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烨P7纯电

易车知识库 烨P7
进入知识库

轰Party

关注

和丰田、日产等大多数日系品牌一样,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不仅晚而且很保守,这点从产品上就能看出来。首先,本田在2021年10月才正式发布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战略,而本田首款纯电车型东本e:NS1在去年6月才正式上市,转型速度跟不上自主品牌的步伐,也不如大众等合资品牌积极。其次,不管是东本e:NS1还是广本e:NP1,这两款纯电动车的市场表现都很惨淡,两款车平均每个月销量都仅有两位数。

 

 

不过这完全在情理之中。无论是续航、动力性能还是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它们不仅落后于自主品牌产品,甚至也比不过大众ID和别克等同级纯电车型。更让人无法理喻的是,这样一款在产品上毫无亮点的车型,官方指导价却卖到了17万多。在产品力方面缺乏亮点,加上价格又高,最终结果就是上市就成为炮灰。

 

一是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的优势逐渐被自主品牌取代,品牌形象和口碑也因为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逐渐崩塌;二是在处于增量市场的新能源领域,本田不仅没有积极转型,甚至至今没有推出一款可靠的纯电动产品。这两大问题,无疑是导致本田掉队的导火索。对此本田也希望改变现状,于是推出了全新纯电子品牌——“烨”。

 

生死存亡时刻,“烨”能否实现翻盘?

 

“我们很清楚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在萎缩。面对极速扩张的新能源行业,本田会在各个方面加以调整。”

 

履新不久的本田(中国)本部长,兼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及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五十岚雅行毫不避讳地指出本田的问题。

 

同时,他表示,“烨”品牌将由本田(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承袭本田长期以来“以人为本”“驾控的乐趣”“MM理念”的造车哲学,集结全球领先的中国技术和优势资源,高维融合本田最新技术,以便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开”“更有趣”“更有范”的全新价值体验,将“自由移动的喜悦”推向新高度。

 

站在本田的视角,本田推出全新品牌,誓要在华做出一番改变的决心,这点显而易见。但问题是,“烨”能否实现翻盘呢?

 

答:难,真的很难!

 

 

第一,是晚。如今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逐渐开始“固化”,形成了以比亚迪为主的一超多强局面。而多强中,包括吉利、长安、广汽埃安,以及理想、赛力斯等。在这之下的第三档,有蔚来、哪吒,零跑以及大众ID这些月销一万的品牌。后来者想要居上,需要花费的投入和付出,将随着时间的推进成几何倍式增长。

 

第二,是慢。“烨”品牌计划在今年推出烨P7和烨S7共两款车型作为第一弹车型,两款车型分别由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量产,将在今年年底上市,这意味实际交付可能要等到2025年。

 

可以看到,即使是新的子品牌,却依旧改不了本田电动化转型“拖沓”的老毛病。要知道,当下新能源市场风云变幻,产品和技术也是日日更新。在中国市场,新能源车企们除了卷价格、技术外,更卷效率。抢着上800V,抢着上8295芯片,抢着堆高续航,推出NOA高阶智驾等……以新技术抢占市场份额。而本田在新品牌产品推进上依旧慢吞吞,等到上市后,产品力早就落后了。况且,即使现在来看,烨P7和烨S7的产品也毫无亮点可言。

 

 

第三,是差。差,主要体现在产品和技术。根据官方的宣传,“烨”品牌车型基于本田全新开发的智能高效纯电Architecture W架构打造。W架构是本田专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新一代专用纯电平台,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

 

说到底,新车还是换汤不换药,依旧采用Architecture架构。虽然本田宣称Architecture架构基于全新的纯电动平台打造而来,但是从东本e:NS1和广本e:NP1上就可以看出,无论在造型还是尺寸上,它们都摆脱不了燃油车的的影子,比如在车身尺寸与XR-V和缤智基本保持一样,在底盘悬架方面,也都是沿用XR-V和缤智一样的前麦弗逊式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投诉网

