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智己L6方案

易车知识库 智己L6
进入知识库

电车通

关注

除了将采用与Momenta合作的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智驾方案之外,奔驰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还有两条路线。


其中一条路线是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全新奔驰E级长轴距版。按照官方的说法,内置的L2+导航辅助驾驶,覆盖全国范围高速和城市快速路段,可以实现多场景下的自动变道、自动远离大车等智驾功能,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高速路段高阶智能驾驶。


微信截图_20240606211850.png


另外一路线则是与英伟达合作,让英伟达为奔驰下一代车型提供AI软件架构,其中包含了自动驾驶软件方案、智能座舱等,新一代S级、EQS等车型会应用这套高阶智能驾驶,但何时才能技术落地目前暂未有太多消息。综上所述,奔驰现阶段在智能驾驶领域比较先进的还是全新奔驰E级所搭载的L2+导航辅助驾驶。


那么问题来了,Momenta的高阶智驾方案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


目前,同样应用Momenta高阶智驾方案的有智己汽车,以智己L6为例,即便是指导价为21.99万元的入门版,也标配了英伟达的Orin-X芯片、双目前方感知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和1个激光雷达的硬件组合方案去年,智己汽车已经实现了高精地图NOA和城市NOA的公测,并且将在今年实现不低于10座城市的开放,并尽力开放百座城市的NOA通勤模式。


微信截图_20240606211919.png


根据官方此前公布的信息,基于MMA平台打造的全新纯电动CLA可以实现全场景的L2级智能驾驶辅助,而且MB.OS的软件和算力搭配激光雷达,可以为L3有条件自动驾驶做准备。参考Momenta高阶智驾方案以及产品规划,小通认为全新纯电动CLA所配备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可以实现城区路段的高阶智能驾驶体验。


autohomecar__CjIFWGWc7KmAcCL4AAS6hnD9w4I479.jpg


智能驾驶是未来趋势早已成为行业共识,奔驰采用“三管齐下”的方式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内部选拔,哪套技术更强就用哪套,二是结合不同车型应用不同硬件组合方案的智能驾驶。诚然,多线程的研发方式需要车企承担更高的成本,但也能帮助品牌更快找到适合自身的智能驾驶方案,也能更容易适应智能驾驶的竞争环境。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而且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领域发展得要比其他市场更为激进。在面对车市往电气化转型的关键点,财大气粗的奔驰自然也舍得在智能化领域花钱。更重要的一点是,奔驰与Momenta合作,除了说明看中国产供应商的实力之外,还代表了品牌亟需进入中国市场的欲望。


autohomecar__CjIFWGWc7KqAZ9QbAAL_5-AQAUc050.jpg


要知道,Momenta所用的自动驾驶技术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算法等技术,对国内各种复杂路况早已进行了多次学习。奔驰作为车企老炮,在海外市场有不少技术积累,但将这些经验放在复杂的国内路况,成功率可能有所下降,如今有了国产供应商的加持,奔驰就可以省下减少收集数据和调整算法的时间。


豪华品牌们,何时才能“有路就能开”?


按照规划,全新奔驰CLA计划在2025年4月投产,换而言之我们要想体验搭载不依赖高精地图的高阶智驾方案的奔驰车型,至少还得再等一年,而且将信息收集和软件算法调整的时间考虑进去,可能要到明年年底才会推出相关功能了。

展开查看更多

车透社V

关注

古语有云,十年磨一剑。但上汽这十年磨七剑,打造了“七大技术底座”,其中包括星云纯电专属系统化平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星河电氢一体化架构整车架构,蓝芯动力总成系统、魔方电池系统、绿芯电驱动系统、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

而随着固态电池、智能车“中央大脑”、数字智慧底盘等最新技术,实现量产应用,七大技术底座也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此前,在上汽重磅新车智己L6上,我们已经见识到了灵蜥数字智慧底盘的实力,蟹行神功把车辆的驾控和安全,都提升到了新高度。

