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烨S7纯电

易车知识库 烨S7
进入知识库

汽车人传媒

关注

2024财年,丰田追投2万亿日元(约合925亿元人民币)用于“前瞻布局”,即纯电、氢能和AI等领域。丰田先后与比亚迪、华为、腾讯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分别指向三电、智驾和AI、大数据。



本田未来6年投资规模更新到10万亿日元(约合421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新发布了两个纯电子品牌。而“Honda 0系列”则优先在北美投放(2026年)。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传送之门

关注

这一计划的提出也将为东风Honda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带来积极影响。去年,东风Honda发布代号为“创未来2030”的新战略,预计在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目前,猎光e:NS2预售开启,灵悉L原型车与烨S7概念车亮相,三款纯电新车也将迎来上市。在全球战略的同步推进下,东风Honda的电动化进程将再次实现大跨步。

锚定目标,Honda全球电动化事业再加速

在电动化市场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当下,部分地区纯电动车市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针对“2050年碳中和”愿景目标,Honda依然将纯电动车视为一种最有效的解决方案。Honda将着眼于2020年代后半期即将迎来的纯电动车普及期,从中长期的角度出发构建强大的纯电动车品牌和事业基石。

在采购与生产结构改革方面,Honda将构建以电池为核心的垂直一体化价值链,到2030年,力争北美地区的电池采购成本在现有基础上降低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35%,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事业结构,确保每个地区都能够以最佳方式获得所需电池,以满足约200万辆纯电动车的生产计划。

在电动化产品线战略上,Honda预计到2030年在全球投放7款“Honda 0系列”全球化纯电动车主力车型,覆盖大中小各类车型。使用可更换式电池推进电动化,2025财年内在日本推出配备四个可更换式电池的超小型移动工具。

除了采购、生产、产品相关举措外,Honda还将通过软件整合从产品企划到售后服务的全链条运营工作,全面加以改进。基于Honda“软件定义汽车”的理念,将通过实时获取数据的活用,针对所有场景,更高效地为每一位用户提供更加贴心的产品和体验价值。

随着Honda全球电动化事业在多个领域的加速推进,其电动化产业链布局也越发清晰。从长期角度来看,纯电动车领域的全面普及和领先地位,Honda势在必行。

守正突破,东风Honda多管齐下稳健增长

可以预见的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Honda持续发力纯电动车的市场布局,积极研发电池技术,推动新能源工厂建设,无疑是实现企业新增长的重要一环。面向本土市场,东风Honda顺应市场规律,在稳住燃油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纯电、插混、油混各领域多管齐下,实现守正突破、稳健增长的目标。

品牌与产品层面,早在去年,东风Honda就已实现了包含燃油、油电混动、插电混动、纯电等多元化动力形式的搭载,涵盖了SUV、轿车、MPV全品类产品阵营,拥有了10余款电动化车型,是行业中为数不多可以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车企,更是当下业内电动化产品最全、含“电”量最高的合资车企之一。面向未来,东风Honda将坚定电动化转型,依托强电智混技术品牌,“H+灵悉”双品牌为核心,重塑企业电动化品牌形象,加速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创造型企业”,提速“创未来 2030”的新战略落地,以实现“2030 年前,累计推出 10 款以上纯电动车型”的发展目标。

技术层面,Honda VTEC、i-VTEC、i-MMD等多项技术在燃油时代广受认可。进入新能源时代,东风Honda依托20年电驱混动技术底蕴,早已构筑了业内第一个以 HEV、PHEV、EV 三种新能源动力,以强电智混技术品牌实现了高能与节能的融合,也为燃油向纯电过渡的市场提供了“最优解”。Honda的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也预计今年正式启用。

展开查看更多

超闻车话

关注

德系品牌多款新车在本届北京车展首发亮相,包括大众品牌,来自大众安徽的ID.UNYX和上汽大众的ID.7 S,同时基于PPE平台打造的奥迪Q6 e-tron也在本届北京车展正式首发,相同平台的保时捷纯电动Macan也正式开启预售。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也带来了不少电动化车型,纯电G级越野车和CLA级概念车在国内迎来首发亮相,纯电迈巴赫EQS也迎来正式上市,宝马集团的BMW新世代X概念车、新BMW i4、MINI纯电动跨界车型MINI ACEMAN以及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也都系数登场。

美系品牌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品牌第二款纯电SUV——凯迪拉克IQ傲歌也迎来正式上市,此外还有别克GL8陆尊 插电混动版,日系品牌中,本田也展示了全新电动品牌“烨”旗下的三款车型烨S7、烨P7和烨GT Concept,丰田也带来了bZ Sport Crossover Concept和bZ FlexSpace Concept。

