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皇冠变速箱摘要> 摘要详情

皇冠变速箱-售后服务-排量

皇冠变速箱_售后服务_排量

摘要来自:《汽湃观察 | 风华正茂,一汽丰田稳步迈向而立》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汽湃观察 | 风华正茂,一汽丰田稳步迈向而立》的片段:

1964年,丰田汽车首次向中国出口了60辆第二代皇冠轿车。而到了1972年,当时一汽集团曾派出一个20人的高级代表团,前往丰田公司参观学习,引进当时丰田公司最为著名的“精益生产方式”,并请丰田公司的专家为企业进行诊断。紧接着,一汽下属的变速箱厂又引进了丰田所属日野公司的变速箱生产技术,并在该厂推行丰田方式的管理,使合作的范围进一步延伸。


此后的20多年里,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而一汽与丰田的交往更是从来都没有间断过。但与此同时,丰田与中国的缘分远不仅如此。



早在70年代初,时任丰田社长的丰田英二就曾向中方提议,希望能够在中国生产卡车,可惜此建议最终不了了之。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丰田在中国打出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不仅一举成就了广告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营销案例,也让丰田在全中国变得妇孺皆知。


而从那个时候开始,已有不少丰田车从港澳地区流入国内。1980年7月,丰田汽车在北京设立首家丰田汽车维修服务中心(TASS),这也是国外汽车公司在国内开设的首家售后服务中心,并在北京设立了丰田汽车公司代表处。


其实,就在“车到山前必有路”广告播出后不久,丰田与北京汽车工业公司展开谈判,希望以CKD方式生产“科罗纳”。但由于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极其缺乏,这一项目最后也没有获得政府的批准。另一方面,政府曾希望在上海建立轿车生产基地项目上,和丰田开展合作。然而,这一次却是丰田表示了婉拒,最终成全了来自德国的大众


为何最后率先“牵线成功”的却偏偏是一汽呢?


1984年,沈阳汽车工业公司(金杯汽车公司)与丰田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以CKD方式引进“海狮”轻型客车散件进行组装。随着海狮后来的热销,丰田提出希望与其进行合资合作。然而,华晨对金杯的控股,却让丰田功亏一篑。


此时的丰田依然在中国寻求合作。1994年1月,在四川省政府的撮合下,丰田于四川旅行车制造厂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可由于合作生产的车型,不符合其后国家所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要求,意向书只得作废再重新开始谈判。直到1995年6月,丰田再次恢复与四川旅行车制造厂的谈判,愿意引入第三代“柯斯达”来作为合作车型,“四川丰田”项目才因此得到了国家外贸部的批准。


此时的丰田在中国有了商用车的合作,而对于方兴未艾的乘用车市场,丰田也有想法——1994年,时任丰田社长的丰田达郎访问中国时,明确向中方表达了合资生产轿车的意向。当时中国刚刚发布了汽车产业政策,提出了“1995年年底前,国家不再批准新的轿车、轻型车整车项目”的规定。



天津夏利,在当时属于“三小”,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布局轿车生产的车企。而夏利,正好也是丰田与天汽合作的项目——早在1986年,天汽就以CKD形式引入日本大发Charade车型,并命名为“夏利”。而大发,早在1967年就被丰田汽车纳入旗下。


1999年,丰田获得和天津夏利公司合资生产轿车的资格。然而受限于政策规定,只能生产1.6L排量以下的小型车,严重制约了丰田在华的发展。此外,我国当时依然实行每个外资企业,在华乘用车合资企业不超过2家的限制。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