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大众ID.3车身摘要> 摘要详情

大众ID.3车身-续保-上市

大众ID.3车身_续保_上市

摘要来自:《十问大众中国》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十问大众中国》的片段:

在具体业务方面,VCTC重点在中国形成服务合资企业的技术集群,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大众安徽和奥迪一汽新能源提供未来产品早期概念/架构开发与设计,对车身、模块和平台进行开发,并且负责在华所有产品的本土认可验证管理工作,缩短整个开发周期。基于以上职能,VCTC将实现“吸收整合”与“对外输出”两个具体业务模块。在吸收整合方面,大众科技将与国轩高科、CARIAD合肥、大众(安徽)零部件等大众战略投资或内部合作伙伴展开合作,与地平线、中科创达和小鹏汽车实现外部协同作战,整合吸收形成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实现承上启下的大众在华全价值链中心功能定位。

在电动化产品规模和盈利上,大众如何取舍?

2023年大众中国在华销量为19.18万辆,同比增长23.2%,是除特斯拉外,领先其他跨国车企新能源销量。大众汽车集团为了继续保持国际车企在华第一地位,并在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扮演领军角色,其中提出要加速产品攻势,进一步开拓中国的细分市场。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至少30款车型。

面对愈加内卷的新能源市场,贝瑞德指出,ID.系列针对市场竞争形势也做出过调整,但大众汽车和一些只有电动车型的友商不同,他们要么不惜一切代价,通过降价出售电动车型,否则就得放弃销售,没有其他产品线可以去平衡。

图片

对于大众集团来说,在价格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市场份额并不代表全部。保持盈利,并有效落实战略举措对于未来发展更为至关重要。大众汽车集团不会不计代价地谋取市场份额,集团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并投资于下一个创新飞跃。这背后原因是大众集团有其他产品线可以去平衡,也就是燃油车,这是大众集团的优势所在。

贝瑞德强调,即便大众可以在不同产品线之间取得平衡,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以亏损状态去销售汽车换取市场份额,这是不可持续的。为此大众采取了积极的降本增效计划,以及与合资企业的密切合作。大众集团通过这些措施,已经实现了成本结构、采购体系、电池化学体系等方面的优化,而所有成本优化的前提,都是不能牺牲客户的产品价值。

图片

目前,ID.3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售价极大提升销量,这就形成了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良性循环,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不断对成本进行优化。在2026年,大众将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CMP,再加上与国轩高科共同开发的标准电芯,将确保大众纯电产品在成本竞争方面的优势。

对于一些汽车制造商抱有“销量重于利润”的理念,大众汽车集团坚持健康的盈利比市场份额更加重要,只有通过盈利,才能实现大众集团的可持续性发展。大众集团在中国有9万名员工,以及3000多家经销商,大众集团必须要实现盈利。

小鹏在大众中国电动化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2023年7月,大众汽车品牌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合作框架协议,大众汽车集团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在交易完成后持有小鹏汽车4.99%的股权。按照规划,双方将在中国B级汽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车型,作为MEB平台的产品组合补充,计划将于2026年走向市场。

图片

在现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与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进行了连线。双方坦言,在过去这段时间,大众与小鹏沟通非常频繁,合作也在高效推进中。

贝瑞德指出,目前与小鹏的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新车项目已取得可行性进展。双方团队在一起工作,所以在各个层面都非常紧密,第一次联合采购已经开始,大众和小鹏都会定期与团队会面,共同做出决定。

对于大众和小鹏的合作进展,何小鹏也用“信任”“高效”进行总结,他表示,在合作之初,还担心一个是全球公司,一个是来自中国的公司,双方能不能把效率做好。但通过过去6个月时间的相处,双方在会议室、在一起联合的工作组中,互相开放、互相讨论,信任跟效率这两点都是过去这段时间中看到的做得特别棒的。

图片

结合多方信息来看,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销售。此外,双方还将在多个领域探索其他潜在的战略合作,包括未来电动车平台、软件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不断优化合作各方的开发和采购成本。

用贝瑞德的话来说,小鹏汽车作为本土化企业代表,大众与其加强合作将是践行“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体现。

大众会在中国打价格战吗?

回顾2023年中国车市,价格战从年初湖北武汉开启,席卷全国贯穿全年,其中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纯电车交易平均价格从2022年12月的20.4万元,已经降至2023年12月的18.3万元,降幅接近11%。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作为体量最大的跨国品牌,大众中国的一举一动自然影响整个市场份额占比。

图片

在2023年,大众ID.系列进行过售价调整,其中ID.3的降价还引发德国网友的不满,一名德国网友称:德国人要花4万欧元购买ID.3,这些钱被用来补贴中国消费者,他们只需要支付1.6万欧元。

对于未来大众是否会打价格战,贝瑞德表示,大众不会不计代价的谋求市场份额,言外之意不会盲目的进行降价销售。大众集团在发布一款新车型的时候,就会考虑到适当的定价,如果进行随意的降价,这对于汽车残值管理影响极大,会对品牌形象和消费者的好感度产生损害,因此在接下来的定价战略中,大众会更多考虑这个层面。总之,大众会在产品上市之初最好定价。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