日系品牌中,日产纯电动概念车Hyper Force也迎来国内首秀,最出其不意的是,马自达品牌也彻底转变思路和长安汽车深度合作,这次也首发了旗下全新的纯电动轿车,虽然有些委屈求全,但总算不至于在国内汽车市场倾家荡产。

展开查看更多

第一电动网

关注

国内纯电市场在近几年呈现出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而从市场的反馈来看,国内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选择更偏向智能、个性、驾控并带有浓厚的品牌特色,所以很多造车理念较为“大众化”的合资品牌,如大众ID.系列、丰田bZ纯电系列等,即使拿出了一个看上去很有竞争力的价格,但依旧无法与国产纯电抗衡。

那他们该如何破局?Honda中国在前不久给出了答案。

Honda中国带来了全新纯电品牌“烨”,该品牌深度洞察国内用户市场,深挖国内消费者需求,并融合了自身品牌特色。还一次带来了三款全新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其中,“烨S7”和“烨P7”将分别由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生产,会在年末开始上市,而“烨GT CONCEPT”则会在2025年投产。如此重磅和密集的产品规划,也可以看出Honda对国内市场的重视,以及全面纯电转型的决心。

既然是深度洞察国内市场,那它又带来了什么?这应该是大家非常关心一部分,毕竟国内纯电市场新鲜感也非常重要,下面就一起来看看!

保持本真,纯电时代它依旧不可替代

在国内众多主打家用车的品牌里,Honda的形象一直是好开,好用,以人为本。确实对于很多追求驾控,并要兼顾家庭实用性的消费者来说,Honda会成为他们的首选,旗下的多款车型都深受年轻人喜爱,在同级别里已经是不可替代的存在,拥有极高的粉丝黏性。

而从官方发布的“烨”品牌理念来看,它也高度契合Honda品牌在国内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以“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作为品牌的三大核心价值。且品牌名称“烨”也有“璀璨、闪耀”的意思,旨在“让驾驶者能够尽情享受驾驶的乐趣,释放内心深处的渴望,让每个人的个性都能闪耀,激发本真。”

除品牌三大核心价值,“烨”品牌也使用了全新“H”标,它是由大家熟悉的 Honda 品牌LOGO演变而来,上方开口变得更大,犹如“张开的双臂”,官方介绍为“扩展移动出行的可能,积极拥抱中国消费者的姿态”。从这点也可以看出,“烨”品牌势必要摆脱合资品牌传统的造车思维,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来打造符合国内需求的纯电车型。

虽然大家可能对“烨”品牌还不算太了解,但从品牌释放出的信号来看,它就是要成为纯电时代大家心中那个Honda,是喜欢运动,追求驾控,并要兼顾家庭实用消费者不可替代的产品。在多个全球化车企纷纷质疑电动化战略的背景下。

Honda依然推动电动化加速发展,本田中国本部长表示“将在2035年达成纯电车型销售占比100%的目标”,可见 Honda发展纯电的决心。

三款重磅产品亮相,开启纯电新篇章

当然所有的概念都需要产品落地来实现,而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本田的保密能力,在此之前相信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烨”品牌,或者本田在国内纯电市场将会有如此大动作。这也是传统合资品牌骨子里的沉稳,在没有绝对成熟技术前,不会有大的宣传动作,而一发布就势必会让人眼前一亮。

无论是从品牌的调性和产品推出的速度,“烨”这次都对味儿了,国内纯电市场的消费者确实不太喜欢长时间的等待。我们也见过发布时很亮眼,但上市却在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最后因为缺少热度和同类型产品都跟了上来导致市场表现不佳的车型。所以在产品推出的节奏上,“烨”这次做得很不错。

我们再来聊聊即将上市的这两款车型,烨S7和烨P7。两款车型外观的轮廓线比较接近,但是风格上的差异还是非常明显的。烨S7采用了三叉型的LED日间行车灯,前脸采用梯形的风格设计,很有科技感。烨P7的大灯组前脸和尾部采用了C型设计,给人感觉多了一丝未来感。不过两者都是当下比较流行的简约并带有一点机甲的风格,超大的轴长比和大尺寸轮圈也显运动,会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审美。

内饰的布局也能让人眼前一亮,科技感很足,从官图来看,除了小尺寸的仪表和超大尺寸的中控屏外,在中控面板和门板上都能看到氛围灯,视觉效果相当不错。搭载Honda CONNECT 4.0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用户带来极出色的智能出行体验。另外,它还会配有调光天幕、车内头枕式扬声器、无线充电板等。