要评价一家车企是否有长期竞争力,架构、平台实力至关重要。这也就是上汽所说的“强健的身体”,如今,星云、珠峰、星河各司其职,全面升级和覆盖。

星云平台,将覆盖从豪华车、中级车到入门级车市场,将大大降低纯电新车的单车成本。

珠峰架构,从“油混”到“电混”产品全覆盖,对于上汽出海欧洲至关重要,珠峰架构上诞生的产品将满足欧7排放。

星河架构,聚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其中,增程氢燃料技术很创新,就现场摆放的荣威 iMAX8燃料电池车,就其完成度和商业逻辑来看,有望成为打开氢燃料汽车市场的那把金钥匙。

更智慧的脑,打造高速移动智能机器人

围绕“新汽车”产品概念创新,上汽将整车系统性“解构”为“感知、云端超脑、大小脑及线控执行机构”,然后按照类智能人架构进行系统“重构”:融合感知架构,把场景信息数字化;“云端超脑”部署AI大模型自学习进化;学习成果蒸馏到边端的“智慧大脑”,其根据场景做出规划决策;“敏捷小脑”协调线控底盘3个方向6自由度实时、可靠和稳定运动;从而把智能电动车打造成高速移动的智能机器人。

上汽零束科技已经明确了智能车云管端全栈架构的路线图:零束银河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1.0实现“域集中”,重点攻关L2++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OTA;全栈3.0实现“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重点攻关成本控制和L3级自动驾驶;未来的全栈4.0解决方案,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2022年,上汽推出汽车行业首个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上汽零束银河全栈1.0,目前已成功进化至3.0版本。一方面,“大脑”舱驾一体的中央计算单元和“小脑”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在电子架构和软件上进行协同开发,VMC 作为区域控制器成为全栈3.0 的重要节点,能够充分共享整车传感和执行机构的信号,在实现车体 3 向 6 自由度集中控制基础上,后续可实现可变驾驶特性、驱动和制动永不打滑等功能,带给用户极致安全、舒适、节能的体验。另一方面,全栈 3.0 全面支持大模型的端侧应用,支持面向量产的L3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上汽联手合作伙伴推出“生态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拓展成为智能车的一个域,越来越多品牌的智能终端将接入银河全栈,实现场景连续的极致智能体验。目前上汽“生态域”已覆盖OPPO、vivo、小米、华为和苹果等多个手机品牌。

2024年银河全栈3.0正在分步“上车”,2025年将全面落地;将有效降低整车低压功耗,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以上,数据带宽提升5倍,线束长度减少30%,OTA下载和安装时间均可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更健壮的身,星云、珠峰、星河全面升级

“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实现更大范围车型梯度的覆盖,不仅覆盖豪华车和中级车市场,还针对入门级市场的用户需求对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整车电耗方面,全新星云平台“一度电续驶里程”挑战实现行业领先的 12 公里目标,比现有水平提升超过30%。使用体验方面,线控底盘的应用使得整车制动响应时间提升 40%、整车行驶稳定边界提升 20%,通过四轮独立控制实现整车操控提升、整车续航提升 3%以上、整车减重 3%以上,通过实现低速转向角度小于180°支持方向盘收纳,改善座舱空间。整车安全方面,全新星云平台达到欧洲五星碰撞安全标准,满足 UNECE R155&ECER156 以及 GDPR 等全球网络数据安全法规的要求,并创新地将“内生安全” 理论应用在产品设计中,显著提高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减少因外部攻击或内部漏洞导致的风险和损失。

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实现场景全覆盖。面向全场景、全天候、全球市场,珠峰架构实现从“发动机为主驱”到“电机为主驱”,从“油混”到“电混”产品全覆盖,无缝链接从“油”到“电”转型,最高油电转化效率超过 3.75kWh/L,显著优于行业主流竞品水平。实现高水平低排放,上汽集团将是第一家在欧洲实现碳排放低于 100g/km 的中国车企,同时珠峰架构产品将满足欧 7 排放。

