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比亚迪海鸥电动车

易车知识库 海鸥

240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汽车梦想秀V

关注

一方面,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面临成本上升,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成本也必将增加,2023年美国电动车市场数据,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就达到了5.5万美元,而根据美调查数据显示,有83%驾驶电动车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7.5万美元,而57%的驾驶电动车的家庭,年收入超过了10万美元。很显然,中低收入的美国人只能买得起便宜的中国电动车

但如加征100%关税的影响之下,中低收入的美国人也买不起中国电动车了。而美国承诺的“加快普及低成本电动汽车”似乎也遥遥无期,这直接影响到美国政府推动新能源转型的这一目标。

另一方面,毕竟中国电动车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数量极其有限,之前我们说到中国全面出口的汽车数量高达522.1万辆,而出口至美国市场的只有2.5万辆;再如吉利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向美国出口电动车占其市场份额不到1%,所以,在美国市场中美电动汽车的竞争关系根本不存在,起初25%的关税,早已将中国车“拒之门外”了。

很显然,中国电动车并没有把美国市场当成重要的“营地”,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生产线,以规避关税影响,为预防美国这一政治手段早有准备。在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日趋恶化的背景下,这可能会影响到全球电动汽车的生产格局。

展开查看更多

超电实验室

关注

他们本以为价格低廉的情况下,会粗制滥造,但拆解后发现,这款车不但驾驶性能出色,生产工艺甚至还可以和价格更高的美国产电动车媲美。



其公司负责人直接感叹:美国在设计低成本电动汽车方面,已大幅落后于中国


尽管比亚迪还没有进入美国市场,但在国内自主品牌密集出海的节奏下,两国新能源车本土交战是早晚的事儿。


所以美国提高关税,还是因为害怕中国电车吗?


01

 “反正美国造不出来”


美国的研究机构Caresoft Global,对比亚迪海鸥进行深度拆解的感受是:Amazing。



因为拆解后,Caresoft Global对于海鸥仅仅1.2万美元的售价感到吃惊,他们认为这个价格美国造不出来这种程度的车


按照美国当地的制造业的成本来算,至少需要三倍以上的价格才行,他们实在想不通比亚迪是怎么做到如此低成本的。


这家名为Caresoft Global的企业是美国知名的汽车数据研究公司,专注于汽车行业的咨询服务,特别热衷于通过CT扫描车辆或拆解车辆的方式,来分析车辆的内部设计、制造工艺,评估质量和成本。


换句话说,只要是美国本土的热门车型,都被他们扫描或拆解过,比如特斯拉,丰田等品牌,如今也盯上了中国的本土品牌。


这家机构拆解比亚迪海鸥的本意,是想研究中国实行的新能源补贴对于车企的帮助,换句话说,是想看一下几万块钱的车到底有多偷工减料


结果拆开一看,不光哪儿都没少,反而是零部件大多数都是比亚迪自己造的,在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上远超他们的想象。



他们拆解的海鸥飞翔版,不仅配备有六个安全气囊、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还有高质量的刹车制动部件,行车安全的保障非常充分。


而且在外观和内饰方面,细节也相当讲究,连座椅缝线都与车身外观相搭配,内饰用料在美国也仅用于更高级的车型,车门在关闭时也能关得很紧,并没有太大的廉价感。


另外,Caresoft Global在短暂试驾海鸥电车后,发现行驶过程中相当安静,在处理弯道和颠簸方面做得与高端电动车一样好,而且加速时,也不像其他电动车令人头晕目眩,远超其1.2万美元价格所能预期的水平


在经过里里外外全方位的拆解后,Caresoft Global得出了一个答案:比亚迪以如此低的成本生产性能优异的海鸥并非奇迹,而是效率使然,因为比亚迪在成本控制和制造技术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比如比亚迪通过自研的方式,实现了大部分的零部件自给。首先比亚迪自己生产许多零组件,包括电机、仪表板 和车身等,而且有非常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因全球年销售300万辆汽车,以大规模生产来降低成本,规模经济效应将会愈发明显。