静态的部分,烨S7和烨P7确实很符合当下新能源的主流审美,那么和同类产品拉开差距的应该就是品牌理念的落地,也就是驾驶部分了。两款车型将采用 Honda 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依靠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前后 50:50 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可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

底盘具备高设定自由度,为前悬双叉臂、后悬 5 连杆的布局,在Honda运动级调校下,可以更好的过滤路面颠簸,减少侧倾,提升运动能力。另外“W”架构还提供高度拓展性的 FoD 服务,用户可根据自己喜好进行不同模式的选择。

在国内用户非常关注的安全方面,除了具备Honda SENSING 360+之外,还采用了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 24%,扭转刚性达 4 万牛米/度。

烨 GT CONCEPT则是由中国研发团队自主设计,采用“一触未来”的设计理念,造型非常动感,并且还有大量中国的供应商参与到车辆的打造中,与宁德时代、华为、航盛以及科大讯飞强强联手,属于妥妥的集大成之作 ,让人期待!

纯电之路,肯定不能只有决心,还得有对产品绝对的信心。此次从Honda中国“烨”品牌的发布,到三款重磅车型,“烨 S7”、“烨 P7”、“烨 GT CONCEPT”的亮相,都能看出“烨”品牌是有备而来,不仅将Honda特有的运动元素和标签延续,还将国内纯电市场大家最重视的高颜值、智能和安全融入其中,打造出了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这无疑会给到“烨”品牌未来的发展更多信心。

而在2027年前,“烨”品牌就会将车型库扩充至6款,也就是接下来每年都会有1-2款的全新车型亮相,也非常值得期待。

改变纯电市场格局,同时丰富大家选择

当下纯电市场快速发展,我们都看到了大多数合资品牌所面临的尴尬处境,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对市场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否愿意积极的求变,来改变现状,“烨”品牌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以上两点,这势必会让它在纯电市场更有吸引力。

首先,品牌影响力足够,Honda品牌在国内已经积攒了大量的优质口碑,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只要产品足够有吸引力,它的粉丝没有理由会拒绝其纯电产品。其次,产品的实力上,它是针对国内市场开发的全新平台,也是对国内消费者需求深度洞察带来的成熟技术,从已发布的两款车型就能看出,它们更符合国内消费者对纯电车型的口味。

所以综合来看,“烨”品牌必定会改变合资品牌在国内受冷的现状,出色的产品定位和强悍的实力,也会一定程度上扭转当下纯电市场有点一边倒的局势,或许也会成为各大合资品牌效仿的对象。

总结

或许直到现在,大家还在惊讶,毕竟在前一个月大家还在思考本田如何在纯电市场破局,转眼间Honda中国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全新的“烨”品牌。虽然是全新纯电品牌,但是它依旧贯穿了“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的理念,这很有本田特色,也是本田粉丝们最想要的本田纯电。而对于咱们国内消费者来说,“烨”品牌的到来毫无疑问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也希望“烨”品牌能够获得出色的市场成绩,并且对于高速发展的国内纯电市场,我们也很需要这样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品牌出现。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圈扒叔

关注

可以看到,与不少车企选择投放纯电产品序列不同,Honda选择以全新品牌的形式迎战,传递出更为彻底的决心和态度。并且,“烨”品牌的中文命名、中文释义,也更为贴近中国本土习惯。

这种更中国,也更懂中国的升格举措,并不仅仅体现在“烨”品牌的命名上。以中国消费者“开了还想开的车”为目标,“烨”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使用专属于新一代纯电动车的全新“H”标识,采用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全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Architecture W)。

一方面,“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从内至外多重保护电池安全;另一方面,“W”架构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底盘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悬5连杆的悬架形式,通过 Honda 的运动级调校技术,能更好地过滤路面的颠簸。

而另一大值得一提的亮点在于,“W”架构提供高度拓展性的FoD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例如,“烨 S7”和“烨 P7”所提供的FoD服务,包含R超享模式和V专属模式。其中,R超享模式大幅提升车辆加速、操控和制动性能;V专属模式提供高自由度的功能选项,更富趣味,也更加个性化。

一直以来,Honda致力于通过产品提供“自由移动的喜悦”。而正是得益于“W”架构以及Honda导入的一系列高维技术的支撑,“烨”品牌产品能够实现“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三大核心价值体验,以激情畅快的驾驶乐趣、富有“生命力”的智能空间、“一触未来”的设计语言,将中国消费者“开了还想开的车”这一目标真正落地。

