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三菱欧蓝德的质量排名

易车知识库 欧蓝德

399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小蚊子聊车

关注

一开始我打算买一辆国产车,像吉利星越L、瑞虎8 PLUS这种要颜值有颜值,要配置有配置,但父母更希望我买一台合资车,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人的印象里合资车就代表着质量稳定,而我也尊重他们的意见,毕竟是父母出钱。15万左右的合资SUV其实选择性并不多,本田缤智和XR-V首先被我PASS掉了,因为看着太廉价,隔音底盘也不好,日产逍客质感不错,可惜空间小了一些,至于CR-V、RAV4这些都超预算太多了。

展开查看更多

牛车网

关注

随着汽车行业驶向高品质发展轨道,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以及安全性能愈发重视,企业产品能否在迭代升级中赢得竞争力,是悬在每个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来,广汽三菱将继续以中国市场的需求特点为根基,不断深化产品升级,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引领探索无限驾驭乐趣的新风尚。不负春光不负卿,抓紧到店体验下订全新欧蓝德,还有免税金融礼,暖春焕新礼和平安守护礼等多重惊喜等你哦。

展开查看更多

车算子

关注

说到欧蓝德,其实对于小编来说还是有点情怀的,毕竟身边一个好兄弟的第一台车就选择了它作为自己的家庭用车,虽然没有太多特别的亮点,但胜在质量稳定,性价比也足够高。如今时隔数年,全新欧蓝德迎来也换代,小编也终于有机会试到这一款内内外外都重新打造的换代,原以为它会延续过去的一些朴实无华的特性,但试完之后发现,这还真的是一个非常新鲜的玩意儿。

展开查看更多

明镜Pro

关注

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此次重组主要有两大重点:其一,广汽三菱位于湖南长沙的工厂将由广汽埃安接手,计划明年6月投产。其次,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将由广汽集团与三菱汽车、三菱商事共同持股,继续为车主提供高品质备件和高质量的售后服务。此次重组调整,为当下汽车行业转型升级的产业整合,以及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快,部分企业在市场上难以维继,它们的退出和急剧收缩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一方面,这些品牌的消费者无法继续享受应有的服务且正常售后维修也成为难题;其次,大量闲置的产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第三,部分企业不得已开启裁员。这引发消费端和产业链上的担忧,也形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浪费。


图片


此前,行业中有过闲置产能被母公司出售或者被中方收购的案例,但并未真正全面地解决问题。比如,后续的车主服务和员工安置等重要问题上,股东各方“甩锅”者居多。而此次重组广汽三菱,广汽则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利益相关方均有妥善安置,有效地避免了上述问题的产生。


“一举多得”的新方案


对广汽而言,广汽三菱重组是一个多赢的方案。首先,通过重组可以盘活资产,使广汽集团业务及资产结构变得更为完整、高效和科学,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在全球汽车产业都在奋力转型的当下,广汽集团能够实现轻装上阵。


其次,目前广汽自主板块发展迅速,埃安带动了该公司新能源板块快速发展。目前,埃安已经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中形成“BAT”的新格局。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埃安的发展也到了需要“快速扩容”的阶段。


图片


今年9月,埃安的销量达到51,596辆,同比增长71.9%;今年前三个季度,埃安累计销量已超35万辆。就新能源汽车而言,月销5万辆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是实现规模盈利的关键分水岭,同时也是进入大规模腾飞阶段的引爆点。因此,一鼓作气加速飞奔是埃安接下来必然的动作。而目前,埃安年产量只有40万辆,只能通过加紧排产冲刺全年50万的产销目标。


提升产能对广汽埃安抢占市场来说刻不容缓。而通过重组广汽三菱的工厂,可以节约埃安扩建新工厂的时间。另外,埃安也可以充分利用该地的区位优势,节约人力、物流等后续经营成本。


图片


目前,埃安正处于IPO前的关键时刻。埃安现已成功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超过1000亿。按照目前冲击年销售50万辆的规模,它也将是继比亚迪之后,国内第二家新能源年销量达到该规模的企业。而通过此次重组,更为强大的埃安也将获得资本市场更多的青睐。


加速转型,冲击万亿目标


做大做强埃安是广汽转型的重要抓手。按照广汽集团的规划,该公司希望在2030年实现产销超475万辆,营业收入1万亿元,利税1000亿元的目标。为加快发展,广汽集团今年发布了“NEXT”计划,规划了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创新的行动。


按照规划,广汽集团将着重围绕加速智联化、电动化转型,着力打造能源科技及能源生态、智能科技及出行生态、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生态的三大生态支撑。除了科技创新的驱动,转型也需要在自主和合资板块上两翼齐飞。