因此比亚迪汽车可以实现既在性能和质量上保持高水准,又能以较低的售价,普惠消费者。


而且在设计端,通过设计的简化,可以减少零部件,从而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是一众美国汽车制造商在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没能做到的。


Caresoft Global的总裁沃乔斯基(Terry Woychowski)还举出了一个例子。


海鸥的前挡风玻璃上只有一个玻璃雨刷,但并不是偷工减料,因为车型偏小,一个较大的玻璃雨刷完全能达到两个雨刷的效果,这样的优化,不仅能省去一个马达和一个雨刷臂,还能节省成本和安装人力,减轻整车重量。



另外,在重量减轻后,海鸥可以使用更小的电池。例如,海鸥重量约1240公斤,比通用汽车制造的电动车雪佛兰Bolt轻约408公斤,比亚迪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虽然续航里程较短,但与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相比,电池成本更低。在车辆重量减少的前提下,反而能跑更远。

展开查看更多

小猫心蓝聊车

关注

美国当地时间5月14日,拜登政府宣布将对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提高关税,涉及钢铁、铝、半导体、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14类产品。这其中,电动车的关税将从25%增加至100%更为引人关注。作为汽车生产消费大国,美国车曾经是中国市场的明星车型,但如今,美国政府却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而对中国新能源车加税,美国政府到底怕什么?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

事实上,如果是长期关注新能源市场发展的消费者都知道,对于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新能源车企,早已引起美国企业的高度重视。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就曾对行业分析师表示,中国的电动车非常优秀,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几乎可以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近期,美国制造业联盟在更是在⼀篇论⽂中表示,以⽐亚迪为⾸的中国电动汽⻋最终可能成为美国汽⻋⾏业的灭绝事件。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让美国政府选择加收关税,以保护本国的汽车企业。

能够让政府做出上调关税这种重要的决定,当然不会仅仅是因为车企高管的专访或媒体上发布的一些论文,而是中国的新能源车让美国政府真正地感受到危机的来临。据5月14日的消息显示,真正让美国汽车行业感受到不安是一辆来自比亚迪的入门级纯电动车海鸥。作为国内纯电动家用车市场的明星车型,比亚迪海鸥今年前4个月的终端销量已经超过9.3万辆,它的优异表现也是很多燃油小型车销量下滑的根本原因。为了开拓更大的市场,比亚迪海鸥也选择出口,于是就有了美国媒体对它的拆解。

据悉,美国公司Caresoft Global近⽇对⽐亚迪的海鸥电动汽⻋进⾏了深⼊拆解,发现其在成本控制和制造⼯艺上表现出⾊,例如通过单⾬刷器设计简化部件,以及通过垂直整合⽣产流程⾃⾏制造⼤部分零部件,从⽽在保持较低售价的同时,提供了与更昂贵电动汽⻋相媲美的性能和质量。报道还指出,比亚迪海鸥做工内饰丝毫不比美国30000多美元的电动车差,随后得出的结论是12000美元下,美国车企造不出海鸥。公司总裁泰瑞•沃伊乔斯基(Terry Woychowski)曾担任通⽤汽⻋⼤型⽪卡的⾸席⼯程师,他表示这款⻋对美国汽⻋业来说是⼀个“号⻆”,美国汽⻋业在低成本电动汽⻋设计⽅⾯落后中国多年。对于中国电动车的价格优势,其实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过体现,德国消费者就曾对大众ID.3在中国市场的售价远远低于德国市场而感到不满。

展开查看更多

管学军

关注

然而,在纯电动车市场机会窗口收窄的同时,比亚迪正在细分市场扎起一道道藩篱。

4月电动车再降速

今年人气超旺,流量超赞的北京车展似乎意味着车市正在回暖,但紧接着4月纯电动车表现欠佳,让市场恢复了冷静。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4月纯电动汽车出口8.9万辆,环比下降 10.9%,同比下降2.4%,这是纯电动车出口首次出现双下滑。