在首弹两款产品——“烨S7”和“烨P7”上,突进感的外观设计,实现了动感美学升级;内饰中则加入豪华车级别的高级隔音材料和技术,打造具有高静谧性的驾乘环境;智能化上,除配置OTA在线升级和高拓展性的FoD服务外,Honda还将“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驾驶体验和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此外,在“烨GT CONCEPT”上,华为光场屏在汽车副驾首次搭载,可通过声音、光线和香气设备联动,打造“更有趣”的高品质私人空间。

扎根中国,Honda加速拥抱电动变革

细看Honda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与中国电动化技术和资源密不可分。

入华二十余年来,Honda不断将e:PHEV强电智混、e:HEV强电智混、Honda SENSING、Honda CONNECT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导入中国,积累起稳固的护城河优势,获得超过1800万用户的认可。

而今,面对中国市场的变化,Honda一方面从自身积累出发积极应对,另一方面也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强强联合”,强化在华电动化战略的落地。

究其原因,眼下中国在智能化、电动化等相关技术层面是全球先锋,而Honda在中国的转型,在时间节点上也将领先于全球其他市场。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Honda计划到2040年,将BEV和FCEV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比例提高至100%。而在中国,这一目标计划到2035年实现,较其他区域提前五年。

正因如此,Honda在中国加速构筑EV产品矩阵,不断推动电动化事业的进一步落地和发展。Honda以不断升维的举措,在研发、智造等领域强化与中国本土的链接,以勤恳深耕的姿态展示对中国市场、中国用户的重视程度与情感联结。

以“烨”品牌为例,在品牌打造过程中,Honda集结了全球领先的中国技术和优势资源,将中国团队推向台前。据了解,“烨”品牌由Honda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这意味着,“烨”品牌从设计、研发等各层面,都会前所未有地更直观地捕捉中国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适配、更为个性化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

同时,Honda在中国的“朋友圈”也不断扩大,启用了更多的中国供应商、合作商。如,在动力电池领域,Honda与宁德时代“强强联手”,进行项目联合开发;在智能化领域,Honda则与华为、航盛、科大讯飞等本土企业展开合作。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宫原哲也表示,本田是业内率先将L3自动驾驶技术搭载在量产车型上的车企,在固态电池方面,Honda也同样拥有深厚的技术积淀。对于自动驾驶、动力电池领域的先进技术, Honda会积极与中国非常优秀的专业厂家进行合作。因为,Honda的目标是,“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基于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打造更好的产品”。

不难看出,从战略、品牌、产品等各个维度,Honda都有明晰的节奏与规划。经过多年的积累与耕耘,Honda不断将创新技术、优质产品和服务导入中国,在收获中国用户青睐的同时,也获得了长足稳健的发展。可以说,一直以来,Honda与中国用户都是一场“双向奔赴”。

眼下,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急速变化和激烈竞争,Honda再度“出牌”,以全新纯电品牌“烨”展现对中国市场和用户的诚意,以及拥抱变化、向“新”出发的信心和决心,也以超出期待的全新价值体验,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能。在市场内卷的喧嚣声中,扎根中国的Honda,踏准了节奏,加速变革,必将构筑稳固的优势,为企业、行业提供示范与借鉴,也为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查看更多

华山论剑

关注

据介绍,“烨”品牌车型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使用专属于新一代电动车的全新“H”标识,以及全新开发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并且计划到 2027 年,推出 6 款“烨”品牌新车型,展现了本田在中国加速电动化变革的决心。

“‘烨’品牌是专为中国开发的全新电动品牌,集结中国的资源、技术而打造,继承了本田‘MM理念’和‘操控的乐趣’等一贯的造车理念,并贯彻一直以来的高品质、安全、安心的品牌积淀。”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执行役常务、中国本部长、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五十岚 雅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他表示,目前本田在售的“e:N”纯电品牌基于前驱平台打造,该平台主要应用于中小型车,实现“人车一体”灵动迅敏的行驶性能;而“烨”品牌则是面向中国市场,采用全新开发的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平台,是面向新一代电动车的全新平台。未来双品牌将同步销售。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很本田。

在中国品牌纷纷将车的尺寸越做越大时,本田在全新的电动品牌上依然坚守“MM 理念”、“以人为本”和“驾驶的乐趣”等造车理念。这也很本田。

“电动更本田。”正如先行体验官、赛车手杨硕所说,“烨 GT CONCEPT”是一款让人开了还想开的产品,与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相比,它将电动驾趣进一步升华,真正体现了“烨”品牌所强调的三大核心价值——“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

一位在现场的同行也表示,相比中国新势力车企在一些小众需求上的无效“内卷”,他更期待依然把电动车当成一台驾驭之车的本田,会通过“烨”品牌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这样的期待,正是烨品牌最大的价值所在。