关注

此外,“烨”品牌还首次引入了专为新一代纯电动车设计的“H”标识,并采用了全新的智能高效纯电动“W”架构,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六款全新的“烨”品牌车型。

“烨”品牌

Honda深入洞察中国市场,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推出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电动品牌“烨”。

这一品牌的推出标志着Honda在电动化领域的进一步加速。另外,本田还提出,2035 年在中国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要达到 100%,这个目标距离现在还有 11 年。

值得注意的是,由Honda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独立设计的“烨”品牌,继承了Honda一贯的“以人为本”、“驾驶乐趣”、“操控乐趣”和“MM理念”的造车理念。同时,它还汇集了全球领先的中国技术和资源优势,融合了Honda最新的技术,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加愉快的驾驶”、“更加有趣的体验”和“更加有个性的风范”的全新价值体验,将“自由移动的喜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不仅如此,“烨”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采用了全新的“H”标识, 这一全新的“H”标识象征着“张开的双臂”,展现了Honda在中国电动化领域快速发展的决心,以及积极拥抱变化、加速变革的态度。

“W”架构

深入了解品牌后,"烨"品牌搭载了Honda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全新纯电动车专用智能高效“W”架构,将电动驾驶乐趣提升到新的高度。该平台架构配备了"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以及专门设计的分体式隔离电池冷却系统,确保电池从内到外的安全性。

“W”架构提供了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动力选项。

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通过高功率后驱电机实现了前后50:50的理想重量分配;而双电机四轮驱动则依靠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配合电子悬架系统,根据路况和驾驶需求精确分配前后轮动力。

底盘设计采用了前悬双叉臂和后悬五连杆悬架,结合Honda的运动级调校技术,有效过滤路面颠簸,减少转弯侧倾,显著提升车辆稳定性。

此外,"W"平台还提供了高度可定制的FoD服务,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驾驶模式或进行专属功能设置。

“烨 S7”与“烨 P7”

在产品方面,作为“烨”品牌的首款车型,“烨 S7”和“烨 P7”将激情与智慧完美结合,预计将于2024年底上市。

具体来看,这两款车型采用了Honda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的全新纯电动车专属智能高效“W”架构,提升了电动驾驶的乐趣,让消费者驾驶后还想继续驾驶。

展开查看更多

汽湃

关注

​实际上,本田此前已经有“e:”这一品牌符号,从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到纯电动,都归属于“e:”之下。然而目前纯电的趋势显然已经明显提速,建立一个更加独立、专属于中国市场的纯电动品牌,显然是更符合当下的实际情况——中国消费者对于纯电产品的认可度更高,对电动车续航、智能化的要求也更高。



以中国市场的需求来规划电动车,本田这一次确实下了血本。从“烨”品牌的全新“H”标识上,也能看出端倪——与本田燃油车上的“H”logo不同,它采用上宽下窄设计,犹如“张开的双臂”,彰显出其积极拥抱变化、拥抱中国消费者的姿态。


另一个有趣的点在于,“烨”品牌是由本田中国所发布的,其车型将同时由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生产并推向市场。目前来说,关于其销售渠道的公开信息并不多,还有待后续进一步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本田也同样规划了新能源子品牌“灵悉”,该品牌同样主打智能化、年轻化,并有望独立运营,而其首款车型灵L已经接近上市;同样,依旧在本田品牌旗下的e:N“极湃”也即将推出新车e:NS2,后续也可能将有更多全球车型进入中国市场。本田旗下的这些子品牌之间将如何实现差异化,达成协同作战的正面效应,是值得后续观察的重点。


问题二:“烨”如何更加适应中国市场?


由此引出的第二个问题,其实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作为一个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品牌,“烨”与e:N“极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并非全球品牌,而是就是冲着中国市场而来。不仅整个品牌由本田中国年轻的研发团队自主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2岁,而且产品开发会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采用了更多的中国供应商,集结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和优势资源……


但它,真的适合中国市场吗?


