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小米SU7> 小米SU7电池> 摘要详情

小米SU7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路线之争

小米SU7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路线之争

摘要来自:《精明如雷军,怎么会说出“造车全靠蒙”?》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精明如雷军,怎么会说出“造车全靠蒙”?》的片段:

举个例子:如果按照当时的逻辑,理想汽车的增程混动就是“落后的技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压根就不该成功”,但李想显然赌对了——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电池增程中大型SUV。所以他是不是蒙对的?增程和多挡DHT,二选一的结果,不就是蒙嘛。

再举个例子:汽车内饰的大屏方案有几种,福特电马和早期Model S的竖屏是一种、特斯拉Model 3的悬浮横屏是一种,还有中国车企的三连屏、两连屏……那么多方案,大家各有各的道理,最后市场选择的是特斯拉的悬浮中控屏。这其实也就是一种蒙。

所以,汽车行业确实是大家“蒙”出来的。雷军打造小米SU7,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小米SU7大量的设计,都是站在了竞争对手已经“蒙对”的结果上打造的。

当你站在了“蒙对”的结果上,才叫真正的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然后我们说回为什么造车本身就要靠“蒙”。

其实从汽车行业最开始发展以来,就是多条路线并行的,比如最早的汽车有蒸汽机、有内燃机、也有电动车,这些路线上到底谁能够跑出来,起跑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人知道。

早期不管是奔驰也好,还是福特、通用也好,往往都是多路线并行的,并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内燃机是成功的道路。经过了最早的十几二十年的行业竞争,最后确定了内燃机路线,大家才开始统一到这条路线上来。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五六十年后的第一轮全球新能源浪潮。在1995年前后,全球汽车巨头通用、福特、丰田、奔驰、宝马这些品牌都开始思考到底下一阶段的动力方向。

通用在那时候选择了纯电动,打造了全球第一款量产的电动车EV1、后来还研发了雪佛兰Volt插混车型;而奔驰、宝马这些则选择了氢能源作为研究,丰田则是考虑到成本和效率选择了油电混动路线。

最终丰田在1997年推出第一代普锐斯,但是真正到了几年后推出第二代普锐斯,丰田THS技术路线才算正式跑出来,那时候丰田也算是靠“蒙”出来的THS混动路线。

到了这一轮中国新能源的崛起,比亚迪、吉利、长城这些其实在2018年以前也尝试过了很多混动路线,跟着欧洲做P2架构也是一个主流。最后反而是本田为了应对丰田THS做了一套i-MMD,然后大家突然发现双电机混动系统很不错,然后中国车企就开始纷纷投入。

最终DHT技术路线在中国跑出来,所以中国车企也算是靠“蒙”出来的。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路线之争。基本上在早几年,高端车用三元锂电池,性能更好、能量密度更高,是一个共识。只有比亚迪一家强推磷酸铁锂,还专门做了“刀片电池”来解决能量密度的问题。

而这几年可以看到,磷酸铁锂已经成为了主流,不仅仅是中低端车在用,甚至二三十万的高端车也在用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的超充性能这些技术指标也都上去了。最终投入巨大研发成本的比亚迪,在磷酸铁锂路线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