全新“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聚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场景,首创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架构方案,真正实现“零碳零排放”。 增程型氢燃料电池的解决方案是指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增程器,串联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作为整车的驱动单元。上汽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近 20 年,量产的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并已实现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部件和材料的全国产化,增程型燃料电池电堆 P4M 系统额定功率 45kW,常用工作点效率大于50%,最高效率突破 55%。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有望进一步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推广和普及。

更强劲的心,全固态电池全球率先量产

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超过 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 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 75Ah;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以及 200℃热箱的场景下,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适用范围更广,固态电池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 90%;物料成本更低, 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从电芯端到 PACK端,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

今年10月份,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续航里程超过一千公里。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并正式交付用户;后续,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

全新“蓝芯”混合动力总成,聚焦模块化、集成化、专属化的DMH超级混动技术,已经实现性能突破。荣威D7 DMH搭载了集成精度更高的同轴离合器、高效热效率运行区间高达 8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行业首创集成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策略、热管理、空调等控制于一体的PICU 模块,在实测中跑出了 1962 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仅为 2.8L。未来新一代“蓝芯”的总成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10%。其中,混动专属发动机热效率突破 46%,混动变速箱采用全新构型的“双同轴方案”,新的“能量控制大脑”将更精确的实现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

展开查看更多

易车原创频道

关注

随着汽车产业的深度变革,一个具备“自学习、自成长、自进化”能力的智能科技全新物种——“新汽车”已应运而生。基于“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发展趋势,上汽正在塑造从“芯片、操作系统、软件、运动控制系统、三电系统”到对应场景的整车集成能力和创新技术优势,打造全新“科技生命体”。为推动新汽车“脑更智慧、身更健壮、心更强劲”,上汽集聚全球研发资源,打造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七大技术底座”,技术水平行业领先。

第一代“技术底座”的量产应用,奠定了上汽参与新赛道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础,全面支撑自主品牌业务持续向上突破,并实现对合资企业的产品赋能。2023年,上汽新能源汽车和海外销量分别为112.3万辆和120.8万辆,在2022年率先实现“双百万”基础上再创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14年增长280倍,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头部阵营;海外销量较2014年增长13倍,连续8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2023年集团总销量中,上汽自主品牌占比为55.3%,较2014年增长1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智能车“中央大脑”、数字智慧底盘等最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助推上汽“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跃迁升级进入 2.0 时代。

更智慧的脑 打造高速移动智能机器人

围绕“新汽车”产品概念创新,上汽将整车系统性“解构”为“感知、云端超脑、大小脑及线控执行机构”,然后按照类智能人架构进行系统“重构”:融合感知架构,把场景信息数字化;“云端超脑”部署AI大模型自学习进化;学习成果蒸馏到边端的“智慧大脑”,其根据场景做出规划决策;“敏捷小脑”协调线控底盘3个方向6自由度实时、可靠和稳定运动;从而把智能电动车打造成高速移动的智能机器人。

上汽零束科技已经明确了智能车云管端全栈架构的路线图:零束银河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1.0实现“域集中”,重点攻关L2++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OTA;全栈3.0实现“中央集中式+区域控制”,重点攻关成本控制和L3级自动驾驶;未来的全栈4.0解决方案,重点攻关类智能人架构、AI大模型、AI OS,支持L4/L5级自动驾驶。

2022年,上汽推出汽车行业首个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上汽零束银河全栈1.0,目前已成功进化至3.0版本。一方面,“大脑”舱驾一体的中央计算单元和“小脑”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器(VMC)在电子架构和软件上进行协同开发,VMC 作为区域控制器成为全栈3.0 的重要节点,能够充分共享整车传感和执行机构的信号,在实现车体 3 向 6 自由度集中控制基础上,后续可实现可变驾驶特性、驱动和制动永不打滑等功能,带给用户极致安全、舒适、节能的体验。另一方面,全栈 3.0 全面支持大模型的端侧应用,支持面向量产的L3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此外,上汽联手合作伙伴推出“生态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拓展成为智能车的一个域,越来越多品牌的智能终端将接入银河全栈,实现场景连续的极致智能体验。目前上汽“生态域”已覆盖OPPO、vivo、小米、华为和苹果等多个手机品牌。