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4月纯电动车批发43.92万辆,同比增长仅4.9%,这是纯电动车单月批发销量增幅首次降至一位数。

虽然4月纯电动车整体批发数据表现欠佳,但比亚迪表现抢眼。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比亚迪电动车批发13.45万辆,同比增长28.84%。

比亚迪电动车之所以取得高增长,原因是它在高、中、低端各细分市场都有功勋车型。

比亚迪电动车增长

在2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特斯拉下降比亚迪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 4月高端纯电动车批发19.89万辆,同比增长21.9%。其中,特斯拉批发6.22万辆,同比增幅-18.0%。拖累特斯拉销量大幅下滑的重要因素,是Model Y销售3.20万辆,同比增幅-34.8%。同时,4月比亚迪海豹EV批发6968辆,同比增长12.2%;比亚迪汉EV批发8859辆,同比增长14.2%。

在9万~19万元中端市场,埃安下滑比亚迪增长。

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中端纯电动车批发11.52万辆,同比增幅-21.0%。其中,Aion S批发1.15万辆,同比增幅-41.39%;Aion Y 批发0.84万辆,同比增幅-60.42%。比亚迪秦EV批发1.77万辆,同比增长62.22%;比亚迪宋PLUS EV批发1.18万辆,同比增长155.48%。

在8万元以下低端市场,比亚迪电动车超越五菱。

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低端纯电动车批发12.51万辆,同比增长13.5%。比亚迪海鸥+比亚迪元批发6.95万辆,同比增长71.01%;宏光MINI+五菱缤果批发2.29万辆,同比增长4.45%。

一季度上险量暴露问题

乘联会批发销量清晰地反映出,纯电动车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低端两个市场。但是,仅用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比亚迪车型销量增长,其他品牌车型销量下滑做对比,似乎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原因是做对比的车型和比亚迪的产品不是价格完全对位的直接竞品。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交强险的数据对比分析,更能看出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不同厂商在区域市场的竞争态势。

交强险数据显示,2024年1~3月纯电动车累计上险量101.05万辆,同比增长20.12%。一季度纯电动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区域分别是:江苏、浙江、广东、山东、河南、四川、安徽、河北、广西和上海,上述10个区域的纯电动车累计上险量达70.65万辆,占一季度上险总量的69.92%。

数据显示,2024年1~3月比亚迪电动车上险量26.37万辆,同比增长24.19%。比亚迪在10个重点区域的上险量达到18.13万辆,同比增长22.41%,重点区域上险量占比亚迪上险总量的 68.78%。

2024年1~3月特斯拉上险量13.38万辆,同比增幅-2.68%。特斯拉在10个重点区域的上险量达到9.53万辆,同比增幅-4.66%,重点区域上险量占特斯拉上险总量的 71.21%。

2024年1~3月蔚来上险量3.12万辆,同比增幅-3.59%。蔚来在10个重点区域的上险量达到2.42万辆,同比增幅-7.72%,重点区域上险量占蔚来上险总量的77.64%。

如果抛开降价等等因素影响,仅从数据对比发现,一季度比亚迪在国内市场的实际销量明显好于行业平均水平,特斯拉和蔚来小幅则下跌,此其一;其二,比亚迪在10个重点市场的实际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而特斯拉和蔚来在重点市场的下滑幅度明显高于其国内市场整体下滑幅度,表明这两家企业在重点市场的表现欠佳。更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重点市场的销量比重略低于70%,而特斯拉略高于70%,蔚来更是接近80%。

换言之,比亚迪高、中、低端产品较为均衡,使得它能在把握纯电动车重点市场的同时,向其他区域市场渗透。而特斯拉和蔚来产品价位较高,因此对纯电动车重点市场过于依赖,而在重点市场表现欠佳,又成为这两家企业一季度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

简言之,今年纯电动车需求降速,比亚迪也加大了在不同价位、不同区域市场的进攻力度,因而我们看到纯电动车市场正在加速洗牌,这也是特斯拉加快平价车型的推出进度,蔚来推出第二品牌乐道的重要原因。

