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烨S7电池

易车知识库 烨S7
进入知识库

汽车传送之门

关注

在采购与生产结构改革方面,Honda将构建以电池为核心的垂直一体化价值链,到2030年,力争北美地区的电池采购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5%,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事业结构,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够以最佳方式获得所需电池,以满足约200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计划。

在电动化产品线战略上,Honda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投放7款“Honda 0系列”全球化纯电动车主力车型,覆盖大中小各类车型。使用可更换式电池推进电动化,2025财年内在日本推出配备四个可更换式电池的超小型移动工具。

除了采购、生产、产品相关举措外,Honda还将通过软件整合从产品企划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运营工作,全面加以改进。基于Honda“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将通过实时获取数据的活用,针对所有场景,更高效地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更加贴心的产品和体验价值。

随着Honda全球电动化事业在多个领域的加速推进,其电动化产业链布局也越发清晰。从长期角度来看,纯电动车领域的全面普及和领先地位,Honda势在必行。

守正突破,东风Honda多管齐下稳健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Honda持续发力纯电动车的市场布局,积极研发电池技术,推动新能源工厂建设,无疑是实现企业新增长的重要一环。面向本土市场,东风Honda顺应市场规律,在稳住燃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纯电、插混、油混各领域多管齐下,实现守正突破、稳健增长的目标。

品牌与产品层面,早在去年,东风Honda就已实现了包含燃油、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等多元化动力形式的搭载,涵盖了SUV、轿车、MPV全品类产品阵营,拥有了10余款电动化车型,是行业中为数不多可以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车企,更是当下业内电动化产品最全、含“电”量最高的合资车企之一。面向未来,东风Honda将坚定电动化转型,依托强电智混技术品牌,“H+灵悉”双品牌为核心,重塑企业电动化品牌形象,加速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型企业”,提速“创未来 2030”的新战略落地,以实现“2030 年前,累计推出 10 款以上纯电动车型”的发展目标。

技术层面,Honda VTEC、i-VTEC、i-MMD等多项技术在燃油时代广受认可。进入新能源时代,东风Honda依托20年电驱混动技术底蕴,早已构筑了业内第一个以 HEV、PHEV、EV 三种新能源动力,以强电智混技术品牌实现了高能与节能的融合,也为燃油向纯电过渡的市场提供了“最优解”。Honda的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也预计今年正式启用。

展开查看更多

MYAUTO车评

关注

烨S7和烨P7带来了3合1高功率电动机,搭载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配有双叉臂前悬架及五连杆后悬架。与宁德时代合作的电池也意味着“烨”车型在动力表现和续航里程上与本田现有的新能源车型形成较为显著的差距。

从供应商名单来看,宁德电池、华为、航盛和科大讯飞都在榜。这也意味着被各种吐槽的本田车机,该翻篇了。本田最聪明的办法就是拿来主义,国内用户喜欢什么,需求什么,我直接用就行了。MYAUTO认为本田这是急切地想要能够在这个变革的新能源市场当中快速重新获得竞争力,这是很讨巧又现实的办法。

展开查看更多

水滴汽车

关注

得益于W架构,烨品牌的产品将实现50:50的轴荷比,对于大自重的电动车型来说,能够有效提升车辆稳定性,获得更好的驾控感受,同时,可提供后驱和四驱两种动力形式。从目前已知的烨品牌第一弹车型“烨 S7”、“烨 P7”产品信息来看,新车将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预计动力和续航都会有较大提升。

其中,单电机版本车型操控轻盈畅快,更适合家庭日常使用场景。双电机版本搭配电子悬架,厚重感和运动感更强,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让车身更稳定,更适合追求性能与运动的消费者。

对比之下,Honda“e:N”品牌产品基于前驱平台打造,主要为中小型车,偏向灵活的驾驶感觉。这说明烨品牌的产品定位与“e:N”品牌将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除了机械性能大幅提升,赋予车辆更强的驾驶乐趣,烨品牌的智能化体验也将为中国用户带来惊喜。从今年年底上市的第一弹车型起,烨品牌就具备常用常新、千人千面的能力,新车支持OTA升级,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并且将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驾驶体验,以及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

