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奔腾B70安全性

易车知识库 奔腾B70

152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侃车e族

关注

这次全新的奔腾B70,与其说是换代,不如说是重生。其实早在2006年,奔腾在第一代B70上,就进行了国内真人实车侧翻等严苛的安全检验活动,开创了中国汽车安全检验的先河。八年后,第二代B70推向市场,并荣获C-NCAP五星安全认证,成为那个年代汽车安全性的标杆存在。到了2021年,奔腾B70第三代车型正式发布,,采用了诶3H+双E环形车身结构,将车身打造成了一个金钟罩,主打一个安全性。因此第四代奔腾B70一上市,消费者最期待的便是安全性方面有什么提升?第四代奔腾B70:一拆便知!

四代进化,只为更高安全品质

汽车的进化,首先体现在车身结构上,这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基础。从拆解结果可以看出,2006年的奔腾B70采用的是3H车身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了A、B、C柱的强度,形成270度高规格保护,这在当时已经是欧洲NCAP五星标准。而最新的第四代奔腾B70进化到了3H+双E车身结构,在两侧车门以及车顶进行补强,大幅降低碰撞发生后座舱空间变形的可能性。

展开查看更多

国际车报

关注

在汽车行业中,除了最近几年某些个别新势力外,安全性能的优化和创新一直是品牌持续发展的核心。这其中最执着的自主品牌,莫过于一汽奔腾了。从2006年的第一代奔腾B70,到最近上市的第四代奔腾B70,不仅在设计和性能上取得了飞跃,更在安全技术上展现了显著的进步,这种进步不止是官方宣传,更是经历了民间的实际检测。


就在近日,某国内媒体对针对全新奔腾B70的拆车测试视频,被曝光出来,让我们也得以深入了解这款车型,在车身结构和安全用料方面的突破。



车型的选择,非常有意思,第四代Vs第一代!虽然在技术上,第四代会完胜第一代,毕竟时代在进步,17年的跨度了。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代奔腾B70售价近20万元,标准的豪华商务B级车,也是自主品牌第一款能对标凯美瑞的B级车,品质和用料在当年都是顶级水准;第四代奔腾B70的起售价仅12.99万元,典型的家庭轿车,品质和用料是否有所下降呢?


下面,咱们一起来看下:

首先车身结构无论什么时代都是硬标准,第一代奔腾B70车身采用加强型3H高刚度设计,第四代的车身结构完成了从3H到3H+双E的进化,这个就是车身结构完成了270度到360度的升级车身保护。


3H车身结构是指分别在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进行补强,形似三个字母"H"。冲击力经过前/后纵梁、门槛梁、中通道纵梁、横梁等六条通道传递到整个车身,同时侧面车门、门槛、立柱均为刚性结构,减少发动机前仓和其它部位变形后,降低座舱空间变形。


双E型加强结构由门槛、前纵梁后段、中通道加强 梁及扭力盒组成,前后贯通式纵梁,拥有更优秀的力量传递路径的。车身结构的升级不仅在事故中减少发动机前仓和其它部位变形后移,更能软硬兼具的溃缩吸能,减少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

车身材质是一款产品安全性的基础,特别是在关键部位的用料,在事故中能够对安全伤害起到决定性作用,高强度材质的比例能够直接反映出产品的安全性能。

第四代奔腾B70整体车身高强钢占比达76%,同级车型占比最高,超远合资车型大众朗逸,其中超硬车体结构热成型钢占比高达22%,抗拉强度 1500MPa及以上,相当于15吨的力作用在一平方厘米上都不发生断裂。


值得一提的是,奔腾B70对关键部位做了强化处理,以增强座舱的安全。拆车数据显示,奔腾B70的A柱强度1325MPa,A柱下端是1510MPa,B柱的外层和内层分别是1389 MPa和1382 MPa,并且A、B柱,包括A柱下端、下边梁用的都是超高强度钢,B柱还是两层超高强度钢。


