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理想L9上市

易车知识库 理想L9

256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Businesscars

关注

经历过mega上市的舆论风暴,李想这位曾经的微博教父懂得了在微博上,不只是有拥趸、信徒、脑残粉,还可能有黑子、正义使者、打破舆论垄断之人。


从李想回复雷军的微博里,依然能够在字里行间里读出这位创始人的傲骨,向来崇尚结果导向的李想明白,在眼下去做任何形式的申辩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重回销量巅峰后,才能用实力予以还击。


图片


令人意外的是,李想陷入的至暗时刻有些太长了,一如当年用增程长期制霸市场一样。


在知乎上,有一条去年发布的关于理想汽车的帖子,超过2000字的回答就多达一百多篇,在2023年的年末里,外界十分好奇——“2024年,理想汽车的销量会怎么样?”


几乎所有人的观点都集中在了一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话上,“2024年理想会有压力,但是不至于崩盘,面对虎狼环伺的市场,能上涨就不错了。”


但在李想的认知里,2023年一骑绝尘的风采一定会延续至2024年,因为他对于新发布的几款产品胜券在握。


图片


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共交付37.6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82.2%。得益于此,理想的业绩也攀上了新的高峰。2023年,理想汽车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173.5%;净利润118.1亿元,一举抹平此前五年的累计亏损。


由于2024年,理想汽车将推出诸多新品,基于上年亮眼的业绩,理想汽车定下了十分高远的目标。2024年1月,李想对外表示,理想汽车本年目标为:全年销量80万辆,月销量10万辆,单车月销量3万辆。


在古人的智慧里,好高骛远后面一定跟着的是摔跟头类似的表达。2024年,李想的跟头摔得足够彻底。



当不完的产品经理



在雷军进入汽车行业之前,李想是公认的产品经理,外界不乏各种对其造车的溢美之词。但在我看来,李想绝不是什么产品经理,而是营销大师。


图片


在这一点上,李想与雷军还是存在很多的共通之处的。在10年前央视的一档大型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里,李想、雷军、刘强东曾在一起同台竞技。刘强东当年的戏谑之言,直到今天还在被人津津乐道。


“不要跟雷军比营销,把小米手机卖到这个高度,这能是一般人吗?”


这句话放李想身上同样受用,把一辆增程汽车加上冰箱、彩电、大沙发一度卖到了细分市场的第一,李想同样在营销上有自己的优势。


甚至,在汽车圈有不少企业的内部会谈中也提到,如果我们的车拿给李想去卖,恐怕也不止是当前的这个销量。


出乎所有人意外的是,李想引以为傲的营销在mega这款寄予厚望的车型身上翻了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被流量红利捧上神坛的理想汽车却被流量反噬。


图片


mega的失败案例不仅可以作为一个汽车案例供外人研究,这也大概是新时代下,公司利用互联网经济开展企业发展的一个经验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mega的滑铁卢影响到的也不只是这次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销量的局部战役。作为理想的第一款纯电车型,mega也象征着理想纯电转型的巨大失败。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理想mega的狭义批发销量为1,145辆,环比今年3月的3,229辆下降64.54%。这与当年李想嘴下新能源纯电mpv销量第一的豪言壮语大相径庭。


就在mega的舆论风暴中,理想汽车L6在低调中迎来上市,甚至都只是声称直播,李想本人出镜也采用的是录像。在特殊时期下,即便是跟mega毫无关系的车型也无法做大范围的宣发。


图片


除了失败的mega外,L6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款全新车型,如果不能带来巨大的增量,理想今年的目标算是彻底完不成了。


于是,在理想L6的上市同期,理想跟进了价格战。


4月22日,理想汽车宣布,即日起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将采用新的价格体系。其中,理想mega售价下调3万元,调整后售价为52.98万元;理想L7、理想 L8和理想 L9全系车型降价1.8万-2万元。


要知道,就一年前的春季媒体沟通会上,谈及特斯拉挑起的价格战时,理想汽车CEO李想当场明确表示,不论是为了保护产品调性还是毛利率,“理想汽车都不会降价。”


