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鹏G6> 小鹏G6驾驶> 摘要详情

小鹏G6自动驾驶是一门与AI强相关的生意

小鹏G6自动驾驶是一门与AI强相关的生意

摘要来自:《小鹏滴滴合作,双“头部”牵手,智驾普及再按加速键!》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小鹏滴滴合作,双“头部”牵手,智驾普及再按加速键!》的片段:

自动驾驶是一门与AI强相关的生意,无论感知还是规控,AI化都是主要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自动驾驶技术在研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验证和训练。一般来讲,数据集越丰富、涵盖的场景越多,最终产出的智驾模型推理准确度就更高,能力就越强。

例如特斯拉,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头羊,除了自身的大量投入外,行驶在全球各个角落的、具备“影子模式”、可以实时采集行车数据的数百万辆车,通过为其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提供海量数据,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图片

而滴滴,作为全国最大的出行平台,旗下有着超过1亿注册网约车司机,年活跃司机规模超过2300万。可以说,滴滴有着全球最大的商业车队,因此在数据的采集上天生具备极大的优势。

其实,在智能驾驶的数据采集上,滴滴早有布局,例如许多滴滴司机车内都装有的“桔视记录仪”,它除了行车记录外,就具备采集和上传定位、视频、IMU等原始数据、人车物行为等目标数据的能力。

图片

试想,当“MONA”落地后,基于对赌协议的诱惑,滴滴一定会尽其所能完成其2年总计36万台的销售目标,这对于小鹏来说不仅意味着一大笔现金,更意味着一支规模可达36万辆、日均行驶里程上百公里的自动驾驶数据采集车队!

如此庞大且优质的数据,对于小鹏这种造车新势力来说,简直是“无上至宝”!将极大地帮助小鹏实现自动驾驶算法的数据闭环,为智驾技术的研发按下加速键。


03/

15万A级车,研发降本实现智驾普及

小鹏与滴滴交易的意义已经明晰,但它能否落地的关键在于:新车“MONA”。

看完前面的文字,你大概会认为“MONA”将是一款专为滴滴定制的网约车,就如比亚迪为滴滴量身定制的D1一样。

但实际上,“MONA”甚至不是一台车,而是一个平台。

在今晨召开的电话采访上,何小鹏向“电动知士”等媒体表示:它将成为小鹏第二品牌甚至第三品牌的开始。

按照规划,“MONA”的首款产品,将是一台15万级的A级车,此前已由滴滴进行了长时间的开发,合作后小鹏将引入扶摇架构,如XNGP等,并将在小鹏现有的产线中制造。

与大家的猜想不同,这款车将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而后才是面向滴滴等网约车市场。在何小鹏看来,新车的竞争力将远超现在市面上的产品,保守销量预期在10万台一年以上。

如果主要针对网约车市场,定位A级车自然是够用的。但现在小鹏却要在15万的前提下,造一台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基于扶摇架构且具备高阶智驾能力的A级车,这一规划许多人表示不解。

要知道,高阶智驾是有很多硬性成本的,如传感器、计算平台、电子电气架构甚至背后的研发成本等等。因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阶智驾往往仅搭载于售价30万元以上的高阶车型中,而这一状况,也才于前不久被小鹏和五菱等车企打破。

图片

以目前的技术和市场来看,在15万元的售价内造一台车,势必要在高阶智驾和尺寸、设计、用料等传统产品力间进行取舍。就像小鹏G6一样,仅23万元(580 MAX)即可给到高阶智驾能力和优秀的空间表现,但在设计和内饰用料等方面,相比同价位的自主车型就要略逊一筹了。

而对于A级车来说,由于许多刚性成本的限制,这一冲突极有可能会更为明显。

那么,在15万元价位,在传统产品力和高阶智驾上,消费者们又会如何选择呢?我们为此设立了一个投票,虽然样本量不大,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图片

在参与投票的50余人中,两种选项基本上五五开,这还是在我们的受众多为智能驾驶拥趸的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