这也是第四代奔腾B70敢于在上市前,发起了极速翻滚挑战的底气,车辆高速碰撞后,所有车门均可打开,发动机无漏油现象,为事故后救援创造了良好的施救条件。


主被动安全方面,历经17年的技术进步,第四代比第一代强,自然理所应当。不过也要指出的是,即使第一代奔腾B70,也是那个年代的天花板,装备了五位一体(ABS、EBD、TCS、DSC、EBA)的主动安全电子装备和6安全气囊气帘装置。


第四代奔腾B70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达到L2+级自动驾驶级别,配备透明底盘、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等14项ADAS功能,在同级别、同价位产品中,主被动安全处于天花板级水准,被媒体誉为“超安全智享大家轿”,比智能科技,合资车型真是落后太多,就没必要再自取其辱了。

总的来说,第四代奔腾B70的安全性是其最大优势,不过也需要指出的是,第四代奔腾B70的优势绝不仅仅是安全,大空间、高配置、低价格……任何一项,相对于当下的合资车型,都是碾压级的,自主B级家轿领导者当之无愧!

展开查看更多

第壹台车

关注

在汽车安全设计中,前后防撞梁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在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拆解,我们将深入探讨第四代奔腾B70和初代奔腾B70的前后防撞梁设计,以及它们如何提高车辆的安全性。首先,第四代奔腾B70的前防撞梁采用了双层冲压钢板结构,长度达到了109厘米,厚度为2.18毫米,可以提供高强度的抗冲击能力和结构强度,使得车辆在遭受正面撞击时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分散冲击力。此外,防撞梁与车身的连接处设置了吸能盒,可以在撞击时有效地吸收能量,减少对车身的冲击。

同时,车身纵梁的前段也设计了一段退缩引导区域,旨在引导撞击力向车辆下方传递,进一步降低对乘员的伤害风险。第一代奔腾B70的前防撞梁也是双层设计,长度达到了115厘米,厚度为1.88毫米。与第四代奔腾相似,同时也配备了吸能盒,以提升低速碰撞时的吸能效果。此外,两侧的前防撞梁长度略有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车身结构设计的不同所致。在后方防撞梁的设计上,第四代奔腾B70的长度为119.5厘米,厚度为1.55毫米。而老款车型的长度为111厘米,厚度为1.53毫米,其主要作用是在低速碰撞时吸收能量,保护车身尾部不受损伤,同时减小维修成本。在高速碰撞时,后方防撞梁可以与车身结构共同吸收能量,减小对车内乘员的伤害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新款还是老款奔腾车型,都注重在硬件材料上的投入。从防撞梁的材料厚度和结构上可以看出,奔腾品牌在提升车辆安全性方面一直都非常用心。这种对安全的执着和追求,也是奔腾品牌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经过精心的考虑和优化。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连接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车身的底部结构和钢材强度是其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我们继续来进行第四代奔腾B70与第一代奔腾B70的对比拆解。第四代奔腾B70与第一代奔腾B70的底部均采用了双E形结构,并且在第一代奔腾B70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特别是几代奔腾B70的3H结构,着实让人惊叹不已!这种结构可不是随便什么车都能有的,它就像一个钢铁侠的外壳,给车主提供了超级安全保障!那么,这个3H结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车辆的三个H形结构,分别位于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先来说说这个车门框架的H形结构吧。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手臂,从车门上方横穿而过,给予了车门最坚强的后盾。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抵御侧面碰撞,还能有效地分散撞击力,确保乘客的安全。想象一下,当一辆车与另一辆车发生擦碰时,如果没有这个H形结构,车门可能就会轻易变形,给乘客带来危险。但是有了这个结构,车门就像被一个超级英雄牢牢抱住一样,无论怎么碰撞都不会变形。除了车门框架的H形结构,车顶部位的H形结构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结构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奇妙构造,蜘蛛网是一种非常坚韧的天然结构,它具有超强的承重能力和弹性。而奔腾B70的车顶H形结构就是借鉴了蜘蛛网的这一特性。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车顶的压力和冲击力,确保车身结构的完整性。即使在高速行驶中遇到冲击,这个结构也能将冲力分散到整个车身框架上,避免对乘客造成伤害。当然,仅有3H结构还不足以让奔腾B70成为一辆真正的安全车型。钢材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代奔腾B70在钢材选择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高强度钢的占比高达76%,这意味着整个车身框架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护。而热成型钢的占比更是高达22%,这种钢材经过高温处理后,强度比普通钢材高出很多倍,能够有效提升车身的安全性能。想象一下,整个车身都被这些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所包围,就像是被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所保护着,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情况都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通过对比拆卸,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每一代奔腾B70都在不断进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无论是新款还是老款车型,都注重在安全性方面的投入和优化,旨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一款高安全性的车型是至关重要,而在众多车型中,第四代奔腾B70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1号车盟