图片


今时不同往日,理想的降价既不管产品调性也不管毛利率,仅仅就是为了保住销量而已。从上周公布的周销量来看,理想周销量突破万辆,不得不承认价格政策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投资人们对此并不买账。


看不到黎明



事实上,对于mega的上市,原本外界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美股港股双市,mega上市当日都冲到了股价的最高点。


但面对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以及理想汽车近乎失效的公关手段。从3月1日的第二天开始,理想双市股价开始一泻千里,一如当年销量上的一骑绝尘。时代抛弃你,与你无关。


图片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港股报收于95.9港元,相比于三月初mega上市的最高点,理想汽车的股价已经拦腰砍半。见此情况,投资人们不仅没有选择与这位年轻的创始人一起共度难关,甚至集体倒戈。


5月15日,“国际律师”公众号发文称,理想汽车因证券欺诈案已经于近日被投资者集体诉讼至法院。在目前的诉讼中投资者指控该公司及部分高管在本案诉讼期间进行虚假陈述,违反证券法令投资者受损。投资者向法院申请判令被告赔偿因其违法行为导致股价下跌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投资者指控称,理想在推出首款电池电动汽车车型mega时,夸大了市场对车辆的需求和运营策略的有效性。


当然在美股市场中,类似的集体诉讼非常普遍,相当于集体去官老爷那里去吐槽了一下,并不会引起实际意义上的改变。理想汽车称,指控毫无依据,会全力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


图片


不得不说,mega的失败是理想汽车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其历史意义不亚于中途岛海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以及攻打平安县城。


这股颓势迅速蔓延至了理想汽车的各个方面。


除了投诉者的诉讼,理想的另一只脚还深陷裁员的泥淖中。5 月 16 日,有媒体报道指出理想汽车内部正在进行新一轮人员优化,比例超 18%,按照理想现有近 3.6 万名员工的规模,如果裁员比例属实,理想汽车将裁员近 6500 人。


事实上,裁员风波早在四月就闹过一阵,为了不影响L6的上市,硬生生拖到了现在。当时,理想汽车回应称,网传裁员及预算大幅缩减均不属实。

展开查看更多

优视汽车

关注

转眼间2024年已经进入5月,国内各家上市车企去年的业绩报表也已经基本上悉数出炉。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创出新高,迈上了3000万辆的台阶,新能源销量增长速度和市场占比独步全球,这都是应该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如果看上市车企们的利润,则似乎没有那么值得高兴了。

18家车企干不过一个丰田

目前可统计到的18家上市车企,包括传统车企和新势力在内,其中有12家在2023年是盈利的,有6家仍然是亏损,合计盈利还不到500亿元。如果单看12家盈利的车企,合计盈利是963亿元,不足千亿。

我们不妨来看看在国内被批评得仿佛快要“破产倒闭”的海外大厂们。丰田汽车目前2023财年的财报还没有披露,但从此前的预估来看,丰田汽车将2023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0日)净利润预期上调到了4.5万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100亿元,同比增长84%,这也是丰田汽车首次将净利润预期上调至4万亿日元。2023年大众汽车集团营业收入为3223亿欧元,营业利润为226亿欧元,税后净利润为17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是1389亿元。在中国市场没什么存在感的Stellantis集团,2023年的净利润达18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是1444亿元。通用汽车2023年净利润10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728亿元。福特汽车2023年公司的净利润为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310亿元。

也就是说,即使不算6家亏损车企,12家盈利车企的利润总和别说干不过一个丰田,连不以中国市场为主的Stellantis也干不过。最多也就是能和美国两家车企打个平手。而如果算上6家亏损车企,合18家车企之“利”也只能虐一下福特。

价格战拖累中国车企

坐拥全球第一的市场,而且自主品牌销量占比已经达到60%,却挣不到钱,最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价格战,二是新能源投入大。