要寻找答案,不妨从车型看起。


烨S7


烨P7


“烨”品牌甫一亮相,就一口气推出三款全新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其中,前两款车型最快将于2024年年底上市,据悉会由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分别投产。



在平台层面,烨品牌下新车基于本田为电动车专门打造的纯电W架构(Architecture W)。W架构搭载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和一体化压铸全铝外壳的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同时采用特别设计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它提供单电机后轮驱动和双电机四轮驱动两种驱动形式。其中,单电机后轮驱动可实现前后50:50的重量分配;双电机四轮驱动依靠前后两组电机,搭配电子悬架,并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精准分配前后轮动力。


外观方面,烨S7与P7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只在大灯灯组等细节上有所区别;内饰方面,两款车也都采用了全新的设计,中控面板、车内内饰板上都有大面积的氛围灯,此外还融入了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系统。


烨GT CONCEPT


至于更“有范”的烨GT CONCEPT,它是烨品牌的旗舰车型,目前仍处于概念车阶段,它以“高性能”为取向,因此其主驾采用别具一格的“赛车驾驶舱”设计。基于它打造的量产车将于2025年上市。而按照计划,烨品牌到2027年将至少推出6款新车,年均超过一款新车,速度并不慢。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烨的三款新车在中国消费者所重点关注的智能化方面有所突破。时下流行的AI技术,有望融入新车的人机交互过程;而华为的光场屏,也将在新车副驾首次搭载,通过声音、光线和香气设备联动,打造更有趣的高品质私人空间。


在整场发布会中,本田中国多次提到对于中国市场的看重,而从新车的各种细节中,也能看出来本田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充分理解。例如,在新车的配置方面,BOSE头枕扬声器、翻毛皮座椅、无边框车门、香氛系统,此前都很少在本田,乃至可以说很少在合资车型上出现,而这一次,本田将这些中国消费者所喜爱的配置一次性配齐。


“本地化”之于烨品牌,并非只停留在本田高管的口头表达,而是真正体现在了新车之上。


而与此同时,本田数十年来所积累的传统DNA,也将在烨的新车上得到延续。例如,在安全上,烨S7和烨P7采用高刚性、强韧性纯电动车专用骨架,大量采用高强度钢,其中热成型钢占比超24%,扭转刚性达4万牛米/度。电池采用1.2万吨一体式大压铸全铝外壳,配合优秀的电池预碰撞结构设计,集冷却、电池保护、提高车体刚性、整合电源界面功能于一体。


而在驾控层面,烨S7与P7的底盘都采用具有高设定自由度的前悬双叉臂、后5连杆的悬架形式,在转弯时能够减少侧倾,大幅提升车辆俯仰抑制能力。这一设计,符合了本田对于操控性能的一贯追求,也与本田赋予“烨”品牌的三大核心价值是“更好开” “更有趣”“更有范”相呼应——驾控乐趣,将依然是本田在电动化时代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法宝。


问题三:2035年实现100%纯电,本田的纯电节奏如何提速?



在官宣一系列干货的同时,在这场发布会上,本田也再次表示,将在2035年实现100%纯电动化。事实上,早在去年上海车展,本田就已经宣布了这一目标。此次,是对这一目标的再次确认。


十年后才能实现纯电化,本田的新能源脚步是否慢了一些?


在汽湃传媒看来,这一担心也并无必要。在纯电动之外,本田也积累了雄厚的油电混动和插电混动技术根基,多款具备e:PHEV插电混动技术的车型已经上市,并且在未来还将进一步增加。本田的另一个新能源目标,是在2027年之后,本田在中国推出的所有车型均为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不再投放新的纯燃油车型。


全领域加速电动化,已经是本田确定的战略,并不会轻易放慢脚步。而此番全新烨品牌的推出,只会加速其步伐。


放眼全球来看,2035年实现全线纯电化的目标,本田也丝毫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品牌。可以说,本田已经All in新能源战略,其革新的魄力可见一斑。


