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零跑C10> 零跑C10销量> 摘要详情

零跑C10

零跑C10

摘要来自:《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 专访零跑联席总裁》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集团合作 专访零跑联席总裁》的片段:

因为随着我们业务的发展,销量的提高,经营性现金流的提高而匹配我们的资金需求。这次Stellantis的融资当然有我们资金的成本,我们公司有85亿港币进账,自然是我们这个阶段以及未来几个阶段的业务计划也是需要做融资的。所以在这个融资上是跟业务匹配,我们不能够说无意义储备一些没有用的现金,感觉公司什么都不做,两年把钱烧完就为止,这是投资者比较关注的话题,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另外从现金本身,我们公司年初的时候就是第一季度的时候账上现金是一百零几亿,到9月底公司账上是116亿,所以本身我们的业务的稳步推进的时候,随着销量的增长,毛利率不断的提高,自然提振我们经营性的现金流。包括我们这次融资以后,当然得到了更多的现金的储备,更有利于未来的发展,绝对是正面的。但整体来讲,我们不会从现金和资金有多少这个角度看待问题,该融资做融资,该做业务做业务。这个我跟你分享一下。

问题:在举办的广州车展上,零跑最新车型C10完成了国内首秀,请问,这款车型是全球战略车企,未来在国际销售这块有没有目标和地区,渠道方面有没有详细的规划?

武强:C10是我们的旗舰车型,广州车展推出来,9月份慕尼黑也亮了相,未来在海外上的,这个也我们首先或主要推出的一款车型,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家用型的5座SUV。推的市场以海外欧洲发达市场开始,欧洲10国,其中5个就是德法意西这样的比例发达的市场,规模比较大,其它的国家也会同步展开。

销售渠道的建设和选用以及包括售后服务的渠道的选用是一个组合拳,它并不是依靠单一的,根据我们在欧洲那边如何品牌定位,如何这一个打法进入的时候,所选择的不同的渠道的资源,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构建。也就是说,我们这里不是说依靠Stellantis形成的渠道就不管了,好像甩手掌柜似的,全躺在上面,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昨天和前天双方团队有非常详细的讨论,既要利用那边拥有的渠道资源,同时把我们在中国形成的有力的打法,包括对客户下订单,对客户资源信息如何进行传播,这个品牌用渠道综合构建我们最有利的销售方法。这个目前正在探讨当中,但是我们觉得我们形成很多历史的优良经验,根据我们的国情和海外的欧洲的国情,方方面面推进销售的工作。

问题:您评估一下在未来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存在哪些挑战,双方怎么去进一步磨合我们的合作,而且对于海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最近其实像欧盟也推出了一些双板政策,对于中国企业进入海外也有一些屏障和障碍在里面,我们怎么去提前应对这些挑战,在这方面我们有怎样的一些针对性的措施,想请您分享一下。

武强:在监管上的这些挑战,包括政府的一些法规或者调查什么的,这块本身是面对全部行业的,也不是说专门面对某一家公司,我们对这块也做了一些适当的规划。所谓的规划就是在我们双方的合作的结构上进行了一些布置和布局。

首先在我们海外销售的平台是叫零跑国际,这是一个在荷兰的合资公司,Stellantis占51,我们占49,这个本身的合资公司股权结构显示了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就是刚才说的如果海外碰到一些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时候,由Stellantis作为51的股东,它就应该有一定的这种能力去舒缓或者去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所以这是一层含义。第二层含义就是我们这种合作,特别在海外拓展上,我们给予S集团一个充分的利益的构建它会更好的去发挥它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资源,双方精诚合作把我们的车卖上去,这里最大的重点就是把我们的销量车在海外卖上去,或者以尽快的速度卖上去,所以围绕这个中心点,我们构建所有的交易的结构。

在实操层面,我们真正业务开展的时候挑战就很多,这个挑战其实就是我们要重新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我们这个车没有在那个市场被验证过,没有被消费者去购买过,所以这样的一个挑战带来东西就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过往两天双方团队,各个板块的人都在详细探讨这些问题。所以刚才为什么我用一个工程的梯子来说,我们这样的合作想象空间很大,能做的事非常多,但是这个梯子往上跑,你要攻上去,那是有很多挑战,那是有很多困难要克服的,这块都是接下来我们半年时间会集中的去落实这些事情。

问题:今年好消息不断,大众入股小鹏,奥迪与上汽合作,包括这次Stellantis跟零跑的完成交割。目前这些头部的跨国企业与中国的这种合作模式也发生了转变,这种新的模式,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您觉得会展现出哪些重要的趋势?

武强:其实这几年电动车行业在中国正在经历特别大的一个阶段,竞争很激烈,我们的渗透率也超过了30%了,我们中国社会对电动车的接受度已经跨过了一个实质的门槛,这一点是被全球其它国家都看到了。包括我们在过程当中中国电动车所做的一些技术的积累,因为先发的早、做的早、干的早,政府和外面的这种扶持和推动力度也比较大,所以我们就走到了今天这个情况。

但全球汽车行业接下来也会有一个电动化的趋势,但这个趋势的路径怎么走,其实是不确定的。一头扎到黑,直接做到电动化,还是说中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上的事件,让这个进程不是那么的一条线,不是一帆风顺,中间会有反复,这个都是不好说的。所以说在结构上,欧洲的几家大的车厂,它们是在社会环境的下,包括自主的社会责任的认知,以及欧洲消费者对绿色环保这方面的主动的接受度和认知度,就使得欧洲的几家车厂是比较积极的。如果咱们从媒体上看到名字的报道这几家,可以说它们的转型速度、转身以及对自己布局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也就是说它们清晰地看到了它们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看到了它们想发展的方向,所以很主动的在去构建它们的商业的发展模式。而且它们又是传统主流车企,占有市场上先发的消费者品牌认知度、网络渠道的认知度以及多年积累的汽车上的工业上的技术,这是它们从此往后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基础。

跟中国像我们成立不到10年的公司互补性就极高,就在这个阶段我们能发挥我们的速度迭代优势,依托于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智能化的比较高的要求,而形成的研发和成本的这样的优势就显现出了它的价值,所以说双方的互补就来源于这里。未来路怎么走,我们也要构建我们的市场,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我们的车的销量,它们也要保住它们的这种优势,所以双方在这个点上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未来若干年或很多年这个趋势都会是这样一个趋势,我就先说这里。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