关注

不管是拆车还是极速翻滚,无疑都成为奔腾B70安全性最好的代言,毕竟敢接受这种直给、“暴力”挑战的品牌已经不多了。

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安全作为出行的第一要义,是绝对不可触及的底线。

深入了解了奔腾B70之后,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在自主品牌挤不进去的B级车市场上,奔腾B70能够拥有超40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家轿领域的常青树。

一辆车是否值得被选择,不要看它说了什么,而是要看它做到了什么。

在被动安全层面,结合我们开头所提到的拆车视频,第四代奔腾B70可用“钢筋铁骨”来形容。首先,车身的高强度钢应用比例高达76%,且不同于有的品牌为了节省钢材使用成本,会在副驾钢材上做减法。根据抗拉强度测试,第四代奔腾B70主驾和副驾的A柱和B柱使用的钢材质抗拉强度指数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主副驾的“安全平权”。

此外,奔腾B70的车身架构也相当“顶”。侧车门框架和车顶形成三个字母“H”,车身门槛、前纵梁后段、中通道加强梁及扭力盒组成了双E型的加强结构,这种结构的好处是一旦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冲击力将被多条通道平均分散开来,降低座舱空间形变的概率,在碰撞后依旧能保证乘坐人员的安全。

而在主动安全层面,作为一辆十万级的B级家轿车,第四代奔腾B70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达到了L2+级,覆盖城区、高速、景区、停车场、返程等全用车场景,这个智能化表现别说是合资的同价位车了,就连比奔腾B70贵上大几万的合资B级车也相当罕见。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行车的安全性,第四代奔腾B70在360°全景影像的基础上新增了180°透明底盘,实现整车无死角监测,帮助用户在日常行驶过程中或进入复杂路况时减少因视线盲区而引起的剐蹭风险。

传承了奔腾品牌安全基因的第四代奔腾B70,一方面保留了奔腾车在安全层面一贯的舍得用料和在安全架构上的用心,另一方面则用最前沿的理念推动汽车安全走上更高的台阶,在安全层面突破同级天花板,带给新时代用户稳稳的可靠感。

写在最后

舒适性、安全性、实用性是家轿产品绕不开的三个最重要的关键元素,比起华而不实的炫技,奔腾B70选择沉淀自我,做用户安全的守护者。作为融合了一汽集团60多年造车技术经验的创新之作,未来,第四代奔腾B70势必将成为更多家轿用户的高品质之选。

展开查看更多

谈车帮

关注

在汽车安全设计中,前后防撞梁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它们在低速碰撞和高速碰撞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拆解,我们将深入探讨第四代奔腾B70和初代奔腾B70的前后防撞梁设计,以及它们如何提高车辆的安全性。首先,第四代奔腾B70的前防撞梁采用了双层冲压钢板结构,长度达到了109厘米,厚度为2.18毫米,可以提供高强度的抗冲击能力和结构强度,使得车辆在遭受正面撞击时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分散冲击力。此外,防撞梁与车身的连接处设置了吸能盒,可以在撞击时有效地吸收能量,减少对车身的冲击。

