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买凯美瑞还是迈腾好

易车知识库 凯美瑞

172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汽车焦点

关注

在今年3月份广汽丰田全新第九代凯美瑞迎来正式上市,由于这一代凯美瑞先行推出2.0L燃油以及2.0L双擎两套动力系统,所以让不少喜欢大排量的用户感到纠结。而近日,广汽丰田终于是正式推出搭载2.5L智能电混双擎的凯美瑞,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1.98-25.98万元。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小伙伴疑惑,2.5L版本的凯美瑞起售价明明接近22万,为什么标题却说20万可入手?其实是广汽丰田这次给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系列车型推出限时购车权益,直接就在车价基础上优惠了2万元,让这台新车售价“打入”20万元内,还是挺具吸引力的。


这次上市的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系列同样提供两种造型风格可以选择,尊贵版和旗舰版采用了非常科幻的前脸造型,进气格栅运用类似无边框的设计手法来勾勒出科技感,而运动PLUS版则配备大面积的熏黑格栅覆盖,两侧还有黑化导流槽的造型,更加迎合年轻用户的喜


毕竟只是动力升级的版本,所以新车在车身尺寸方面与之前上市的版本保持着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915(4950)/1840/1450mm,轴距达到2825mm,跟同级竞争对手相比起来也完全是同一水平线。而且从配置表上也能发现,2.5L双擎版本的凯美瑞全系都配备有18寸、19寸轮圈,在视觉气场这一块也同样是拿捏到位。


这一代凯美瑞尾部造型多了几分雷克萨斯的味道,C型尾灯组克制的纵向占比搭配上中间的装饰板,给人更加扁平大气的视觉观感。同时在底部包围设计上新车也采用了较为复杂的设计手法,多层堆叠式的设计以及后轮拱的宽体造型,运动豪华已经成为这一代凯美瑞的主基调。


内饰部分其实在此前的试驾当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全新第九代凯美瑞并没有直接沿用海外版车型的设计,而是通过更加扁平化的中控台布局、触控式的交互按键以及悬浮式液晶屏幕让整个座舱更显科技感。


至于在具体配置方面,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将会标配有胎压显示、L2级驾驶辅助系统、驾驶模式切换、自动驻车、倒车影像、18寸轮圈、无钥匙启动、无钥匙进入、LED远近光灯、自动头灯、全景天幕、感应雨刷、外后视镜折叠、12.3英寸中控屏、手机互联、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联网、手机远程控制、真皮方向盘、电动方向盘调节、方向盘记忆、12.3英寸液晶仪表盘、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座椅通风加热、主驾座椅记忆、8喇叭扬声器、单色氛围灯、自动空调、后座出风口等功能。毫不夸张的说,2.5L双擎版的凯美瑞真正做到了入门即高配,即使是选择最低配车型也能享受到其他动力版本中高配上才有的功能,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


作为重点,这次推出的2.5L智能电混双擎系统也实现了功率提升、轻量化、小型化的升级,发动机能够提供136千瓦的最大功率,电机峰值扭矩为100千瓦,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能够去到169千瓦,相较2.0L双擎动力提升非常明显,因此这台新车零百加速时间也进入到7秒区间。

而从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来看,新车在WLT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仅为4.55L,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与2.0L双擎版本表现基本持平,但不要忘了新车后在动力方面可是有明显提升,适合对于性能有更高追求用户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焦点

关注

在今年3月份广汽丰田全新第九代凯美瑞迎来正式上市,由于这一代凯美瑞先行推出2.0L燃油以及2.0L双擎两套动力系统,所以让不少喜欢大排量的用户感到纠结。而近日,广汽丰田终于是正式推出搭载2.5L智能电混双擎的凯美瑞,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1.98-25.98万元。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小伙伴疑惑,2.5L版本的凯美瑞起售价明明接近22万,为什么标题却说20万可入手?其实是广汽丰田这次给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系列车型推出限时购车权益,直接就在车价基础上优惠了2万元,让这台新车售价“打入”20万元内,还是挺具吸引力的。


这次上市的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系列同样提供两种造型风格可以选择,尊贵版和旗舰版采用了非常科幻的前脸造型,进气格栅运用类似无边框的设计手法来勾勒出科技感,而运动PLUS版则配备大面积的熏黑格栅覆盖,两侧还有黑化导流槽的造型,更加迎合年轻用户的喜


毕竟只是动力升级的版本,所以新车在车身尺寸方面与之前上市的版本保持着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915(4950)/1840/1450mm,轴距达到2825mm,跟同级竞争对手相比起来也完全是同一水平线。而且从配置表上也能发现,2.5L双擎版本的凯美瑞全系都配备有18寸、19寸轮圈,在视觉气场这一块也同样是拿捏到位。