而“烨 S7”、“烨 P7”还只是刚刚开始,品牌的第二弹车型纯电轿跑“烨 GT CONCEPT”将于2025年上市,新车将搭载更多科技配置,具备更强的交互性。企业透露,到2027年烨品牌将累计推出6款新车型,上新节奏快于其他跨国品牌。同时面向全球的“e:N”品牌产品也会在国内一起销售,丰富的产品线将助力Honda快速占领更多主流细分市场。

根据Honda的战略规划,“到2035年,本田中国纯电动车的销售占比将达到100%”。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曾对笔者言辞恳请地表示,“Honda看到了中国燃油车市场份额缩小,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情况。面向未来,我们要全力以赴,积极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现在看来,“全力以赴”并非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随着烨品牌产品的逐步落地,Honda将快速杀入国内新能源汽车第一阵营,以“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的全新价值体验,刷新用户对Honda的认知。

强强联手,合作共赢,Honda树立跨国品牌发展新范式

除了充分彰显为中国用户造好车的诚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电动化,Honda烨品牌的另一个不凡之处在于,它在当下这个愈发割裂的世界,树立起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跨国企业发展新范式。

在烨品牌发布会上,我们看到Honda大大方方地介绍华为、宁德时代、科大讯飞、航盛等中国合作伙伴。企业开诚布公,“现在的中国汽车行业,包括供应商,确实都走在最前端。针对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先进技术,本田会积极与中国非常优秀的专业厂家合作。”

据悉,烨品牌从研发到智造,实现了全面本土化,充分集结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为产品赋能。如此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拥抱中国技术,Honda是唯一一家。

但需要指出的是,Honda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合作,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就拿国内领先的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来说,烨品牌既与宁德时代联手进行项目开发,背后也有Honda在电池技术上的深厚储备做支撑。根据Honda 2022年发布的信息,企业早已开始全力研发全固态电池,今年内将在日本正式启用全固态电池的示范生产线,并计划于2025-2030年期间搭载在新车型上,这样的时间进度放在国内也是领先的。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圈扒叔

关注

一方面,“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另一方面,“W”架构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 Honda 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

而另一大值得一提的亮点在于,“W”架构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例如,“烨 S7”和“烨 P7”所提供的FoD服务,包含R超享模式和V专属模式。其中,R超享模式大幅提升车辆加速、操控和制动性能;V专属模式提供高自由度的功能选项,更富趣味,也更加个性化。

一直以来,Honda致力于通过产品提供“自由移动的喜悦”。而正是得益于“W”架构以及Honda导入的一系列高维技术的支撑,“烨”品牌产品能够实现“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三大核心价值体验,以激情畅快的驾驶乐趣、富有“生命力”的智能空间、“一触未来”的设计语言,将中国消费者“开了还想开的车”这一目标真正落地。

在首弹两款产品——“烨S7”和“烨P7”上,突进感的外观设计,实现了动感美学升级;内饰中则加入豪华车级别的高级隔音材料和技术,打造具有高静谧性的驾乘环境;智能化上,除配置OTA在线升级和高拓展性的FoD服务外,Honda还将“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驾驶体验和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此外,在“烨GT CONCEPT”上,华为光场屏在汽车副驾首次搭载,可通过声音、光线和香气设备联动,打造“更有趣”的高品质私人空间。

扎根中国,Honda加速拥抱电动变革

细看Honda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与中国电动化技术和资源密不可分。

入华二十余年来,Honda不断将e:PHEV强电智混、e:HEV强电智混、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导入中国,积累起稳固的护城河优势,获得超过1800万用户的认可。

而今,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Honda一方面从自身积累出发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强强联合”,强化在华电动化战略的落地。