2024年银河全栈3.0正在分步“上车”,2025年将全面落地;将有效降低整车低压功耗,控制器数量减少一半以上,数据带宽提升5倍,线束长度减少30%,OTA下载和安装时间均可缩短至30分钟以内。

更健壮的身 星云、珠峰、星河全面升级

“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实现更大范围车型梯度的覆盖,不仅覆盖豪华车和中级车市场,还针对入门级市场的用户需求对平台进行全面升级。整车电耗方面,全新星云平台“一度电续驶里程”挑战实现行业领先的 12 公里目标,比现有水平提升超过30%。使用体验方面,线控底盘的应用使得整车制动响应时间提升 40%、整车行驶稳定边界提升 20%,通过四轮独立控制实现整车操控提升、整车续航提升 3%以上、整车减重 3%以上,通过实现低速转向角度小于180°支持方向盘收纳,改善座舱空间。整车安全方面,全新星云平台达到欧洲五星碰撞安全标准,满足 UNECE R155&ECER156 以及 GDPR 等全球网络数据安全法规的要求,并创新地将“内生安全” 理论应用在产品设计中,显著提高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减少因外部攻击或内部漏洞导致的风险和损失。

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实现场景全覆盖。面向全场景、全天候、全球市场,珠峰架构实现从“发动机为主驱”到“电机为主驱”,从“油混”到“电混”产品全覆盖,无缝链接从“油”到“电”转型,最高油电转化效率超过 3.75kWh/L,显著优于行业主流竞品水平。实现高水平低排放,上汽集团将是第一家在欧洲实现碳排放低于 100g/km 的中国车企,同时珠峰架构产品将满足欧 7 排放。

全新“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聚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场景,首创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架构方案,真正实现“零碳零排放”。 增程型氢燃料电池的解决方案是指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增程器,串联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作为整车的驱动单元。上汽氢燃料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近 20 年,量产的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并已实现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部件和材料的全国产化,增程型燃料电池电堆 P4M 系统额定功率 45kW,常用工作点效率大于50%,最高效率突破 55%。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有望进一步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推广和普及。

更强劲的心 全固态电池全球率先量产

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超过 400wh/kg,体积能量密度超过 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 75Ah;安全性能更好,在针刺以及 200℃热箱的场景下,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适用范围更广,固态电池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 90%;物料成本更低, 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从电芯端到 PACK端,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

今年10月份,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续航里程超过一千公里。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2027年,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智己新车将实现量产,并正式交付用户;后续,能量密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至500Wh/kg。

全新“蓝芯”混合动力总成,聚焦模块化、集成化、专属化的DMH超级混动技术,已经实现性能突破。荣威D7 DMH搭载了集成精度更高的同轴离合器、高效热效率运行区间高达 85%的混动专用发动机,以及行业首创集成发动机、变速箱、混动策略、热管理、空调等控制于一体的PICU 模块,在实测中跑出了 1962 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仅为 2.8L。未来新一代“蓝芯”的总成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10%。其中,混动专属发动机热效率突破 46%,混动变速箱采用全新构型的“双同轴方案”,新的“能量控制大脑”将更精确的实现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

展开查看更多

爱驾天下

关注

“2024年是智驾规模商用元年,预计到年底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车辆将超过50万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首次以新身份亮相时就发表了个人观点。

飞入寻常百姓家

看到高阶智驾,可能会让很多人以为,这一定是用在“高阶”的车辆上。但从最近的情况来,这项功能已经不再属于昂贵车型的专属。

根据大疆车载最新发布的“成行平台”升级版配置,这也是大疆车载的一大突破之处:在15万元甚至更低价位的车型上做城市领航,突破了当前行业常规的设想。

如果说,华为走的是高端路线,那么,大疆车载则与之形成错位竞争。大疆车载方面直言,做极具性价比的产品。这思路,与当初小米造手机观念高度契合。

四维图新也发布NI in Car汽车智能化一体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占据市场50%份额10万-20万价位的乘用车,帮助这些车型快速融入智能网联服务。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各项软硬件成本也在不断下探,这为高阶智驾“飞入寻常百姓家”提供了基础。