这一代凯美瑞尾部造型多了几分雷克萨斯的味道,C型尾灯组克制的纵向占比搭配上中间的装饰板,给人更加扁平大气的视觉观感。同时在底部包围设计上新车也采用了较为复杂的设计手法,多层堆叠式的设计以及后轮拱的宽体造型,运动豪华已经成为这一代凯美瑞的主基调。


内饰部分其实在此前的试驾当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全新第九代凯美瑞并没有直接沿用海外版车型的设计,而是通过更加扁平化的中控台布局、触控式的交互按键以及悬浮式液晶屏幕让整个座舱更显科技感。


至于在具体配置方面,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将会标配有胎压显示、L2级驾驶辅助系统、驾驶模式切换、自动驻车、倒车影像、18寸轮圈、无钥匙启动、无钥匙进入、LED远近光灯、自动头灯、全景天幕、感应雨刷、外后视镜折叠、12.3英寸中控屏、手机互联、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联网、手机远程控制、真皮方向盘、电动方向盘调节、方向盘记忆、12.3英寸液晶仪表盘、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座椅通风加热、主驾座椅记忆、8喇叭扬声器、单色氛围灯、自动空调、后座出风口等功能。毫不夸张的说,2.5L双擎版的凯美瑞真正做到了入门即高配,即使是选择最低配车型也能享受到其他动力版本中高配上才有的功能,性价比还是挺不错的。


作为重点,这次推出的2.5L智能电混双擎系统也实现了功率提升、轻量化、小型化的升级,发动机能够提供136千瓦的最大功率,电机峰值扭矩为100千瓦,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能够去到169千瓦,相较2.0L双擎动力提升非常明显,因此这台新车零百加速时间也进入到7秒区间。

而从官方公布的油耗数据来看,新车在WLT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仅为4.55L,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与2.0L双擎版本表现基本持平,但不要忘了新车后在动力方面可是有明显提升,适合对于性能有更高追求用户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焦点

关注

在今年3月份广汽丰田全新第九代凯美瑞迎来正式上市,由于这一代凯美瑞先行推出2.0L燃油以及2.0L双擎两套动力系统,所以让不少喜欢大排量的用户感到纠结。而近日,广汽丰田终于是正式推出搭载2.5L智能电混双擎的凯美瑞,新车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1.98-25.98万元。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小伙伴疑惑,2.5L版本的凯美瑞起售价明明接近22万,为什么标题却说20万可入手?其实是广汽丰田这次给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系列车型推出限时购车权益,直接就在车价基础上优惠了2万元,让这台新车售价“打入”20万元内,还是挺具吸引力的。


这次上市的全新凯美瑞2.5L智能电混双擎系列同样提供两种造型风格可以选择,尊贵版和旗舰版采用了非常科幻的前脸造型,进气格栅运用类似无边框的设计手法来勾勒出科技感,而运动PLUS版则配备大面积的熏黑格栅覆盖,两侧还有黑化导流槽的造型,更加迎合年轻用户的喜


毕竟只是动力升级的版本,所以新车在车身尺寸方面与之前上市的版本保持着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915(4950)/1840/1450mm,轴距达到2825mm,跟同级竞争对手相比起来也完全是同一水平线。而且从配置表上也能发现,2.5L双擎版本的凯美瑞全系都配备有18寸、19寸轮圈,在视觉气场这一块也同样是拿捏到位。

展开查看更多

车世界周刊

关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海外合资品牌市场弥漫着一股越来越浓的硝烟味道,不仅主流品牌旗下车型纷纷降价促销,而且新车也是连番上阵。全新一代现代索纳塔13.98万起售,全新大众帕萨特和迈腾也即将换代,第九代丰田凯美瑞在3月份上市后,又迎来了2.5L混动车型。

近日,我们从广汽丰田官方获悉,旗下第九代凯美瑞搭载2.5L混动系统的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提供3款配置可选,售价为21.98-25.98万元。相比目前在售的2.0L混动以及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此次推出的2.5L混动车型有着更强的动力性能。 

2.5L混动版车型最大亮点是什么?

作为新增车型,2.5L混动车型最大的变化和亮点就是动力系统。先来看一组参数,这套2.5L混动系统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6kW,相比2.0L发动机提升了24kW,最大扭矩为221N·m,比2.0L发动机提升了33N·m。电机方面,其电机峰值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为208N·m,分别比2.0L版本高了17kW和2N·m。此外,新车的综合功率达到169kW,相比2.0L混动系统高了24kW,因此动力性能更强。

传动系统部分,2.5L混动车型依然匹配的是我们熟悉的E-CVT无级变速箱,官方WLTC综合油耗为4.55L,而2.0L混动车型的油耗为4.5L,油耗基本上持平,并且可以获得1000km+的超长续航。在同级车型中,这样的油耗和续航表现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此外,在丰田独有的PSD智能动力分配下,可以让发动机和电机高效配合,使其维持在最经济运转区间,同时保持优越的加速感,据说零百加速可以进入7秒区间。 

2.5L混动版车型的基础配置如何?