强化与中国供应商的合作,将本土化进行到底

尽管有人称“中国是电动车孤岛”,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这些年的政策推动和发展,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的技术高地,并有着最强大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因此,我们看到,包括BBA等全球各大车企,都纷纷强化在中国的本土化研发和投入。

本田也不例外。在此次“烨”品牌的合作伙伴名单中,包括宁德时代、华为、科大讯飞、航盛等国内企业赫然在列。据悉,未来本田电动车不仅将采用宁德时代电池、科大讯飞的语音交互,还将率先采用华为的XSCENE光场屏。据悉,这是华为光场屏在汽车副驾的首次搭载,其可通过声音、光线和香气设备联动。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包括供应商,确实都走在行业的最前端,特别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化技术比较强。自动驾驶方面,因为受法规限制,实现商品化还需要一些时间。智能化方面,现在中国的供应商技术确实非常强。”五十岚 雅行如是说。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宫原 哲也补充道:“在电池方面,我们跟宁德时代强强联手来进行项目开发,宁德时代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厂家,我们会针对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车型,持续共同研发和推进。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本田是全球首次将L3技术搭载于车辆,拥有基本的自动驾驶技术。我们也在探讨如何选择更好的合作伙伴,一起做自动驾驶方面的拓展,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和加快速度,基于中国市场的用户需求,打造更好的产品。”

他坦言,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电动车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快充、电池等,各领域OEM厂家都在大力发展这些先进技术,当然本田也在研发,且有自己的思路和推进方案。但在此过程中,本田会坚持自己的造车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坚守安全性和品质,这是我们不会动摇的理念,在此基础上再有计划地加速推进。”

除了采用更多本土合作伙伴外,本田还进一步提速本土化研发。据悉,烨品牌和W架构均是由本田中国研究所的年轻本土团队开发,团队成员的平均年龄仅为32岁。

这种做法,在以往的跨国车企中是不敢想象的。

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电动车的技术高地。但一些跨国车企由于担心“灵魂”之争或出于利益的考虑,并不愿意将太多的研发和采购放在中国市场。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就是,造车十年的苹果,因为将生产和供应链的重心放在韩国,最终不得不宣布放弃造车。

而一贯被认为“保守”的本田,却选择通过中国的工程师与中国供应商一起,来开发烨品牌车型,这可以称得上是“本田的一小步,全球汽车行业的一大步”。

改变的背后,源于本田对于全 球汽车行业发展进程的洞察,更源于本田继续拥抱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的决心。

2035年纯电占比100%,本田提速电动化

事实上,早在去年的上海车展上,本田就曾表态,“2027年后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2035年在中国实现纯电动车销售占比100%,2040年在全球范围内实现100%纯电动车销售。”

随着烨品牌的到来,本田在电动化领域的雄心壮志,就有了足够的抓手和着力点。

尽管对外说得并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本田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电动化技术的研发和探索。正如五十岚 雅行所说,目前本田品牌面临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必须快速应对新能源车市场份额扩大的现状;二是现在燃油车销量降幅很大,需要考虑是否在生产力方面做调整。

据悉,作为烨品牌的第一弹车型,“烨 S7”和“烨 P7”也将采用本田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而且将于今年年末分别在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上市销售,为两个合资公司的转型注入新的动能。

展开查看更多

车厘子

关注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BBA在内的一些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打得如火如荼的当下选择调转船头,放弃或放缓电动化转型计划。相比之下,身处亚洲的日系品牌对电动化的考虑愈发坚决,本田全新品牌“烨”更是第一次以本土化姿态造纯电动车,可以说本田比任何品牌都期待一场变革。

再推新品牌,“中国化”助本田破解困局?

已经拥有e:N品牌的本田为何要发布一个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这或许是不少网友存在的疑惑。3年前,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本田推出了全新电动车品牌e:N,并由日方主导运行,纯电动架构e:N Architecture、全栈智控生态系统e:N OS、一触未来设计语言e:N Design是e:N系列产品的最大亮点。但本田产品推出时间稍微滞后,再加上国产品牌百花齐放,e:N系列的两款车型自上市以来销量毫无起色,e:NP1极湃1最高月销量仅一千多辆。

因此,建立一个更加独立、专属于中国市场的纯电动品牌,更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而“烨”品牌是由本田中国所发布的,其车型将同时由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生产并推向市场,宁德时代、华为、科大讯飞等多家T1供应商也来了。

正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行役常务、本田中国部长五十岚雅行所言,本田全新品牌“烨”,是完全以中国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品牌。