同时,车身纵梁的前段也设计了一段退缩引导区域,旨在引导撞击力向车辆下方传递,进一步降低对乘员的伤害风险。第一代奔腾B70的前防撞梁也是双层设计,长度达到了115厘米,厚度为1.88毫米。与第四代奔腾相似,同时也配备了吸能盒,以提升低速碰撞时的吸能效果。此外,两侧的前防撞梁长度略有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车身结构设计的不同所致。在后方防撞梁的设计上,第四代奔腾B70的长度为119.5厘米,厚度为1.55毫米。而老款车型的长度为111厘米,厚度为1.53毫米,其主要作用是在低速碰撞时吸收能量,保护车身尾部不受损伤,同时减小维修成本。在高速碰撞时,后方防撞梁可以与车身结构共同吸收能量,减小对车内乘员的伤害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新款还是老款奔腾车型,都注重在硬件材料上的投入。从防撞梁的材料厚度和结构上可以看出,奔腾品牌在提升车辆安全性方面一直都非常用心。这种对安全的执着和追求,也是奔腾品牌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前后防撞梁作为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需要经过精心的考虑和优化。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连接方式等方面入手,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车身的底部结构和钢材强度是其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我们继续来进行第四代奔腾B70与第一代奔腾B70的对比拆解。第四代奔腾B70与第一代奔腾B70的底部均采用了双E形结构,并且在第一代奔腾B70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验证,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特别是几代奔腾B70的3H结构,着实让人惊叹不已!这种结构可不是随便什么车都能有的,它就像一个钢铁侠的外壳,给车主提供了超级安全保障!那么,这个3H结构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其实就是车辆的三个H形结构,分别位于两侧车门框架和车顶部位。先来说说这个车门框架的H形结构吧。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手臂,从车门上方横穿而过,给予了车门最坚强的后盾。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抵御侧面碰撞,还能有效地分散撞击力,确保乘客的安全。想象一下,当一辆车与另一辆车发生擦碰时,如果没有这个H形结构,车门可能就会轻易变形,给乘客带来危险。但是有了这个结构,车门就像被一个超级英雄牢牢抱住一样,无论怎么碰撞都不会变形。除了车门框架的H形结构,车顶部位的H形结构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个结构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奇妙构造,蜘蛛网是一种非常坚韧的天然结构,它具有超强的承重能力和弹性。而奔腾B70的车顶H形结构就是借鉴了蜘蛛网的这一特性。它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车顶的压力和冲击力,确保车身结构的完整性。即使在高速行驶中遇到冲击,这个结构也能将冲力分散到整个车身框架上,避免对乘客造成伤害。当然,仅有3H结构还不足以让奔腾B70成为一辆真正的安全车型。钢材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代奔腾B70在钢材选择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高强度钢的占比高达76%,这意味着整个车身框架都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护。而热成型钢的占比更是高达22%,这种钢材经过高温处理后,强度比普通钢材高出很多倍,能够有效提升车身的安全性能。想象一下,整个车身都被这些高强度、高韧性的钢材所包围,就像是被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所保护着,无论发生什么意外情况都能确保乘客的安全!

通过对比拆卸,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每一代奔腾B70都在不断进步,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驾驶体验。无论是新款还是老款车型,都注重在安全性方面的投入和优化,旨在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一款高安全性的车型是至关重要,而在众多车型中,第四代奔腾B70无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选择!

展开查看更多

车评社

关注

“冰箱、彩电、大沙发”,如今的新车都在针对舒适与科技配置开卷,各种炫酷的功能直接刺激着消费者的全新体验。不过,对于家用车来说,出色的安全性往往是最重要的,毕竟屏幕尺寸再大、动力再强,都比不过安全性在关键时刻的防护作用。

针对车身强度,许多厂家也开始尝试翻滚试验挑战,但大多数速度都在60km/h以内,并不能完全代表车型的极限性能。这一次,第四代奔腾B70玩了把大的。

/Users/mac/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31201115454/output_1.jpgoutput_1

/Users/mac/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31201115458/output_1.jpgoutput_1

