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第九代雅阁

易车知识库 雅阁

245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我有车

关注

实际上,广汽本田在国内市场的节节败退,也是合资阵营陷入增长困局的缩影。当前广汽丰田的市场表现也不容乐观,今年5月份单月销量6.11万辆,同比下滑17.00%,而1-5月累计销量26.59万辆,同比下滑27.26%。

据相关统计,以往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占据广汽集团超半数以上的基数,但随着时下自主新能源品牌的走强,合资品牌在集团内的份额有所缩水,这也意味着其燃油车市场正被新能源汽车市场蚕食。

▲ 销量骤降,广汽本田大裁员了?

540.jpg

根据本田中国发布的5月销量快报显示,5月份单月本田在华累计销量6.62万辆,另外其前5个月累计销量达到34.69万辆,同比下滑16.7%。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到,东风本田以及广汽本田目前月销量已经在3~4万辆月均销量左右徘徊,这一数据较2020-2023年在华销量数据,已经下降了接近一半儿。

此前本田汽车就已经表示,对2024年在华销量做了不太乐观的预期,相比去年可能全年销量会继续下滑13%,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年度总销量预估为106万辆,但是今年5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本田在华仅仅完成了上述年终目标的32.7%。这就导致,即便是本田在华已经有了心里预期与相对保守的年度目标,但本田也很难有充足把握成功撞线了……

541.jpg

事实上,本田下滑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在现阶段本田在华布局的新能源的确不多,其中包含雅阁e:PHEV车型、CR-V e:PHEV车型以及本田e:NS1等等。本田当前这样大幅度的销量下滑,也就表明并未做到守住燃油车阵营的基盘,同时新能源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好。

以广汽本田雅阁e:PHEV车型为例,其在今年前5个月销量2723辆,月均销量不过550辆;东风本田CR-V e:PHEV车型,除了今年1月份1202辆的销量,后续四个月销量均未超过500辆;而本田e:NS1销量就相对更惨了,其月均销量不过200辆。

542.jpg

按理说,本田在日系车企中,其并不抵触电气化,可实际上貌似花费大量精力搞电动化转型,可电动化进程依旧举步维艰。目前本田在华投放的新能源车产品达到了7款,这个数字在合资车企当中并不算少,但通过上述数据也反映出,目前本田在华投放的新能源产品,并未达到预期。

当然本田在华的产品推新速度明显不足,细数看来,本田在主流市场投放的全新车型,还是2023年5月上市的第11代雅阁,除此之外,近一年来本田并未迭代其重要细分车型。

543.jpg

由于为了平衡销量下滑所带来的经营压力,本田今年开启了大规模裁员模式。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广汽本田在今年5月已经完成了14%的裁员计划,涉及离职员工约1700多名。此外在产能方面,本田计划在华减产20%左右。

▲ 本田雅阁还值得买吗?

545.jpg

早在去年,第11代雅阁已经上市,这代雅阁在内外饰部分迎来了较大变化,同时在继续提供锐·T动(汽油版)1.5T车型的同时,还搭载了第四代i-MMD双电机插混系统,拥有全新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还上了大容量电池组,使新车在行驶品质、动力性能等多个维度都迎来了较大变化。

目前本田在华销量最好的车型,就是广汽本田雅阁。在年初时,2023款雅阁260TURBO智享版落地还要17万左右,现在该版本车型做完贷款叠加综合优惠以后,已经都不到16万了,该版本也是目前雅阁车系的主销车型之一。

1112.jpg

第11代雅阁,全系标配主动降噪功能,同时在加上动力以及车内选材上的优化,上代老款车型的噪音抑制问题,在这代车型上解决了不少。但现在这车槽点最多的地方其实还是车机方面,该车虽然给了12.3英寸中控屏,同时内置Honda Connect 4.0系统,可有车主抱怨称黑屏和卡顿现象。

