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问界M9> 问界M9销量> 摘要详情

问界M9但销量毕竟是上来了

问界M9但销量毕竟是上来了

摘要来自:《酸甜苦辣,2023车事杂陈》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酸甜苦辣,2023车事杂陈》的片段:

价格战之所以能打响,除了因为争夺销量,车企的“内卷”外,也包括部分落后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比如,东风集团已经连续六年出现销量下滑,其背后原因就是,新能源品牌、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布局未达预期。

尽管如此,车企也并非不想改变。7月,一众车企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这被看作是紧急叫停“价格战”的标志事件。

孰料,“画风”突然一变。7月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网发出一则声明,称此前组织16家车企共同发布的承诺书中,涉及价格的内容表意不当,有违《反垄断法》精神,并将相关条款从承诺书中删除。

价格战,终究是一场“囚徒困境”,在无法达成一致协议的情况下,车企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式,“活下去”才是车企选择“降价”的背后最大原因。

当降价席卷整个车市,“等等党”只会越来越多,也更加难以提振短期销量。于是,降价潮就演变成了车企之间的“持续消耗战”“成本控制战”。

汽车行业已经“卷”成这样了,但再“红”的市场,也都有“艺高人胆大”的闯进来。

2023年12月28日,小米在京举办发布会,宣布小米汽车正式亮相并投入量产,预计2024年对外发售。但并没有公布新车的价格,这让消费者吐槽来了一款“保时米”。

而在前两天,华为也发布新车问界M9,指导价为46.98万元至56.98万元,

在智能化、电气化趋势的带动下,汽车产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动制造业向着科技企业全面转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11月,我国汽车产量创历史新高。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这背后是一场“新”与“旧”的动能转换。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量首次双超百万辆,站上新台阶——产销量分别完成107.4万辆和10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9.2%和30%。

价格战,是⼀场“⼫横遍野”的殊死较量,但销量毕竟是上来了。中汽协预测,2023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或可达到3000万辆,同比增长11.7%。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同比增长20%。

持续热销的新能源汽车也带“旺”了中国汽车出口。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的出口额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前三季度,“新三样”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

一将功成万骨枯,有些企业高歌猛进,就有一些企业暗自伤神,一把辛酸泪。

在自主品牌的挤压下,合资品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2023年10月,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迅速占领市场,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近60%;国内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7.7%,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较2020年24.1%的市场份额又降低了6.4个百分点。

房间里有桌子和椅子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于是,“广汽本田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尽管广汽本田对此澄清,这是外界的错误解读,只是终止了与劳务派遣公司的协议,并对劳务派遣人员依法依规、及时地提供了经济补偿,有关裁员的消息为不实消息。

但不可否认的是,2023年以来,“裁员寒潮”正在席卷汽车业。

11月,奇瑞捷豹路虎官微发布消息称,对部分人员进行了岗位优化,调整比例低于全体员工总数的3%。

5月,福特中国开始裁员,人数同样超过千人,旨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灵活的组织结构”。

路上有辆绿色的汽车

描述已自动生成

大众汽车集团高层也表示,将通过部分退休或提前退休的协议来实现裁员,推翻了此前“2029年前不裁员”的承诺。

第二梯队的新势力,也处在“夹缝中求生存”,包括爱驰、威马先后宣布进入重整期,哪吒汽车也不复去年“风光”。

从乘联会发布的销量统计列表汇总就能发现端倪。2022年底,乘联会发布的统计列表中,乘用车企的数量是82家,而到了2023年9月份,乘用车企的数量已经变成了64家,9个月时间就减少了18家。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