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6> 小鹏G6高速> 摘要详情

小鹏G6小鹏要打通高速收费站和小区入口

小鹏G6小鹏要打通高速收费站和小区入口

摘要来自:《臭搞技术的也能扬眉吐气!自我颠覆的小鹏有啥黑科技?》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臭搞技术的也能扬眉吐气!自我颠覆的小鹏有啥黑科技?》的片段:

2019年上线语音交互、官宣全栈智驾全栈自研;2020年推出高速NGP、记忆泊车;2021年迈入800V领域、激光雷达首次上车、飞行汽车初见雏形;2022年城市NGP+全场景语音上线……几乎每一年的1024,都能从小鹏身上看到新的闪光点。

今年小鹏1024到来之前,我是有一些担忧的。因为从去年9月到今年上半年小鹏走的并不顺利,仍然处于G9初上市不利的“余震”中,无论是交付量和利润都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

虽然从这几个月来看,小鹏G6的上市确实把小鹏的销量拉回到了正轨,甚至G9也被一定程度上带了一波热度。但在对于已经花了大量精力“自救”的小鹏来说,想要腾得开手坚持搞前沿技术研发,真的是难上加难。

但事实证明,担忧是多余的。

这是我印象中亮点最丰富的一次小鹏1024,不止汽车智能化方面的进步明显,飞行汽车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领域,小鹏也有了新的理解和突破。

01. 智驾:放眼全球、削减硬件

这次小鹏1024车主们最关心的,非智驾方面的进展莫属,毕竟这是小鹏的金字招牌。

值得一提的是,智驾部分登台演讲的并不是何小鹏,而是接替吴新宙博士的小鹏智驾新任“一把手”李力耘。

首次登台发言的他,穿上了那件标志性的T恤——(臭)真搞技术的。

对于目前的智能驾驶赛道而言,城市领航辅助功能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分水岭,而小鹏是国内第一家,同时也是为数不多可以实现这一功能的。

能不能做到城市领航辅助,决定了是否处于第一梯队;而功能好不好用,则直接决定了智驾赛道的冠亚军归属。

影响城市领航辅助使用体验的最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使用的场景范围够不够大,二是能处理多么复杂的交通场景。

而这次1024,小鹏再次强调了在智驾方面的目标——全国都能开、全程都好开。

从覆盖范围来说,今年11月底开通25城,12月底再开通50城,2024年实现全国主要城市路网全覆盖,高速进军全球市场,NGP和“AI代驾”将同步推进。

从智驾能力上来说,小鹏要打通高速收费站和小区入口,这两个虽然常见但复杂的场景。

最终小鹏希望实现——让全球的用户都能用上能用、好用的智驾。

早期,包括小鹏在内的绝大部分品牌的领航辅助功能,都离不开高精地图的支持:其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还可以判断位置高低。用了它既可以减少车端算力需求,又能省去一些高阶算法的开发流程,可谓智驾“天眼”。

可就在高精地图最热的时候,小鹏却率先提出了“去高精地图”这一概念,以至于到了现在,智驾的头部玩家都在努力做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领航辅助功能。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高精地图覆盖范围有限,尤其是对于一些偏僻道路或是敏感地区,高精地图时有时无,就会严重影响领航辅助的推广。

砍掉高精地图,必然离不开更成熟的算法,这次1024李力耘就这方面进行了重点解析,也就是小鹏目前的智驾算法XBrain,英文直译叫“小鹏大脑”。

XBrain分为两大部分,一是XNet(网络),和Xplanner(规划者)

其中XNet就是车辆的感知系统算法,包含了“动静态网络+占用网络”。

这么说起来可能有些抽象,简单来说,所谓“网络”可以理解为把智驾摄像头的实时画面、雷达扫描出来的图像等等转化成网格状的小格子,依靠这些小格子在智驾芯片中构建实时的虚拟场景,以此来一定程度上替代掉高精地图的模型。

