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理想L7方案

易车知识库 理想L7

229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电动湃

关注

而在智驾领域,这个系统一就是端到端方案

李想表示,理想过去在端到端做的研究测试中,用了大概100万的clips来训练端到端模型。

「训练卡要足够多,大概一个月做10轮左右的训练,就基本可以完成一个无图NOA相同上限的水平。」

尽管端到端带来了极大提升,但李想认为,面对中国的复杂路况,只有端到端还不够,还需要有系统二。

他给出的方案是,VLM视觉语言模型。

李想以宝马驾驶培训初级班的内容为例——

「他们只教了两个事情,一个是教看路的能力,另外是教刹车的能力,没有教任何的corner case。」

换言之,应对突如其来的corner case,关键在于一以贯之的扎实基本功。

VLM视觉语言模型,就是要用来做这样的基本功。

李想指出,该模型一方面是要为端到端进行兜底,并且要解决各种的泛化问题。

其中,包括像人一样读懂导航地图、红绿灯指示,即便有车辆遮挡红绿灯,也要有能力去处理。

更重要的是,VLM模型只需部署在车内,系统无需先经过云端来进行响应,由此缩短了应对时间。

「我们AD Max有两颗Orin-X芯片,一颗跑端到端,另一颗用来运行压缩到大概20亿规模的VLM模型。」

这番表态,再次强调了车端大算力对于城区高阶智驾的重要性。

端到端和VLM模型的能力虽好,但李想亦主动坦承,“它俩都是黑盒子。”

如何确保它们的稳定发挥,这都是不同车企在面对黑盒子模型时的难题。

李想指出,得益于Sora的启发,理想用Diffusion Transformers的方式构建了一个小型世界模型。

「通过这个世界模型,让我们的车在里面考试。」

就这样,通过「端到端+VLM模型+Diffusion Transformers」的三件套,理想完成了智驾层面的突破。

「我们验证出来的结果,令人非常兴奋。」

「我们认为在今年底或明年上半年,有监督的L3自动驾驶就可以批量向用户交付,而不是只用于做实验。」

理想,这回能保证做到吗?

国内的智驾竞赛,1年换一个花样。

2022年集体跟进BEV,去年则比拼OCC占用网格的上车速度,到了今年则是争相提出端到端。

这种演进转变,源于大家都选择紧跟着特斯拉的步伐。

用上了端到端的特斯拉FSD V12,确实擦亮了不少人的眼睛。

元戎启行CEO周光在体验后表示,「之前我以为可能只有80分,但实际做到了90分。」

开车更像人,这是大家普遍体验后对FSD V12的评价。

至于原来基于人工规则的30万行代码,这下仅剩2000多行,同样是FSD V12带来的主要变化。

写代码的需求量少了,这不可避免将造成智驾团队减员的情况。

此外,端到端带来的真实挑战亦不少。

李想指出,端到端的挑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1、需要有真正会做端到端,包含端到端数据训练的人才;

2、需要真正高质量的数据;

3、需要有足够多的算力。

他强调,端到端对于算力的需求,跟以往比已经完全不同了。

马斯克就曾指出,「每10000km的行驶数据,只有1km能训练模型,而且每训练一遍,都需要消耗大量算力。」

「用100万个视频case训练,这只是勉强够用,200万个则稍好一些。」

「用上300万个,就会让人感到wow的转变,而在1000万个以后,就让人难以置信了。」

特斯拉FSD V12,是基于已经安装和投入使用约3.5万块英伟达H100芯片而来。

马斯克表示,到今年底该数字可能会达到8.5万块。

这增加的5万块GPU,耗资或超108亿元人民币。

作为参照,去年蔚来的总研发投入是134亿元,小鹏的是52.8亿元,理想则是105.9亿元。

单是在买卡方面,特斯拉的投资已经冠绝群雄。

为了通往自动驾驶的境界,这端到端的钥匙真的贵得要命了。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何小鹏指出,目前小鹏拥有7000张训练卡。

同时,小鹏计划每年算力训练投入超7亿元。

但这跟特斯拉相比,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

不过,何小鹏认为,「有算力很难,但算力用起来更难。」

「今年小鹏的算力不紧张了,因为很多人买了算力用不起来。」

他指出,小鹏对算力的使用是质的改变,这不是1%的变化,而是从70%提升到95%的突变。

有意思的是,此前余承东说到,目前华为有着3.5 EFLOPS的训练算力,超过了第2名和第3名友商的算力总和。

得益于此,他认为现在真正能够做到好用的智驾就只有2家——特斯拉和华为。

余承东还强调,等特斯拉FSD入华后,华为有信心干翻对手。

小鹏和华为,两者的智驾斗法仍在继续。

这不仅体现在言语上,双方还率先拿出了各自的端到端方案

小鹏表示,其方案能够做到2天迭代一次,在未来18个月内对智驾能力提升30倍。

展开查看更多

汽配圈

关注

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流通堵点,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并引导行业有序竞争。严格执行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和车辆安全环保检验标准,依法依规淘汰符合强制报废标准的老旧汽车。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推进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交互系统建设。


图片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报废汽车回收量较2023年增加约一倍,二手车交易量较2023年增长45%。

展开查看更多

车壹条

关注

广州车展期间,地平线带来全新一代芯片方案征程6,据悉,征程6芯片将于明年4月份正式发布,并于四季度装车。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距离征程5系列的启动交付也只过了1年多。虽然征程5系列算力不是最高的,但不可否认,较低的购入成本却依然让其得到诸多车企的认可,当前终端市场炙手可热的理想L8、L7所搭载的正是征程5。

wps_doc_0(14).jpeg

 

反观即将登场的征程6,作为地平线全新的大算力旗舰芯片,征程6在计算架构、计算销量、系统设计等多维度进行了升级,据介绍,征程6的算力达到了560TOPS,比征程5的4倍还多。如果说征程5之于车企而言是高性价的选择,那么征程6无疑是一位“六边形战士”。

即便当前征程5依然深受车企青睐,但基于车企、用户需求的提升,征程6必须快马加鞭。

此前,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主要以功能为主,包括车道居中保持、自适应巡航等等,但当前来看,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将触手伸至城市NOA,而城区复杂的交通环境也对芯片算力必然有着极其严苛的挑战,征程6正基于此而来。

wps_doc_1(4).png

 

在地平线看来,凭借着出众的产品特性,征程6可以满足未来3—5年的智能驾驶发展需求。

征程6拥有高集成度、高算力、高效率、高处理能力、高接入能力、高安全等6大核心优势,实现了CPU、BPU、GPU、MCU四芯合一,进而为车企带来更高的性价比,更低的部署难度,且单颗芯片即可支持全栈计算任务。

正如地平线芯片产品规划与市场总经理尹凌冰所言:“高阶智能驾驶的大规模量产普及必须基于技术重构实现,征程6旗舰在实现强大且全面的产品性能的同时,更加秉承回归理性,以极致的计算效率优化系统综合成本,助力车企和生态伙伴打造城区高阶智驾杀手级应用,引领城区NOA的大规模量产普及。”

wps_doc_2(13).jpeg

 

据悉,目前已经有多家车企、供应商就征程6芯片与地平线达成合作意向,包括比亚迪、广汽、CARIAD(大众旗下软件公司)、理想、博世。

数据显示,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当前累计出货量已经达到400万片,有超过50款车型搭载了该芯片,而地平线预测,在2024年征程6芯片推出之后,搭载征程系列芯片的车型将超过150款。

wps_doc_3(4).jpeg

 

另外,征程6登场之后,征程5依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后者将继续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高性价解决方案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