不过第十一代国产雅阁是没有e:HEV混动版车型的,但这一版本早在海外市场已经发布了。据悉,海外车型上的可能是最新的第4.5代HEV油电混动系统,目前暂不得知国内市场是否会跟进这一全新油电混动版车型,如果能够引入国产对于后期销量增长还是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

194.jpg

当前国产在售的Honda车型,已经提供了Honda SENSING 360安全系统,这是通过车辆每个角落总计5个毫米波雷达实现的360度传感,现款本田雅阁除了入门级车型,其余版本标配这一L2级驾驶辅助系统。

而此前发布的新型Honda SENSING 360+系统,则是上述功能上升级版,该系统新增了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和高清地图,能够协助系统提升车辆控制精度以及确认驾驶员的状态。据悉,Honda SENSING 360+系统将于今年在国内市场当中率先搭载,也是全球市场当中的首次应用,预计在新款雅阁上也将首发这一全新系统。

882.jpg

第11代广汽本田雅阁,除了内外饰迎来较大变化以外,还首次带来了e: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兼顾了城市短途出行的低成本需求,以及长途出行无焦虑的优势,其中现款雅阁e:PHEV车型给到的是17.7kWh三元锂电池组,WLTC纯电续航里程82公里。

随着当前终端市场优惠力度加大,现款雅阁车系的性价比和市场竞争力相对不错,今年以来已连续5个月销量月销突破万辆,但想重回以往的月销2万辆行列,其实还相对较难。一方面,现有的雅阁e:PHEV的确不卖座,同时车系里也没有e:HEV版本引入消息。另一方面,随着自主新能源车型的崛起,也的确在不断蚕食雅阁的市场空间。

展开查看更多

我有车

关注

早在去年,第11代雅阁已经上市,这代雅阁在内外饰部分迎来了较大变化,同时在继续提供锐·T动(汽油版)1.5T车型的同时,还搭载了第四代i-MMD双电机插混系统,拥有全新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还上了大容量电池组,使新车在行驶品质、动力性能等多个维度都迎来了较大变化。

目前本田在华销量最好的车型,就是广汽本田雅阁。在年初时,2023款雅阁260TURBO智享版落地还要17万左右,现在该版本车型做完贷款叠加综合优惠以后,已经都不到16万了,该版本也是目前雅阁车系的主销车型之一。

1112.jpg

第11代雅阁,全系标配主动降噪功能,同时在加上动力以及车内选材上的优化,上代老款车型的噪音抑制问题,在这代车型上解决了不少。但现在这车槽点最多的地方其实还是车机方面,该车虽然给了12.3英寸中控屏,同时内置Honda Connect 4.0系统,可有车主抱怨称黑屏和卡顿现象。

不过第十一代国产雅阁是没有e:HEV混动版车型的,但这一版本早在海外市场已经发布了。据悉,海外车型上的可能是最新的第4.5代HEV油电混动系统,目前暂不得知国内市场是否会跟进这一全新油电混动版车型,如果能够引入国产对于后期销量增长还是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

194.jpg

当前国产在售的Honda车型,已经提供了Honda SENSING 360安全系统,这是通过车辆每个角落总计5个毫米波雷达实现的360度传感,现款本田雅阁除了入门级车型,其余版本标配这一L2级驾驶辅助系统。

而此前发布的新型Honda SENSING 360+系统,则是上述功能上升级版,该系统新增了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和高清地图,能够协助系统提升车辆控制精度以及确认驾驶员的状态。据悉,Honda SENSING 360+系统将于今年在国内市场当中率先搭载,也是全球市场当中的首次应用,预计在新款雅阁上也将首发这一全新系统。

882.jpg

第11代广汽本田雅阁,除了内外饰迎来较大变化以外,还首次带来了e: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兼顾了城市短途出行的低成本需求,以及长途出行无焦虑的优势,其中现款雅阁e:PHEV车型给到的是17.7kWh三元锂电池组,WLTC纯电续航里程82公里。