作为新增车型,2.5L混动版车型在外观设计方面没有什么变动,这一代凯美瑞相比老款车型进行了大胆革新,采用品牌最新的设计思路,同时也保留了一些传统元素。

具体来看,新车前脸采用了比较扁平的格栅设计,两侧C形大灯组与之相连,视觉一体感比较强,同时也有效拉伸了前脸横向视觉宽度。下包围部分还配备了无边框进气格栅和垂直布局的导流槽,风格显得比较大气。

新车侧面采用传统的三厢轿车造型,风格比较稳重。贯穿式腰线从前翼子板延伸到车尾,轮眉和侧裙部分还设计有隆起的筋线,带来了一定的层次感和肌肉感,下方的多幅式造型轮毂也比较大气。车身尺寸方面,其长宽高分别是4915(4950)/1840(1850)/1450mm,轴距为2825mm,定位是中型轿车。

新车的尾部设计有略微上翘的小鸭尾,尾灯组的造型和前大灯组相呼应,点亮后很有辨识度。下包围部分的造型比较简洁,并且采用了隐藏式排气布局。

车内部分,这代凯美瑞也采用了全新设计,造型更为简洁,品质感和科技感也有所提升,中控区域匹配有真皮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2.3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以及机械式挡把,HUD抬头显示也是全系标配。此外,车机内置高通骁龙8155芯片,拥有超4倍算力,支持普通话和方言的语音助手,保证了功能性和流畅度方面的表现。

乘坐部分,新车还升级了座椅功能,标配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驾驶位电动座椅记忆等,后排座椅还支持比例放倒,舒适性进一步提升。此外,新车还全系标配了10SRS空气囊,配备同级少见的前排中央气囊,为乘客提供了更为周全的保护。

其他配置方面,新车标配了胎压显示、L2级别辅助驾驶、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自动LED大灯、分段式天幕、自动雨刷、前排15W手机无线充电、方向盘记忆、自动空调以及后排出风口等功能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的顶配旗舰版车型,还增加了分段式全景天窗、方向盘加热、电动后窗遮阳帘、后侧窗遮阳帘、后排中央扶手空调娱乐控制面板、驾驶席10向电动调节、香氛系统、三区独立空调、10安全气囊、AHS远光灯自适应控制系统、TSS 3.0扩展包(包含LCA变道辅助功能、FCTA前方交通穿行警示系统、DMC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等。 

新款凯美瑞的市场竞争态势如何?

作为丰田全球最畅销的车系之一,凯美瑞从1982年诞生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九代,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辆。这些年,凯美瑞在国内市场也建立了良的口碑,曾经也是一度掀起加价热潮,此后也一直稳居中型车市场的销量前列。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崛起和国内消费习惯的改变,像凯美瑞这样的老牌选手的地位也逐渐受到冲击。

为了迎合目前新能源的发展需求,凯美瑞的老对手们也在寻求改变和突破,比如新一代雅阁首次引进了插电混动车型,中期改款天籁也针对多媒体和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升级改进,而全新一代迈腾也将于近期完成上市,不仅采用全新设计,而且还将搭载全新智能驾驶方案。对于凯美瑞来说,想要稳住市场地位,改变就更加迫在眉睫。

今年3月份,全新一代凯美瑞上市,新车在外观、内饰、底盘方面都做出了明显改变,而且还新增了2.0HEV电混双擎车型,价格上也比老款有所下调,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而时隔三个月,凯美瑞又增加了2.5L混动版本,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凭借更强的动力性和油耗表现,应该会吸引更多用户关注。 

结束语:

正所谓“适者生存”,在汽车圈更是如此。全新凯美瑞的改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新能源浪潮的席卷下,全新凯美瑞除了面对曾经老对手们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众自主新能源车型的蚕食,要想在销量上保持原有水平恐怕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您对这款新车如何看待,不妨一起来聊聊吧。

展开查看更多

车世界周刊

关注

乘坐部分,新车还升级了座椅功能,标配了前排座椅加热/通风、驾驶位电动座椅记忆等,后排座椅还支持比例放倒,舒适性进一步提升。此外,新车还全系标配了10SRS空气囊,配备同级少见的前排中央气囊,为乘客提供了更为周全的保护。

其他配置方面,新车标配了胎压显示、L2级别辅助驾驶、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自动LED大灯、分段式天幕、自动雨刷、前排15W手机无线充电、方向盘记忆、自动空调以及后排出风口等功能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的顶配旗舰版车型,还增加了分段式全景天窗、方向盘加热、电动后窗遮阳帘、后侧窗遮阳帘、后排中央扶手空调娱乐控制面板、驾驶席10向电动调节、香氛系统、三区独立空调、10安全气囊、AHS远光灯自适应控制系统、TSS 3.0扩展包(包含LCA变道辅助功能、FCTA前方交通穿行警示系统、DMC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等。 

新款凯美瑞的市场竞争态势如何?