展开查看更多

酱酱侃车

关注

Caresoft Global公司的总裁,前通用汽车总工程师Terry Woychowski在拆解后发现,美国汽车厂商在设计低成本电动车方面落后中国多年。比亚迪海鸥的工艺可与价格高出三倍的美国电动车媲美,且驾驶性能完全不输,这无疑给美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海鸥不仅在做工和成本方面震惊到了美国人,试驾后同样惊艳!不少美国网友在试驾比亚迪海鸥后都对其刮目相看,其行驶过程中的安静性、处理弯道和颠簸的能力,以及加速时的稳定性,都与高价电动车相媲美。这种表现让人们对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刮目相看,甚至有人认为,即使加收200%的关税,海鸥在美国市场依然具有竞争力。

而就在今年早些时候,马斯克也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好,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它们几乎将摧毁世界上绝多数其他汽车公司。”

也许是对中国电动车的强大工艺毫无招架之力,也可能是对本国汽车制造业没有信心,美国政府在5月14日宣布将对中国电动车、光伏、半导体等产品加收关税,加征幅度将从 25%增加到 100%。

展开查看更多

大头说干货

关注

在拆解过程中,美国专家发现海鸥在细节处理上非常用心,无论是车身的接缝、内饰的用料,还是电池的布局,都体现出了比亚迪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做工内饰丝毫不比美国30000多美元的电动车差。同时,比亚迪还通过垂直整合生产流程,自行制造了大部分零部件,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使也让海鸥在保证低价位的同时,也保持了高品质的用户体验。

除此之外,这次拆解不仅让多家美国汽车生产商感到压力,而且让美国政客们感到“战战兢兢”。例如,在美国制造业联盟较早前发布的⼀篇论⽂中就表示,以⽐亚迪为⾸的中国电动汽⻋“最终可能成为美国汽⻋⾏业的灭绝事件”;同时为了赢得选举,美国总统拜登开始给群众制造焦虑,大肆宣传打压中国品牌电动车,并且加征关税,从原有的25%提高到100%,以此来抑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野蛮生长”。

不过从美国民众的态度可以看到,相比加征关税等贸易壁垒措施,他们更加关注电动车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汽车⼯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4⽉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5万辆,同⽐增长33.5%;其中,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8%,市场遍布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汽车强国。可以看到,如今的中国汽车出海势不可挡,当世界都在前进的时候,美国毅然决然选择了固步⾃封,未来的美国汽⻋注定会被世界孤⽴。

展开查看更多

15号车库

关注

近日,美国知名汽车数据研究公司Caresoft Global对比亚迪海鸥电动车进行了深入拆解分析,结果令人瞩目。这款在中国广受欢迎的电动车在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上均表现出色,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在成本控制方面,比亚迪海鸥的设计尽显匠心。它采用了单雨刷器设计,这种简化部件的策略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生产流程,自行制造了大部分零部件,进一步降低了外部采购成本,从而在保持较低售价的同时,提供了与更昂贵电动车相媲美的性能和质量。

Caresoft Global总裁泰瑞·沃伊乔斯基(Terry Woychowski)表示,比亚迪海鸥对美国汽车业来说是一个“号角”。他曾任通用汽车大型皮卡的首席工程师,对于汽车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沃伊乔斯基指出,美国汽车业在低成本电动车设计方面已经落后中国多年,比亚迪海鸥的出色表现证明了这一点。

这款电动车的出色性能和质量也得到了车主的广泛认可。据车质网综合各汽车垂直网站的统计数据,2023款比亚迪海鸥车主实际电耗为12.2kWh/100km,保持在预期范围内。同时,其全系标配前置前驱单电机,电机总功率55kW,总扭矩135N·m,参数表现与1.4L自然吸气发动机相似。电池组容量提供30.08kWh和38.88kWh两种选择,纯电续航里程分别为305km和405km。

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沃伊科夫斯基和在场记者对海鸥的赞赏,无疑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次巨大肯定。他们表示,美国汽车业在低成本电动车设计方面已经落后中国多年,这一观点与马斯克此前的言论不谋而合。马斯克曾高度赞扬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并认为特斯拉的最强对手就是来自中国的比亚迪

