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八代戈蓝

易车知识库 戈蓝
进入知识库

车艺志

关注

然而,引擎盖下的那一具2.0 V6发动机,则与如此凶狠的外观丝毫沾不上边。当年CEFIRO凭借着V6二字吸引了无数车主前来选购,戈蓝试图如法炮制,但却搭配了一具型号为6A12的2.0 V6引擎,这具引擎在上代戈蓝中就已经在使用,最大马力仅有133ps,在同级车中表现也只比丰田Corona Premio的128ps好一些,更何况前者还是个四缸引擎。日规的GDI引擎也因此全数缺席。这具引擎不仅动力表现差强人意,还没什么改装升级的空间,油耗表现也让不少车主叫苦连天,很多人都直接换上MIVEC的引擎来摆脱困扰。或许是因为实在“名不副实”,这代戈蓝在台湾当地也有着“鸡蛋”/“G蛋”的外号(Galant的发音与闽南语中“鸡蛋”相似)。不过好在戈蓝搭配了同级车唯一的4速INVECS-II SPORTS MODE智慧型手自一体变速器,算是在动力配置方面增添了一份姿色。

展开查看更多

车艺志

关注

尽管在舒适性配置上下了很多功夫,小改之后的戈蓝扮相依旧非常凶猛,所以销量也没有太大变化,在同级车中表现只能算平平。为了刺激销量增长,中华搬出来了原来用在菱帅上的老套路——推出特仕车。2000年4月,戈蓝的首款特仕车JAZZ正式上市,JAZZ以戈蓝原本较为平价的SEi次低配车型为蓝本,进一步升级配置而来,诉求为“敲醒灵魂的超重低音对话”。既然和“重低音”有关,音响则是特仕车升级的重点,JAZZ搭载了松下的2-Din大面板音响主机,附有数字等化器、DSP环场音效设定的功能;除了SEi标配的6个喇叭之外,JAZZ还在后窗增加了一个8寸重低音喇叭,这在当时的同级车上还是首次配置。

除了音响的升级之外,JAZZ还使用了全新的麂皮+真皮双拼的座椅与内饰材料,配色也由原来的黑色改为黑色+浅蓝色的双拼色,原本SEi装备的核桃木纹饰板到了JAZZ上也改为更年轻化的仿钛银色金属色调面板,极具个性。


虽然JAZZ特仕车增加了这么多超值配置,售价也仅从74.8万元(新台币,下同)小幅调整至76.5万元,不过戈蓝的特仕车并没有像菱帅那样有那么多的专属标志,仅在车尾能够体现,相当低调。当然,JAZZ特仕车在产品末期成功创造了一波话题,无疑是成功的。

JAZZ特仕车的车尾


········································Artozine··········


前面提到,戈蓝的运动化造型在同级一片高级化外观设计中独树一帜,十分个性,但在经历前期的销量骤增之后,后期销量则并未有明显突破。在经过考量之后,中华还是选择了追随高级化的潮流,如法炮制,将八代戈蓝做全面高级化包装。镀铬直瀑式中网、双色车身、晶钻大灯/尾灯、镜面抛光轮毂便放到了戈蓝身上,如此一来,八代戈蓝原有的凶猛造型变得奇怪无比,与原先的外观反差甚大。

图片

大改款后的八代戈蓝,外观变得十分奇怪

图片

2000年9月2日,奇奇怪怪的大改款八代戈蓝正式上市,或许是受到了豪华化包装的影响,在宣传上也不得不“以柔克刚”,广告语改为了“雅仕侠风”,与“绝对房车”相比温柔了太多。中华除了在外观上大费工夫之外,内饰也进行了大幅修改。双色内饰的色调由黑/米改为了更为柔和温馨的灰/米色,真皮座椅的造型也趋向舒适,核桃木纹饰板的范围也有扩大,部分区域还加入了镀铬装饰来点缀,门板内部还增添了更多隔音材料,为了豪华化真是下足了工夫。另外,大改款戈蓝的前座车窗开关从门板上被挪到了档把下方,在使用上并没有先前那么顺手,这项设计无疑是个败笔。

重新小幅改款的内饰(大屏幕车机并非原厂配置)


“雅仕侠风”延续了先前配置的前/后泊车雷达、行动通讯音响等科技配置(冷热藏温箱则并未继续搭载),更是首度搭载了松下出品的卫星导航系统以及G-NET双向护卫领航系统,G-NET这一系统可提供即时行车资讯、卫星导航、SOS紧急求救、防盗保全等贴心服务,十分实用。值得一提的是,据车友透露G-NET这套系统是和自家裕隆的行动秘书PVA其实是一套系统,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PVA于2002年升级为TOBE系统之后,中华则并没有跟进。或许是因为这套系统仅作为EXi顶配车型的选装配置,且价格不菲,选装的人则少之又少。