价格战已经打了快两年了,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2023年虽然中国汽车销量创新高,但真正能够实现量价齐升的只有比亚迪和理想。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市场可以说是一家独大,不仅销量遥遥领先,净利润和毛利率也遥遥领先。这得益于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十多年深耕和布局,终于在这个时代结下了硕果。而理想则是凭借一个爆款,和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牢牢占据了30万元以上市场,成为了第一家全年盈利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展开查看更多

SUV大咖

关注

不只是理想汽车,其他急于提升销量的车企都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小鹏汽车在理想L6上市两天后,就宣布推出限时5亿元补贴。从4月20日起至2024年5月5日,活动期间下订可享至高价值6.5万元购车权益。覆盖小鹏G9、G6、P7i、2024款小鹏P5共计四款车型。其中,小鹏G9补贴后现车24.39万元起;G6全系限时减免2万元小鹏 P7i 车型享至高价值 6.5 万元购车权益。

展开查看更多

董涛说车

关注

其中L9全系降价2万,L7和L8系列 Ultra和Max降价2万、L7和L8系列Pro版本降价1.8万,今年上市的纯电MPV MEGA降价3万。理想汽车表示,将为2024款理想L7、理想L8、理想L9及理想MEGA的已提车车主提供现金回馈,并通过理想汽车App推送现金回馈通知。业内人士分析,理想汽车此次降价是对市场变化做出的积极回应,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还能巩固其在30万以上新能源市场的优势地位。


2.比亚迪唐EV、唐DM-p荣耀版来了


图片


比亚迪唐EV荣耀版、唐DM-p荣耀版/2024款战神版上市开售,其中唐EV荣耀版共3款车型,售价区间21.98-26.98万元;唐DM-p荣耀版共2款车型,售价22.98万元和24.98万元;2024款唐DM-p战神版共1款车型,售价26.98万元。21.98-26.98万元的价格区间较老款车型下调了3-4万元不等,唐EV荣耀版、唐DM-p系列全系升级智能座舱高阶版——DiLink 100,全系标配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以上3款车型的外观、内饰保持不变,DiLink 100车机搭载D100(6纳米)5G芯片,系统UI进行全新设计,支持3D控车、ONE ID账号体系、小憩模式、浪漫模式等功能。舒适配置中,提供10点式座椅按摩、50W无线充电、智能香氛系统、触摸式室内灯等配置。


3.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网上线


图片


4月22日,在官网正式上线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发文称,2024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将在4月24日举办,届时将发布新品牌,并与七家品牌官微互动,分别@了北汽极狐、长安汽车、阿维塔、深蓝汽车、岚图汽车、猛士科技以及广汽传祺。


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品牌来看,合作方囊括了北汽、长安、东风、广汽等多家大型汽车国企。与智选车的“界”字辈车型不同,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合作的多数是以HUAWEI inside的合作方式进行,即华为提供智能座舱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合作形式。官方放出的海报除了宣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定档4月 24日外,还有一则留下悬念的slogan:“XX已定,智在必行”。而在微博原文,更是出现了“华为发布新品牌”的关键词。


4.梅赛德斯-AMG多款新车发布


图片


在2024梅赛德斯-AMG品牌之夜上,梅赛德斯-AMG共上市2款新车,1款全球首发,1款中国首发。其中,梅赛德斯-AMG全新高性能“猛兽”—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这款重磅新车迎来了全球首发,搭载源自F1赛道动力技术的零百加速只需要2.8秒,极速可达320km/h。


同时,“史上最强 C 63”—全新梅赛德斯-AMG C 63 S E PERFORMANCE F1特别版在国内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19.18万元,新车将搭载一套源自F1赛车的混动系统。另一台上市车型为历史最强S级轿车、承袭AMG鼻祖“红猪”精神的全新梅赛德斯-AMG S 63 L E PERFORMANCE及首发特别版,普通版车型的售价263.8万元,特别版车型为285.3万元。