图片


在自主板块,广汽集团自主品牌聚焦“XEV+ICV”和“EV+ICV”,在产品力、品牌力、营销力进一步提升。前三季度,广汽传祺和埃安累计销量已超过了65万辆,明年将完成超越百万辆的关键一跃。毫无疑问,广汽集团已经成为传统汽车企业向新能源科技企业转型的佼佼者。


在这种背景下,广汽也在携手外方股东,共同助力合资企业顺利转型。目前,除了重组广汽三菱,广汽集团也已经与广汽丰田签约联合开发电动汽车,通过强强联手,各自发挥自身优势来实现合资企业的电动化突破。


图片


另外,当下不少电动车新品牌出现了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情况,这导致车主无法正常使用和维修车辆,社会消费层面已经对这类企业失去了消费信心,消费风潮正在转向。


此次重组广汽三菱,也彰显了广汽作为国企的责任担当。广汽集团在业内一直以改革魄力和行动效率著称,此次重组不仅有效避免了广汽三菱破产清算,还进一步完成了对工厂的升级改造、尽力吸收部分原工厂员工再就业,为用户提供有保障的、高质量的服务。可以说这次重组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对资源的调整利用,还为广汽集团赢得了不错的用户口碑。


小结


综上所述,此次重组广汽三菱,不仅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强大的侧面写照,也为行业后续的产业转型提供了类似的方案模板。面对汹涌的汽车智联化、电动化大潮,广汽集团采取积极行动,通过优化结构、整合优势资源,释放更大发展潜力,让高质量发展再迈大步。轻装上阵集中优势力量前行的广汽集团,或将在引领中国汽车产业新一轮变革的路上走得更远。

展开查看更多

大众侃车

关注

面对新能源转型浪潮与国内本土车企的崛起,三菱汽车亟需调整中国战略,打破困境。而广汽集团也从提升资源集中度和配置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践行高质量发展角度出发,需要重新“排兵布阵”。如今一切尘埃落定,三菱汽车决定将重点转向东南亚市场,而广汽集团则致力于打造科技广汽,推动新能源事业加速跑,对双方而言皆是最好的安排。

关爱依旧,不让用户爱车成为“限量版”

重组后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三菱汽车离开了以后,车主们的售后维修问题谁来保障?

据广汽三菱官网发布的说明函中提及,重组后的广汽三菱销售有限公司将继续为客户提供优质售后服务,这项举措一方面使广汽三菱有效规避了破产清算的局面,全力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及协助员工再就业,充分体现了广汽集团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因势利导,广汽埃安快速扩能

在新能源赛道上,广汽集团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聚焦科技创新,近几年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各领域都取得了成果。广汽集团2022年研发投入超过65亿元,累计自主研发投入近400亿元。全年新增专利申请3,255件,推出多项智能网联新能源方面的领先科技。广汽集团依靠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从传统汽车企业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广汽道路。

展开查看更多

车之养护

关注

除此之外,广汽三菱的销量下滑趋势明显,也与欧蓝德接连陷入质量风波有关。广汽三菱曾实施多次召回计划,涉及车型包括2021年11月4日至2022年9月29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欧蓝德汽车,共计1064辆;2017年8月1日至2022年8月2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欧蓝德汽车,共计55辆。质量本就作为车企的立身之本,如果主力车型频繁爆出质量问题,对于车企整体的销量也会带来较大冲击。

展开查看更多

21CN车言车话

关注

以2047(20万内的四驱七座都市SUV)的高性价优势,赢得30万+消费者青睐的欧蓝德,能舒适出行也能轻度越野,是省心家用的绝佳选择。在2021年紧凑型SUV质量排行中,欧蓝德占据日系合资第三的位置。全车系标配TPMS胎压监测系统、EPS助力转向。除入门车型外,全系标配无钥匙进入加一键启动、自动驻车、电动天窗、8向电动调节座椅、双区独立控温空调等配置,驾驶体验舒适从容。品质与口碑双丰收的欧蓝德,绝对值得消费者莅临选购!