大改款车型的车尾亦有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尾灯由华人自行设计


动力是大改款戈蓝的另一项重点诉求,先前车型所搭载的6A12引擎动力薄弱让诸多车主叫苦不迭,这次中华在改款时对动力做出了升级。不过,升级的办法不是更换新引擎,而是在原有6A12的基础上升级电脑控制系统,马力由133ps升级至142ps,再搭配重新设定齿比的手自一体变速箱,试图为这个“鸡蛋”找回一丝冲劲。

在行走系统上,中华更是做了巨大改善。不仅在悬挂上采用了上叉臂、下双连杆及三连杆附加防倾杆的设计(此段摘抄自当时杂志的试驾报告),减震器还搭载了同级车首创的EASS三段式可调减震系统,提供H(硬)、M(适中)、S(软)三种软硬度供调节,在最硬的模式有着同时期雅阁的优秀操控,而调到最软则有着和风度A33相媲美的舒适度。在结构上,该系统采用步进马达带动转轴调整油压阀门大小,达到改变阻尼系数的目的,不容易故障漏油,可靠性高。不过这一高级配置仅在售价为84.8万元的EXi天窗版以上的车型才有搭载,为高配车专属。

这就是电子避震器调整机构:步进马达,位于减震器基座的上端

尽管中华在动力和行走机构上下了不小工夫,不过台湾地区的消费者重视外观甚于重视引擎,八代戈蓝原本赖以生存的凶猛外观被改的面目全非,怪里怪气,许多消费者被这副怪样的戈蓝劝退,再加上先前车型搭载的2.0V6发动机有着“吃油怪兽”特征的不利消息通过互联网一路传开,八代戈蓝的销量从此发生巨大转折,大幅受挫,一路下跌。

面对这种不利情形,中华还是使出了推出特仕车的招数以应对颓势。2001年6月9日,戈蓝JAZZ特仕车得以重出江湖,这次的JAZZ除了加装较去年更高级的新型2-Din炫光数字音响及重低音喇叭之外,还将EXi车型的三段可调减震系统、光感应自动大灯、防夹电动天窗作为标配,更加入了装置于后视镜上的LMD穿透式转向辅助灯,这项配置乃是当时首创的高级安全配备,在打转向灯的同时后视镜上的灯组也同时亮起,有助于提醒后车,确保转向安全。在外观上,JAZZ也放弃了原本车型的双色车身设计,以MONO TONE单色涂装塑造动感化的外观,原有的镀铬外观件也改为车身同色,试图增添年轻气息。

JAZZ特仕车宣传画


在JAZZ推出之后,2001年9月,中华继续推出一款名为ΣSigma的特仕车,同样为了促销。Sigma同样以SEi车型为蓝本,配置和JAZZ差不多,同样搭载后视镜转向辅助灯等高级配置,只不过在音响方面没有下功夫,售价也比JAZZ低些。不过Sigma推出要比JAZZ低调得多,只做了广告宣传,未见新闻稿及试车报告,反响也不如JAZZ来的那么高。

Sigma特仕车车尾


另外,这款“不伦不类”的豪华化八代戈蓝还曾有一批出口至大陆市场,这批车的配置全数为顶配的EXi车型,安全、舒适性配置通通到齐,还搭载EASS可调减震,而选装的G-NET护卫领航系统则受制于地区限制未能出现。现今,这批“雅仕侠风”在大陆仍有一些能见度。

出现在大陆的大改款八代戈蓝(图片来源:闲鱼)

不过,戈蓝大改款前后的销量变化实在是太大,积压的库存车也越来越多,这不禁让中华汽车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推出特仕车也无济于事,中华也不得不使出最后的杀手锏——竞标公务车。这在中华汽车的历史中可相当罕见,为消化库存,中华一举得标台北县市以及其它大中城市的大型公务车采购标案,这款怪异的戈蓝终于开始满街跑。然而,此举并未能挽回戈蓝的销售颓势,销量依然不尽如人意。

2002年,中华汽车再次对八代戈蓝进行改款,名为New Galant。在豪华化宣告失败后,这一次的改款重心重新放到运动化上,前脸以同时期的美规车型为蓝本修改,拿掉了难看的“猪鼻”,换上了原版的小号斜式直瀑中网,保险杠也回归正常设计,双色车身以及多余的镀铬装饰全数取消。同时,中华还对SEi车型进行调整,试图将SEi车型打造为类似Virage iO(即强调运动化的Lancer)的个性化运动车型,将大型扰流尾翼列为标配,内饰也采用黑色+仿金属钛银色面板混搭,强调个性化与年轻化。这下,中华终于对八代戈蓝的凶猛外观大作了文章,原版车型的那一丝杀气重新回归。