结语


“烨”品牌的发布、加上三款纯电车型的亮相,足以让中国市场看到本田的决心——凭借本田全球优势资源、领先技术与进一步本土化,中国市场对本田而言是只能胜、不能败。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情报

关注

直观来看,两款车型采用了截然不同的前脸造型,前者将视线焦点聚焦至LOGO,营造出犀利、动感的气场,而后者则引导视线由LOGO向两侧舒缓展开,给人一种大气、优雅的感觉。不难发现,“烨”品牌纯电车型采用了专属LOGO,标志着其与众不同的地位。

  

入华25年,累计收获超1800万用户青睐,是Honda在燃油时代的成绩,如何将操控、质感基因引入新能源产品,则仰仗于新一代纯电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W架构”发力。在此架构之上,车辆最基本的电池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消除用车之忧;前后50:50重量分配、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组合,为电驱时代带来了稀缺的驾驶乐趣;甚至还有定制化驾驶体验,能够令座驾与自己产生共鸣。

  

除此以外,基于对中国消费者的洞察,“烨”品牌在舒适性和智能化层面也更上一层楼。其中,隔音设计、豪华用料,以及“MM理念”的加持,营造出惬意、自如的用车空间,坚定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融入Honda SENSING 360+和 Honda CONNECT 4.0系统的智慧数字座舱,则带来持续升级的高品质出行体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显得非常重要,用“一鼓作气”来形容最新诞生的“烨”品牌,想必再合适不过了。此前Honda中国的纯电之路稍显坎坷,或许并非是技术、产品原因,而是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正式的起点,才更容易驶向正确的发展轨道。

展开查看更多

老司机侃侃车

关注

4月16日,本田中国正式发布了全新纯电品牌“烨”。该品牌将到2027年累计推出6款新车。同时,本田中国重申将在2035年实现百分百电动化。

烨字,读ye,第四声,可不是读hua啊。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不清楚,可能在本田的高管心目中,烨字是一个很华丽,很炫酷的名字,起了这个名字,肯定会火起来,但是烨字在字典之中的意思是,火光盛大的样子。这个名字放在新能源汽车上,似乎不太吉利。

本田中国方面称,烨意为“璀璨闪耀”,这么解释,也还勉强可以吧,希望这个新品牌可以闪耀起来吧。烨”品牌三款全新车型“烨S7”“烨P7”“烨GT CONCEPT”全球首发,其中,“烨S7”和“烨P7”是“烨”品牌第一弹车型,“烨GT CONCEPT”是“烨”品牌第二弹车型。前两款将于今年底上市,烨GT量产版将于2025年投放市场,该车搭载了华为光场屏。

“烨”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率先使用全新“H”标识,和本田之前的“H”标志不同,新标的设计,采用了倾斜设计的竖状线条,本田称这是“张开的双臂”,体现了扩展移动出行的可能,积极拥抱中国消费者的姿态。

烨GT概念车采用纯电Architecture W架构,由中国研发团队自主设计,从设计上来看,很本田之前的燃油车完全是两个风格,有点像极湃车型的设计,前脸采用贯穿式灯带,科技感和未来感很强,车身采用了大量锐利的线条,整车配备电子后视镜、电动门以及会发光的烨品牌H车标。新车还将搭载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光场屏、航盛智能座舱以及科大讯飞的语音。

除此之外,烨S7和烨P7将搭载Honda SENSING 360+和Honda CONNECT 4.0智慧数字座舱,融入主动AI智能技术。新车配备3合1高功率电动机,搭载大容量、高密度电池,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配有双叉臂前悬架及五连杆后悬架。

在此之前,本田在中国还有一个纯电子品牌极湃,但是极湃的销量表现十分惨淡,当比亚迪以月均30万辆席卷市场,头部新势力朝着月均3万辆猛攻的背景下,e:NS1/e:NP 极湃 1月均三位数的销量过于捉襟见肘。而极湃的车型,一款实际油改电、官标续航420公里、车长不到4.4米的扭力梁小型纯电SUV,敢卖接近18万元,是这款车销量惨淡的重要原因。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