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日产GT-R马力摘要> 摘要详情

日产GT-R马力-外观-动力

日产GT-R马力_外观_动力

摘要来自:《细节造就最高地位!日产GT-R34 NISMO Z-TU》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细节造就最高地位!日产GT-R34 NISMO Z-TU》的片段:

代号BNR34的Skyline顶级型号GT-R于2002年停产,虽然整个车系的产量并不高,只有区区的数万台,但其影响却足足影响了一代人,无他,兼具实用性的超级跑车,集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六前速手动变速箱四轮驱动(ETS)、四轮转向(HICAS)于一身,环顾全球市场也是独树一帜的。2000年,在GT-R仍未停产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Z概念,该项目的核心就是让GT-R通过改装,真正成为官方赛事和民间赛事的霸主,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制成了Z1,也就是Z-Tune的第一个版本,其改装完全来自当年JGTC上的经验,要知道当年的GT-R战车,仍未使用V6涡轮引擎,在原来直列六缸的基础上进行赛车化改造,令掌握了许多对于民用改装非常有意义的数据和经验,Z1就在这些数据上诞生了。Z1只是一台概念车,并没有向公众发售,其改装的细节基本上与后来的Z2一致,只是马力更高,达到了600匹,在国内众多曾介绍Z-TUNE的文章中,都把后来的街道版Z-Tune介绍成600匹,多少有点张冠李戴的味道。

外观上,Z-Tune的细节相信许多读者都已经眼熟了,毕竟这套空力套件是作公开发售的,而非Z-Tune专属,过去我们曾报道的街道版的GT-R便有换装此套空力套件的式样。有留意400R的读者会发现,虽然一台基于BCNR33,一台开发自BNR34,但两款空力套件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不错许多细节上的处理,Z-Tune身上的装甲确实源自400R,只是因应R34的线条上的不同而作出修改。另外,更特别的是,或者吸取了400R时的教训,原本定下99台的销售目标却因为遇上了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而最终产量只有44台,此次将销售目标下调至20台,刚好也可以纪念成立二十周年,而且购买的方式可以选择,要么花上1774.5万日元向厂家直接订购;要么自己送上手中的R34交予进行改造,不过交车的前提是:奉上1312.5万日元、没有发生过任何的碰撞事故、行驶里程少于三万公里,另外那些要求无非是拥有较高的知名度,能驾驶一手好车,无不良的行驶记录等等。高昂的价格,加上诸多的限制,令这款Z-Tune只生产了21台,一台为试验车,14台在日本,4台在澳大利亚,还有两台笔者就无从考究了。

图:车头部分的造型基本全部保留了原装车型的特点。

图:后部车底,原来V-Spec所具有的碳纤维扰流系统被拆除,要容纳尾牙的油冷器及相关附件。注意,它的尾灯已经换成了LED总承。

图:如果单从外表上看,Z-Tune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花俏,连当年400R上的车标也没有。不过其内部才是真正令人细品之处。

刚才提及过Z-Tune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全面改造的赛车版Z1,内里几乎融入了JGTC上的大部分现有成果,甚至车架也换上了碳纤维构件,整体刚性绝非普通的GT-R可以企及,动力系统上,内部的所有几乎都被处理过和换装过,令Z1输出为600匹,庞大的输出基本没有太多地从日常耐久性上考虑。而Z2,也就是售卖版的Z-Tune,动力输出为耐用性进行了妥协,被降低至500匹,同时在Z1的整车基础上,加入了如空调系统三元催化器真皮座椅、内笼饰板等装备,最后令整车重量达到了1600公斤。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