展开查看更多

我有车

关注

早在去年,第11代雅阁已经上市,这代雅阁在内外饰部分迎来了较大变化,同时在继续提供锐·T动(汽油版)1.5T车型的同时,还搭载了第四代i-MMD双电机插混系统,拥有全新2.0L直喷阿特金森发动机,还上了大容量电池组,使新车在行驶品质、动力性能等多个维度都迎来了较大变化。

目前本田在华销量最好的车型,就是广汽本田雅阁。在年初时,2023款雅阁260TURBO智享版落地还要17万左右,现在该版本车型做完贷款叠加综合优惠以后,已经都不到16万了,该版本也是目前雅阁车系的主销车型之一。

1112.jpg

第11代雅阁,全系标配主动降噪功能,同时在加上动力以及车内选材上的优化,上代老款车型的噪音抑制问题,在这代车型上解决了不少。但现在这车槽点最多的地方其实还是车机方面,该车虽然给了12.3英寸中控屏,同时内置Honda Connect 4.0系统,可有车主抱怨称黑屏和卡顿现象。

不过第十一代国产雅阁是没有e:HEV混动版车型的,但这一版本早在海外市场已经发布了。据悉,海外车型上的可能是最新的第4.5代HEV油电混动系统,目前暂不得知国内市场是否会跟进这一全新油电混动版车型,如果能够引入国产对于后期销量增长还是能起到一定帮助作用的。

194.jpg

当前国产在售的Honda车型,已经提供了Honda SENSING 360安全系统,这是通过车辆每个角落总计5个毫米波雷达实现的360度传感,现款本田雅阁除了入门级车型,其余版本标配这一L2级驾驶辅助系统。

而此前发布的新型Honda SENSING 360+系统,则是上述功能上升级版,该系统新增了驾驶员监控摄像头和高清地图,能够协助系统提升车辆控制精度以及确认驾驶员的状态。据悉,Honda SENSING 360+系统将于今年在国内市场当中率先搭载,也是全球市场当中的首次应用,预计在新款雅阁上也将首发这一全新系统。

882.jpg

第11代广汽本田雅阁,除了内外饰迎来较大变化以外,还首次带来了e: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兼顾了城市短途出行的低成本需求,以及长途出行无焦虑的优势,其中现款雅阁e:PHEV车型给到的是17.7kWh三元锂电池组,WLTC纯电续航里程82公里。

展开查看更多

星星car

关注

究其原因,高昂的价格,低廉的配置,敷衍的态度造就了如今的局面,本田从未想过与时共进,甚至可以说,只想在中国获取巨大的利益,造了一款中型车,22.58万的起售价,雅阁PHEV甚至仅有82km的纯电续航,而且快充都没给你配备。

展开查看更多

星星car

关注

随着5月份的销量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两年随着国产新能源的崛起,合资燃油车逐步在走向末路,尤其是日系车型,本来还要加价的雷克萨斯,如今再到店内买车,不加价了,甚至有些车型还有优惠。

广汽丰田5月产量51,180辆,同比下降35.41%;本年累计产量268,453辆,累计同比下降27.80%。5月销量61,088辆,同比下降17.00%;本年累计销量为265,928辆,同比下降27.26%。但是下滑最为严重的就是本田了。


5月份的销量公布以后,让人再次关注到了这一个近期有点消失了的车企——本田,广汽本田5月销量为32639辆,同比下滑41.31%,而1-5月累计销量,广汽本田同样下滑了24.3%。东风本田也好不到哪里去,销量下滑30%,东风集团5月份销量下滑13%。


目前本田在售的车型有24款车型,本月销量过万的为雅阁、CR-V以及皓影,这三款车型可谓是本田最经典的车型了,从进入到国内市场到现在,销量一直都是居高不下了,即便如今面对着国产新能源的冲击,销量依旧能够坚挺。


