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7> 问界M7驾驶> 摘要详情

问界M7但驾驶员的操作同样会影响操作结果

问界M7但驾驶员的操作同样会影响操作结果

摘要来自:《撞车和起火都不可怕,复盘问界M7事故,车门打不开谁背锅?》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撞车和起火都不可怕,复盘问界M7事故,车门打不开谁背锅?》的片段:

首先,又要强调一次,主动刹车(AEB)不是万能的。其效果因车不同,因客观环境不同(天气等),因车速不同,甚至因驾驶员操作而不同。每个品牌对AEB的功能和调校能力是不同的,这个很容易理解,而且在各大厂的PPT中,这也是着重宣传的部分。但测试效果并不等于实际应用效果,雨水、污渍、大雾、暗光等,都会影响感知硬件的判断,造成决策差异。同时,被侦测物体的体积、速度(或静止)等等,同样会影响系统判断。

就算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硬件在正常工况下工作,并且系统做出了正确判断。但驾驶员的操作同样会影响操作结果。比如驾驶员主动介入刹车,但又松开踏板;急打方向;猛踩油门(踩错油门踏板)等等,都会造成系统误判。简单来说,AEB仍然保证驾驶员意志是车辆操作的第一优先级。在这一核心价值背后,驾驶员遭遇紧急情况的个人素质、操作熟练度等等,依旧是影响车辆安全的核心因素。再直接点说,包括AEB在内的驾驶辅助功能,都是落脚在“辅助”。你只是多了一位隐藏的多功能副驾驶,但你仍然是驾驶员。

强调完这个老观念问题,接下来车辆起火的问题,也需要进行一个“扫盲”。诚然,新能源车在动力电池部分的起火隐患,总是能拨动用户敏感的神经。但对于插混(增程)这种有电路也有油路的车型而言,油路部分的起火隐患,同样不可忽视。很显然,在这起问界M7的碰撞事故中,起火处位于车辆前侧发动机舱位置。无论火势还是起火的位置,都与底盘处的动力电池部分无关。但这也为广大用户提了个醒,对插混(增程)车型的安全性焦点,不能只放在电路部分,而忽视了最为传统的油路部分。

无论是AEB还是被动碰撞之后的起火,对车辆而言,实际上都是无法在绝对意义上规避的问题。这样一来,压力就给到所有问题的最后一环。即,遭遇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之后,能够顺利拯救最宝贵的生命。也就是说救援人员可以从车外顺利打开车门这一点,是不容有失的安全细节。但在这起事故中,显然救援动作都是围绕更为复杂、费时、低效的砸窗来进行。那么车门为什么无法打开,又如何从技术上保证车门一定能被打开呢?

隐藏式门把手+增程式,都不背锅?

看似小小的一个门把手,其实操作逻辑与高端的智能驾驶没啥区别。都需要经过感知、判断、操作,三个步骤。那么,车门打不开,就是这三个步骤中至少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首先,感知肯定没问题。这也是包括官方在内的多方初步报告中,反复强调安全气囊正常打开的原因之一。碰撞传感器是一切的源头,只有被成功触发,才有接下来安全气囊弹出,以及车门自动解锁的动作。比如某些事故中存在“没撞准”的问题,也就是极小范围的重叠偏置碰撞,导致没有触发传感器信号。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用更多碰撞传感器,以及更科学的算法。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