5.日产下调全年净利润预期


图片


日产汽车宣布,由于汽车销量低于预期及其他多项因素影响,决定将本年度营业利润预期下调14.5%。这一调整反映了市场对汽车需求的变化以及公司面临的多种挑战。此次调整后,日产汽车预计,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财报,全年净利润将达到3,7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3亿元),较此前预计的3,9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3亿元)减少了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83亿元)。


日产汽车在声明中指出,本财年公司汽车销量总计为344万辆,但两个月前已将预期销量上调至355万辆。然而,由于中国市场表现疲软以及美国市场竞争加剧,实际销售情况并未达到预期。此外,日本发生的地震以及航运等不可控因素,也对公司销售产生了负面影响。


6.蔚来NOP+高阶智驾即将全量交付用户


图片


蔚来汽车宣布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面向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用户进行全量推送。在发布全域领航辅助NOP+的同时,蔚来还宣布推出“智驾分”体系,并设立智能驾驶安全性与可用性衡量标准。蔚来智能驾驶的目标是到2025年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达80%,10倍安全于人驾,真正推动实现“解放精力、减少事故”的智能驾驶终极愿景。


从4月30日起,伴随着Banyan·榕智能系统 2.6.0版本升级,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面向该系统近23万名用户进行全量推送。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城区智能驾驶推送。


7.享界S9实车曝光


图片


网上传出了一组享界S9的实车图,这是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的首款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动轿车。从图片来看,实拍车配备了激光雷达、电子后视镜,前脸的设计语言和问界M9、智界S7等车型接近。综合此前预热,这车是鸿蒙智行的新成员,也是品牌首款豪华行政旗舰轿车,号称“华为9系双旗舰”。


资料显示,该车将提供79.9kWh和97.6kWh两种电池容量,CLT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分别有672km、816km和665km可选。据此前各方爆料,这款新车有望在北京车展首发,预计会在6月份上市

展开查看更多

车动态

关注

如今来看,理想汽车已经是30万元以上的最畅销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而且在理想MEGA上所摔的跟头,加上新能源市场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理想汽车终于开始反思自己,并且旗下全系车型给出降价优惠,除了刚刚上市的理想L6。

具体来看,理想L7/L8/L9给出终端优惠1.8万-2万元不等,理想L7的价格门槛降至30.18万元,当然了,还有一些选装基金和选装家用充电桩的相关权益。而理想MEGA门槛更高,当然也降价更多,最高降3万,来到了52.98万元。

要知道,上次理想L系列全系更新降价,但没想到的是,居然将优惠价格的宣传信息精准有效地避开了老车主,这是权当老车主是瞎子啊。这次是不一样了,理想官方表示,针对降价消息,给予老车主相应的现金反馈,还算说得过去,如果给2023年车主补上就更好了。

理想汽车除了MEGA都是增程式动力,尽管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但终归是成本限制,随着各大零部件的国产化和充分供应,本就虚高的新能源车价格,必然是回归理性,甚至是走量畅销。

而价格门槛更低的理想L6,据说新车刚刚上市72小时,大定订单就已经突破了1万台,当然,这不是最终的销量,期间是可以退定的。虽然其价格门槛的确低于25万,但同时既没有了空气悬挂,少了两个座椅,也取消了后排娱乐屏。

展开查看更多

功夫汽车

关注

至于理想L9和新推出的MEGA,也受问界M9冲击严重。毕竟MEGA主打的是科技,但在同一时间上市的问界M9面前,理想那些所谓的黑科技确实不大够看。

还有一点就是,MPV的定位毕竟小众,现阶段SUV依然是王道。以前是理想拿着这种王牌打击对手,比如理想L9与极氪009的较量,就是吃准了纯电MPV市场小。而如今问界M9面对MEGA,也是同样的道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攻守之势易主,理想的战略确实出现了问题。