同时,本田的标识也进行了更新,开口更大的“H”标犹如“张开的双臂”,彰显出本田在电动化领域发展的当下加速变革的决心,并积极拥抱中国消费者。

有了新品牌,新标识,本田也没有落下新架构。“W”架构(Architecture W)搭载了“三合一”高功率电机,一体化压铸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以及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并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形式,拥有高度拓展性的 FoD 服务,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多种不同驾驶模式的选择或专属功能设置。

值得一提的是,“W”架构100%本土研发,全部工程师来自国内且平均年龄仅为32岁,可以说,本田用了一批懂国人需求的工程师,打造“特供”的纯电平台。

目前,中国消费者买走了60%以上的新能源车型,谁抓住了中国消费者,谁就拿到了制霸未来汽车市场的优胜券。从“烨”品牌的一系列“打法”看,本田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与华为的合作也是除价格之外,“烨”在强敌环伺的新能源激战中突围的最大杀手锏。

三车齐发,本田纯电节奏再提速?

“本土化”并非停留于高管的发言中,而是体现在烨S7、烨P7、烨GT CONCEPT三款新车上。其中烨GT概念车定位高端轿跑,预计2025年面世,P7为广汽本田生产,S7则是东风本田生产,均为SUV车型,预计今年底前上市。

烨S7和P7基于“W”架构开发,热成型钢占比超过24%,扭转刚性4万牛·米/度,结合本田优秀的底盘调教,操作性方面能够达到本田的标准。此外,其智慧数字座舱内置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系统,并支持AI技术,语音助手,有点可惜的是,本田没有选择与中国企业在领先的智舱和智驾域合作,仍坚持着自己的“灵魂”。

“烨 GT CONCEPT”采用了“一触未来”设计理念,通过锐利的车身线条和充满锋芒的视觉效果,表达对力量和速度的追求,整车“更有范”。同时,新车还有副驾驶屏,由华为负责光厂屏的打造,通过光线的多次折射增加焦距,乘客距离屏幕0.5米,也能实现3米距离的观看效果。

此外,新车还搭载了BOSE头枕扬声器、翻毛皮座椅、无边框车门、香氛系统等在主流新能源车型中常见却很少出现在本田等合资车型上的配置,可见本田转型的决心。

除开一系列干货,本田再次重申其电动化的目标,将在2035年实现100%纯电动化,在2027年之后,本田在中国将不会再投放新的燃油车型。

展开查看更多

车门观察

关注

全新纯电品牌“烨”的发布,意味着本田在中国市场电动化步伐更进一步。

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表示,“烨”品牌车型基于中国用户打造,也是Honda中国电动化变革的象征之作。在他看来,“烨”会成为开启新时代序幕的纯电动品牌。

3

据悉,烨品牌的产品将基于本田全新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Architecture W)开发。该平台由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HMCT)进行开发,中国研发团队自主设计,更符合中国本地市场的需求。

本土团体主导研发的同时,本田烨品牌还引入了很多中国供应商。其中,宁德时代、华为、航盛和科大讯飞分别成了本田(中国)电池、屏幕、座舱和语音系统的合作伙伴。

“通过在中国市场投放全新纯电动产品‘烨’,Honda传递了加速电动化进程的决心。”本田中国本部长五十岚雅行表示。

4

值得一提的是,与“e:N”不同的是,"e:N ”品牌基于前驱平台打造,该平台主要应用于中小型车。烨品牌基于全新后驱平台研发,采用前悬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结构。因此,烨品牌主攻中大型车。

而此次亮相的产品阵容来看,烨品牌的产品仍将采用双车战略,未来烨S7和烨P7大概率仍由“南北本田”分别投产。而烨GT CONCEPT也将有两个版本。据官方表示,2027年,烨品牌将推出6款新车。

5

在坊间看来,“烨”品牌诞生后,本田在中国市场不仅有了独立的纯电产品谱系,也开启了纯电产品“中国化”的产品研发策略。不过,本田中国的这一策略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目前还难以定论。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上,中国本土传统汽车制造商和造车新势力的存在感明显更强。比亚迪一家独大,吉利、极氪、埃安、特斯拉、问界、蔚来、小米等品牌争奇斗艳,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

6

相比之下,海外传统汽车制造商集体陷入沉默,市场表现悉数比较暗淡。燃油车时代积累百余年的品牌号召力失去了风采。强如奔驰宝马,即便大幅降价销售,其纯电产品的销量依然无法与中国新老品牌们相提并论。至少目前,已经在华大规模投放纯电产品的大众和通用,还未真正打开市场。

