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极越01> 极越01使用> 摘要详情

极越01对其后使用8295芯片的车企而言

极越01对其后使用8295芯片的车企而言

摘要来自:《全球首搭高通8295 极越01售价30万内?》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全球首搭高通8295 极越01售价30万内?》的片段:

    一句话,只靠算力,堆不出真正的智能汽车。换言之,高算力芯片是个好东西,但它就跟参考资料一样,不是买的多,学习成绩就会越好。如果车企本身没有软件能力等相应智能支撑,即使是使用同一款芯片,也只能是产生大量被浪费的“无效算力”。

    近几年,传统主机厂不断加大智能化投入,为了匹敌新势力也交了不少“学费”,但受限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属性、薄弱的软件能力,智能化转型的效果虽有所起色,却也显得“步履蹒跚”。

    比方说某自主大厂旗下车型虽然搭载了目前顶级的8155芯片,但依然存在操作卡顿、应用匮乏、打开时间慢、分辨率低等情况,座舱的实际智能体验并不能让人满意,更谈不上领先。

    《品驾》甚至报道,大部分车企其实都是在“浪费”高通8155芯片,连最基本的流畅度都还没有做好,别说充分发挥8155的潜力,可能用上一代的820A都显得多余。在这情况下,多数车企官宣搭载8155其实是在打“广告牌”。

    尽管如此,但并不是说过分追求车载芯片算力的观点需要被批判。毕竟,智能汽车如果没有算力这一“肌肉”,也就根本谈不上智能。

    那么,该如何让发达的“肌肉”爆发出应有的力量呢?当然是靠聪明的“大脑”。

    就拿首发搭载高通8295芯片的汽车机器人极越01来举例。实际上,上文对智能汽车的拟人化比喻,也和汽车机器人养成理念如出一辙。

    在汽车机器人的产品理念中,高度智能的汽车机器人共分为“大脑”、“神经”、“躯干”三部分。其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能力是“大脑”,智能化架构JET则是它的“神经网络”,整车结构和动力总成为“躯干”。

    JET智能化架构是造就汽车机器人形态和能力的底层基础,它能实现“全域融通”,相当于打通了任督二脉,最大化利用8295的超高算力。另外,算法的基础决定了“大脑”的聪明程度。极越01智舱和智驾都有着百度AI、Apollo的算法赋能。百度AI已经有了10余年的研发积累,而Apollo本身也是L4级的自动驾驶算法。

    那么带来的效果,比如说超流畅的交互体验、超细腻高清的视觉感受、低至500ms识别速度的离线语音,甚至在智驾系统失效的时候高通8295还能进行接管,充分保证安全。

    传统车企无一例外在卯足劲智能化转型,新势力也在大把烧钱投智能化研发。平心而论,几乎没有一家车企具有10年的AI技术积累,缺乏强大的AI算法是许多车企没法把芯片算力充分发挥出来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8155和8295的应用对比,我们发现下一代智能汽车对芯片算力使用的底层逻辑。究其根本,产品要面向用户,如果只是一味强上高算力芯片,却没有发挥算力价值的AI能力,则只能在无形中让用户徒增购车成本。

    对其后使用8295芯片的车企而言,修炼好AI“内功”,上好算力使用这堂“必修课”,将高算力芯片的潜力最大化挖掘并标配,才能实现真正的科技普惠。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