最终改款的八代戈蓝(图为SEi版本)


在内饰上,New Galant仍然有强调高级感的米色系内饰(EXi车型配备)与强调运动个性的黑色搭配仿钛金属内饰(SEi配备)两种风格供消费者选择。加上全新2-DIN高音质CD音响,方向盘配备多功能通讯及音响切换键、八向电动调整滚边真皮座椅(EXi专属)等舒适性配置;安全配备方面除了原有的ABS、TCL、4气囊、速度·光感应自动大灯外,以往JAZZ车型的LMD穿透式转向辅助灯也得到普及化。至少从包装上来看,New Galant算是相对成功的。

展开查看更多

老车部落格

关注

1973年将主力引擎改为2.0升,1975年为了适应新法规在引擎上做了调整,1976年则进行最终小改款,同年12月地位由Galant Λ所取代。

展开查看更多

车艺志

关注

1999年,戈蓝首度进行小改款,主张以“HI-TOUCH”为诉求的人性化科技。在外观上主要将旧款的熏黑大灯改为更为透亮的晶钻大灯,并将速度·光感应大灯列为全车系的标准配置,下方进气口也由原本的菱形网状改为横条式,轮毂的样式则改成类似CEFIRO A32.5的那种饼状设计,除此之外其它则无太大变化。

图片小改之后的八代戈蓝,同样“杀气十足

展开查看更多

车艺志

关注

1999年,戈蓝首度进行小改款,主张以“HI-TOUCH”为诉求的人性化科技。在外观上主要将旧款的熏黑大灯改为更为透亮的晶钻大灯,并将速度·光感应大灯列为全车系的标准配置,下方进气口也由原本的菱形网状改为横条式,轮毂的样式则改成类似CEFIRO A32.5的那种饼状设计,除此之外其它则无太大变化。

图片小改之后的八代戈蓝,同样“杀气十足

展开查看更多

老车部落格

关注

虽然双门车型的实用性比四门要低,不过在1980年代的日本却流行双门GT跑车,也就是四门轿车双门化的模式,此外,戈蓝GTO名气太大,让原厂不得不再设计出全新双门车,正因为如此才有戈蓝Λ的出现,但这款车堪称短命,从1980年问世到1983年就停产,然而实际上并非停产,而是由更像跑车的Starion担任后继车型,因为戈蓝Λ和Starion的底盘共享,就连引擎等机械结构也相同。

展开查看更多

老车部落格

关注

初期Galant GTO搭载一具1.6 SOHC单化油器引擎,随后进化到双化油器,1970年底更推出脍炙人口的MR版,将高性能的DOHC列为标准配备,1688cc的排量能发挥115hp/6500rpm、15.2kgm/4500rpm功率,配合四速手动变速箱与945公斤的车体,极速超过200km/h,这也是日本同级最快车型。

展开查看更多

老车部落格

关注

戈蓝Λ的车身尺寸为4570×1675×1355mm,与双生车Eterna Λ相当,两者间最大差异就在于水箱护罩、轮毂造型等细部修饰,轴距均为2530mm,因此可营造提供五名乘员不错的空间。内饰大走简单风格,但80年代所流行的跑车化可一点也不少,类桶型座椅、音响、空调等一应俱全,顶配甚至还能选配天窗。

展开查看更多

车艺志

关注

前面提到,戈蓝的运动化造型在同级一片高级化外观设计中独树一帜,十分个性,但在经历前期的销量骤增之后,后期销量则并未有明显突破。在经过考量之后,中华还是选择了追随高级化的潮流,如法炮制,将八代戈蓝做全面高级化包装。镀铬直瀑式中网、双色车身、晶钻大灯/尾灯、镜面抛光轮毂便放到了戈蓝身上,如此一来,八代戈蓝原有的凶猛造型变得奇怪无比,与原先的外观反差甚大。

图片

展开查看更多

老车部落格

关注

虽然双门车型的实用性比四门要低,不过在1980年代的日本却流行双门GT跑车,也就是四门轿车双门化的模式,此外,戈蓝GTO名气太大,让原厂不得不再设计出全新双门车,正因为如此才有戈蓝Λ的出现,但这款车堪称短命,从1980年问世到1983年就停产,然而实际上并非停产,而是由更像跑车的Starion担任后继车型,因为戈蓝Λ和Starion的底盘共享,就连引擎等机械结构也相同。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