而已经上市一年多的理想L9,则更像是上一代的产品,如今除了降价已经没有其他的挣扎方式,这也是这款车库存最多的原因。

展开查看更多

车东西

关注

很明显,理想汽车月销量也达到了近一季度最低值,虽然同样受到假期影响,但因为近一个月,改款L系车型今日上市的消息频出,消费者还是会存在持币观望的现象,这也是2月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尽管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理想汽车依旧没有重返新势力冠军宝座,但预计理想汽车今天依旧将保持较高热度,理想MEGA和改款L系都在今天发布。

▲理想MEGA

55.98万元的理想MEGA是理想汽车的首款纯电汽车,也被业内视为理想汽车打下纯电技术的基础,此前李想也透露,理想MEGA目前5000元小订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2022年理想L9的同期表现,并直接喊话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们,产能供应一定要跟上,千万不要被高端纯电没销量的假设所误导。

而改款L系列将是2024年理想汽车销量的重要基石,随着3月第一天,新车型的正式上市,预计在经历了2月的调整后,理想销量也将触底反弹。

▲新款理想L7、L8、L9

本月,问界以891辆的优势领先理想,再次问鼎新势力销冠王,其中新M7在2月交付量为18479辆,同时,问界新M7累计交付超过10万辆。另外,问界M7累计大定突破15万辆。

▲问界汽车销量

值得一提的是,问界M9上市62天累计大定突破5万辆,2月26日已正式启动全国规模交付。

▲问界M9

问界汽车销量依旧保持领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交付提速,近来,问界好消息频频,一方面是问界官宣,问界M5/新M7各版本均开启交付提速,最快2-4周即可交付提车。另一方面是问界M9正式在全国超百个城市开启了大规模交付。相信随着产能提升、大规模交付的逐渐展开,问界汽车的交付有望再创新高。

▲问界M9千车交付

二、第二梯队蔚来领先 小鹏被哪吒反超

除了问界理想这第一梯队新势力外,第二梯队的变数同样精彩。

最大变化是小鹏汽车掉队,2月共交付4545辆,其中小鹏X9交付1448台,上市两月交付近四千台。同时小鹏汽车还在海报中注明2024年1-2月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14%。

▲小鹏汽车销量

但已知去年同期交付6010台,今年1月交付8250台,由此可推算今年2月销量同比降低24%,环比降低44.9%。

▲小鹏X9

但是销量腰斩对于小鹏来说并不是跨不过去的难关,早在2022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仅交付新车22204辆,同比下滑46.8%。此后接近一年时间,小鹏汽车进行了人事调整和对渠道重塑,成果也逐渐凸显,在新车小鹏G9的助力下,2023年第四季度起小鹏单月销量就保持在2万辆之上。

但是或是因为今年车市的激烈开局,小鹏在2024年前两月接连销量腰斩,1月交付8250辆,环比大降58.99%,同比继续增长。2月交付4545辆,同环比双降。

或许小鹏现在最大的危机就是,产品过于集中在20~30万主流区间,市场覆盖有限。但小鹏今年也将在30万+级别和15万级平台上各发布一款新车,填补小鹏在10万—40万级别布局的关键空白。不过今年接下来价格战会更加激烈,新车是否能快速落地,能否转化为销量订单,都面临考验。

▲小鹏15万区间新车谍照(图源网络)

蔚来也公布了销量,毫无疑问环同比双降,月销在8千台左右浮动。同样在今年上市改款车型的蔚来汽车,或许和理想一样面临用户持币观望的情况,不过相比接连出新品的理想,蔚来的新品牌计划迟迟没有更多消息,今年对蔚来也是极具挑战的一年。