究其原因,眼下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等相关技术层面是全球先锋,而Honda在中国的转型,在时间节点上也将领先于全球其他市场。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Honda计划到2040年,将BEV和FCEV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比例提高至100%。而在中国,这一目标计划到2035年实现,较其他区域提前五年。

正因如此,Honda在中国加速构筑EV产品矩阵,不断推动电动化事业的进一步落地和发展。Honda以不断升维的举措,在研发、智造等领域强化与中国本土的链接,以勤恳深耕的姿态展示对中国市场、中国用户的重视程度与情感联结。

以“烨”品牌为例,在品牌打造过程中,Honda集结了全球领先的中国技术和优势资源,将中国团队推向台前。据了解,“烨”品牌由Honda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这意味着,“烨”品牌从设计、研发等各层面,都会前所未有地更直观地捕捉中国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适配、更为个性化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Honda在中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启用了更多的中国供应商、合作商。如,在动力电池领域,Honda与宁德时代“强强联手”,进行项目联合开发;在智能化领域,Honda则与华为、航盛、科大讯飞等本土企业展开合作。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宫原哲也表示,本田是业内率先将L3自动驾驶技术搭载在量产车型上的车企,在固态电池方面,Honda也同样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对于自动驾驶、动力电池领域的先进技术, Honda会积极与中国非常优秀的专业厂家进行合作。因为,Honda的目标是,“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基于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打造更好的产品”。

展开查看更多

车东西

关注

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

W架构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Honda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

W架构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带来不同于日常的更令人兴奋和富有趣味的个性化定制驾驶体验。

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厚重感和运动感更强,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让车身更稳定,更适合追求性能与运动的消费者。无论是单电机后轮驱动还是双电机四轮驱动,同样的外观设计,不同的性格,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Honda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纯电车容易晕车的痛点。

二、烨S7和烨P7年底上市 提供四驱和后驱版本

本次发布会,烨品牌一共带来了3款车型,前两款是烨S7和烨P7,新车将于2024年末开始上市。

两款车使用了突进感的外观设计,实现动感美学升级。

烨S7和烨P7充满了激情与未来感,运用了很多锋利的线条,突进感的前脸带来清晰利落的视觉冲击。富有现代感和动感的车身线条,为车辆注入了个性与活力。许多设计都遵循着极强的几何规则和比例关系。

烨S7和烨P7通过前脸和尾部的细节设计,体现两种不同的设计风格。

烨S7更加扁平聚拢,动感力更强。

烨S7

烨P7更偏向左右两端扩展,更简洁洗练。两种不同的设计,独具魅力、风格鲜明。

▲烨P7

烨S7和烨P7继承了Honda的造车经验和运动基因,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让消费者开得爽。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操控轻盈畅快,更适合家庭日常使用场景。

烨S7和烨P7采用高刚性、强韧性纯电动车专用骨架,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24%,扭转刚性达4万牛米/度。电池采用1.2万吨一体式大压铸全铝外壳,配合优秀的电池预碰撞结构设计,集冷却、电池保护、提高车体刚性、整合电源界面功能于一体;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实现电池舱与冷却舱完全隔离,避免碰撞时液体泄露导致电池短路,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EV世纪

关注

该架构搭载了“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

全新架构.png

此外,“W”架构还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 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底盘则采用了前悬双叉臂、后悬五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本田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

“W”架构也将提供高度拓展性的 FoD 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带来不同于日常的更丰富的个性化定制驾驶体验。

 

“烨”品牌第一弹车型:“烨 S7”和“烨 P7”

“烨 S7”和“烨 P7”作为第一弹车型,是“烨”品牌中坚力量,基于“W”架构开发,将于 2024 年末上市。

SUV双车图_调整大小.png

“烨 S7”和“烨 P7”充满了激情与未来感,运用了很多锋利的线条,突进感的前脸带来清晰利落的视觉冲击。富有现代感和动感的车身线条,为车辆注入了个性与活力。许多设计都遵循着极强的几何规则和比例关系。前视45°最美视角,尽显动感之美,所展现的线条感与轮廓感更为鲜明,犹如运动健将般气势凛然,蓄势待发。