图形用户界面

描述已自动生成

北京车展前夕,地平线就发布了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程6系列,共推出六个版本,面向不同智能驾驶场景进行了计算方案的灵活配置。比如,面向低阶智驾市场,征程6B主打极致性价比;面向中阶智驾市场,推出普惠城区性价比方案征程6M;以及面向高速NOA解决方案征程6E。到2024年第二季度将有超过50家生态伙伴推出基于征程6E/M的准量产级产品。

占据“半壁江山”的中低端市场,也让高阶智驾无法忽视。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毕垒引用相关数据表示,乘用车智能驾驶L2及以上级别的普及率和渗透率将从现在的47%增长到2026年的74%。同时,以城市NOP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也将从10%增长到2026年的近40%。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而智能化真的已经到来了。

事实上,包括蔚来、小鹏汽车等新势力,都在逐渐打造自己的第二品牌,以便收割更多中低端市场。同时,在激烈竞争的当下,很多车企选择了降价,来实现以价换量。10万到20万价格区间的车型约占乘用车销量的一半。

毕垒就表示,由于降价、第二品牌的建立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个价位区间变得格外拥挤,也顺带着高阶智驾向这个方向迈进。

还存在哪些痛点

对于高阶智驾,有人欢喜有人愁。

乐观者认为,当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成本不断下降,更便宜的车型也能用上,这意味着“科技平权”。

但也有人对此持谨慎态度:技术打磨不过关,带来的可能不是惊喜,而是惊吓。

毕竟,机器识别遇到无法做出决策的corner case(小概率事件)时,很可能会导致致命的交通事故。

街道边立着指示牌

描述已自动生成

比如,最近就有一位湖北襄阳的理想L9车主称,其在高速上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而车辆在行驶中检测到高速广告牌上的小货车图片,突然急刹导致追尾。

理想汽车倒也很快承认,“事故原因是将图片误识别为实车,的确是系统的误识别”。

公路上的汽车

描述已自动生成

更严重的后果可能是造成人员伤亡。4月26日,山西运城一辆问界M7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难。事后,家属就质疑,智驾系统AEB未能发挥作用。

更早的时候,2021年8月,“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发声称,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汽车并启用蔚来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

其实类似的情况,保不准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就说小艾最近试乘了某供应商的高阶智驾解决方案,这是在某一线城市中心道路,大部分时候都挺稳当的,但面对一些避让时,那种顿挫感还是非常强,甚至有两次出现紧急接管,得亏驾驶员是老司机,不然可能就真撞上了。

展开查看更多

老司机侃侃车

关注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网显示,2024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将于 2024 年 4 月 24 日举办,届时 10 点-11 点将有新品发布。

@IM 智己汽车 官微发文:“期待华为新品牌! 4 月 24 日,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见!”同时还 @了华为中国、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两个官微账号。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官微则在下方评论:“欢迎老朋友,咱们发布会见!”智己汽车也回复道,“发布会见!”

这让网友不禁猜测,难道华为要和上汽智己合作了?要知道,上汽曾经因为拒绝和华为合作,还说出所谓的“灵魂论”而引发网友广泛的质疑和讨论。

在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合作时,陈虹一席话引起滔天巨浪:“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是随后转头,上汽就和英伟达达成了合作,包括飞凡R7、智己L7、智己L6在内的多款车型,搭载英伟达ORIN-X顶级智驾芯片和上汽集团自研的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

在评论区网友提问“是否买华为硬件”,得到智己汽车答复“一切皆有可能”,看起来,智己和华为合作的可能性确实不小,双方不可能无缘无故,在发布会前进行这样的互动,那么会是什么样的合作呢?