▲蔚来汽车销量

而被称为2023年输惨了的哪吒汽车,2月全球全系交付6085台,交付量超过小鹏。

▲哪吒汽车销量

看起来哪吒的自救也有了点成果,这也离不开2月中旬哪吒汽车的那场全系大降价,单车型至高降价2.2万元。

▲哪吒汽车官宣全系降价

对于接下来,哪吒汽车或押宝在哪吒L上,该车型将于4月上市上市即交付。不过哪吒汽车要想回到2022年的销量冠军的宝座应该是不可能的了,新势力拉开的差距已经太大了。

2月份,岚图共交付3182台新车,同比增长187%。1-2月累计销量10223台,同比增长285%。

看上去繁花似锦,但却也呈现“腰斩”。今年1月份,岚图共交付了7041台新车,2月份的交付数不到1月的一半。

岚图汽车的销量表现最近车企竞争尤为激烈有关。去年12月5日,岚图追光PHEV以25.28万元起售的价格正式上市,并提供了至多5.8万元的购车权益。此后岚图汽车少有降价消息传出。但在现阶段,特斯拉Model 3打响2024官降第一枪,给出了近2万综合优惠,还有比亚迪、极氪、智己等品牌虎视眈眈,岚图近一个月未免显得有些被动。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行业关注

关注

问界是理车的强劲对手,特别是新M7,一款车型直接追着L9、L8、L7打。在改款之前,问界的两款车基本卖不动,M7月销量只有几百辆,而新M7在配置升级的同时,价格还降了几万,不仅理想L系受到销量影响,自家的M5也卖不出去了。此外,问界M9也于2023年12月预售,上市7月就拿到了3万辆订单,于2月底开始交付,这对理想汽车也是压力的存在。

当然,正如前文提到,理想汽车还有“牌”没出。就在今日,理想汽车首款纯电MPV——MEGA正式上市,新车仅推出一款配置,售价55.98万元。作为理想汽车的旗舰产品,这款车自诞生以来便获得极高的关注度。此前,李想表示,理想MEGA的目标是成为50万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

图片

与此同时,理想L系也于今日完成改款,新款理想L7售31.98-37.98万元,新款理想L8售33.98-39.98万元,新款理想L9售42.98-45.98万元,改款理想L系的起售价与老款车型保持一致,高配车型降价1万元,同时全系升级高通骁龙8295芯片,实现增量不增价。此外,理想L6预计4月上市,售价30万元以下,这对理想汽车月销5万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随着新车型的发布和交付,我们的目标是3月恢复到月交付五万辆的水平。”

图片

总的来说,理想汽车和问界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3月份后,理想L系全系改款,理想MEGA上市以及理想L6上市,都将刺激 理想汽车销量增长,而问界主要还是依靠新M7,M9刚刚开始规模交付,尚未起量,但下半年会推出新M5以及M8两款车型,后者补足30-40万价位的空白,而这也是理想汽车的主要产品区域。

再来看看其它新势力公司,小鹏汽车和蔚来在2月的表现都比较一般,特别是小鹏汽车,仅交付4545辆,环比下滑45%。虽然是受到春节假期的影响,但这样的成绩还是让市场感到失望。在交付的4545辆新车中,有1448辆来自刚刚启动交付的X9,由此看来P7、G9以及G6的交付量下滑很多。X9被小鹏寄予厚望,这是目前全球唯一标配后轮转向的MPV,起售价35.98万元。小鹏汽车表示,随着春节后的产能爬坡和个别供应链瓶颈的解决,3月起小鹏X9产能将会大幅提升,加速交付。

图片

至于蔚来,2月交付8132辆,环比下滑19%。2月22日,2024款ES8、ES7、EC7、ES6、EC6、ET5、ET5T正式发布并开启锁单,其中2024款ES8、EC7、ES6、EC6、ET5T将于3月开启交付,2024款ET5将于4月交付,2024款ES7将于5月开启交付,而2024款ET7则将于4月发布并开启锁单。这些车型的售价与此前一致,但全系采用全新的中央计算平台ADAM,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据了解,2024年蔚来品牌将不会有全新车型发布,第二品牌预计在第二季度发布三款新车。蔚来的目标是月交付过2万辆,但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只实现过一次。李斌曾言,预计一季度后蔚来能够稳定保持在2万辆月销量的基线以上,或许说的就是新款车型上市后带来的市场增量吧!

