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理想ONE> 理想ONE自动驾驶> 摘要详情

理想ONE或扶持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理想ONE或扶持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摘要来自:《“蔚小理”的时代结束了》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蔚小理”的时代结束了》的片段:

在转型决策上,蔚小理普遍在中国传统车企之上,并以自动驾驶的自研转型最具有标志。

蔚小理的首款车型都是基于Mobileye的Eye Q4打造的,因为Mobileye的封闭性,蔚小理纷纷投入到Orin,并开启自研之路。

小鹏汽车是启动算法自研最早的,2018年就发布了Xpilot2.0,从自适应巡航,逐步升级到遥控泊车,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到如今的城市NPG。

理想、蔚来最初没有搞自研,还有一个原因是没钱,在经过最难的2019年后,自研被提上日程。

转型自研的必要性,除了自己掌握“白盒子”,产品迭代灵活,不受供应商掌控,同时在产品规划与成本博弈中,自研的优势会随着规模增加而愈加突出。

蔚来首款车型ES8还在以全球首款搭载EyeQ4芯片为卖点,2020年底发布ET7时,就已经变成了搭载4颗英伟达orin芯片,并以“算力超特斯拉FSD 7倍”为噱头。

2021年,理想ONE改款车型换了地平线征程3芯片,自研的Li OS系统也正式上车。

技术层面,从Mobileye到Orin,蔚来、理想相继脱离了Mobileye的打包技术,开启软件自研,这一步对于蔚小理来说也是必须要走的,这样才利于在智能化的下半场发挥优势。

不过,在自研深度和进度上,蔚小理三家是有差别的。

在全栈自研上,理想是有选择的,基于场景应用和成本的考量,在2020年首先启动了AEB自研。这一年,蔚来任命曾经的Momenta创始人任少卿为助理副总裁,主导自动驾驶研发, 也意味着蔚来的自动驾驶研发从北美彻底转移至中国,并启动自研。

这期间,蔚来、小鹏也相继传出了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消息,但是,在整个智能化能力尚未真正构建成功之前,能够看到的主要是财报数据中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

而在实际的运行中,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2022年3月整个汽车产业面临的汽车供应链危机,新的考验随之而来,最直接的问题是,蔚小理第二代产品的交付都出现了问题。

去年8月,理想L9因四川限电导致增程器工厂供应延迟;因为压铸件供应不足,蔚来ET7产量相比预期减少。

对于这个阶段,李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分析,三家新势力同时出现的问题,都是在第二代产品上的节奏慢了,但是节奏慢的原因和影响各不相同。

对于理想的问题,李想则认为,80%是自身的能力和管理问题。

或者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用户已经没有过去的高容忍度,来等待几个月甚至一年之久的新车交付了,蔚小理除了提供高期待值产品,也必须缩短新车交付周期,提升用户体验。

这也让蔚小理对特斯拉与比亚迪的研究更加深入,但是,蔚小理中还没有一家在完全复制特斯拉或者比亚迪的路径。

这是一场时间与金钱的考验,蔚小理们都在寻求最优解,既无法做到所有核心硬件都自研,也无法大规模垂直整合供应链,在这一关乎如何长期发展的课题里,蔚小理既有共性的选择,又显示出相对各异的发展理念。

蔚来决定自研电池,但理想决定不碰电芯,小鹏则是最早选择“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散布局供应商。

不过蔚小理三家都启动了自动驾驶芯片的研发,来构建智能汽车未来竞争的技术能力。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