目前,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共有三种模式,分别是零部件供应模式(为车企提供平台化支持,比如提供鸿蒙生态、智能驾驶等控制器、车联网模块等标准化产品)、HI模式(即Huawei Inside,车企采用华为全栈解决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以及鸿蒙智行(华为深度参与产品设计、营销及终端销售)的智选车模式。

有几种可能性,一种呢是华为和上汽合作打造一个新品牌,类似智界、问界、也就是智选车模式,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是,也应该是上汽和华为互动,而不是智己。因为新品牌应该是和智己是平行关系。

更大的可能是,智己汽车将搭载华为的软硬件解决方案,最大的可能性还是智能驾驶,因为上汽集团已经有斑马智行了,不太可能是车机方面的合作。

官方放出的海报除了宣布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发布会定档 4 月 24 日以外,还有一则留下悬念的 slogan:“XX 已定,智在必行”。而在微博原文,更出现了“华为发布新品牌”的关键字,也大概率是和智驾相关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让上汽选择放弃自己的灵魂,但是搭载华为智驾系统的智己汽车,会成为竞争力更强的车型吗?

展开查看更多

汽车Hero

关注

“上汽很难接受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样会变成‘他是灵魂,我是躯体’。我们的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我们不接受任何供应商的整体解决方案,最多是合作。”

展开查看更多

易车原创频道

关注

我们从最开始有想法,到搭建系统方案就历时很久,更不用说期间无数种技术方案的叠加需要无数轮测试去匹配。举个例子,我们当时遇到非常大的难点是对核心Tier 1控制器的功能做上收。像三轴六自由度的统合,涉及智舱,智驾,底盘,制动,ESP等领域的打通,技术壁垒非常高,即使博世、采埃孚、大陆等供应商都很难做到。由于实现方案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由度耦合越多,控制逻辑和控制策略就越复杂的现象,加上实践场景非常多样化,整体系统相当复杂,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情况。我们对于研发、测试一直抱着非常严谨的态度,因此智己L6行业首创的“灵蜥数字底盘”从研发到落地会长达10年之久。

 

提问:在智己L7时您特别强调驾控,现在智己L6又回到驾控的逻辑上。生产L7至L6的四款车型过程中,您关于如何造智能车,如何卖智能车的想法有哪些改变,有什么体悟?

回答:坦率讲,最初智己L7定位“新世界驾控旗舰”时,就有很多老师指出这个定位有点窄。的确,当时国内消费者的首次购车率大概在60%-70%,他们对驾控有一定理解难度。但因为智己汽车对整车驾控底盘有执念,所以坚持了这样的定位。从“大厂国家队”的角度来讲,我们会负责任地遵循底层研发逻辑,将智舱、OS、HMI人机界面等智能功能做到行业领先的地步,与此同时,不放弃对底盘高品质的坚守。

举个例子,在全球豪华车市场中,当年日系车和德国车在全球竞争得不可开交,德国车操控精准,内饰相对粗糙一点;日系车虽然内饰比较精致、比较舒适、噪声比较低,但是操控肯定没德国车那么好。最终走出来的还是德系车,从某种意义而言,今天日系豪华品牌车已经式微了。

因此,一辆智能电动车假如行驶不够安全,操控不够精准,就不可能成为高级品牌的车。它既不可能成为当年的BBA,也不可能成为未来的高级品牌。我们坚信,真正的高级底盘一定是“定海神针”,是成就高级智能电动车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虽然很多用户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愿意花时间陪伴用户一起来理解。

今天的底盘,已经从智能化方面提升了很多维度。L6不仅延续了整个L7大部分的底盘架构,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小脑”,芯片算力相对于行业内同类别主流芯片快2.5倍,基本上可以把整车6个自由度全部接进去,所带来的颠覆性体验想象空间巨大。

从L7到L6,我们有反思,但是更多是坚持;用新的智能化技术、极致驾控能力、跨域能力,打造更高级的底盘,为用户带来更舒适、更安全、更敏捷的驾驶体验。我们义无反顾,会一直坚持下去。

 

提问:今天发布会上L6对标了SU7,SU7对标的是Model 3和Taycan。智己L6直接的竞品是哪些?