但是再好看的数据与之前对比也是呈现下滑之态的,在价格战、新能源战以及营销战等狂潮内卷而来的当下,不管是德系车、美系车以及日系车都是自身难保。

2024年虽然刚刚过半,但是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2023年整体一年达到了64万辆的数据,但是销量下滑为13.5%,创下历年新低。


销量下滑的背后,不仅仅是国产新能源的冲击,也不仅仅是价格战的内耗。质量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雅阁,其自第一代车型1976年发布后,便屡屡创下新纪录,但是在2020年全国20余万车主中多数人反馈雅阁在高速公路上动力消失,更有车主因此遭遇车祸。这完全就是在拿国内的消费者当做小白鼠。


而对于本田的新能源转型之路,也并不顺畅,旗下的PHEV车型,不管是CR-V还是雅阁都没有取得良好的成绩,两款车的销量每个月仅能维持900辆左右,而e:N系列,更是苦不堪言,三款e:N产品每个月更是不足300辆。


究其原因,高昂的价格,低廉的配置,敷衍的态度造就了如今的局面,本田从未想过与时共进,甚至可以说,只想在中国获取巨大的利益,造了一款中型车,22.58万的起售价,雅阁PHEV甚至仅有82km的纯电续航,而且快充都没给你配备。


就不说国内的20万的新能源了,就连model 3也能把这款落后的产品按在地上摩擦,要配置没配置,要颜值没颜值,每个月竟然还能卖出去500辆左右,我也实在想不通雅阁PHEV的受众群体是哪些,太小众了。你能想到这是2024年的内饰设计吗?


并且自5月以来,广本已通过逐级通知的形式,启动了大规模裁员,规模预计上千人。目前已有约1700人表示离职意愿,占到合资公司总人数的14%,预计裁员行动会持续到8月。对于此次裁员,广本方面同步回应称:“本次涉及的对象仅为劳务派遣人员并非正式员工,具体措施包括生产领域部分员工第一次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约、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等。”


整体来说,本田可以说是合资车型销量下滑最为明显的一家车企,广本当下销量骤降将近五成、东本同样好不到哪里去,现在本田就是在吃着老本,没有消费者买单,销量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展开查看更多

星星car

关注

究其原因,高昂的价格,低廉的配置,敷衍的态度造就了如今的局面,本田从未想过与时共进,甚至可以说,只想在中国获取巨大的利益,造了一款中型车,22.58万的起售价,雅阁PHEV甚至仅有82km的纯电续航,而且快充都没给你配备。

展开查看更多

每人Auto

关注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仅剩的两大合资品牌之一,广汽本田早在去年就传出裁员消息。那时,公司仅解雇了约900名劳务派遣人员。理由是燃油车销量大幅降低,人员过剩。此举在当时引发了业内不小震动,毕竟这是广汽本田成立25年来首次裁员,占当时广汽本田约1.3万名员工的7%。

而这次,命运的齿轮终于碾向正式工了。据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广汽本田裁员涉及约1700名员工,约占公司总人数的14%。不过,相比其他传出裁员消息的车企,广汽本田可以说是让自家老员工们离开得非常体面了。

排队“争抢”裁员名额

两年前,刚大学毕业就加入广汽本田技术部门的张鹤,最近羡慕起了被辞退的同事们。

自2024年5月,市场陆续传出广汽本田多个条线裁员的消息,张鹤在公司内部却没有感受到太多失落的情绪。只因此次广汽本田以主动离职为主,给出的赔偿政策十分丰厚。

据媒体援引内部人士消息,广汽本田将为离职员工提供“N+2+1.8”的补偿方案,“N+2是标准赔偿,1.8个月可能是奖金。”另外,此次裁员整体集中在5月份,预计会持续到8月。

要不是刚刚参加工作,张鹤就要心动了。他身边的许多老员工更是积极踊跃报名,想趁此机会提前“退休”。“报名的人太多了,听说还得抢名额,赔偿给的比特斯拉(N+3)还多。”

