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RAV4荣放纯电

易车知识库 RAV4荣放

217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知嘹汽车

关注

“并不抵触新能源进程”也是丰田能在这个新能源冲击传统油车的时代下逆流增长的原因之一,根据财报显示2023财年丰田的混动车销量近360万台,占比近40%。抱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丰田也展现出了营收第一车企的格局,与比亚迪在纯电动领域上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展开查看更多

天和汽车科学岛

关注

bZ3当然是其中之一,可是这台车也只是用比亚迪技术的前驱代步车而已,与其所谓的“全面高端化”是基本没有关系的;除了这台车以外就只剩下bZ4X是纯电动车,但其销量相当低。除此以外不再有纯电动汽车产品,属于新能源汽车类目的只剩下插电混动的RAV4荣放双擎E+版本,可是该版本的销量也是非常之低的。

一汽丰田“全面电动化车型30206辆”的销量是来自哪些车?

不同车企对于电动化车型的定义有很大的差异,一汽丰田只有将那些属于燃油车的普通混动车定义为“电动化车型”才有可能达到30206辆。比如丰田卡罗拉双擎版、亚洲龙、陆放、全新普拉多等车的混动版,可是这些车虽然在动力系统里有电驱动单元,可是其补能方式只有加油而没有充电;其电驱动系统所消耗的电能全数依靠内燃机消耗燃油或动能回收转化,所以其本质上是标准的燃油车,混动系统在这些车上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内燃机节油而不是尽量不用耗油。

总结:

丰田汽车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其中国产插电混动和增程类车型对其普通混动车的影响最大,这些插混类国产车具备纯电动驾驶的能力和外接充电的设定,日常用车不用烧油,用车成本远低于普通混动车。这不是把那些属于燃油车的混动车定义为“电动化车型”就能改变的事实,丰田只有加速主力车型的插混化升级才有可能止住销量下滑的势头,反之,丰田汽车的结局则不会再有悬念。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十三行

关注

对于多数用户而言,买车的首要心理预期是满足性价比,这是各大车企在打价格战时占领消费者心智的重要依据。纯电车型固然可以实现零油耗、零排放、但相较而言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却始终无法避免。相比纯电,插电混动车型的出现似乎可很好规避纯电的矛盾。

面对纯电与插混的选择,在一些真正懂车的汽车玩主眼里,这两者似乎并不是最佳选择,最好的选择是电混双擎。在他们看来,一辆车的性价比不能仅看眼下的使用成本,更需要将全生命周期考虑进来,如日常实际应用场景、保值率等因素。

在众多品牌中,一汽丰田作为双擎领域的代表,成为车主老炮儿首先考虑的品牌。数据显示,2023年,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销量为25.08万辆,同比增长24.6%,在当前混动市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这充分表明市场和用户对于一汽丰田的信赖。比这份数据更重要的是,一汽丰田的智能混动究竟有哪些特性?为何油电混中,一汽丰田能实现领先?除了产品力外,一汽丰田还有哪些方面值得行业研究?

7年周期日均用车成本仅89元 丰田混动有多硬

近些年中国插电式混动车型迅速崛起,2023年插电式混动车型同比增速为84.7%,高出纯电增速60个百分点。但是不少车企在营销话术中,均将丰田混动列为关键竞争对手,如某品牌插电混动上市时,提到这打破日系丰田混动垄断局面。事实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丰田混动的产品力的强大。

数据显示,2023年,一汽丰田的智能电混双擎车型销量为25.08万辆,同比增长24.6%。纵观整个行业,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居整体混动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图片

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的双位数增长,表明市场和消费者对于混动双擎有着强烈需求。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丰田电混双擎有多强烈,就对纯电车型的痛点领悟有多深。

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调查数据报告显示,有超八成(81.22%)的受访者表示担心新能源汽车充电配套设施不完善;超七成(71.84%)受访者表示担心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足;四成多(46.78%)受访者表示担心新能源汽车安全性不高,如担心车辆自燃、制动故障、零件故障等问题;超四成(43.45%)受访者表示担心新能源汽车可靠性不高,如担心车辆耐久性、道路适应性、动力性能、电池性能不高等;还有二成多(24.97%)受访者表示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困难,个别(5.4%)受访者表示新能源汽车驾乘感受不佳。