回答:今天花20多万买轿车,有两大核心人群:一类用户追求Model 3的高端化“平替”。Model 3整体成熟度比较强,但没有满足中国用户对豪华内饰、舒适体验、整车现代设计的偏好。因此中国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包括智己、极氪和小米,在这些方面能为用户提供充分选择。

另一类用户需要34C(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级)的智能化“平替”。他们喜欢34C的操控品质,但难以忍受34C的智能化体验。毕竟这个时代,很多用户都可以称得上是智能手机的专家了,对智能化会有诉求。简而言之,这类用户就是在意品牌,重视操控,又期待智能化体验的用户。

从市场看,Model 3和Model Y的月销量大约在5万台左右,34C的销量也差不多。这意味着,以上两大核心人群每月可以提供8-10万台的20万元级中大型高端轿车细分市场。这部分用户的需求,智己L6完全可以满足。

 

提问:全系标配四轮转向功能,尤其低配车型不超过23万,这一决定基于什么考虑?另外,光年版车型是性能版加上固态电池的升级吗?固态电池如何实现同时支持大容量与超快充?

回答:为什么要全系标配四轮转向?这实际上是在项目之初就已经确定的事。我们在智己L6开发时就思考,它最核心的产品亮点是什么?答案是上汽集团集十年技术之大成的“智慧数字底盘系统”。

大家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感到,如果只有高配有而低配没有,就会不过瘾;我们也做了一系列内外部调研,最终做出决定的核心原因,还是不希望它成为用户选择高配低配的理由。我们希望用户提到智己L6就能想到“灵蜥数字底盘”,提到“灵蜥数字底盘”就能想到L6。与智己LS6坚持激光雷达全系标配一样,我们希望它成为核心产品标签,我们认为最重要或者给到用户感知最强的配置,不做高低配的选择。

智己L6的光年版车型,是在超强性能版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能够实现大容量和超快充,源于它独特的材料、工艺和设备。“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与目前市面上传统液态电池最核心的区别是,我们的固态电池采用了“固态电解质”,给车辆带来了三方面阶跃式的技术提升,做到真正量产的“续航、安全和快充”三点全能战士!

  • 固态电解质的应用,让动力电池更安全。相较于闪点只有36摄氏度,常温下暴露在空气中即可燃烧的液态电解质来说,无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从化学特性上即不可燃,不会在高温下变形导致正负极接触短路,同时,固态电解质层强度很高,将正负两极隔开,大大降低穿刺导致短路的可能性。
  • 通过行业独创的一体成型设备,采用行业首创的干法一体成型工艺,在正极表面形成一层高致密性的固态电解质层,实现了超低界面阻抗;配合超高离子电导率固态电解质,进一步降低固态电池内阻,保证在准900V高压架构下具有卓越的超快充性能。峰值充电功率400kw,12分钟续航增加400km。
  • 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裹的单晶超高镍正极,配合新一代高比能硅碳负极,带来超高电芯能量密度。因此,在相同的重量下,固态电池的电量可以大大高于传统液态电池,达到磷酸铁锂的160%以上,让智己L6四驱版车型轻松实现超过1000km的续航里程。

综上,智己在动力电池领域率先应用“固态电解质”,是构成智己“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超快充、高能量和安全的技术核心。

   

提问:光年版车型交付计划如何,有限量吗?之前提到智己的固态电池里有润湿剂,它和传统的电解液有什么区别?

