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MG4 EV> MG4 EV纯电> 摘要详情

MG4 EV形成纯电、插电混动、燃油全覆盖的海外产品矩阵

MG4 EV形成纯电、插电混动、燃油全覆盖的海外产品矩阵

摘要来自:《中国品牌到发达国家站稳脚跟,需要几步?》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中国品牌到发达国家站稳脚跟,需要几步?》的片段:

有着剪刀门和软顶敞篷设计的MG Cyberster是一款纯电跑车,并且与之前各种新势力所造的产品不同,这是一款量产型产品。这款产品让到场的欧洲汽车媒体感到惊讶。澳新市场经销商也表示,“看到MG Cyberster,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也相信可以在澳大利亚售出更多车型”。


MG Cyberster并不是个例,而是在上汽出海大战略下的具体措施之一,全球化车型的设计生产。


上汽集团拥有硅谷、伦敦、特拉维夫3个海外研发中心,与国内团队通力合作,力争每一款新车的设计都符合多个主流市场的审美,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产品追求。从热销海外的MG4 EV开始,上汽MG 全面推动全球化车型的设计,2022年9月MG4 EV就实现了在中国和欧洲近30个国家的同步上市,这样的速度,许多跨国车企都不一定能达成,但上汽MG确实做到了。


不同地区市场都有自己关于产品准入的标准,中国有中国的标准,欧洲有欧洲的标准,各地标准差别不同,仅完成一个地区的认证对车企的新车研发来说都是一项重任。像国内许多出海欧洲的产品往往要耗费数月时间才能完成认证,但对上汽MG来说,有了集团体系力的支撑,节奏上从容了很多。


得益于上汽MG的高标准研发,既然全球标准不一,那就全部按照最高标准来设计,这样就不会存在问题,MG4 EV就是这样标准下的第一款车型,一款拥有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一系列全球高标准的智能电动车。


图片


并且销量也证明了这款产品的实力,来自英国的Andrew分享了MG4 EV在英国的销量表现,作为上汽MG的英国营销负责人他讲到“今年最畅销的产品是 MG4 EV,取得了巨大成功,今年我们将售出近 30,000 辆,将成为英国市场销量第二大的电动汽车”。


除了英国市场外,在欧洲多国市场MG4 EV都是最热销的电动车,MG4 EV成为第一个揽获“英法德年度车型大满贯”的中国品牌电动车,全球销量今年将突破15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热销车型。


在产品销量增长的背后,更有上汽集团出海的软实力支持,21世纪汽车不再是单纯的销售产品,更多的是在销售一种出行服务,产品是实物化的体现,配套的服务更像是产品的灵魂一般。


“对于经销商的管理,却是以精细化管理公司的理念管理当地经销商的运营效率。从收到订单到制造产品,再到产品发运,环环相扣,形成闭环。在这个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这就需要将运营工作做得细致、再细致。”上汽集团表示,保证在每一个市场,不说高歌猛进,起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把这个市场做好,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 这是非常关键的。


就像澳新市场的开拓一样,任何市场的开拓都是从无到有的,关键的一步就是获得当地经销商的信赖,没有谁能比当地经销商更懂得当地市场,但信任的建立往往是最复杂的。


图片


来自墨西哥的经销商就分享了他和MG奇妙的缘分,开始合作时他并不是很了解上汽MG这个品牌,按照他所讲,在墨西哥代理MG在当时是一个冒险的行为,但三年后的今天他为这个行为感到庆幸。正因为代理了MG他的生意在三年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他的经销商店每月总共能卖出2000多辆新车,而且多款车型都是当地的畅销产品。


他谈起未来的规划,计划明年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引进六到七款新车来丰富市场的选择,对于之后的销量也充满信心,仅仅是三年的时间他就已经成为了上汽集团在墨西哥最重要的经销商,这种信任的建立往往就是如此的不可思议,但又在情理之中。


在澳新地区,上汽集团的经销商在澳洲是90家,新西兰是15家。经销商的发展是一个平衡的话题,“不是越多的经销商就越多的销量,经销商是我们的投资伙伴。”上汽集团承诺,澳洲发展到100家左右经销商就不会再往上发展,后面就追求单店销量。


目前,上汽集团在海外建设了2800多个营销网点和100多个零件生产基地,相信很多人在国内都听说过进口车维修难,往往修车的时间中一大半都是在等待配件从海外进口,夸张的甚至因为一个零件需要等待数月,背后的原因是该零件只有海外某个或某几个工厂生产,上汽集团的海外零件生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上汽集团正在用一种产品和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引领着出海,让汽车出海不再只停留在汽车上,更多的是出口一种服务和汽车销售体系,一种中国汽车销售体系。


不过,上汽集团出海成功的因素远不止这些,还有上汽从整个产业链和内部结构体系的布局。



海外工厂和海外团队



数据显示,1-9 月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累计销售83.8 万辆,同比增长21.8%,包括75万辆左右的出口量。相信不少人会有疑惑,为什么海外销量会大于出口数量,中间近十万辆汽车差在那里了?