今年春节期间,再次暴露出新能源汽车的出行弊端。南方降雪,电池掉电严重车主不敢开空调取暖,充电设施不完善导致新能源车主抢充电枪引发矛盾。即便没有以上问题存在,但也有车主抱怨其他情况,据一位车主称,他在开封服务区的一家充电站给车辆充电时,最后支付了99.45元,电费为58.25元,可是服务费却要了41.4元,让他感觉新能源汽车已经没有当初的便宜。

或许有观点认为,面对纯电车型的某些先天焦虑,插电式混动车型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在老司机们看来,插电混动车型的用车省钱是个假现象,结合实际使用场景来看,当电池能量耗尽且不方便充电的情况下,插电混动车型只能依靠燃油发动机驱动,这意味着车辆要背着沉重电池包行驶,在这种情况下车辆还要为电池包充电,使得插电式混动车型比同级燃油车能耗更高。

图片

需提醒的是,插电混车型属于新能源汽车范畴,这在二手车市场上存在贬值问题。一辆车的置换周期普遍在4到5年,考虑到用车全周期,插电混动车型的成本弊端也显露无疑。

在某汽车论坛上,有一位丰田混动双擎车主详细记录了他买车以来的7年时间的用车记录,该车落地价为25.75万元,二手车残值按12.5万元进行核算。7年下来,行驶了180704公里,油费共74639.03元,7年维修保养费15583元,易损件及其他零部件费5682元,总用车成本228404.03元,平均每天费用为89.39元。

对照新能源来看,有网友吐糟自己曾经25.39万元买的一款新能源车,7年后转卖仅贬值一项就高达21.99万元。对比新能源汽车来看,用车成本高下立判。因此考虑用车全生命周期和实际用车场景来看,丰田电混双擎的性价比更高一筹。

一汽丰田混动只做加法 收获超2500万用户信赖

当新能源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时,不少品牌抓住这一趋势,通过资源整合、供应链重组等手段,在短时间内切换到纯电、插电混动等新能源赛道。尽管在短时间内一些品牌实现新能源汽车上量,但由于零部件外采导致一些后续问题频频暴露。

展开查看更多

快上车Go

关注

AION Y的优势之一是能以2750mm的轴距,做出比肩中型车的后排空间,同时入门级车型的CLTC纯电续航里程也达到了430km,还有CLTC纯电续航里程510km和610km的版本,因此AION Y不仅很合适家用,换个角度想同样合适去跑网约车。不然呢?AION Y只靠讨好年轻消费者群体,也很难做到月销量维持在2万台以上啊。

第4位

长安汽车-长安CS75 PLUS

厂商指导价11.79-15.49万元

2023年销量245,450台

7.jpg

在许多知名车型年销量逐渐下滑的同时,长安CS75 PLUS在2023年的销量却比2022年有所提升,一方面当然是长安CS75 PLUS的整体实力不错,且在价格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舍得给优惠,直至年底才开始出现销量下滑,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长安汽车旗下的其他紧凑级SUV不如长安CS75 PLUS这般优秀,因此消费者也算选无可选了。

第3位

比亚迪-宋PLUS DM-i

厂商指导价15.48-21.88万元

2023年销量296,294台

8.jpg

随着宋Pro DM-i选择了亲民路线,宋PLUS DM-i毫无疑问地走了偏高端的路线,然而叠加了落地优惠之后,宋PLUS DM-i的性价比已经远超许多同价位合资品牌SUV,更有相当高的智能程度和相当低的使用成本,自然备受市场追捧。

第2位

比亚迪-元PLUS

厂商指导价13.58-16.78万元

2023年销量309,835台

9.jpg

仗着纯电动力系统的优势,元PLUS的使用成本更低,同时CLTC纯电续航里程有430km和510km可选,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完完全全可以一周充电一次。更重要的是,由于比亚迪的技术实力倍受认可,高销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压低了生产成本,以至于同价位区间难有能和元PLUS比性价比的车型,而AION Y的网约车标识又太严重,自然让元PLUS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浙江都市汽车网

