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Cybertruck这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

Cybertruck这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

摘要来自:《充电速度被华为甩开,2024特斯拉靠储能赢回来?》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充电速度被华为甩开,2024特斯拉靠储能赢回来?》的片段:

但充储一体仍然是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从用户角度来说,续航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车推广的最核心难题之一。当800V超充到来后,满血充电速度,终于可以与传统燃油车效率直接掰手腕。这对于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夯实品牌自身护城河,都有着不可忽视,甚至无可替代的优势。但极限速度是一方面,真实的用户体验又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自建的储能设备,多车同时进行超快充时,必然面临要么日常浪费电网配电容量,要么选择充电“限速”。而现实当然多以后者为主,这便导致整套充电技术的迭代,充电设备的投入等等,到最后的使用阶段,仍然会被打折。

事实上,为了打通电动车补能的最后一环,无论是率先在800V领域吃螃蟹的小鹏汽车,还是前不久在超充桩铺设上搞出大新闻的华为,都将储能设备与自身的超充予以挂钩。按照华为的说法,明年就将在国内部署超过10万根全液冷超级充电桩。而截至今年11月,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超级充电桩已经超过了1.1万根。考虑到华为全液冷超级充电桩最大充电功率能够达到600kW的表现,实际上已经对特斯拉V3充电桩形成了碾压。如果在充电桩的铺设密度上再被华为反杀,特斯拉的技术体验护城河就难以维护。

而且考虑到特斯拉现阶段在国内主销车型并非800V平台,所以相对引入V4超级充电桩的速度而言,如何保障用户的超充体验,似乎优先级还要更高。而这背后,与配套储能的建设息息相关。前面也提到了,在配电容量有限,但用户需求旺盛的区域。这场通过配套储能争夺配电容量的戏码,几乎就是一场零和博弈。

结合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以及所生产的Megapack(商用储能)设备来看。Megapack每台机组可以储存超过3.9MWh能源,理论上可以满足约50台特斯拉Model Y的充电需求。以特斯拉超级充电站平均拥有6个超充桩,且每天8个小时高峰时段,每半小时满足一台车的充电需求来粗放计算。一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也仅需要配备2台Megapack设备即可。而上海工厂Megapack设备的计划年产量则超过了1万台。即便将全国所有现存的特斯拉超级充电站,都按2台Megapack来配置,其需求也仅为年产能的三分之一左右。而这还是考虑的存量转换,如果考虑后期增量影响,其需求或将远低于这个数字。所以特斯拉即便在国内将储能设备配套超充进行建设,其效果仍然可以满足“生产的大部分储能电池Megapack将用于出口”的说法。

聊到这里,整条逻辑线就很清晰了。为了解决用车痛点,各大车企和供应商开始卷超充。为了配套超充技术,则需要加快超充桩的建设。而为了满足超充的用户体验,就必须上马储能设备。而且越是核心区域的配电容量越有限。谁先上储能,谁就能先划走大块蛋糕。从而打通自身技术的应用场景,并夯实品牌护城河。于是在汽车价格战背后,2024年的新能源车市,储能配套的竞争,或许会更为激烈。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