图片

不得不说,蔚来、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仅说的是销量。在资本市场,蔚来美股总市值为119.6亿美元,小鹏汽车为88.6亿美元,而理想汽车为489.8亿美元,(蔚来+小鹏汽车)*2<理想汽车,完美诠释了资本市场对于这三家公司未来的市场看法。目前,理想汽车是唯一实现盈利的新势力,2023年全年营收超千亿。

图片图片图片

哪吒汽车在2月仅交付了6085辆,环比下滑39%。哪吒汽车在2023年过得并不好,全年交付新车127496辆,同比下滑16.16%,而2023年设立的目标是25万台,目标完成率也仅51%。为此,哪吒汽车CEO张勇在微博上公开进行检讨,其指出哪吒汽车的经营存在5大问题。1月初,合众汽车对内部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但这一系列的反思和人员调动能否重振哪吒汽车雄风,还有待考验。

图片

零跑汽车则是继理想汽车、小鹏汽车、蔚来后,第四家赴港上市的新势力公司,2月交付新车辆,主力车型是零跑C11。据了解,零跑汽车全新车型C10将于3月2日上市,此前公布预售价为15.18万元起,届时零跑家族2024款也将一同上市,包括全新C11、全新C01以及全新T03。

至于新能源汽车的领头羊,比亚迪在2月批发销量为122,311辆,同比下滑37%。龙年春节后,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旗下多款车型推出荣耀版车型,涵盖秦PLUS、驱逐舰05、汉家族、唐DM-i、海豹DM-i、宋PLUS、宋Pro、海豚,其中秦PLUS和驱逐舰05仅7.98万起售。市场认为,在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比亚迪需要在20万元以下市场抢占燃油车的市场份额,以价换量成为比亚迪最直接的手段,而20万元以上市场则争取销量突破,并寻求海外业务增量支撑销量增长。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大公司

关注

理想汽车早在2022年四季度便首次实现扭亏为盈,当季实现净利润2.7亿元。此后,随着新车上市和交付量的大幅增长,理想连续多个季度实现盈利。

最新财报显示,2023全年,理想汽车实现营收1238.5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净利润为118.1亿元,其中四季度净利润为57.5亿元。相当于去年每天入账3.39亿元,3天净赚1个小目标。

理想的营收和盈利表现,已经超过了部分传统车企。另外,凭借超百亿的盈利,理想也一举抹平了此前五年的亏损总额。

亮眼的财务数据建立在实打实的销量之上。理想2023年交付新车37.6万辆,同比增长182.2%,不仅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同时也一举拿下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冠军。而且理想也是去年少数完成KPI的车企之一,相对于30万辆年销量的目标来说,完成率高达125%,位居中国上市车企第一。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曾表示,20%的毛利率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门槛。理想2023年全年毛利率为22.2%,相比2022年增长2.8%,也高于特斯拉2023年同期18.2%的毛利率。

分季度来看,理想2023年四个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20.4%、21.8%、22.0%和23.5%,不仅每个季度都保持在20%以上,而且逐季度稳定提升。

图片

截至2023年底,理想手握现金储备达1036.7亿元。充裕的资金也让理想大胆投入,第四季度研发费用为34.9亿元,同比增长68.6%。2023年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05.9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6.1%。

图片

与此同时,在严格的成本管控和高效的执行力下,理想第四季度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32.7亿元,费用率占比7.8%,较去年同期进一步降低。

展望2024年一季度,理想预计业绩将创同期新高,预计实现交付量10万至10.3万辆,同比增长90.2%至95.9%;营收实现312.5亿元至321.9亿元,同比增长66.3%至71.3%。

得益于这份史上最佳财报,理想汽车美、港股双双大涨。截至财报发布次日港股收盘,理想股价单日暴增25%,总市值接近3500亿港元,一日之内市值上涨超过740亿元。


八款车冲击80万销量,理想要做豪华车第一


2024年,理想汽车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挑战年交付80万辆新车,并且实现中国市场豪华汽车品牌销量第一。