也因此,网上出现了“被别家车企裁员是灰心丧气,被广汽本田裁员是兴高采烈”的段子。的确,在社交平台上,每人Auto很少发现有被裁员工发帖埋怨,更没有听到太多“喷子”的声音。

据张鹤透露,此次裁员目前主要涉及的是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虽然多数属于一线岗位,但他们的薪资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微薄。“有的人一个月,光住房公积金就能有好几千元”。

▲ 广汽本田增城工厂。图 / VGC

谈到广汽本田一线工人的劳动报酬,张鹤颇有几分自豪。“我们流水线工人的薪资绝对是顶尖的,在国内无论什么行业,几乎都算一流的了。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话,以前还算是拔尖的,现在只能说一般。所以这次有些快退休的老员工主动报名进入裁员名单,拿了几十万的赔偿金,相当于提前退休了。”

按照张鹤的说法计算,广汽本田生产第一线的正式员工,有些月薪高的人可以拿到2.5万元~3万元,另外还有各种补贴。更资深的中层员工,月薪或能达到5万元~6万元的水平,这也与一些社交媒体上传出的赔偿金额比较相近。

钱琳的一位朋友在广汽本田生产线上已经工作了16年,今年已经40多岁的他也被卷进了风暴中心。

但由于级别不高,他的月薪在9000元左右,最后赔偿金只拿了十多万元。“听我朋友说,一位广汽本田一厂最高级别的班长,最后拿到赔偿金高达数十万。”钱琳说。

▲ 广汽本田。图 / VGC

其实广汽本田曾在回应媒体时提过,如员工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将依法依规、及时地提供经济补偿。“具体数量根据协商情况确定。”

即便自己只拿了十多万元,即便后来只能找到一份月薪4000元左右的保安工作暂时过渡着,但钱琳的朋友已经很知足了。“(赔偿)估计能超过90%的企业了。”

相比张鹤更多担忧年终奖能不能有着落,广汽集团旗下其他品牌的员工,还在担心自己的“饭碗”会不会丢了。尽管兄弟公司给出了比较好的赔偿方案,但处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态势中,他们还是难免紧张。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汽员工表示,目前自己所在的公司还没有裁员,但内部消息已经满天飞。“今年应该是要裁了,氛围不太好。之前都是一周双休,现在被卷的要搞单休了。”

没人能永远站在顶峰

现在,钱琳的朋友所在的生产线已经完全关停,而这也在许多广汽本田员工的意料之中。事实上,关于裁员他们早做好心理准备了。

最明显的信号出现在2021年。

在此之前,广汽本田在中国市场顺风顺水,是响当当的合资品牌巨头。2020年,该公司凭借年销80.89万辆的成绩,创下历史新高。

但每人Auto翻阅了广汽集团历年产销快报发现,自2021年起,广汽本田累计年销量下滑幅度持续扩大。

2021至2023年,广汽本田销量持续下滑,降幅从3.17%扩大到4.93%,去年更是达到了13.66%。进入2024年,情况并没有好转,5月,该公司单月销量同比降幅甚至超过了41%。若统计今年1-5月的累计销量,同比下滑24.3%的数字也十分刺眼。

要知道,自1999年日本汽车品牌本田进入中国市场后,仅凭雅阁这一款最具代表的车型,就赚得盆满钵满。

1999年,第六代雅阁于合资公司广州本田(后更名为“广汽本田”)正式国产下线,成为本田在华的首个国产车型,同时也是中国市场首批合资B级轿车的代表车型。

当时该车接近30万元的售价,都可以在北京的三环附近买一套60平米左右的房子了。即便如此,雅阁在那一年仍售出了9980辆,帮助广州本田缔造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分红”的奇迹。

▲ 广汽本田第十代雅阁260Turbo。图 / VGC

汪鑫还记得,当年本田雅阁国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第五代雅阁曾通过进口的方式引进,靠着高保值率和产品质量在国内拥有了不小的群众基础。第六代雅阁首批国产车型29.8万元的起售价,不仅比当时同级进口车型低了10万元左右,大大拉低了价格门槛。