这次拆解不仅让美国汽车生产商感到压力,也让美国政客们感到“战战兢兢”。然而,普通美国民众对此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对于加征关税等贸易壁垒措施持反对态度。许多网友表示,如果成本足够低,即使加上100%的关税,中国电动车仍然物有所值。

展开查看更多

Nice好车

关注

N点评:直到2024年还有人在发表中国发展电动车是巨大的错误,环境污染,全世界都不跟中国玩之类的言论,试图减缓中国新能源车发展的速度。这些言论有没有可能是别有用心咱不好说,但是从日本人拆了一台宏光MINI EV和一台比亚迪海豹,到美国人拆了海鸥,应该不需要质疑中国电动车发展的质量了,中国厂商在电动车领域具备研发制造、成本控制、品质管理等多方位的优势,强如日本车企、美国三巨头,都承认做不到以中国车企销售的价格制造出相同的产品。我们应该对中国汽车更自信!(文:Nice好车 凑凑)

展开查看更多

Auto王

关注

谁能想到,一辆中国满大街跑的、国内售价约8万元的电动车-比亚迪海鸥,竟让美国人民坐立不安?

根据美联社报道,一家美国的汽车数据研究公司Caresoft Global,自购比亚迪海鸥进行拆解。它们的本意是想研究中国是怎么补贴新能源汽车的,或者说有多少非中国造的零部件,结果拆开一看,零部件竟几乎都是比亚迪自己造的!

汽车在车库里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并且最令美国人担忧的是,虽这辆比亚迪海鸥售价仅1.2万美金,但它的做工、内饰用料、整车性能和配置等都相当好,而相同制造水平的美国电动车,要比海豚高至少三倍以上的成本!

海上有两辆车停在沙滩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甚至特斯拉CEO马斯克也曾表示,中国电动汽车如此至好,以至于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他汽车公司。

再加上美国老百姓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谁都喜欢物美价廉的优质汽车,那这让美国本土车企怎么卖新能源车?因为它们很难做到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汽车的方向盘

描述已自动生成

所以面对“难挡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问题,美国的这张牌该怎么打?于是拜登被迫出了个招,那就是关税!

所以在刚刚的5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加征关税。新措施将影响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其中对中国半导体产品的关税将由25%增至50%、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增至100%。增至100%。

穿着西装的男人手里拿着枪

描述已自动生成

也就是说,拜登让中国的电动车在加上100%关税后,其价格优势就大幅削弱,觉得这样自己就能睡好觉了。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因为加关税的做法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原因有三:


第一、由于美国本土电动车也在进口中国配件,所以它们也变贵了

比如根据美国运输部的数据,美国本土品牌的电动汽车,如Mustang Mach-E或特斯拉Model 3,它们有30%至51%的零部件来自中国,所以如果给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且优质的新能源电池等配件加税,那么也直接导致美国本土电动汽车价格上涨,最终让美国人花更多的钱去买电动车,并也将延缓美国本土的电动化进程,副作用极大!

公路上的汽车

描述已自动生成


第二、比亚迪或许能带动美国车企一起进步

在中国以外的很多市场,电动车都很贵,是当地中产阶级才能买得起的车。所以Automobility Ltd. 咨询公司的创始人罗威(Bill Russo)表示:“当你让产品走向中产化时,你就限制了市场的规模。

许多人在广场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而中国则致力于使电动车普及化,这对任何市场都是有利的,也能加速当地车企不断的自我优化自身产品,最终不仅比亚迪能受益,也能带动当地车企一起进步学习后而变得更强大。


第三、比亚迪本就不打算在美国卖乘用车

事实上,中国是基本不在美国卖新能源汽车的,2023年中国满打满算也就向美国出口了2万多辆电动车,其中还要包括电动三轮车。虽然比亚迪在美国加州生产电动巴士,但这也不是乘用车。

汽车停在路上

描述已自动生成

有趣的是5月14日美国宣布将中国电动车关税从25%提高到100%时,比亚迪正好在墨西哥推出首款皮卡车型“SHARK”,这是比亚迪首次在海外发布新车,并考虑在墨西哥建立一家电动汽车工厂。但比亚迪表示这部皮卡只墨西哥市场和南美、东南亚等地销售,并不会销往美国。

所以,美国针对中国电动车100%的进口关税,似乎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展开查看更多

Autodealer汽车经销商

关注

“谁在害怕中国电动车?”