从过往数据来看,宝马是2023年在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豪华车品牌,含旗下MINI品牌在内的全年销量为82.5万辆,同期奔驰和奥迪的销量均不到80万辆。如果理想能顺利实现80万辆的年销目标,那么它将终结德系三强BBA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长期霸主地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理想汽车将在今年迎来史无前例的产品大年,不仅三款在售车型将迎来改款,而且还会有定位在25-30万区间的理想L6新车以及四款纯电新车上市。届时,理想的在售产品将达到八款,纯电和增程车型各四款。

图片

3月1日,理想的首款纯电车型MEGA即将上市,作为一款全尺寸纯电MPV,该车定价将在50万元以上。李想曾表示,有信心MEGA会成为50万以上销量第一的产品,不分能源形式,不分车身形式。

理想汽车此前一直押注增程路线,主要是基于纯电车型还面临的里程焦虑和补能痛点的考量。为此,理想汽车提出了800V高压纯电解决方案,并全方位推进5C高压纯电车型、超充桩和充电网络布局。使用理想5C超充桩充电,MEGA可以实现充电12分钟可达500km的续航。

理想正在大力布局充电基础设施,以解决新能源汽车长距离出行的补能问题。2024年底,理想汽车将在全国上线2000座超充站,覆盖全国九纵九横流量最高的十八条国家高速干线,完成三线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区60%的覆盖。

图片

在理想MEGA发布之际,改款理想L9、L8和L7三款车型也将同步上市。接下来的4月,增程车型L6即将发布,定价在20万-30万元。下半年,理想另外三款高压纯电产品将推向市场,面向30万-50万元的市场。

展开查看更多

大众侃车

关注

同时,理想L6将于今年第二季度上市,下半年还会交付三款纯电产品,标配5C充电。到年底,理想汽车将形成包含4款增程、4款纯电,共8款车型的产品矩阵。



从布局来看,2024年的理想汽车用产品换销量,不否认会实现销量增长,但也无法确定80万辆的销量目标是否过高。确切的说,80万辆的销量目标比2023年奔驰在华交付的新车销量还要高。

《大众侃车》认为,2024年,为销量目标努力的同时,理想应该警惕两件事。

其一,理想MEGA 的竞争力。

李想还是那个李想,车辆还未面世时,李想立起FLAG——“五十万以上销量第一的车”。从产品定位来看,理想MEGA服务于高奢家庭,这决定它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商务车。

车还未上市,坊间便对其外观形成了两种争议,一种觉得理想MEGA打破了传统MPV设计,更有新意,另一种则认为该车车尾不吉利,更像是“棺材板”。中国消费者有一部分具有保守心态,如何打破这一局面,是李想要研究的课题。

纵观高端新能源MPV市场,未火先卷。2023年,新腾势D9、合创V09、2024款岚图梦想家、魏牌高山等多款高端新能源MPV上市,让该市场暗流涌动。从时间上来看,李想MEGA来的并不早,小鹏X9也赶在了2024年的第一天上市

当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消费者可供选择的机会更多了,理想MEGA的有何“杀手锏”让用户无法拒绝是个问题,对于理想汽车,理想MEGA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其在高端新能源MPV市场能否立足。



其二,问界、极氪等热门车型的步步紧逼。

“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去年6月,李想在微博上发文称。

这不是李想在谦虚。2023年,问界M7显然是一匹“黑马”。问界新M7上市45天大定破7万辆,上市50天,累计大定破8万辆。

2024年,这仍是理想的一个“隐患”。1月,AITO问界全系交付3.3万辆,环比增长34.76%,超越理想汽车的3.12万辆,成为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平安证券分析认为,2024年新能源汽车增量较大的车企将来自华为生态圈。

不止问界,就在新款的理想L7、L8、L9上市前,2月27日,新款极氪001上市,起售价26.9万元,全系标配全栈800V高压系统,全系采用大容量动力电池。交付不到3年,极氪001累计销量超过16万辆,连两年成为卖的最好的中国高端纯电车型。以增程式动力发家的理想汽车,在纯电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待考察。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