展开查看更多

快上车Go

关注

如果你恰好关注新车,你肯定会发现,近几年中国品牌车型的销量是越来越好了,尤其是10万级别、15万级别的刚需代步车型,销量节节攀升,最重要的原因便是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质量不行的印象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从中国汽车质量网公布2022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燃油车)、2022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新能源)这两个榜单中,中国品牌的整体进步显而易见,而德系、日系、美系车型的表现也可谓各有亮点和不足。照着这份综合了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五个维度的榜单,让我们来解析一下。



在2022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燃油车)中,本田的成绩可谓名列前茅,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取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的位置。实际上,本田车型的品质普遍相对不错,在国内南方地区,车龄10年以上的本田车型并不鲜见,甚至在北美地区,老本田也同样能担当老骥伏枥的任务,总体质量可以说值得信赖。



而并列第二的,则是以大众品牌技术为基础的捷达、曾经辉煌一时的三菱和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其中,捷达品牌旗下车型普遍以皮实耐用为卖点,没有太多高科技,三菱则是销量高度集中在欧蓝德一款车型,投诉故障、缺陷风险都较少,恰好车型又相对较新,生产技术也成熟,而沃尔沃,想必更多则来自安全性、环保性的加分。



往后看,红旗和东风风光的表现甚至超过了丰田,要知道,丰田品牌的可靠性闻名全球,甚至部分高端车型还有10万公里出磨合期的调侃,可见红旗品牌和东风风光的进步巨大,尤其是后者,想必暗地里做出了不少努力。



再往后,中国品牌的吉利、五菱、领克、长安、坦克等等,表现都几乎不差,而大众、别克、雪佛兰品牌的表现,也对得起中国市场的认可。有意思的是,捷豹品牌车型在国产之后,整体成绩表现还不错,难怪有车主表示国产之后的捷豹可靠性比进口车型更好。



而发动机及底盘表现不错,但略有小问题的雪铁龙和标致处于平均水平,这也是符合预期的。但往下看,除了一些中国品牌,还能看到起亚、日产、马自达、现代、斯柯达这些合资品牌,在此前海外市场的数据中,韩系车型的可靠性排名仅次于日系车型,满足了一些预算不够又需要皮实耐用车型的消费者,但在国内市场,不知道是否因为销量节节败退的原因,表现可以说不及预期,同理,此前海外市场质量表现不错的马自达,在榜单中也是类似情况,不知道垫底的斯柯达会不会这样认为。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豪华品牌奔驰在榜单中居然排到了倒数第五的位置,而同为豪华品牌的宝马,也是在平均水平之下,想必肯定有部分车主没少操心。



转到2022年中国汽车品牌质量排行榜(新能源)榜单中,就成了中国品牌的天下,特斯拉的分数在这里甚至只能跑赢腾势、云度,成为倒数第五位。这也不难理解,特斯拉虽然在制造的时候最大程度削减了零件数量,间接提升了不少可靠性,但无论国内外的榜单中,特斯拉的可靠性在整体也只能算是中游,结合国内的投诉故障、缺陷风险等指标,就只能获得这样的成绩了。



取得前三名好成绩的则是埃安、ARCFOX极狐和比亚迪,其中两个品牌都是靠实力走量的大品牌,不仅市场认知度高,整体安全性也相对较好。如埃安的弹匣电池,从电芯到电池管理系统,再到速冷系统等等,都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更是通过了针刺试验与重卡碾压测试,ARCFOX极狐的优势,则更在于华为的智能系统,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表现出色。



从榜单的成绩来看,如本田、丰田、捷达这样的品牌,依旧是耐用车型的好选择,但如今即使更喜欢高配置而选择中国品牌,问题也不大,更何况,部分喜欢豪华品牌的消费者甚至根本不考虑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这些问题。

换作是你,你买车的时候会怎么权衡质量呢?欢迎评论区说说。

展开查看更多

文武车道

关注

近日,美国知名市场调查公司J.D.Power发布了2023年最新的汽车可靠性调研报告,据此此次调查是来源于30062名车主的车辆,车辆均为三年车龄,报告共涉及 32 个汽车品牌。以每100辆车出现的问题数量(PP100)作为质量排名的衡量标准。也就是说分数越低排名则越高,意味着调查中品牌车辆的故障数越低。

整体来看,榜单中平均水平在每100辆车遇到186问题,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品牌有15个,分别为雷克萨斯、捷尼赛思、起亚、别克、雪佛兰、三菱、丰田、现代、MINI、日产、道奇、凯迪拉克、马自达、GMC、宝马。

而日系品牌依然表现抢眼,而在国内市场已经被边缘化的韩系品牌同样表现不俗。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市场销售火爆的特斯拉却在可靠性方面却让人大跌眼镜,排名基本垫底。下面就来看看各品牌的具体表现情况。

其中,雷克萨斯继续保持领先的位置,以每100辆车遇到133个问题排名第一,较上一年度上升了4名。值得关注的是,在国内市场雷克萨斯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销量却出现罕见的同比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产品布局较少,缺乏竞争力。另外也跟其质量问题频发有关。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