作为丰田全球最畅销的车系之一,凯美瑞从1982年诞生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九代,累计销量突破2000万辆。这些年,凯美瑞在国内市场也建立了良的口碑,曾经也是一度掀起加价热潮,此后也一直稳居中型车市场的销量前列。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崛起和国内消费习惯的改变,像凯美瑞这样的老牌选手的地位也逐渐受到冲击。

为了迎合目前新能源的发展需求,凯美瑞的老对手们也在寻求改变和突破,比如新一代雅阁首次引进了插电混动车型,中期改款天籁也针对多媒体和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升级改进,而全新一代迈腾也将于近期完成上市,不仅采用全新设计,而且还将搭载全新智能驾驶方案。对于凯美瑞来说,想要稳住市场地位,改变就更加迫在眉睫。

展开查看更多

车世界周刊

关注

近日,我们从广汽丰田官方获悉,旗下第九代凯美瑞搭载2.5L混动系统的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提供3款配置可选,售价为21.98-25.98万元。相比目前在售的2.0L混动以及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此次推出的2.5L混动车型有着更强的动力性能。 

2.5L混动版车型最大亮点是什么?

作为新增车型,2.5L混动车型最大的变化和亮点就是动力系统。先来看一组参数,这套2.5L混动系统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6kW,相比2.0L发动机提升了24kW,最大扭矩为221N·m,比2.0L发动机提升了33N·m。电机方面,其电机峰值功率为100kW,峰值扭矩为208N·m,分别比2.0L版本高了17kW和2N·m。此外,新车的综合功率达到169kW,相比2.0L混动系统高了24kW,因此动力性能更强。

传动系统部分,2.5L混动车型依然匹配的是我们熟悉的E-CVT无级变速箱,官方WLTC综合油耗为4.55L,而2.0L混动车型的油耗为4.5L,油耗基本上持平,并且可以获得1000km+的超长续航。在同级车型中,这样的油耗和续航表现算是比较优秀的了。

此外,在丰田独有的PSD智能动力分配下,可以让发动机和电机高效配合,使其维持在最经济运转区间,同时保持优越的加速感,据说零百加速可以进入7秒区间。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商业评论

关注

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和秦L的时间,和丰田、马自达、斯巴鲁联合发布插电式混动车(PHV)小型新型发动机时间是同一天,5月28日。

这被人们解读为比亚迪向丰田宣战,或者丰田磨砺优势的发动机技术来制衡比亚迪。

二者虽然都是混动,但技术路线是不一样的。

比亚迪的插混是电驱为主、内燃机为辅,丰田是以发动机直驱为主的动力分流模式,这是因为彼时日系车的电驱太贵,故采用小电池、弱电机,启动车辆的时候,用电驱悠至40公里/时以上,然后发动机介入,以发动机驱动为主。

从驾驶体验上来看,有人认为以电驱为主的体验感要更。行驶至70-80公里/小时,只要不提速,其实一直可以使用电驱,平稳顺畅。发动机介入的时候,用的是增程模式,对发动机来说热效率越高越

这就是比亚迪、吉利在热效率上争做第一的原因。

以发动机驱动为主的混动,由于小电机的功率较弱,车子开启不久发动机便介入驱动,噪音和驾驶体验都没有直接电驱感受更舒适。

秦L 的两款电池容量分别是10.08kWh 和 15.87kWh ,分别对应 80km 和 120km 的 CLTC 续航,WLTC 续航则分别为 60km 和 90km。

120km的CLTC 续航实际上是大功率电池,可以直接当电车开,这对于驾驶体验来说是个优势。

当然,多位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比亚迪在宣传方面,有些夸张。

比如,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宣称,秦L油耗数据已经突破2L/100km大关,进入“2时代”。

比亚迪使用的油耗测试标准为NEDC老标准,而非当前实际使用的WLTC新标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家就指出,NEDC标准迭代速度较慢,测试条件与实际行驶差异较大,使用该标准数据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企业宣传油耗等数据时,应当采用当前实际使用的标准,如WLTC,以还原实际油耗表现。

2021年中国已经执行WLTC新标准,该标准测试条件更严苛,测的数值也更接近实际油耗。按WLTC标准,秦L的油耗为3.8L/100km。

汽车博主同时也是比亚迪车主“向北不断电”为此专门进行了三天的直播实测,证明CLTC120km版本的秦L满电满油的综合续航是1977 km。

据该博主描述,经过两次跳枪,秦L实际加入66.74L油量,最后实际每百公里油耗为3.37L,相当于120公里版本NEDC每百公里油耗为3.08L,WLTC每百公里油耗为3.98L。