关注

首先产品层面,对于造车新势力,一汽丰田并没有“一边倒”押注新能源,而是燃油与全面电动化双线并进,打开品牌发展新格局。纯电产品方面,2023年一汽丰田纯电发布了bZ3,还连发多款智能电混双擎产品,实现全面电动化。电动化车型销售284983辆,同比增长36.7%,占比达35.6%。同时,在传统燃油车赛道上,不断精进,追求更节能、更高效的车型,如发布了新亚洲龙2.0L车型——燃油与全面电动化共驱,满足所有用户需求。此外,全新皇冠与全新普拉多也将于2024年正式上市。

SUV家族

纯电动车和燃油车之外,一汽丰田还坚守智能电混双擎领地。2023年,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销售250,797辆,同比增长24.6%,处于行业绝对领先地位。目前,一汽丰田持续加速电动化进程,已经形成了业内少有的涵盖纯电、智能电混双擎、智能插电双擎、智能氢电在内的多元电动化形式的汽车厂商。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通讯社

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丰田在电动化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其中电动化车型销售284,983辆,同比增长36.7%,占比达35.6%;纯电车型销量同比更是激增17倍,在主流合资车企中是妥妥的第一梯队。

可以说,不论是总销量,还是高端化车型销量,又或是电动化车型销量,一汽丰田在如此内卷的中国汽车行业环境中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印证了一汽丰田行业头部地位的底蕴和实力。

当然,一汽丰田能够交出如此漂亮的答卷,和它的“攻守道”密不可分。一方面,一汽丰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新赛道积极采取“攻势”;另一方面,一汽丰田又以丰富的产品矩阵“守住”当下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攻之道: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新主张

相较于造车新势力,一汽丰田具备深厚的品牌底蕴和电气化经验。而2023年可以说是一汽丰田电动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过去的一年,一汽丰田持续加速电动化进程,形成了业内少有的涵盖纯电、智能电混双擎、智能插电双擎、智能氢电在内的多元电动化形式,步入电动新时代。

具体到智能电混双擎领域来看,伴随2023年锐放和亚洲狮两款车型推出智能电混双擎版,一汽丰田宣告全系车型实现了电动化。这样的电动化决心也受到市场充分的认可,2023年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销售250,797辆,同比增长24.6%;纵观整个行业,一汽丰田智能电混双擎车型居整体混动市场绝对领先地位,也让一汽丰田的智能电混双擎成为名副其实的丰田混动技术代名词。

而在纯电领域,一汽丰田也给主流合资日企树立了新的标杆。2023年,一汽丰田bZ纯电系列累积销售33094辆 ,4月上市的“丰田首款纯电轿车”bZ3销量更是达到25927辆,成为合资纯电轿车的佼佼者,而备受消费者关注的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智享跨界车也将于2024年正式上市,为一汽丰田的纯电阵容再添重量级选手。

展开查看更多

车轱辘

关注

截止到目前,丰田在国内也仅投放了bZ4x和bZ3两款纯电动汽车,丰田在新能源时代更多的还是在依赖自身的油电混动技术。尽管丰田THS油电混动系统已经很成熟,且在油耗控制上做得也相当不错,但THS混动系统无论如何节油,也无法与可油可电的插电混动汽车相比,“日常上下班代步用电,长途旅行用油”也正是插电混动汽车最大的优势。

展开查看更多

Nice好车

关注

日前,网上曝光了一组关于丰田全新RAV4的渲染图,新车预计会在2024年海外亮相发布,有望在2025年上市,而国产车型的发布和上市时间表有望与海外同步,尺寸有提升,将全面拥抱混动系统,提供2.5L HEV和2.5L PHEV方案,后者纯电续航有望提升至200公里。

