据,或许会依然低迷。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