前述匿名人士称,大油箱+大电池的配置,当然续航高了。

其实,混动续航突破2000公里已经不是新鲜事。

在混动方面,“两田”发力最早,只不过丰田死守发动机、坚守普通混动(HEV),本田则要灵活得多。

比如采用了第四代i-MMD的全新雅阁e:PHEV,满电一箱油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132.7km,实测突破了2000km,最高油耗4L/100 km,按照NEDC算,综合油耗能低至1L/100km。

奇瑞的星纪元ET满电一箱油完成了续航里程2141.4km的极限续航挑战;东风风神L7官方标注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500km,媒体实测续航2054km;搭载最新一代雷神混动技术的吉利银河星舰,官方称在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2000km,极限亏电油耗也能达到2L/100km,实测情况有待上市之后。

比亚迪的“虚高”,是想要给消费者形成深刻的记忆点。它的目标,是B级市场。

B级≠A级

B级车是中型车。

相较于秦PLUS在A级车市场对朗逸、轩逸的强势替代,B级轿车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较低,是合资品牌尚且占据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

从4月的B级车销量来看,传统合资品牌在15万-25万元区间的中高级车市场,宝刀不老。

销量榜前十中,合资选手占据八个席位,另外两位自主选手并不是比亚迪,而是红旗。

B级车中的长青树,是日系三剑客凯美瑞、雅阁、天籁和德系双雄帕萨特、迈腾

B级车中出现了德系升、日系降的销量走势,帕迈双雄对凯美瑞二打一,头部格局生变。

凯美瑞2023年以229223辆的销量连续三年蝉联B级车销冠,可是今年以来月销量就没有突破过一万辆,3月份时甚至跌破7000辆。

这也许是以前加价才能提车的凯美瑞如今选择降价的原因。

不过,B级车的大盘还是合资车企的。

4月B级车销量top10中,十中有九均为油车,只有第十名的红旗E-QM5是电车。

这和A级车市场是两种天地。

4月,自主品牌在A级车市场“油电”齐发力,稳占榜单前十中的六席,其中比亚迪秦PLUS和驱逐舰05继续霸榜。而丰田旗下的卡罗拉和雷凌,已经连续4个月跌出A级车市场前十榜单。

前述匿名人士分析称,丰田在A级车市场至今都未布局纯电动车型,这是它掉出中国市场十强榜单的重要原因。

这和丰田坚持盈利的策略相关。丰田不会采取为了占领市场无休止低价的策略。它以盈利为目标,不赚钱的事不做,在亏钱的纯电和赚钱的混动上,丰田一直在后者上坚守和发力。

比亚迪之心,众人皆知:用低价策略,在B级市场复制在A级市场的成功。

前述匿名人士认为,这两个市场的客户群体和特点不同。

10万-15万元级乃至10万元以下的市场用户,更关注车辆的价格,新能源车要比同价位的油车用车成本更低,并且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很多配置上能够带来越级体验,所以性价比有优势的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这个细分市场有优势。

但15万-25万元区间,这部分消费者没有那么在意油耗,更注重品牌形象,品质口碑带来的价值感。

再加上主流合资品牌乃至一线豪华品牌多少都参与到价格战中,更有性价比的合资、豪华油车,还是能吸引不少消费者。

该匿名人士称,比亚迪很有可能会在这个细分市场尝到合资车企的苦头。

丰田要卷的和比亚迪要卷的,逻辑不一样,市场也不一样。

丰田之所以在5月28日联合其他两家日企宣布小型新型混动发动机,它要卷的是美国市场。这是最赚钱的汽车市场。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商业评论

关注

谁会对比亚迪号称百公里油耗3L以下、续航能达2000公里、9.98万元的秦L动心?

汽车商业评论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有的消费者对续航1000公里以上的油耗和续航没那么在意:“我差的是这1000公里吗?我差的其实是40万元一个的固定车位。”

有网约车司机对这款车很上心。对于每天开300-400公里车程的网约车司机来说,这款车就太划算了,价格在10万元以下,一箱油够开一周。

不过,一位资深汽车咨询人士却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消费者在随机调查时说的话,一般都不准确,不予采信。

这位业内人士经过长达数十年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发现,油耗这一选项甚至排不进影响购车选项前五位,但却是消费者真正掏腰包时会认真考虑的因素。

尤其是近年极端天气频发,人们对过年期间暴风雪交加的高速路上电动车趴窝的景象心有余悸。哪怕为了过年这个稀有的场景,人们也会在购车时考虑低油耗、长续航的选项。

也有匿名业内人士认为,低油耗、长续航不仅仅是比亚迪秦L一家独有,很多车型都能做到。

“关键是看比亚迪想要什么。”这位人士认为,比亚迪是想要杀进B级车市场,用它在A级车市场的低价竞争策略横扫B级车市场。

但B级车市场和A级车市场不同。这个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的容忍度比A级车市场要高,对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所以比亚迪将A级车市场的竞争策略套用到B级车市场,未必行得通。

