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6> 小鹏G6驾驶> 摘要详情

小鹏G6滴滴居然设了两个自动驾驶研发部门

小鹏G6滴滴居然设了两个自动驾驶研发部门

摘要来自:《【汽车人】小鹏收购滴滴资产,多品牌战略成型》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汽车人】小鹏收购滴滴资产,多品牌战略成型》的片段:

在“达芬奇”项目下,滴滴居然设了两个自动驾驶研发部门。


一个名为“智能产品技术中心”,主要开发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泊车等产品。鉴于滴滴已经是最大的网约车数据平台,可以预料,这部分业务将为小鹏提供滴滴的出行生态。


另一个名为“汽车工程技术中心”,下面有ADAS研发项目。这部分看似与小鹏的ADAS业务存在重叠,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部分业务是基于一级供应商提供的技术研发,比较重视物理和智能底盘在ADAS中的作用,其负责人也是前博世高管。而小鹏的ADAS,则基于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的印迹,即从软件应用入手建构。


双方思路不同。如果两家公司的ADAS业务融合,将对技术路线产生影响,但滴滴相关团队大概率仍能“有限”延续以前的路线。这块技术资产不会清零。



除了实打实的车型平台,滴滴围绕网约车进行的数据后台、充电设施服务(小桔能源)、国际市场、金融服务,即滴滴在网约车上摸索出来的庞大运维体系,都可以对小鹏的运营产生助益。而最恰当的牵引条件,则是与滴滴联合做To B业务,比如做Robotaxi。


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但都属于远期附加收益。搞得好就有,搞不好则可能缩水,或者没有明显效果。那么,有什么内容是小鹏亟需,且拥有高确定性的战略收益呢?


小鹏的核心诉求


何小鹏在沟通会上说,“MONA平台,我们认为是To C为主”。无论对于小鹏,还是对于滴滴,核心内容都是造一款新车。


小鹏当前最主要的战略挑战,是如何降低成本。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市场价格厮杀,小鹏引以为豪的智驾资产(现阶段是城市NCA),并未充分兑现。原因就是用户群体不够大。



2023年1-7月,小鹏累计交付量为52443辆。虽然G6打了个翻身仗(8月份交付可能要上一个台阶),但交付爬坡速度,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智驾技术已经研发出来了(当然也在不断迭代中),如果用户群扩张得比较大,可以迅速摊薄研发成本。同时,小鹏的产能还有富裕,如果能以一款新车型去占据这部分闲置产能,两个要素都能摊低边际成本,从而改善小鹏的运营。


与滴滴的合作,就有希望一举实现两个战略企图:搭载更多的智驾产品;提高产能利用率。



小鹏的销量结构中,P7、G6的定位都比较清晰,尤其是G6的定价策略很成功,导致B级走得反而比A级产品好。高端G9(30万元以上)热度未能持续,与这一层次的对手(理想、蔚来)策略有关。


而G3、G3i、P5则陷入苦战。小鹏通过智能化下放到20万元这个层级,与埃安、比亚迪有关产品拼斗,但限于规模,成本一直没有优势。


现在,小鹏亟需一款稳定走量、20万元以下的车型,并与小鹏系列产品形成差异化。做多品牌,就成为顺理成章的做法。但是多品牌战略会加剧内部争夺营销资源。


现在瞌睡送来枕头,滴滴基于“达芬奇”架构的MONA,就是主打15万元市场的。而滴滴负责营销,小鹏在这一块也就没什么负担。



何小鹏认为,“MONA”产品与小鹏现有产品将有明显的差异,对该车的保守销量目标设定在每年10万辆。小鹏显然希望滴滴能对赌成功,把小鹏的产能拉起来;同时与小鹏主品牌产品,有足够的区隔。这其实也是蔚来一直设想的打法。


何小鹏说,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在15万元级,打造出智能化表现有竞争力的产品。小鹏快速拿到MONA,就相当于很短时间内(比如半年到9个月)就拥有了这个能力。如果依靠自研,从立项到拿出产品再到交付,没有两年是不行的。如此可以猜测,MONA明年早些时候就可以实现首批交付。


小鹏的智驾(XNGP)延伸到15万元的MONA上,并迅速扩张规模,就能在该区段市场实施差异化竞争,凸显出小鹏的技术优势。这个过程中,小鹏真正付出的成本(包括时间)是比较低的。这是内部对MONA看好的原因。


技术产能和市场


接下来,小鹏要做的,是在“达芬奇”平台上,引入自己的E-E架构以及XNGP。但扶摇架构可能不会全部导入(否则成本又上去了),并在小鹏现有产线上生产。现在的挑战并非两个公司在MONA上实现技术对接,而是滴滴已经开发差不多的供应链,如何接入小鹏的产线。


何小鹏似乎并不担心滴滴供应链与小鹏产能对接的问题。他表示:“我们已经对供应链、制造、产能进行了思考,我们只需要简单地扩大产能,做一些组合就可以做到。”


目前,小鹏旗下3个工厂当中,广东肇庆工厂的产能基本拉满,武汉和广州工厂产能都还有富裕,而武汉工厂负责向广州工厂提供一体化压铸件。当前两个工厂处于单班(12小时)满负荷状态,如果滴滴产品上来,可以安排双班生产。



对于MONA,会有不同的SKU,其中一些会去打出行(To B),另一些会打高等级的辅助驾驶。这意味着To B产品不会上XNGP。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网约车要严格压缩产品成本。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