同时,雅阁也堪称中国市场第一款与全球市场同步的车型,从全球首发到正式国产的间隔期,要快于当时的竞争对手大众帕萨特B5和别克君威。

汪鑫在2008年才终于买下自己心仪已久的雅阁。那是一辆第八代雅阁的2.0L自然吸气+5AT变速箱的版本,裸车花了17.8万元。此后整整15年,他对这辆车都十分爱惜。“对我来说一辆非常好的车,家用的话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2023年年底,汪鑫决心换掉这个老朋友。

谈及自己的老雅阁,汪鑫有很多的不舍。卖掉时,这辆车总共跑了10万公里出头,里程算比较少的,车况也不错,因此二手车残值近4.5万元。“当年日系车比德系车好就好在不爱坏,省油而且保值,后期养护费用低。要不是这辆车上年头了,我又有换更大SUV的需求,还真不一定会卖掉。”

在置换新车时,汪鑫没有考虑过新能源汽车,但本田品牌的SUV燃油车他也确实没看上。

特别是横向对比市场上的其他相似车型之后,他认为本田的几款SUV性价比不高,“要么配置低,要么动力没优势。”

另外,他更偏爱6座SUV,而本田在这块市场上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即使王牌车型CR-V和皓影提供了7座版本,但由于空间拥挤,充其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汪鑫坦言,现在市场上的车型太多了,和2008年那会儿不可同日而语。“雅阁在当年肯定算是一代神车,整体性价比很高,这么多年一直属于躺赚的状态。但现在时代变了,本田车的性价比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大家都在讲智能化,本田却还在比较基本的配置上算计消费者。”

▲ 广汽本田车展展台。图 / VGC

比如,2023年5月第十一代雅阁上市后,销量并没有如广汽本田预期的那样逐渐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从此前动辄一个月能卖1万~2万多辆,降至只有7000辆左右,新推出的能够上“绿牌”的插电混动版(e:PHEV)雅阁,月销量至今也没有破过1000辆。

迫于销量压力,雅阁开启了“以价换量”模式,入门车型终端售价一路下探至不到14万。

然而最无奈的现实是——降价,也很难拯救销量。

其实除了雅阁之外,广汽本田在过去10年间还诞生了飞度、缤智、冠道、凌派,这几款月销量均轻松过万辆的“神车”,但如今全部沦为市场的边缘化车型。2024年,这些车型的月均销量仅在2000辆左右。

展开查看更多

每人Auto

关注

当时该车接近30万元的售价,都可以在北京的三环附近买一套60平米左右的房子了。即便如此,雅阁在那一年仍售出了9980辆,帮助广州本田缔造了“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分红”的奇迹。

▲ 广汽本田第十代雅阁260Turbo。图 / VGC

汪鑫还记得,当年本田雅阁国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第五代雅阁曾通过进口的方式引进,靠着高保值率和产品质量在国内拥有了不小的群众基础。第六代雅阁首批国产车型29.8万元的起售价,不仅比当时同级进口车型低了10万元左右,大大拉低了价格门槛。

同时,雅阁也堪称中国市场第一款与全球市场同步的车型,从全球首发到正式国产的间隔期,要快于当时的竞争对手大众帕萨特B5和别克君威。

汪鑫在2008年才终于买下自己心仪已久的雅阁。那是一辆第八代雅阁的2.0L自然吸气+5AT变速箱的版本,裸车花了17.8万元。此后整整15年,他对这辆车都十分爱惜。“对我来说一辆非常好的车,家用的话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2023年年底,汪鑫决心换掉这个老朋友。

