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零跑C10> 零跑C10电池> 摘要详情

零跑C10零跑介绍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整

零跑C10零跑介绍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整

摘要来自:《从陪跑到领跑!零跑2024年三板斧》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从陪跑到领跑!零跑2024年三板斧》的片段:

根据零跑介绍,CTC 2.0采用了无电池包,无模组技术,电池与底盘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将电池空间缩减到极致。此外,CTC还是很好的降本技术,其在生产过程中可节省大量焊接工序,且结构更简单,轻量化效果更好,且拥有很好的体积利用率。

另外,在安全性方面,零跑介绍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电池安全,42500N·m/°超高扭转刚度给与电池组更强的安全守护。

从产品力来看,零跑C10放眼同级绝对能打,绝对够卷。

而除了全新零跑C11、C01以及T03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下探。其中,T03价格直接打入到5万以内,拼价格甚至不输给五菱宏光,并且还带来了全新配色,以及配置上的升级优化。

除此之外,无论是C10、C11,还是C01接入LEAP 3.0,在芯片、智驾、空间、交互等方面也都有全面升级。比如8295芯片、高阶NAP智驾、五连杆悬架、7.1声道音乐座舱等等全都一股脑放在C系车上。

总结来说,这次零跑2024全家桶不仅价格更低了,而且配置得到了升级,真正做到了“降价增配”。

随着“24年新品全家桶”这一套组合拳下来,零跑无疑给车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让市场看到了零跑比“卷王”更卷的实力。

然而,走高配低价,尤其是成为价格屠夫,都是有相应的代价,要么是纯亏损,要么是牺牲毛利率。在造车新势力盈利难的今天,如何赚钱这一问题会被无限放大。

正因如此,很多人会担心:对于零跑这样的新势力车企,是否有足够的底气来支撑其长久的性价比路线。或者说,零跑汽车哪来的底气,能够拿出如此大的诚意反馈用户?

所以,在发布会之后,电驹小编与朱江明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并厘清了其中的核心问题——零跑究竟是怎么把价格打下来的?

第一板斧:成本定价

朱江明不止一次坚定的说道:“坚持全域自研,以成本定价,让用户享受到越级智享、物超所值、好而不贵的产品。”

“我们是以成本定价,而不是以品牌定价,这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零跑的产品价格永远是成本定价,这是未来我们一贯坚持的,无论是高配的产品还是低配的产品。”

对于“成本定价”,朱江明有自己的理解:“我们一直说,零跑的定价是以成本定价,只是说我有多大能力。而不是说竞品多少,我跟它去比,我们从来不是比。我们只是说零跑自己的能力,我能够做到什么样的价格,我能承受,用户也能感到更满意。希望零跑的产品永远都能够超过用户的预期,这是我们想要去做的一个方向。”

在交流中,朱江明不止一次强调,零跑不追求高毛利,而是在自己能够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可以给用户带来高品价比的产品。简单来说,就是让用户“花小钱办大事”。

在零跑看来,只有打掉虚高的品牌溢价,给用户足够诚意,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当下保持市场核心竞争力。

全新车型C10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在15万左右的价格区间,不仅在智能配置上,用上了英伟达的Orin、高通的8295芯片,禾赛的激光雷达;传统汽车部件方面,玻璃用的是扶摇,座椅用的是李尔、车轮采用的是戴卡、内饰则用的是拓普......全都是全球顶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同时也帮助零跑的产品达到了全球先进的质量标准。

花15万左右的价格,买到往往三四十万车型才有的配置,市场中能找到的少之又少,零跑汽车就是一个。

正因如此,朱江明才会自信的表示:“零跑汽车要用15-20 万的零跑价格,为用户带来 30-40 万的用车体验。”“能超越零跑品价比的,只有零跑。”

第二板斧:精打细算

在采访会上,零跑同事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小细节,朱江明今天从头到脚的行头,还是三年前在水立方做产品发布时穿的衣服。

事实上,朱江明在行业中是出了名的“省”。据悉,朱江明有一双皮鞋,自他开始造车以来,已经在公共场合穿了8年。

曾有人就此事向朱江明提问,他的回答是,这双皮鞋质量很好,也没有破,穿得很舒服,所以就一直穿了下去。

“花钱上,我们确实从农村开始的,都还是比较节俭的,包括各个方面。”朱江明表示。

成功的企业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精打细算。精打细算并不是不舍得花钱,而是不乱花钱。

比如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他曾说,“奇瑞公司是一家很抠门的公司,在衣食住行方面我们是很抠门的。”但是,在技术研发上奇瑞却不计成本,甚至还有“赌徒式”的心里。看准了一个方向,就是埋头干到底。

比如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曾秀过省钱秘籍,发布会用不到200万,差旅酒店不仅选经济型酒店,而且都要两个同性合住。