The verge网站的答案是:美国总统拜登。美国政府和汽车制造商一直担心中国电动汽车的涌入可能会让他们破产。

2024年早些时候,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警告称,中国制造商将在没有贸易壁垒的情况下“摧毁”国内竞争对手。美国制造业联盟表示,中国汽车进入对美国汽车业是一场“灭绝级事件”。

随着中国威胁论的叫嚣尘上,美国政府行动了。5月14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将大幅提高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钢铁和铝、起重机等产品的关税。

其中,针对电动汽车的关税由目前的25%提升至100%。针对中国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今年将从7.5%提高到25%,到2026年,非车用锂电池的关税税率将从7.5%提高到25%。

图片

电动车正在成为世界两大经济体博弈和国家安全问题的焦点。

“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4月,比亚迪执行副总裁兼美洲区首席执行官李柯(Stella Li)在深圳总部接受NBC独家采访时说,“比亚迪准备好了,我们在技术上做好了准备,在供应链上也做好了准备。”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背后是宽敞的展示大厅,陈列着一排崭新的电动车。价格低,续航长,技术先进,中国电动车正在令美国底特律彻夜难眠,

5月第一周接受Marketplace采访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被问及美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方面是否正在输给中国时,她回答,“我们认为竞争环境不公平,中国正在对一系列行业提供大量投资补贴,他们将这些视为对其增长前景至关重要的行业。”

现实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却几乎没有一辆乘用车最终销往美国。换言之,拜登政府此举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

图片

“抱歉,我无法感同身受”

刚刚过去的北京车展,10天时间接待了2.8万人海外参展者,美国“insideevs”网站记者凯文·威廉姆(Kevin Williams)是其中之一。他接受吉利邀请来中国参展,先去了杭州,又来了北京,试乘试驾了十几款中国车。

北京车展上,他看通用汽车的展台门可罗雀,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坐上别克Velite 6,结果内心五味杂陈。

“Velite 6与我那天体验过的任何同类中国电动产品,在质量、连通性和价值之间的差距都令人震惊……我身处中国,试图与西方品牌产生共鸣,认可他们那套因为政治因素而非自身失误而被‘驱逐’出中国市场的逻辑,但很抱歉,我无法感同身受。”

威廉姆觉得自己又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的美国制造商觉得他们可以向公众出售会计部门设计的毫无竞争力的产品,而消费者只需要接受。现在我看到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西方制造商,尤是美国制造商,根本没有在尝试进步。”

中国汽车的进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据国际能源署的报告,今年中国道路上的汽车中,将有高达45%是电动车,欧洲这一比例为25%,美国约为11%。

5月,韩国中央日报以《令人刮目相看的中国电动汽车》为题对北京车展进行了报道。

报道称,曾被贴上“廉价中国制造”标签的形象不复存在,简直可以与欧洲高价汽车正面交锋……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手握供求两端,还有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车展上表示,“中国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一视同仁的对待外资企业”。

图片

这令美国汽车从业者坐立难安。费城AutoForecast Solutions 公司副总裁萨姆·菲奥拉尼 (Sam Fiorani) 表示:“任何不将中国品牌视为竞争对手的汽车公司,在他们进入市场时都会感到迷茫……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并不是一个假设,而是什么时候。”

“随着国内销售放缓,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为其低价电动车寻找新市场,目的地包括美国。”福特前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兹 (Mark Fields)坚信中国将构成真正威胁,但他也看到了差距的存在,“西方需要时间才能迎头赶上,特别是在价格方面。”