某种程度上,B级车市场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取得对燃油车压倒性优势的关键市场,是根难啃的骨头。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其他竞品反而有机会,在产品力、宣传、销售上亮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打个反击。

电驱VS发动机驱动

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和秦L的时间,和丰田、马自达、斯巴鲁联合发布插电式混动车(PHV)小型新型发动机时间是同一天,5月28日。

这被人们解读为比亚迪向丰田宣战,或者丰田磨砺优势的发动机技术来制衡比亚迪。

二者虽然都是混动,但技术路线是不一样的。

比亚迪的插混是电驱为主、内燃机为辅,丰田是以发动机直驱为主的动力分流模式,这是因为彼时日系车的电驱太贵,故采用小电池、弱电机,启动车辆的时候,用电驱悠至40公里/时以上,然后发动机介入,以发动机驱动为主。

从驾驶体验上来看,有人认为以电驱为主的体验感要更。行驶至70-80公里/小时,只要不提速,其实一直可以使用电驱,平稳顺畅。发动机介入的时候,用的是增程模式,对发动机来说热效率越高越

这就是比亚迪、吉利在热效率上争做第一的原因。

以发动机驱动为主的混动,由于小电机的功率较弱,车子开启不久发动机便介入驱动,噪音和驾驶体验都没有直接电驱感受更舒适。

秦L 的两款电池容量分别是10.08kWh 和 15.87kWh ,分别对应 80km 和 120km 的 CLTC 续航,WLTC 续航则分别为 60km 和 90km。

120km的CLTC 续航实际上是大功率电池,可以直接当电车开,这对于驾驶体验来说是个优势。

当然,多位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比亚迪在宣传方面,有些夸张。

比如,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宣称,秦L油耗数据已经突破2L/100km大关,进入“2时代”。

比亚迪使用的油耗测试标准为NEDC老标准,而非当前实际使用的WLTC新标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家就指出,NEDC标准迭代速度较慢,测试条件与实际行驶差异较大,使用该标准数据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企业宣传油耗等数据时,应当采用当前实际使用的标准,如WLTC,以还原实际油耗表现。

2021年中国已经执行WLTC新标准,该标准测试条件更严苛,测的数值也更接近实际油耗。按WLTC标准,秦L的油耗为3.8L/100km。

汽车博主同时也是比亚迪车主“向北不断电”为此专门进行了三天的直播实测,证明CLTC120km版本的秦L满电满油的综合续航是1977 km。

据该博主描述,经过两次跳枪,秦L实际加入66.74L油量,最后实际每百公里油耗为3.37L,相当于120公里版本NEDC每百公里油耗为3.08L,WLTC每百公里油耗为3.98L。

前述匿名人士称,大油箱+大电池的配置,当然续航高了。

其实,混动续航突破2000公里已经不是新鲜事。

在混动方面,“两田”发力最早,只不过丰田死守发动机、坚守普通混动(HEV),本田则要灵活得多。

比如采用了第四代i-MMD的全新雅阁e:PHEV,满电一箱油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132.7km,实测突破了2000km,最高油耗4L/100 km,按照NEDC算,综合油耗能低至1L/100km。

奇瑞的星纪元ET满电一箱油完成了续航里程2141.4km的极限续航挑战;东风风神L7官方标注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500km,媒体实测续航2054km;搭载最新一代雷神混动技术的吉利银河星舰,官方称在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2000km,极限亏电油耗也能达到2L/100km,实测情况有待上市之后。

比亚迪的“虚高”,是想要给消费者形成深刻的记忆点。它的目标,是B级市场。

B级≠A级

B级车是中型车。

相较于秦PLUS在A级车市场对朗逸、轩逸的强势替代,B级轿车细分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较低,是合资品牌尚且占据主导地位的细分市场。

从4月的B级车销量来看,传统合资品牌在15万-25万元区间的中高级车市场,宝刀不老。

销量榜前十中,合资选手占据八个席位,另外两位自主选手并不是比亚迪,而是红旗。

B级车中的长青树,是日系三剑客凯美瑞、雅阁、天籁和德系双雄帕萨特、迈腾

B级车中出现了德系升、日系降的销量走势,帕迈双雄对凯美瑞二打一,头部格局生变。

凯美瑞2023年以229223辆的销量连续三年蝉联B级车销冠,可是今年以来月销量就没有突破过一万辆,3月份时甚至跌破7000辆。

这也许是以前加价才能提车的凯美瑞如今选择降价的原因。

不过,B级车的大盘还是合资车企的。

4月B级车销量top10中,十中有九均为油车,只有第十名的红旗E-QM5是电车。

这和A级车市场是两种天地。

4月,自主品牌在A级车市场“油电”齐发力,稳占榜单前十中的六席,其中比亚迪秦PLUS和驱逐舰05继续霸榜。而丰田旗下的卡罗拉和雷凌,已经连续4个月跌出A级车市场前十榜单。