谈及自己的老雅阁,汪鑫有很多的不舍。卖掉时,这辆车总共跑了10万公里出头,里程算比较少的,车况也不错,因此二手车残值近4.5万元。“当年日系车比德系车好就好在不爱坏,省油而且保值,后期养护费用低。要不是这辆车上年头了,我又有换更大SUV的需求,还真不一定会卖掉。”

在置换新车时,汪鑫没有考虑过新能源汽车,但本田品牌的SUV燃油车他也确实没看上。

特别是横向对比市场上的其他相似车型之后,他认为本田的几款SUV性价比不高,“要么配置低,要么动力没优势。”

另外,他更偏爱6座SUV,而本田在这块市场上处于完全空白的状态。即使王牌车型CR-V和皓影提供了7座版本,但由于空间拥挤,充其量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汪鑫坦言,现在市场上的车型太多了,和2008年那会儿不可同日而语。“雅阁在当年肯定算是一代神车,整体性价比很高,这么多年一直属于躺赚的状态。但现在时代变了,本田车的性价比已经有点跟不上了,大家都在讲智能化,本田却还在比较基本的配置上算计消费者。”

▲ 广汽本田车展展台。图 / VGC

比如,2023年5月第十一代雅阁上市后,销量并没有如广汽本田预期的那样逐渐增长,反而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从此前动辄一个月能卖1万~2万多辆,降至只有7000辆左右,新推出的能够上“绿牌”的插电混动版(e:PHEV)雅阁,月销量至今也没有破过1000辆。

迫于销量压力,雅阁开启了“以价换量”模式,入门车型终端售价一路下探至不到14万。

然而最无奈的现实是——降价,也很难拯救销量。

其实除了雅阁之外,广汽本田在过去10年间还诞生了飞度、缤智、冠道、凌派,这几款月销量均轻松过万辆的“神车”,但如今全部沦为市场的边缘化车型。2024年,这些车型的月均销量仅在2000辆左右。

现在,广汽本田4S店的销售员张滨已经从最初对自家车型“战败”的不理解,变为逐渐接受和共情了消费者们的选择。

“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而且现在大家买车也是怎么省钱怎么来。合资车主要还是靠燃油和油电混动,驾控、底盘、三大件虽然有亮点,但也敌不过新能源车的低能耗和政策扶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以广汽本田为代表的合资车企目前遭遇困境,是由于新能源车型水土不服,以及售价相对较高造成的。“说到底还是性价比不高,燃油车多少还有优势,但新能源车已经被比下去了。”

中方团队扛起大旗

中国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有多快?工信部原部长苗圩在2023年底时曾判断,中国汽车市场或在2025年,最晚2026年就能完成新能源渗透率超50%的规划目标,原计划是到2035年完成。

广汽集团“一把手”曾庆洪也表示,其进程已经比原计划提前了10年,外国朋友看到都傻了。“本田、丰田的朋友跟我说,‘不是(还有)10年吗?’”

很显然,他们低估了中国速度。就连广汽集团自己的品牌——广汽传祺、埃安、Hyper昊铂,都在新能源赛道上奋力开垦。

而合资品牌广汽本田,毕竟不是广汽集团一家说了算。现在日本代表也开始着急了。

2024年4月,本田汽车发布了旗下全新电动品牌——烨,并宣布将于2027年之前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车型。“烨”品牌旗下的车型,都将基于全新研发的纯电动车专属“W”架构打造(Architecture W)。

本田官方信息显示,新品牌首款概念车“烨GT概念车”的外观由中国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将搭载来自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华为智能座舱以及科大讯飞语音控制系统等。“中国智造”“全面拥抱中国科技”也成为此次本田宣发的重点。

▲ 烨GT概念车。图 / 广汽本田官方微博

中方团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已经成为当前诸多合资车企的标准答案,而更多中国供应商的加入,也让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方面奋起直追。