其效果可能和游戏《我的世界》会比较类似,当然,实际肯定要比这复杂得多。

这样做,是为了让车更容易分辨路上的各种交通元素,汽车、电瓶车、行人、马路牙子、立柱等等,只有把这些交通元素分辨清楚,才能让车知道哪能去,哪不能去。

Xplanner顾名思义,是小鹏智驾系统中负责决策规划的。

目前Xplanner是基于神经网络大模型训练出来的,类似于前段时间爆火的ChatGPT,拥有类似人类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预测能力。

就好比说,对于公交车临时停靠的位置,小鹏在绕行时会时刻提防视野盲区蹿出行人。再比如旁边车道的车存在加塞的可能,小鹏可以通过猜测来预判对方的意图。

光这么说可能有点玄乎,恰好在1024之后,小鹏推送了4.4.0公测版本更新,支持北京的城市NGP了(不过目前还有一个7天“新手村”时间)。

我当天就在手机上操作了一下,把公社那辆G6 OTA了,然后第二天安排公社“郝人一个”试了试。

根据他的主观反馈,新版本智驾系统简直让第一次体验到的他震惊!

刚一坐进车里就会发现,G6车机中控屏上的智驾系统SR显示有了很大变化,点进去之后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智驾系统“眼中”的世界长什么样子。

光是从公司地库开到路面上这一小段路,就能明显发现车能识别到的元素比以前更丰富了,比如减速带、柱子等等。

最让人惊讶的是,出口的闸机都能识别并显示出来,连出场抬杆的动作,也都被车捕捉到并显示出来,这细节实在是太离谱了。

可见,小鹏已经为实现打通高速收费站、小区出入口场景,事先做好了准备。

从停车场出来,进了主干道就可以开启城市NGP了。

这次更新后很明显的一个感觉是,无图NGP的“胆子”变大了。

比如还是拿我们这台G6来说,你可以从不断自动转动调整的方向盘,以及中控SR上不断闪动的系统行进规划路线上看出,系统正在与交通参与者们进行复杂的博弈,而不是单纯的停车等待。

面对有大量违停车辆侵占的城市道路,车辆在执行变道的过程中也会和茫茫多的电动车们进行博弈,找机会完成变道。

对于这种逆行跨双实线加塞的违法车辆,G6也可以做到及时让行避免事故。

更夸张的是,在仪表显示LCC状态下我们经历的一个场景,在一个需要直行的丁字路口,路竟然从单向双车道变成了双向单车道,而原本靠左行的G6,在十字路口完成了向右的变道!当时就震惊到了我。

当然,上面这些场景,都是在望京地区一个小时内遇到的,如果开的时间更长的话,必定会遇到更复杂的场景。

越是偶发的极端事件,存在的危险系数越高,比如路上遭遇前方车辆发生严重事故等等,这些跑几十万公里可能都碰不见一次的场景,系统怎么才能像人一样判断出来,提前躲避危险呢?

光靠小鹏车主每天供应的路侧数据肯定是不够的,这时小鹏就用上了模拟仿真的方法。在虚拟空间中构建极端场景,让智驾系统学习和理解,比如一辆燃烧的车、一块巨大的落石等等,都得上系统能识别出来才行。

说白了就是,没有难题,自己给自己出难题。

截止到2023年,小鹏的仿真里程已经达到了1.22亿公里,核心模拟场景超过1.23万个,专项模拟场景超过3.6万个。这或许就是小鹏NGP低成本高效率“扩城”的关键。

对于未来智驾的发展方向,除了轻地图、全场景以外,小鹏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点——轻雷达

具体来说就是,在即将发布的旗舰级MPV车型X9上,小鹏已经取消了两颗前向角雷达了,可以大幅降低智驾系统硬件成本,同时NGP的能力还并不会降低。

何小鹏还表示,此前小鹏Pro版和MAX版车型的智驾系统是两套架构,而现在Pro版和MAX版将共用同一套架构,会在G6、G9、P7i三款车型上同步升级。

虽然Pro版相比MAX版,硬件上少了两颗激光雷达和一颗英伟达OrinX芯片,但能力上Pro要尽可能的向MAX看齐。

昨天早上我刷到的一条视频,或许可以证实更新4.4.0版本之后,Pro版本的车型智驾能力确实有很大的提升。

视频中,一辆Pro版的P7i在夜里开启高速NGP遇到临时施工的,已经可以做到识别并压实线绕行了。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