前述匿名人士分析称,丰田在A级车市场至今都未布局纯电动车型,这是它掉出中国市场十强榜单的重要原因。

这和丰田坚持盈利的策略相关。丰田不会采取为了占领市场无休止低价的策略。它以盈利为目标,不赚钱的事不做,在亏钱的纯电和赚钱的混动上,丰田一直在后者上坚守和发力。

比亚迪之心,众人皆知:用低价策略,在B级市场复制在A级市场的成功。

前述匿名人士认为,这两个市场的客户群体和特点不同。

10万-15万元级乃至10万元以下的市场用户,更关注车辆的价格,新能源车要比同价位的油车用车成本更低,并且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很多配置上能够带来越级体验,所以性价比有优势的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这个细分市场有优势。

但15万-25万元区间,这部分消费者没有那么在意油耗,更注重品牌形象,品质口碑带来的价值感。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商业评论

关注

谁会对比亚迪号称百公里油耗3L以下、续航能达2000公里、9.98万元的秦L动心?

汽车商业评论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有的消费者对续航1000公里以上的油耗和续航没那么在意:“我差的是这1000公里吗?我差的其实是40万元一个的固定车位。”

有网约车司机对这款车很上心。对于每天开300-400公里车程的网约车司机来说,这款车就太划算了,价格在10万元以下,一箱油够开一周。

不过,一位资深汽车咨询人士却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消费者在随机调查时说的话,一般都不准确,不予采信。

这位业内人士经过长达数十年对消费者行为研究发现,油耗这一选项甚至排不进影响购车选项前五位,但却是消费者真正掏腰包时会认真考虑的因素。

尤其是近年极端天气频发,人们对过年期间暴风雪交加的高速路上电动车趴窝的景象心有余悸。哪怕为了过年这个稀有的场景,人们也会在购车时考虑低油耗、长续航的选项。

也有匿名业内人士认为,低油耗、长续航不仅仅是比亚迪秦L一家独有,很多车型都能做到。

“关键是看比亚迪想要什么。”这位人士认为,比亚迪是想要杀进B级车市场,用它在A级车市场的低价竞争策略横扫B级车市场。

但B级车市场和A级车市场不同。这个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的容忍度比A级车市场要高,对品牌有一定的忠诚度,所以比亚迪将A级车市场的竞争策略套用到B级车市场,未必行得通。

某种程度上,B级车市场是新能源汽车能够取得对燃油车压倒性优势的关键市场,是根难啃的骨头。在这个细分市场上,其他竞品反而有机会,在产品力、宣传、销售上亮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打个反击。

电驱VS发动机驱动

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和秦L的时间,和丰田、马自达、斯巴鲁联合发布插电式混动车(PHV)小型新型发动机时间是同一天,5月28日。

这被人们解读为比亚迪向丰田宣战,或者丰田磨砺优势的发动机技术来制衡比亚迪。

二者虽然都是混动,但技术路线是不一样的。

比亚迪的插混是电驱为主、内燃机为辅,丰田是以发动机直驱为主的动力分流模式,这是因为彼时日系车的电驱太贵,故采用小电池、弱电机,启动车辆的时候,用电驱悠至40公里/时以上,然后发动机介入,以发动机驱动为主。

从驾驶体验上来看,有人认为以电驱为主的体验感要更。行驶至70-80公里/小时,只要不提速,其实一直可以使用电驱,平稳顺畅。发动机介入的时候,用的是增程模式,对发动机来说热效率越高越

这就是比亚迪、吉利在热效率上争做第一的原因。

以发动机驱动为主的混动,由于小电机的功率较弱,车子开启不久发动机便介入驱动,噪音和驾驶体验都没有直接电驱感受更舒适。

秦L 的两款电池容量分别是10.08kWh 和 15.87kWh ,分别对应 80km 和 120km 的 CLTC 续航,WLTC 续航则分别为 60km 和 90km。

120km的CLTC 续航实际上是大功率电池,可以直接当电车开,这对于驾驶体验来说是个优势。

当然,多位业内人士和消费者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比亚迪在宣传方面,有些夸张。

比如,比亚迪在发布会上宣称,秦L油耗数据已经突破2L/100km大关,进入“2时代”。

比亚迪使用的油耗测试标准为NEDC老标准,而非当前实际使用的WLTC新标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专家就指出,NEDC标准迭代速度较慢,测试条件与实际行驶差异较大,使用该标准数据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企业宣传油耗等数据时,应当采用当前实际使用的标准,如WLTC,以还原实际油耗表现。

