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当前位置:易车> 朗逸> 朗逸上市> 摘要详情

朗逸上市了

朗逸上市了

摘要来自:《上汽大众朗逸诞生史:中国特供是怎样炼成的?》

【易车摘要频道】下列精选内容摘自于《上汽大众朗逸诞生史:中国特供是怎样炼成的?》的片段:

于是就在2008年,全球汽车市场遭受沉重打击的一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连年产销高速增长的一年,各大车企在寒气中寻找出路的一年,同时也是让上汽大众接下来几年内在国内轿车市场遥遥领先的一代神车朗逸,正式上市。

上汽大众的自救

前文提到了朗逸诞生的大背景,而事实上关于朗逸这款“神车”的出现,其实早有预料。

一方面,由于中国轿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起步较晚,底子薄、基础差,无论是设计、制造、技术等都与日系、欧系车企存在不小的差距,所以中国轿车的发展历程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宏大的轿车产业奋斗史。而这部恢弘的奋斗史,在早期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引进合资、自主创新。

先引进合资,学习外国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工艺,为中国轿车市场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待羽翼丰满之时,便开始尝试自主创新,最后过渡到自主开发,造中国人自己的轿车。产品落地后,如大鹏展翅般一飞冲天,引领中国轿车产业走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样的规划实在是令人拍手叫绝。

彼时,中国正值改革开放初期,新旧观念交锋不断,“引进合资”是否可行也是一个难以定论的话题。就在此时,邓公一锤定音,开启了创办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新型企业模式,为中国汽车史打开了新的篇章。

因此在当时看来,自主研发、制造是合资汽车企业的必经之路,这也为朗逸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在21世纪初,中国汽车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竞争对手不断发力,凯越、伊兰特、花冠等车型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向家用车方向倾斜。

而上汽大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先行者,自然凭借着灵敏的行业嗅觉感知到了压力。虽然上汽大众此时已经有了多款车型,但从德国引进的大众轿车和中国式审美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上汽大众亟需推出一款真正适合中国家庭消费者的轿车来打开家用车市场,同时也为上汽大众自主化造车补足最后一块拼图。

于是在2006年11月18日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上汽大众正式揭幕了一款概念车——Neeza,这是一款以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为灵感源泉,集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汽车工业科技成果于一身的概念车,也是首款具有国际水平的本土开发概念车。

Neeza概念车的出现,正式标志着上汽大众有了首款具有国际水平的本土开发概念车。也就是说,此时的上汽大众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的能力,接下来只需要拿产品交给市场验证。于是,就在Neeza概念车亮相后不到两年的时间,朗逸上市了。

仔细观察第一代朗逸与Neeza概念车,会发现这两款车有许多相似之处,上汽大众将Neeza概念车上亮眼的设计元素一一在朗逸上实现。这款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又学习了德国优秀设计的朗逸轿车一经上市,便使中国消费者的传统审美印象大大改观。

而就在朗逸上市后不久,全球车市就经历了前文中提到的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滑铁卢”。这对于许多车企而言都是十分艰难的阶段,但有着朗逸加持的上汽大众却在寒气弥漫的行业中,开启了新的辉煌。

“铁打的朗逸,流水的前十”

朗逸在命名上就具备着深刻的寓意,“LAVIDA”是一个典型的西班牙语单词,有着生命、生活和希望的含义,代表着奔放动感的生命力量与乐趣横生的生活形态,表达了一种从内心深处迸发的激情与动力。

而其中文名字也彰显着上汽大众对于这款车的期待,“朗”代表着明朗、流畅的设计风格,“逸”代表了洒脱飘逸的驾乘体验。如此被寄予厚望的朗逸也并未令人失望,在上市三个月后,便迎来了生涯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在2008年10月8日,朗逸上市三个月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NCAP管理中心在天津公布了一些车型的测试结果。最终,上海大众LAVIDA朗逸以47.4分的优异成绩一举获得该测试评级中的最高级别——五星级安全评价级别。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