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智界S7雷达摘要> 摘要详情

智界S7雷达-最小转弯半径-外观

智界S7雷达_最小转弯半径_外观

摘要来自:《“华为式”造车逻辑:不造车胜似造车!》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华为式”造车逻辑:不造车胜似造车!》的片段:

再比如路面感知HUAWEI ADS,能够通过前置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对路面进行实时扫描,提前将150米内的路况信息传递到车机,并根据路况对CDC的阻尼软硬进行动态调节,大幅减少振动,这个功能和很多厂家宣传的“魔毯悬架系统”很像。

除了先进的底盘悬架系统,智界S7在底盘机械素质上也是顶级了,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全铝合金材质,顶配车型更是搭载了CDC电控减振+空气悬架。

正所谓口说无凭,这些优势在智界S7的相关测试数据上都得到了最佳印证。比如,在弯道上,智界S7的麋鹿测试(km/h)成绩为83.1,超越了Model S的82;而智界S7的最小转弯半径也只有5.7m,同样优越于Model S的5.9m。

可以看到,华为电驱和途灵底盘技术的面世,让外界看到,华为遥遥领先的不只是“双智”,在机械硬件原本属于传统车企的优势技术上,华为也能后发先至。

据了解,在机械硬件层面,华为已经在日本,德国和加拿大等地布局了研究中心,全球范围招募有关人才,加入动力总成研发队伍。

而据华为方面透露,问界和智界之外,以电机为核心的动力总成系统目前已经吸引了很多车企商谈合作。也就是说,有的企业已经不单是把灵魂(智能化)交给了华为,甚至连身躯(机械硬件)也要交给华为去做。

总结一句话,从智能化到车辆工程能力,从动态的驾控性能到静态的智能娱乐体验,一辆智能电车所需一切技术,包括智能和机械层面,华为都有全栈完备的造车技术,甚至都达到了行业头部水平。

所以,现在如果问华为有没有造车能力?答案肯定是有的。更夸张的是,在拥有造车的实力基础上,华为还能帮你承包销售网络。

总之,车企能干的,华为都能干;车企不能干的,华为也能干。

“华为式”造车:鸿蒙智行

华为有造车能力,为什么不亲自下场造车?因为华为的野心不止于造车。

目前,华为在汽车领域主要有三大业务:

1、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作为一级或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为车企或零部件产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

2、华为HI模式:华为向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智驾,智能座舱等等。

3、智选车业务/鸿蒙智行:在HI模式的基础上,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以及产品进入华为销售渠道。用余承东的话来说,就是把华为在C端积累的用户体验设计、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品牌营销、渠道零售等用起来,帮助车企做好车。

今年11月初,智选车模式已经更名为鸿蒙智行,合作伙伴目前有包括赛力斯、江淮、北汽和奇瑞。而智界S7则是鸿蒙智行的最新成果。

对比华为汽车的三种业务模式——首先,零部件模式,目前在市场上并没有太多的存在感。有业内人士爆料,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华为的零部件太贵了。

其次,HI模式,这种模式长期看不利于华为的盈利,主要原因HI模式成本太高了,开发智能化系统需要大量研发经费。

华为方面表示,基于AITO问界的销量,华为在智选车方面目前已经做到盈亏平衡。而未来,智选车的更大销量,能为车BU业务带来更大的利润。相较之下,HI模式现阶段才刚开始,成本太高,量也不大,还未实现盈利。

而且,HI模式主要是传统主机厂主导,导致的缺点就是产品研发上效率太慢。但鸿蒙智行模式中,华为则占据了很强的主导权。

北汽极狐原本是首家与华为合作HI模式的品牌,但由于研发周期过长带来市场投放延迟滞后等原因,极狐阿尔法S HI市场表现一般。

对此,在今年4月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余承东也表示HI模式业务发展遇阻,“之前有三个厂商(北汽极狐、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和我们进行HI模式合作,现在只剩长安的阿维塔”。

余承东在百人会论坛演讲中还提到,华为成为博世的条件不存在了,因为美国制裁,欧美日车企很难选择华为作为主力智能化供应商,而(中国)很多传统车企怕失去灵魂,新势力更是要保持差异化。

所以,比较三种合作模式,华为汽车的走向已经非常明确了——鸿蒙智行才是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中最好的“造车模式”。