2021年中国已经执行WLTC新标准,该标准测试条件更严苛,测的数值也更接近实际油耗。按WLTC标准,秦L的油耗为3.8L/100km。

汽车博主同时也是比亚迪车主“向北不断电”为此专门进行了三天的直播实测,证明CLTC120km版本的秦L满电满油的综合续航是1977 km。

据该博主描述,经过两次跳枪,秦L实际加入66.74L油量,最后实际每百公里油耗为3.37L,相当于120公里版本NEDC每百公里油耗为3.08L,WLTC每百公里油耗为3.98L。

前述匿名人士称,大油箱+大电池的配置,当然续航高了。

其实,混动续航突破2000公里已经不是新鲜事。

在混动方面,“两田”发力最早,只不过丰田死守发动机、坚守普通混动(HEV),本田则要灵活得多。

比如采用了第四代i-MMD的全新雅阁e:PHEV,满电一箱油综合续航里程可达2132.7km,实测突破了2000km,最高油耗4L/100 km,按照NEDC算,综合油耗能低至1L/100km。

奇瑞的星纪元ET满电一箱油完成了续航里程2141.4km的极限续航挑战;东风风神L7官方标注满油满电综合续航1500km,媒体实测续航2054km;搭载最新一代雷神混动技术的吉利银河星舰,官方称在满油满电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2000km,极限亏电油耗也能达到2L/100km,实测情况有待上市之后。

展开查看更多

80君的汽车视野

关注

在汽车市场中,B级轿车市场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中丰田凯美瑞一直都有着坚实的地位。但现在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其中东风本田英仕派就有足够的实力挑战凯美瑞。今天,我们将对这两款中型轿车进行深入对比,从制动性能、加速性能、空间表现、外观设计、综合油耗和整车静谧性等几个核心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动力性能对于汽车来说尤为重要,对B级轿车更是如此。在加速性能方面,本田英仕派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搭载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141kW,最大扭矩为260N·m,这一动力组合使得英仕派在加速测试中表现出色。根据测试数据,英仕派的0-100km/h加速时间更短仅为8.97秒,展现出更快的动力响应。在红绿灯起步、中高速超车等路况中,英仕派都能提供更为迅速和流畅的动力输出。

相比之下,丰田凯美瑞搭载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动力参数上不及英仕派。百公里加速成绩为10.47秒。虽然凯美瑞的动力表现也足够应对日常驾驶需求,但在与英仕派的对比中,其加速性能略显逊色。

对于一台车来说,能开的起来也得能刹得住。在制动性能方面,本田英仕派同样表现出色。英仕派的底盘设计更偏运动风格,车架刚性更强,这为车辆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制动基础。同时,英仕派采用了规格更宽更大的轮胎(235/45 R18),抓地力更强,进一步提升了制动性能。在实际测试中,英仕派的制动距离更短,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多的安全空间。

而丰田凯美瑞的轮胎规格相对较窄(215/55 R17),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制动效果。在实测成绩上也是如此,英仕派时速100km/h-0刹停距离为34.8米,凯美瑞为35.76米。虽然凯美瑞的制动系统也经过精心调校,但在与英仕派的对比中,其制动性能稍显不足。

英仕派

凯美瑞

B级轿车的定位本是宜商宜家的,所以乘坐空间是需要深度考量的。通过实际乘坐体验不难发现,在空间方面,本田英仕派凭借其更长的车身尺寸(4979mm)和更大的轴距(2830mm),为乘客提供了更加宽敞的乘坐空间。同时,得益于本田MM的设计理念,英仕派的车内空间规划更加合理,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乘客都能享受到舒适的乘坐体验。

在静谧性方面,凯美瑞全车采用双层隔音玻璃自然不差,但英仕派也通过多项NVH优化措施来提升车内静谧性。通过在不同速度下的车内噪音数据采集对比,我们发现英仕派在怠速、60km/h、80km/h和100km/h等速度下的噪音水平均低于凯美瑞,展现出更加优秀的静谧效果。车辆越安静,整车的高级感就更强。

在油耗方面,虽然凯美瑞搭载的自吸发动机在官方油耗数值上可能更具优势,但在实际用车过程中,环境因素对油耗的影响较大。但实测数据来看,两台车的百公里油耗相差并不大,只相差了0.11L每百公里。但英仕派却有着更强的动力输出,真正做到了低能耗高效率。

总的来说,英仕派和凯美瑞相比,虽然是后起之秀但无论是从性能还是空间方面表现都更加出色,尤其是整台车的性能取向能更的取悦当下更加年轻化的B级车消费群体,毕竟谁不想要一台省油又高效的车呢?综上所述,现在B级轿车的标杆,英仕派能扛得起来了。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