从渲染图可以看到,目前新车有多种前脸样式方案,而最具越野气息的莫过于车头使用大面积黑色包围的这个版本,前脸的中间还有凸起的设计,搭配硕大的银色护板,营造出盔甲的既视感。而比较有特色还得是它的大灯组,C型日行灯配备竖立的转向灯。不过这套设计语言更适合小型车,放在RAV4上似乎有点不协调。

还有一个版本同样强调越野氛围的,就是“移植”全新普拉多的前脸,矩形的进气格栅+矩形的下进气口,设计十分硬汉;另外,大灯同样是四边形的设计,但不同的是内部灯腔设计感要比前面那款更为精致、时尚,雾灯区则照搬全新普拉多的设计,如果大灯也有圆灯可选就更好了。

接下来的两款前脸则更显时尚感,其一是集合了卡罗拉GR和凌放的前脸元素,车头较为低矮,前大灯采用倒梯形设计,并与中网相连,下进气口的面积较大,采用黑色蜂窝状点缀,两侧是三角形的导流槽,配有双獠牙设计,整体的造型设计比较的激进。黑色车顶的配备更能迎合整体的运动氛围。

最后一款则是在上一款的基础上套用了bZ系列的灯组,设计与bZ全新概念车相同,但并没有配置中网处的灯带,因此配不成贯穿式前大灯,下方同样为黑色的前唇与进气口,此外车顶、后视镜、轮毂等位置都进行了熏黑处理。尽管这个前脸有很多前卫的设计元素,但集合起来有种不伦不类的既视感。

新车的内饰预计会和新一代凯美瑞相似,新款三幅式方向盘、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2.3英寸中控屏等配置都将会配备。

动力方面,全新RAV4或将会抛弃燃油版(与凯美瑞一样),全部提供混动版本,分别为2.5L非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和2.5L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两者均匹配E-CVT变速箱。插混版本方面,预计其纯电续航里程在200公里左右,而纯电版的车型,预计会在2025年推出,将会使用全新的驱动电机和动力电池。

N点评:丰田连推新车,意味着它有点着急了,中国自主品牌在电动化的赛道上正在实现超车,而丰田在新环境下有点措手不及,新的车型也有点水土不服,原来的地位岌岌可危。新能源市场之下,丰田在产品规划和技术研发上的确落后了。要知道,比亚迪早已在混动、纯电的市场里玩开了,新一代RAV4面对比亚迪宋PLUS等等强劲的对手,还有什么还手之力?我们拭目以待。(图文来源于网络)

展开查看更多

电车通

关注

丰田CFO宫崎洋一表示,由于竞争对手在中国大幅降价,电车的利润率开始下降,因此丰田对纯电动车的销量本来就很低,主要通过油电混合动力车的供应来提高利润率,集中精力销售其他车型,从而避开价格战争。


654374488e9f09491b245b60_1024.jpg


要知道,丰田混动车、插混车在本季度的销量占据丰田全球销量的36.4%,而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仍是27.3%。

 

因此,即便车市竞争压力大,经销商库存压力大,甚至没有紧跟时代的电动化需求,丰田也依然很快就能找到当下收益最大化的方法。

 

如今,一汽丰田正处于舒适区,只要品牌影响力犹在、混动车依然是主流、其他产品稍微给些降价优惠就不用担心太多的销量问题。只不过,一汽丰田如果一直以这个状态进入到电动化时代,显然是死路一条。


拿着混动车挣的钱,去发展纯电动车

 

丰田已经面启动了电动化战略,还计划在未来十年投资超2万亿日元用于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的研发,到2030年推出多达30款新能源车型,通过混动车往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过渡。

 

宫崎洋一直言,混合动力车型为丰田研发电车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也就是说,丰田会拿着混动车挣的钱,去发展纯电动车


008143d114fb47e1bdab9c4defe24c5b.jpg


作为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关键渠道之一,一汽丰田目前为止已经将所有在产车型配备了电动化选择。除此之外,一汽丰田旗下的全新一代RAV4和全新一代卡罗拉即将在年底首发,并且将全面停售燃油车型,以表达品牌往新能源车市转型的决心。