SUV黄车正面斜侧_调整大小.png

SUV蓝车正面斜侧_调整大小.png

“烨 S7”和“烨 P7”通过前脸和尾部的细节设计,体现两种不同的性格。“烨 S7”更加扁平聚 拢,动感力更强,彰显激情活力的美。“烨 P7”更偏向左右两端扩展,更简洁洗练,彰显简洁睿智的美。两种不同的设计,独具魅力、风格鲜明,传递着不同的感受。 

“烨 S7”和“烨 P7”采用豪华车级别的高级隔音材料和技术,带来具有高静谧性的驾乘环境。同时采用豪华车级别的高阻尼座椅,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驾乘人员身心更轻松舒适。承袭 Honda 的“MM 理念”、“空间魔术师”技术,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带来了出色的空间体验。

SUV黄车内饰_调整大小.png

烨S7内饰

“烨 S7”和“烨 P7”配置 OTA 在线升级,不断丰富车辆功能,同时提供高度拓展性的 FoD 服务,包含R超享模式和V专属模式两种模式。其中,R超享模式大幅提升车辆加速、操控和制动性能,提供更令人兴奋的驾驶体验。V专属模式提供高自由度的功能选项,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功能设置,带来更富趣味的个性化定制体验。“烨 S7”和“烨 P7”将Honda SENSING 360+和 Honda CONNECT 4.0 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驾驶体验,以及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

SUV蓝车内饰_调整大小.png

烨P7内饰

“烨 S7”和“烨 P7”继承了 Honda 的造车经验和运动基因,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让消费者开得爽。

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 50:50 的重量分配,操控轻盈畅快,更适合家庭日常使用场景。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厚重感和运动感更强,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让车身更稳定,更适合追求性能与运动的消费者。无论是单电机后轮驱动还是双电机四轮驱动,同样的外观设计,不同的性格,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SUV黄车尾部斜侧_调整大小.png

SUV蓝车尾部斜侧_调整大小.png

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五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 Honda 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纯电车容易晕车的痛点。

“烨 S7”和“烨 P7”采用高刚性、强韧性纯电动车专用骨架,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 24%,扭转刚性达 4 万牛米/度。电池采用 1.2 万吨一体式大压铸全铝外壳,配合优秀的电池预碰撞结构设计,集冷却、电池保护、提高车体刚性、整合电源界面功能于一体。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实现电池舱与冷却舱完全隔离,避免 碰撞时液体泄露导致电池短路,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拆车坊

关注

“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

“W”架构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 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

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 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Honda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

“W”架构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带来不同于日常的更令人兴奋和富有趣味的个性化定制驾驶体验。

“烨”品牌第一弹车型:“烨 S7”和“烨 P7”

图片

“烨 S7”和“烨 P7”作为第一弹车型,突进感的外观设计,实现动感美学升级。“烨 S7”和“烨P7”充满了激情与未来感,运用了很多锋利的线条,突进感的前脸带来清晰利落的视觉冲击。富有现代感和动感的车身线条,为车辆注入了个性与活力。许多设计都遵循着极强的几何规则和比例关系。45°最美视角,尽显动感之美,所展现的线条感与轮廓感更为鲜明,犹如运动健将般气势凛然,蓄势待发。

“烨 S7”和“烨 P7”通过前脸和尾部的细节设计,体现两种不同的性格。“烨 S7”更加扁平聚拢,动感力更强,彰显激情活力的美。“烨 P7”更偏向左右两端扩展,更简洁洗练,彰显简洁睿智的美。两种不同的设计,独具魅力、风格鲜明,传递着不同的感官。

“烨 S7”和“烨 P7”采用豪华车级别的高级隔音材料和技术,带来具有高静谧性的驾乘环境。同时采用豪华车级别的高阻尼座椅,更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驾乘人员身心更轻松舒适。承袭Honda的“MM理念”、“空间魔术师”技术,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带来了出色的空间体验。