展开查看更多

陆玖商业评论

关注

烨,作为本田中国正式发布全新纯电品牌,拥有新一代电动汽车专属的“H”logo。

事实上,早在2021年前本田就发布了纯电子品牌e:n。只可惜e:n在纯电这条路上的发展并不顺利。e:n品牌下的首款纯电车名为e:NP1,中文名为极湃1,于2022年6月正式上市。上市首月,极湃1的销量仅有110辆,最高月销量也不过1347辆,最低销量为23辆,销量十分低迷。

有广汽本田的销售人员称,“买极湃的人也很少,大街上都看不到几辆,所以进货也比较少。上次订货就订了两辆,正好前两天又卖掉了一辆,所以现在店里只有同事的试驾车。店里没有现车,如果消费者真的想要极湃1也只能订车。”

烨是否会走上e:n的老路?

诚意几何?

“烨”的名字发布后,不少消费者都把注意力放在“火化”的梗上,以至于大家都忽略了烨旗下三款新车型的配置。

“烨”品牌计划在今年推出烨P7和烨S7共两款车型作为第一弹车型,两款车型将分别由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量产,将在今年年底上市。而第二弹车型烨GT CONCEPT将于2025年上市。

此前,纯电子品牌e:N旗下的e:NP1、e:NS1两款车型均是以全新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打造而来。但也有微博大V就车身、轴长等信息,怀疑本田是在油改电。

但,本田似乎拿出了诚意。

据官网信息,“烨”品牌车型基于本田全新开发的智能高效纯电Architecture W架构打造。W架构是本田专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新一代专用纯电平台,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表示,目前Architecture W架构的资料不是很多。W架构是主要面向中国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本田应该不敢再搞油改电。所以Architecture W架构应该是全新开发。毕竟现在的媒体都很透明,车评人的水平也很高,甚至还有些媒体会把车买过来拆解分析,本田再搞油改电,风险会很大。综合来说,本田诚意还是非常足,肯定会全新开发的。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向陆玖商业评论表示,就底盘架构而言,本田在“烨”品牌的三款车型上显然在电动化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全新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的采用,不仅彰显了本田对于电动技术的重视,也体现了本田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实力。在诚意方面,本田显然是想通过这一新品牌和新车型,重新树立其在中国市场的形象,展示其对于电动化的决心和投入。

另外,传播星球APP联合创始人付学军也表示,就底盘架构而言,本田的三款“烨”车型在电动化方面的投入我不清楚确切信息,但从其电动化技术和全新子品牌“烨”的发布可以看出,本田在电动化方面的决心和投入应该是比较大的。

从现场人员的演示来看,“烨”还搭配了隐藏式门把手、语音助手、全景天窗、头枕音响等配置。

“目前车型信息还太少。品牌诚意肯定是有的,不过产品层面和本土电动车相比,优势不突出”,业内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汽车的操控感很大程度上在于调校,即便用了相同的底盘和悬架结构,各个品牌通过调校也会呈现差异很大的驾驶体验。本田其实有不少优点,如空间魔术师、优秀的操控。希望本田别丢掉这些优点。

重拾智驾

在烨 的新车型,亮点与槽点并肩前行。 

本田中国官方介绍称,烨GT Concept为100%本土研发,全部工程师都来自国内且平均年龄仅为32岁,十分年轻。

有网友吐槽称,(本田)一不说机械素质二不说赛道基因,三不说几大杀手锏,直接就是采用中国先进技术,中国团队设计。真的好陌生啊。

另外,内饰的设计也成为网友吐槽的重灾区。

有网友称,“比名字还抽象的是内饰设计。”

另一网友称,“虽然内饰丑,但他外饰也不好看。”

此外,“烨”还藏着别的“华”味。发布会上。本田中国透露了“烨”品牌的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的电池PACK、华为的副驾光场屏和互联系统、航盛电子的智能座舱,科大讯飞的语音系统。

詹军豪表示,烨 GT Concept副驾使用了华为的光场屏,这显示了本田在智能化和科技化方面的开放态度。华为作为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不言而喻。本田选择与华为合作,无疑能够提升其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田官网对烨S7和烨P7的介绍中,曾提及“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4.0融入智慧数字座舱,结合先进的主动AI智能技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安心的驾驶体验,以及体贴入微的个性化服务。”

据了解,“Honda SENSING 360+”是本田Honda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Honda CONNECT4.0”是本田新一代智能网联技术。换而言之,本田似乎选择了自研的辅助驾驶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有腾讯新闻4月7日报道称丰田全球车型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丰田+华为+Momenta”三方联合方案模式,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和华为分别提供软件和硬件方案,三方深度合作并整合。