回答:量产之初,“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会有一定限量。毕竟“干法一体成型工艺”需要一个产能爬坡的过程,需要在高品质和产量中寻求平衡,但爬坡的速度会非常快。目前的计划,L6光年版车型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交付。主要是为了保证固态电池量产的高安全、高质量和高一致性,所以在短期内产能会有一定限制;但是产能爬坡的速度会非常快;年内会规模化量产交付。

润湿剂与电解液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功能上,传统电池的电解液功能很多,既要传输离子又要导电,还包括很多其他功能。电解液的化学元素非常复杂,其本质是可燃的有机物,燃点还比较低。电池的工艺与电子消费品很像,是一种依靠封装、真空绝缘的产品,一旦液态电解质与空气接触后就会非常危险。

润湿剂的功能,是让固态电解质能够更好地、更低阻抗地传递离子和电子,功能很简单,化学成分也比较简单。在之前介绍固态电池的直播中,我们专门用两个分别装有润湿剂和电解液的瓶子为大家展示,一个瓶子是润湿剂,虽然有些味道但是完全可以暴露在空气里,是不可燃的;另一个装电解液的瓶子不能打开瓶盖,只能在密封的状态下观看,如果打开瓶盖与空气接触,就会发生危险,这是润湿剂和电解液的根本区别。

 

提问:后续的产品规划中,是否有价格更低、不搭载“灵蜥数字底盘”的车型?

回答:暂时没有规划不搭载“灵蜥数字底盘”的车型。我们认为智能汽车应该像“智慧生命体”一样,底盘就像“小脑”,四个轮子能够被独立掌控,六个自由度能够被集中协调控制。而且我们相信,“大厂国家队”的供应链能力、研发能力,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让用户真正享受到“技术平权”的高科技产品。从技术架构角度来讲,去掉“灵蜥数字底盘”很容易,但是加上它,用了我们十年的时间。

 

提问:智己L6什么时候开启交付?

回答:从本周开始,L6生产下线;本月,展车和试驾车将陆续到店,预计4月下旬,大家可以在全国近300个智己体验及交付服务中心看到展车,并开启试驾;5月中旬,L6正式上市;5月下旬,交付第一批车主。

 

提问:最近蔚来李斌总说“蔚来150kWh的固态电池,象征意义大于实际”。请问,固态电池能够真正给消费者带来什么利益?安全性上有什么量化数据?

回答:固态电池肯定不是作秀,也不是只有象征意义。主要从三方面来看:

其一,从安全的角度来看,固态电池的价值绝对超过传统液态电池。固态电解质属于无机氧化物材料,本质上不可燃,因此智己L6“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能够达到远超国标的电池安全标准,实现“整包无热蔓延不起火”。这不单单是象征意义,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永远是第一位的。

其二,“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更多强调的是性能均衡,相关的测试数据后续发布。“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可以提供超1,000公里续航,12分钟充电即可获得400公里续航。

其三,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很高,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还能更安全,但还有一个非常的重要变量因素是成本。当前液态电池的成本已经从过去的2元多一瓦时降到了现在的3毛多。固态电池比液态电池贵一些,但是固态电池在结构上变得更简单,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当固态电池达到一定量产装机规模之后,成本会比液态电池更便宜。

综上,固态电池,无论从电池安全性、超长续航,快充性能等综合性能,还是成本方面,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电池解决方案;一定会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非常重要的方向和非常重要的核心产品。

 

提问:提到固态电池,日系厂商如丰田也大力发展固态电池技术,我们的技术路线和丰田会有什么样的差异,固态电池会成为丰田的一个大招么?

回答:讨论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需要从固态电解质几种方案入手。据了解,日韩车企更关注于硫化物方案;国内的固态电池以及一些电池厂,更关注于氧化物方案;欧洲企业试过一些聚合物方案

我们不会轻易判定哪种技术方案更好,因为各有优势。如硫化物方案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关于硫化氢的生成应该如何去规避,目前还没有特别好方案能够支撑大规模量产,仍然需要较长的路要走。在目前看来,氧化物方案在未来的“诗和远方”之前走出了脚踏实地的一步。总的来说,在技术方向角度,我们不去判定哪个能胜出,但是从市场和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氧化物方案是目前能够规模化量产的方案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