“烨 S7”和“烨 P7”配置OTA在线升级,不断丰富车辆功能,同时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包含R 超享模式和 V 专属模式两种模式。其中,R 超享模式 大幅提升车辆加速、操控和制动性能,提供更令人兴奋的驾驶体验;V 专属模式提供高自由度的功能选项,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功能设置,带来更富趣味的个性化定制体验。“烨 S7”和“烨 P7”将HondaSENSING360+和HondaCONNECT4.0 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驾驶体验,以及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

图片

“烨 S7”和“烨 P7”继承了Honda的造车经验和运动基因,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让消费者开得爽。

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 的重量分配,操控轻盈畅快,更适合家庭日常使用场景。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厚重感和运动感更强,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让车身更稳定,更适合追求性能与运动的消费者。无论是单电机后轮驱动还是双电机四轮驱动,同样的外观设计,不同的性格,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 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Honda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纯电车容易晕车的痛点。

“烨 S7”和“烨 P7”采用高刚性、强韧性纯电动车专用骨架,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24%,扭转刚性达4 万牛米/度。电池采用1.2 万吨一体式大压铸全铝外壳,配合优秀的电池预碰撞结构设计,集冷却、电池保护、提高车体刚性、整合电源界面功能于一体;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实现电池舱与冷却舱完全隔离,避免碰撞时液体泄露导致电池短路,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有车以后

关注

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W架构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 50:50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

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五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运动调校技术,更好地过滤路面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

此外,W架构还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带来个性化定制驾驶体验。

烨S7/P7

烨S7和烨P7作为烨品牌首款量产车型,基于本田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开发,采用全新设计理念打造,整体线条感和轮廓感利落鲜明,充满动感与活力。

图片

图片

烨S7和P7采用了不同风格的前脸和尾部造型,带来不同的性格特征。烨S7前脸更加扁平聚拢,尾灯呈现出“H”造型,整体就像在积攒力量,带来紧凑,有冲劲的视觉效果。

图片

图片

烨P7前脸和尾部向外发散,前大灯组造型由中间向两端延伸,带来展翼式视觉效果。其尾灯组与前大灯采用了相同的设计风格,前后呼应,彰显整体性,整体视觉上来看舒展且具更显体量感。

图片

两款车共用内饰设计,整体简洁且具有一定品牌属性,竖向中控屏幕作为整车的信息中枢,将搭载Honda CONNECT 4.0和Honda SENSING 360+,并将融入目前流行的AI技术。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新车中控区域以及门板处都融入了流动式氛围灯,让座舱富有科技感和生命力。此外,新车还延续了本田“空间魔术师”的基因,无论是前后排,还是后备厢,都拥有不错的空间表现。

图片

动力方面,烨S7/P7将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 50:50 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让车身更稳定,运动感更强。

底盘方面,新车将采用前悬双叉臂+后悬五连杆组合,通过运动级调校技术,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减少转弯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有效解决坐纯电动车容易晕车的痛点。

此外,烨S7/P7采用高刚性、强韧性纯电动车专用骨架,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 24%,扭转刚性达 4 万牛米/度。新车电池采用 1.2 万吨一体式大压铸全铝外壳,并带来了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有效保护电池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侯车市

关注

“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底盘则采用了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Honda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同时在转弯时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

图片

展开查看更多

电动湃

关注

新车型出自于全新的W架构,具体采用了“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全铝外壳的电池

W架构可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2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版采用了目前大多数的前后50:50重量分配的方案。

而双电机四轮驱动版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可调悬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来分配前后轮动力。

底盘虽说和燃油车不同,但回顾往昔,没有理由不相信本田的运动调校,采用前悬双叉臂、后悬五连杆的悬架形式,对于抑制弯道侧倾以及车头点头幅度应该会有很好的提升。

多提一嘴,在电池方面,也采用了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电池舱与冷却舱完全隔离,避免碰撞时液体泄露导致电池短路,以多方面保证电池安全。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