对此消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丰田汽车方面求证,对方表示“不予置评”。不过记者了解到,丰田将在北京车展期间宣布与国内大厂的重要合作。

若丰田与华为合作共同打造智驾方案的消息属实,则本田需要面对华为丰田联手的压力。

但,本田有一定可能投入华为智驾的怀抱。付学军表示,“日系三巨头中的某一家正与华为紧密合作,准备将先进的自动驾驶系统融入自家车型中的消息,我无法证实。但本田‘烨 GT Concept’副驾使用了华为的光场屏,这可能为后续引入华为智驾系统提供了基础。不过,具体实施还需要看双方进一步的合作情况和法律法规的限制。”

“后续使用华为智驾系统的问题性大小,还需要看双方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以及本田对于技术的吸收和整合能力。”詹军豪补充称。

另外,Honda在关于“Honda SENSING 360”的详情页中,曾提及Honda SENSING 360包含5个毫米波雷达。换而言之,烨S7和烨P7很可能也会搭载5个毫米波雷达。

谁来为本田买单?

你愿意 为 “烨”这一品牌付钱吗? 

从Architecture W构架来看,本田诚意满满。但张翔也提醒,并非车企推出一个全新架构就能畅销的。就像大众的那个id系列,该系列也是一个全新的架构,销量也不算太好。所以另外,Architecture W构架还需要这个市场的检验,本田需要积累经验。

业内人士表示,烨品牌与中国配套商加强合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就看产品的硬实力能否先打退其他合资品牌了。

虽然无法得知两款车型的价格,但本田很早之前就发布全新纯电品牌e:NP1、e:NS1,在同类产品中价格并不低。

张翔表示,e:NP1、e:NS1在同价位车型中的配置很低。作为一个四米四的A级车,尤其是车的续航里程也只有400多公里的情况下,本田居然把价格设在20万左右。而零跑等国内车企现在已经把20万左右的车做到C级了,在续航等各方面的指标都完全超过e:NP1、e:NS1两款车。

“本田起步晚,中国品牌已经升级到四代,本田还是一代,差距大。现在年轻的中国消费者更喜欢中国本土的品牌。”

消费者对本田的失望体现在销量上。据乘联会数据,3月本田在中国的终端汽车销量为60449辆,同比下滑26.32%。其中,广汽本田为30118辆,同比下滑27.98%;东风本田为30331辆,同比下滑24.60%。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均无缘2024年3月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前十。

业内人士指出,这不是本田一家的问题,是合资品牌都面临的品牌重塑。以前都是靠发动机技术立足,到了电动车时代,技术优势被拉平,甚至被自主品牌超越,用户没有品牌认同感,自然不会选择。

据本田的规划,烨P7与烨S7两款纯电动SUV车型将在2024年年底上市,轿跑车型GT Concept则将在2025年量产。也就是说,即使是最快的烨P7与烨S7还需要半年时间才能真正的上市。

展开查看更多

名企名车

关注

纵览本次发布会,内容丰富、举措务实。当然,不同人有不同关注点。有人为Honda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品牌“烨”,叫好;有人为“烨”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使用专属于新一代纯电动车的全新“H”标识,赞叹;有人为“烨”品牌三款全新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全球首发,鼓掌……这些与本田在中国和新能源发展息息相关的定位、方向和举措,写满了Honda进一步加速电动化的决心与意志。从更高维度上说,读懂Honda中国全新电动品牌发布会,需要读懂三个关键词。



首先,我们应该读懂“形势”。过去一年,中国新能源品牌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产销双双破百万,令人振奋。其中,国产汽车品牌“乘风破浪”,扶摇直上,而合资汽车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增长则相对显得单调、乏力,急需打破现状,积极突围。我们更应该看到,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内卷,竞争环境更为残酷。综合来看,复杂形势下,Honda中国全新电动品牌的发布是基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是对未来发展的积极行动;更加复杂形势下,则需要展现更大作为,需要直面问题挑战,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方能不负期待。



其次,我们应该读懂“本地化”。Honda中国全新电动品牌发布会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分析透形势后的科学部署任务。比如,“烨”品牌由Honda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承袭了Honda长期以来“以人为本”、“驾驶的乐趣”、“操控的乐趣”、“MM理念”的造车理念,并且集结了全球领先的中国技术和优势资源,高维融合了Honda最新技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的全新价值体验,将“自由移动的喜悦”推向新高度;又如,“烨”品牌采用Honda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新一代纯电动车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实现电动驾趣进一步升华;再如,计划到2027年推出6款“烨”品牌新车型,等等。一系列立足本地化,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举措,在本次发布会中清晰可见,展现出Honda在中国加速电动化变革的决心。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