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海豹空间摘要> 摘要详情

海豹空间-车身-后排

海豹空间_车身_后排

摘要来自:《挑战“碰撞硬骨头”,双重验证比亚迪CTB的安全性》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挑战“碰撞硬骨头”,双重验证比亚迪CTB的安全性》的片段:

新能源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由于动力电池的存在,使得车辆在抵御侧面外力撞击时并没有太多形变空间,加之(受角度影响)较正面碰撞点更集中、碰撞面积更小,一旦被侧面侵入,会对车辆产生强大的“切割力”导致电池包受挤压变形,势必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这就给底部安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电动汽车在侧面柱碰中,碰撞力的传递路径分电池包传递和车身传递。车身传递路径主要包括门槛、座椅横梁,B 柱等。整个过程中,碰撞力在车身与电池包传递的分配不同,电池包传递力的比例更大,因此,设计过程中电池包内部传递结构设计要合理,并且与车身结构相互匹配,才能起到很好地传递碰撞力的作用。除此之外,车身结构也需要具备吸能的能力。

而搭载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比亚迪海豹在TOP Safety中,要挑战的是难上加难的双面侧柱碰。双面侧柱碰是在单次侧柱碰的基础上再上强度,模拟更极端的连环撞击工况。

比亚迪海豹顺利通过挑战

在测试中,比亚迪海豹使用同一台车进行主驾驶侧柱碰试验,副驾驶后排侧柱碰试验,以及两次侧柱碰后的电池包复用试验的挑战。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