毫无疑问,奇瑞和理想如今都是圈内的佼佼者。

同样的,朱江明对自己不舍得花钱,但是在技术研发这些“刀刃”上,敢花且舍得花。“在对于资本的使用,我们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分花,才有可能让零跑走到今天,我们确实是花钱最少能够做更多的事、做更多的研发。”朱江明说。

这点也体现在零跑对供应商的选择上。“我们一直强调只做跟电相关的零部件,那些内饰、仪表板、密封条,我们选的和BBA一样的供应商,传统汽车里的内外饰,这些供应商我们都采用顶级的供应商,或者和他们成立合资厂,用这样的模式来做到我们的产品。”

“同样每个电子零部件都有它的二级供应商,我们都是用最好的,我们举例了高通、英伟达、MXP等,这些我们都是选最好的。”

为什么要选择和BBA一样的供应商?朱江明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一个产品完全做到跟BBA相当的产品,那就要跟它是同样的供应商。”

零跑曾提出国了一个“铁桶车”概念。根据朱江明的解释,“在这一价格区间,我希望零跑的车没有短板,无论是传统底盘、内外饰,还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没有短板,这就叫铁桶车。”

对此,朱江明表示,如果我们整个车产品力都很好,但是我们的座椅却找一个差的,或者门板找一个差的,最终“木桶效应”就不成立了。所以,零跑必须舍得全球最好的顶级供应商部件,不能在这方面省钱。

从这点可以看到,勤俭持家的朱江明,期望能交付给用户一辆好用而不贵的汽车。

让电动车的用户不花冤枉钱,用最少的钱能买到最好的产品,这是朱江明和零跑的产品策略和造车理念,也是零跑汽车竞争力所在。

第三板斧:全栈自研

一双皮鞋穿八年的朱江明,在“自研”上绝对舍得“一掷千金”。

和很多技术出生的理工男创始人一样,朱江明对于技术研发异常的执着,甚至时发自内心的热爱。

从品牌诞生之初,零跑汽车就决定在核心技术上坚持自研,如三电系统、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等领域,软件层面及硬件层面独坚持自主研发与生产。

而朱江明更是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说到:“零跑汽车永远要吃技术饭,永远要走技术立企这条根本道路,永远要通过技术实现竞争力的突围。”

目前,零跑建立了自己的六大核心自研成果。比如零跑自研全球化整车架构,可以实现88%高通用化率。

零跑自研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以一颗SOC芯片打造中央超算,融合座舱域、智驾域、动力域、车身域。零跑自研CTC 2.0电池底盘、零跑自研智能油冷电驱,以及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方面,统统自研。

自研的好处,不仅是帮助零跑汽车建立的技术护城河的优势,将灵魂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同时也能进一步降低成本。

正如零跑高级副总裁曹力所说“我们可以利用全域自研的能力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往下卷,能够给到更好的产品,这是我们底气和底层的逻辑。”

对此,朱江明以8295芯片为例,做了进一步的做出说明:“大家都知道现在最旗舰的座舱芯片,目前零跑还是唯一一家,今天为止公布用8295一颗芯片可以做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还能够做功放、音响,还可以360度的环视,一颗芯片就完成了。可能更多的车企上了一个8295做座舱,至少智驾还要芯片,那还要去买第三方音频调音的功放,那我这些都不要了。这是我们的技术积累、创新能力的体现。”

是的,同样使用高通8295芯片,别家车企只是用它做车机,零跑汽车除了用它做车机芯片,还可以用它打通智能驾驶,从而省去了智驾芯片的成本。这就是零跑汽车通过技术自研和创新,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同样的案例还体现零跑自研的CTC 2.0技术上,通过创新的采用无电池包、无模组技术,不仅带来了空间、续航以及电池安全性上的提升,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朱江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在1.0基础上我们把整个CTC托盘重量可以做到比一般厂家,别的车企用铝的还要低。但钢和铝的成本相差很大的,一个要40多块钱一公斤,一个要10多块钱一公斤。而且我们是纯粹的,完全无模组化,里面的端板、扎带,很多复杂的零部件没有了,就是把这个盒子里把电芯放进去。至少我们CTC有1500-2000块钱的成本空间,这还只是说方案上。”

据了解,目前零跑新车中60-70% 的零部件是自研的,而自研零部件所占的 BOM 成本也达到了70%。

通过强大的全域自研体系,不仅用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带来高价值的产品体验,同时也让自己牢牢掌握了产品定价权,无惧市场价格战。换句话说,如果零跑不是全域自研,那么无法将成本做到如此。

并且,随着销量的提升,零跑的技术自研就会带来规模效应。如CTC电池,智能座舱,电驱动,平台化架构等等,做到了通用化和平台化,再加之销量规模的提升,成本势必会得到降低,利润也会得到提升。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