在北京师合安驰汽车运动中心,在极限漂移、空中飞车、硬核穿墙、侧立行驶等特技表演过后,第四代奔腾B70开启了翻滚挑战,经过车身腾空、猛烈翻滚等动作后,车辆重重的砸在了地面,在多轮测试中,车辆的最高测试时速达到100km/h,在国内的同类测试中并不常见,创造了新高。

/Users/mac/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31201115504/output_1.jpgoutput_1

从最终结果来看,第四代奔腾B70驾驶舱保持较好,车内的气囊、侧气帘等均正常引爆,未出现漏油起火,同时前后车门可以正常打开,为后续救援提供了便利条件。经过交通安全专家、北京警察学院柳实教授和中国实车侧翻第一人荆新伟的现场认定,奔腾B70表现优秀,能够在翻滚事故中,最大限度的保证驾乘人员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更高的速度,意味着更强的冲击力和破坏性,对于车身的要求也就更高。

/Users/mac/Library/Containers/com.kingsoft.wpsoffice.mac/Data/tmp/picturecompress_20231201115513/output_1.jpgoutput_1

第四代奔腾B70采用了3H+双E环形的独特车身结构,横纵梁的设计能够更大限度的为碰撞吸能,而且整车高强度钢使用占比高达76%,“核潜艇级别”热成型钢使用占比达22%,ABC立柱、门槛等关键区域100%使用热成型钢,车身材料抗拉强度强于1500MPa,每平方厘米最大可承受15吨压力。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大量真材实料的堆积,是出色安全性的关键。

IMG_256

说起奔腾B70,资深的车迷朋友们还是比较了解的,相比其他国产车企重视SUV的偏科发展,经历4代更新,奔腾B70已经成为了一款经典车型,也是自主品牌中,为数不多拥有悠久历史的车型之一。安全性其实也是一种传承,第三代奔腾B70就曾获得了中国品牌B级车唯一五星安全双冠王。

展开查看更多

三人行汽车网

关注

简单介绍一下这次的测试内容:答题科目分为极限漂移、空中飞车、硬核穿墙、侧立行驶、坡路穿越……第四代奔腾B70以一段特技表演硬核登场,并拉开了极速翻滚挑战的序幕。同类测试最高时速、最强的翻滚伤害、最真实的挑战环境,可以说这几项测试是汽车安全性最有难度的测试!

展开查看更多

胡谈车市

关注

同时奔腾B70搭载L2.5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包括有自适应巡航、道路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并线辅助、盲区监测、换道辅助、智能限速提醒、交通拥堵辅助等,而这些配置可以特别全面的帮助驾驶员在马路上安全行驶,无论是直线行驶还是变道超车,都能有效提升车辆的安全性,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没有人想发生交通意外,但是一旦发生意外,如何保护车内乘客就成为了重要的一步。奔腾B70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其有着极好的车身安全设计,能够让车身的溃缩区尽量吸收冲击力,而核心部分则为乘客提供生存空间。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合资品牌的车型更加安全,我们可以从下图的数据看到,奔腾B70的安全测试成绩甚至比现代索纳塔、丰田亚洲狮、大众速腾等车型还要出色,用自己的实力践行了自主品牌车企的崛起,绝对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能有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一汽奔腾多年的潜心技术研发,是工程师团队夜以继日的辛劳才换来了今天的成绩。奔腾B70采用了一汽集团最新的FMA架构,继承了品牌一直坚持的安全基因,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E”环形车身的基础上,还集成了23项主动安全技术和18项安全装备,给车辆提供了无死角的安全保护。

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的品牌更值得尊重。很高兴如今能看到一汽奔腾B70这样的车型,无论是在乘员保护、行人保护还是主动安全方面都获得了超过行业综合平均值的得分,在10万级家轿市场上,尽管有很多车型选择,但奔腾B70超越同级的安全性,在给消费者带来足够安全保障的同时,也树立了新的级别标杆,展现出自主品牌在产品制造方面的长足进步。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