这个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上汽集团的海外工厂生产了这近十万辆汽车,这也是上汽集团能在海外畅销的另一个因素。


图片


目前上汽集团就拥有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4座整车制造海外基地,未来还将建设更多的海外生产基地来直接面向海外市场。


“不能做单边的贸易,肯定是要对当地有一些贡献。”上汽集团认为,在汽车领域,本土化、属地化十分重要,就如大众汽车、特斯拉等车企,进入中国市场、做好本土化,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有更稳定的经营环境,企业需要借力本土化来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像在泰国,上汽MG在乘用车市场排名第三,市占率达到7.5%,这背后就是因为上汽集团不只在泰国建设了整车工厂更配套建设了零部件工厂,在泰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40-50%,上汽集团不仅为泰国带去了产品,更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当地民众能够从上汽产品热销中获得真实的收益,热情自然高涨,销量自然也就有了。


而且针对泰国市场的新能源转型,上汽集团的投资也在不断加大,今年4月上汽集团的泰国新能源产业园开始建设,今年底明年初就将完工,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必然能带动销量的增长。


像上汽集团目前在海外员工就有超过25000名,但其中援外专家仅有几百名,更多的是在当地招聘的员工,这样开放式的经营必然受到当地消费者的信任。


关于上汽集团在欧洲建厂的消息其实一直在网上流传,但在上汽集团内部这个计划一直在推动中,关于建厂上汽集团一直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一方面是衡量当地的销量规模,另一方面更要考察当地的产业实力。


毕竟上汽集团出海建厂是实在的经营,并不是表演赛,工厂建设了但投产不起来就更像是作秀而已,今年上汽集团在欧洲市场的规模应该是20万辆级,足够建设一条产线,但更多的因素还是在产业链上。


图片


目前在欧洲主要增量是新能源车型,但新能源上游供应商在欧洲的建设还在进行中,几大动力电池企业的产线还没有投产,现在建厂更像组装厂,部件依然进口,这就和建厂的初衷背离了,上汽MG在欧洲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宣传语很简单的,就是普通老百姓能够使用得起的一辆新能源车子。


欧洲非常著名的杂志《Auto Motor and Sport》,曾在报道中讲到MG,报道中称MG是真正的老百姓的车子。上汽到澳新、欧洲这样的发达国家能够立足,它的优势在于首先是品质值得信赖,其次是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为用户提供一款车既是品质可靠,又是价格合理的,就创造消费可能。


上汽MG选择出海,一方面是市场有需求,上汽集团刚好有能力来填补市场的空缺,另一方面是上汽集团制造产品就是满足消费者,海外用户也同样是消费者,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然有享受智能、好用产品的权利。


能够做到如此准确的地诊断各地区市场,其背后是上汽集团内部高效的团队管理,受地理因素影响,海外市场和上汽集团总部必然会存在着时间差,时间差就会导致信息差,从而影响整体的决策。


为了克服时间差,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有一个24小时的响应团队,无论是德国还是意大利市场的问题都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反馈,而且这个团队的管理十分扁平化,区域销售干部可以直接与集团领导沟通,像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的总经理余德和副总经理施杰都是24小时响应团队的,这样的沟通体系下,各海外市场的问题自然能快速的被发现和解决。


图片


“在全球化的开发资源和体系支撑下,从产品定义开始就得是秉持着全球市场需求去研发,实现产品在重要市场的投放和售后服务。”这是上汽集团的原则。


相比其它正在构建出海体系的中国车企,上汽集团已完成了“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的国际经营体系,完成这些“管道”建设后,上汽集团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了海外产品导入的高峰期,销量上升也就是必然的。


上汽集团的出海战略从产品到工厂,从服务到管理,实现了自主的体系建设,实现了不只是产品领先更是体系领先的优势,即善于用好MG品牌的海外影响力,同时又结合中国市场独特的经验,以组合拳的方式赢得了海外市场,成为了中国车企出海的排头兵。


作为上汽出海的核心品牌,MG品牌在未来还将推出10余款全球车,形成纯电、插电混动、燃油全覆盖的海外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地区市场的发展和需求。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