“归根结底,消费者会用钱包投票,当主流消费者真正支持电动汽车时,价格将主导他们的想法。” 菲尔兹甚至认为,不仅要提高关税,还要设置贸易限制。

图片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美联社注意到了比亚迪海鸥,2023年上市的海鸥在中国售价为1.2万美元,但其产品力不亚于比它贵3倍的美国电动车。对中国进口车辆征收100%关税,能够让中国海鸥们暂时远离美国海岸。

美国试图通过保护主义为自家产品赢得一丝喘息的空间,这一幕似曾相识。

20世纪70年代,美国汽车工业受到双重危机,石油危机导致高耗油产品的竞争力下降,钢铁危机则极大挤压了美国钢铁制造商的生存空间。钢铁危机由日本造成,日本的制造方式远超过美国,提供了低价高质的产品,削弱了美国钢铁的霸主地位。

在指责日本以低于市场价格非法“倾销”钢铁以获取出口市场份额后,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止血。然而,关税并没能阻止技术先进的日本钢铁业,即使在加征关税后,日本钢铁业仍然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70年代初的钢铁危机很快伴随着70年代中后期的石油危机,美国石油短缺,油价飙升。当时,美国汽车制造商主要生产高油耗汽车,而日本汽车制造商利用这场危机,迅速向美国推出体积有小排量、低油耗、动力强劲的小型车,大受欢迎。

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反应是,在继续推出大排量高油耗产品的同时,呼吁对日本汽车提高关税。不想尽办法生产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而是通过改变规则躺在过去的成绩上睡大觉。

美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打响了“汽车贸易战”,提起反倾销法案,强迫日本“自愿”限制汽车出口数量。国家护航之下,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巨头才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在美国看来,中国低价电动汽车的迅速崛起与20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商的爆发如出一辙,将对汽车行业造成巨大的震动。

图片

谁的损失更大?

和几十年前的日本不同,中国几乎不向美国出口乘用车,但拜登政府还是放出了这样的风声,原因之一是政治。

在中美关系的紧张时期,在距离美国新一轮大选只有6个月的关键时期,拜登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决定,能够令他受到选民和工会欢迎,他的对手,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推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就是这么做的。

在4月一场晚宴上,特朗普要求美国油气企业高管为其总统竞选注资10亿美元,同时承诺胜选后将投桃报李,废除拜登的多项环保政策法规。

图片

政治是一个秀场,美国加征关税目前还不会伤害到中国汽车,但从长远看,也是中国的损失。上海WDEF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大卫表示:“美国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在美国的高光表现,中国电动汽车在全球建立品牌知名度将面临巨大障碍。”

而眼下,损失最大的还是美国消费者的钱包。多年前,美国与日本汽车行业之间的博弈,令美国的进口日本汽车价格平均上涨900美元,美国国内汽车价格上涨400美元。

这一次,美国消费者正在失去享受中国低价型电动车的机会。例如,沃尔沃EX30目前在吉利中国工厂生产,即使扣除25%的关税,起价也约为3.5万美元,100% 的关税将使其起价达到约5.4万美元。沃尔沃EX30恰好是近期在美国上市的凤毛麟角的小型电动汽车。

此外,政府的支持也会给美国汽车制造商一种错觉和虚假的安全感,认为他们可以慢慢过渡到电动汽车。

现实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小排量燃油车,还是智能化电动车已经成为方向。而美国汽车工业已经习惯了体积庞大,大油耗和大排量的汽车,和多年前一样,美国汽车制造商们还是想卖他们想要卖的产品。

图片

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在一些还算清醒的媒体看来,美国不应该只是禁止竞争,而是应该尝试自己制造具有竞争力的,能够让美国民众负担得起的热门新型电动车

Cleantechnica网站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中国电动车运往海外之前对制造业进行补贴,那就代表着财富从中国纳税人转移到了美国纳税人。另一个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中国经常因为气候变化方面做得不够好而受到批评,而我们却在批评他们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方面做得太多。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