 

电动车对燃油汽车的替代不可避免。小通认为,作为在燃油车市场深受认可的一汽丰田若停售燃油车型,车企和经销商可能会在前期受到一定挫折,但这也是车企转型时必将经历的阵痛。


da9090c5c3b24be599083ea832dc639c.jpg


诚然,丰田在国内纯电动车市场还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与比亚迪、埃安等国产新能源车企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即便强如丰田也很难顺势超越。

展开查看更多

W动力

关注

“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换了新能源汽车,有些纯电汽车充电有点不方便,但电驱的性能确实要更好一点。家里要换车的时候,我也上网查了很多东西,现在混动技术越来越成熟,油混汽车不需要考虑充电慢、充电难这些问题,并且燃油车开习惯了,猛一下开纯电车,还怕有些不适应,感觉油混很不错,能有电驱的感受,又不用充电,方便一点。”


当然,目前市面上的混动汽车不在少数,至于为什么最终选择超混电驱奇骏,也是王先生货比三家的选择。



“以前我就比较认可日系车的品质,品质稳定,对奇骏燃油SUV的印象也不错,在网上看到奇骏要推出混动版的消息后就非常感兴趣。当时比较有意向买的,还有本田CR-V等价位差不多的车型,几款车我都去店里试驾了一下,说实话感受都不错。也看过RAV4,但RAV4性价比不高。


不过做决定的时候我计算了一下落地价格,超混电驱奇骏虽然没有什么优惠政策,但是官方开售价格本身就挺划算的,全款买顶配22万左右就可以提车,而且是四驱配置。同等配置的CR-V,指导价也得26.39万,还是个单电机,落地价怎么也要多花一两万(每个地区优惠政策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官方指导价18.99万元-19.99万元的超混电驱奇骏,全系两款车型都标配四驱,在一众混动SUV中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


二、驾驶感受


提车到现在,王先生早已和新车建立起了非常稳固的“战友情”。


“我从试车的时候就比较认可这款车的性能,开上路的感觉很好。出发启动车辆,轻踩油门车辆‘唰’一下子就出去了。我过去十来年一直开燃油车,刚开始对这么灵敏的油门还有一点不习惯,但多开一段路就爱上这种感觉了。


而且它的加速感受也比油车要好很多,右脚踩在油门上稍微发力,座椅的推背感一下就上来了,特别丝滑,也几乎没有噪音。”


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驱化汽车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超混电驱奇骏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它有着第二代e-POWER技术和e-4ORCE雪狐电四驱系统等先进技术,100%纯电驱的驾驶感受,真不是一般燃油车能比拟的。



我也比较过,同级车型中更多的是单电机配置,超混电驱奇骏是前后双电机配置,让它的电驱化程度更强,前后双电机组合,动力响应更快、更强劲、输出很丝滑,驾驶感受很不错,应对高速、市区、乡间等不同路况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因为有了e-4ORCE雪狐电四驱,这款车的操控性也是很好的。四驱控制技术从机械控制跨越到100%电控,可以对动力输出、制动和底盘控制系统进行更优化处理。


用王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很快,但不莽,开起来又爽快又自在。”



用车感受


其实,上面提到的这些驾驶感受,在很多纯电汽车上也能实现。很多纯电汽车都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产品,不仅拥有出色的动力性能,还会搭载不少酷炫黑科技功能。但作为家庭用车,上有老下有小的王先生,显然更关注日常的实用性,从这方面来考虑,他对超混电驱奇骏的满意度也更高一些。


“首先它(超混电驱奇骏)不像一些纯电汽车那样有充电焦虑。我这个人平时不是很细心,如果买辆车经常要惦记着充电的话肯定记不住,对我来说实在太难受了。现在买了这辆车就很好,按照平常的习惯去加油站加油就可以了,日常使用完全没有不适应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不用担心开长途的问题。我几乎每个月都需要开车去老家看望父母,路程比较远,要三五个小时,纯电动车的续航不够支持全程的,还是这样的混动车开着放心。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