余承东此前认真向外界解释过推出智选车的原因:华为过去几年探索了零部件模式,但智能化零部件不同于传统零部件,难以标准化,需要与车厂深度合作。如果华为只提供最好的技术,不代表产品最终能取得商业成功。所以又提出了智选车模式,希望借华为十几年ToC转型积累的经验,帮助车企把车做得有竞争力。

简单理解就是,如果只是像HI模式一样,单纯的提供零部件或者技术方案,并不代表就能够打造出优秀的产品,只有华为自己也能深度参与造车过程中,才能发挥会华为技术和零部件的最强实力。

事实上,无论是问界最近销量大涨,还是智界S7订单已经突破了2万辆,证明华为的鸿蒙智行模式是最佳的“华为造车模式”,甚至在电驹小编看来,鸿蒙智行将是未来华为汽车业务“大一统”模式。

其一、统一造车标准下,让二三线车企更好活下去。

对于华为鸿蒙智行模式,业内也发不出了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一模式“手伸的太长,让车企没有灵魂”。

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就曾表示,“我们不愿意把汽车的灵魂交给第三方公司,我们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他还说,“我们不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装配厂,我们要做一个真正的汽车制造商。”这些话无疑是对华为在汽车领域的野心和挑战的一种反击。

是的,车企将智能化部分拱手相让,难免会担心“受制于人”,更何况,现在鸿蒙智行可以说智选车的2.0阶段,不单是“双智”上的合作,还有机械硬件层面也要交给华为。车企基本在产品设计和研发层面啥也不用干,负责好生产制造即可。这有点像此前江淮蔚来合作的味道,合作车企“沦为”华为的代工厂。

从短期来看,虽然鸿蒙智行模式能为车企盘活不少产能,但长远来看,传统车企似乎丧失了主导权,甚至是品牌形象。

以赛力斯为例,自合作以来,赛力斯屡次面临舆论压力,行业有声音认为,赛力斯在合作中不断失去话语权。为了改变这一情况,赛力斯现在正计划推出自己的全新品牌“蓝电”品牌,而不只是靠华为造车。

但是,在电驹小编看来,华为是否“功高盖主”,某种程度其实也要看合作企业自身实力。比如华为另一个合作伙伴——奇瑞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如今,奇瑞汽车增长迅猛,现在月销量更是突破了20万台,整体势头很猛,出口表现也很突出。而且,奇瑞在技术研发力度上,丝毫不输给比亚迪等自主车企,所以不用担心技术被华为合作。

与华为合作,用奇瑞方面的话说,只是奇瑞全栈可控体系里的一环。奇瑞并不会把智能化完全交给华为,所以奇瑞自己成立大卓智驾公司,并开发雄狮座舱等等。既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实力,同时也会扩大朋友圈,大家一起赚钱一起进步。

相反,华为与奇瑞合作的LUXEED,某种程度还能位奇瑞高端品牌星途星纪元带来品牌背书。

再回过头来说,赛力斯把灵魂交给华为其实也并不是一件坏事。当下新能源行业集度内卷,而面对这一波洗牌,即使是一线的合资品牌都已经逐步溃败,更何况是二三线的自主品牌。

现在,华为将赛力斯、江淮或者极狐这些中小企业统一在鸿蒙智行模式这一造车标准下,并且在华为的品牌力和技术的加持下,或许能够帮助这些二三线自主车企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幸存下来。

而从更长远、更高的角度来看,在鸿蒙智行下,能促进二三线的中国汽车品牌团结起来,甚至形成一个大联盟,借助电动化浪潮实现弯道超车。

其二、统一销售渠道,化身超级经销商。

随着鸿蒙智行生态联盟的成立,华为在汽车圈内的角色也将愈发清晰——提供造车支持的同时,还会提供相应的渠道资源帮助分销。

也就是说,华为要不仅要做“超级供应商”,还要做“超级经销商”,帮车企造好车,还要卖好车。

此前,在智选车模式这个1.0阶段,问界因为频繁使用华为字样和LOGO,被业内一度解读为华为要正式造车的举动。

所以,在大规模铺开传播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CEO任正非就签发了《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据当时报道,任正非还特意强调不能使用“华为”或“HUAWEI”出现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