在纯电动领域,广汽本田于2024年5月推出了旗下第二款车型“e:NP2 极湃2”,上市初期将售价定格在了15.98万元。

展开查看更多

每人Auto

关注

2024年4月,本田汽车发布了旗下全新电动品牌——烨,并宣布将于2027年之前在中国市场推出6款车型。“烨”品牌旗下的车型,都将基于全新研发的纯电动车专属“W”架构打造(Architecture W)。

本田官方信息显示,新品牌首款概念车“烨GT概念车”的外观由中国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将搭载来自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华为智能座舱以及科大讯飞语音控制系统等。“中国智造”“全面拥抱中国科技”也成为此次本田宣发的重点。

▲ 烨GT概念车。图 / 广汽本田官方微博

中方团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已经成为当前诸多合资车企的标准答案,而更多中国供应商的加入,也让传统车企在智能化方面奋起直追。

在纯电动领域,广汽本田于2024年5月推出了旗下第二款车型“e:NP2 极湃2”,上市初期将售价定格在了15.98万元。

极湃2摆脱了极湃1的“油改电”槽点,基于e:N Architecture纯电架构打造,是一款融合了轿车与SUV设计风格的跨界掀背车,在空间、舒适性、驾控、智能化和配置方面也都“卷”起来了。

可以说,这辆车肩负着未来一段时间,广汽本田反攻新能源市场,尤其是纯电动细分市场的重任。

展开查看更多

车友观察

关注

在重庆论坛到底该不该“卷”、该怎样卷的讨论中,5月的销量排行榜已然公布。

6月12日,乘联会发布《2024年5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其中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达171万辆,同比今年4月下降了1.9%,环比上升11.4%,以及1-5月累计同比上市5.7%,可谓“涨”声一片。

截屏2024-06-13 00.32.11

对此笔者猜测:一方面今年春节后的“降价潮”,拉高了3、4月的销量,再加上今年4月末的北京车展,以及各地方相应的以旧换新,和购车补贴政策,整体上涨已是意料之中。

不过相比北京车展亮相、预售,以及在5月中上市的产品,受限于产能、渠道还未完全打开,尚未发挥该有的销量贡献,如比亚迪第五代DM-i车型,因此同比项中略有下降。

截屏2024-06-13 00.01.28

可以看到,无论是5月零售销量排行榜,还是1-5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比亚迪依旧独占鳌头。前十名单中,合资品牌除了一汽-大众排名第二,其它合资品牌早已被吉利、长安、奇瑞甩在身后。

与此同时,5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到44.2%,较2023年5月34.0%的渗透率提升10.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批发渗透率达到59.8%。更加令人惊喜的是,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47.0%,较去年同期33%的渗透率提升14%。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更是达到十分夸张的71.2%。

7a57af64f8b360ef3c41d7e5c67cd3b

从以上数据来看,虽然5月新能源零售市场渗透率还未超过50%,似乎“沉默的燃油车主”仍是汽车市场中的主力消费群体。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方面的弱势,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更让人唏嘘的,尤其日系品牌的集体下滑格外显眼,甚至让人产生自主与日系“此消彼长”的错觉。

可以看到,在同比增长率下滑方面,1-5月零售销量排行榜中下滑最多的是广汽丰田,下滑幅度甚至达到了14.8%,由此可见,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增长,广汽丰田下跌的趋势,愈发严重。这样的数据放在以往,简直是不够看。

截屏2024-06-13 01.17.09

更为惨烈的是,一季度,广汽集团营业收入只有213亿元,同比下滑19.12%,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20.65%。然而,这不是最为“悲壮”的,在2023年,广汽集团营业收入1287.57亿元,同比增长17.48%,但净利润44亿元,同比暴跌45.08%。

简而言之,合资品牌的销量基本盘,来源于紧凑型、中型车市场的坚挺。譬如丰田卡罗拉、凯美瑞、RAV4荣放,以及本田雅阁、CR-V这些品质较强、性价比较高的日系车型。但放到现在,以往的翘楚,榜首早已看不到它们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比亚迪的秦Plus DM-i、宋Plus DM-i等混动车型。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