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奔驰g级 新能源纯电

易车知识库 奔驰g级 新能源
进入知识库

驾仕派

关注

最先出招的,是小鹏汽车。这家纯电布局最完整的新势力三巨头之一最近销量压力巨大,已经连续几周销量在2000辆以下徘徊。因此,小鹏汽车宣布从现在到5月5日之前推出5亿元补贴,这里面包含了之前已经宣布的对小鹏G6的限时优惠、最低配车型甚至在18万元以内,而小鹏G9、小鹏P7也有相应的置换补贴,价格早已低于预期。


图片


4月21日,特斯拉率先在中国市场进行了降价,降价幅度达到了1.4万元,特斯拉Model 3售价仅为23.19万元,甚至比涨价前还要便宜一些。而特斯拉Model Y在同样降价幅度的基础上,还能够叠加三年免息的政策,相当于额外优惠了两万元左右。


紧接着,理想汽车宣布24款L系列降价1.8万元-2万元,理想MEGA降价3万元,24款理想L7 Pro车型降低至30.18万元,逼近2字头。实际上这也是理想汽车在一个多月内第二次调整24款车型的销售策略,之前还推出了售价更低的Air版,并且把订车优惠放大到1.5万元。


图片


显然,理想汽车上次只动了产品线命名、加大不痛不痒的定金膨胀没有收到太好的效果,这也才有了现在的直降。尽管外界对于此次理想汽车的降价评论不一,但理想至少是赶在了前面,看是否能抢占先机。


另一个赶在北京车展前发布价格的产品,是问界新M5。这很大程度是因为华为最近恰好发布了Pura 70系列手机,其带来的高热度和高流量都大概率能重演去年问界新M7上市的盛况,让问界新M5重新回归主流。


05

“认怂”的新势力和“躺平”的合资车企

然而,从此次北京车展前夕的信息来看,更多车企在此次车展还只是亮相产品,而不敢贸然宣布价格。


这一举动放在两三年前是很难想象的,毕竟新势力追求的是超长的预售期,而现在这种不敢公布价格的举动,更多是对市场“认怂”的心态——生怕被市场“打脸”。


新能源车企的“认怂”并不意外,对于大多数二三线新能源车企来说,他们已经没有出错牌的机会了—— 一旦接下来的那款新车不能撑起销量,基本就意味着自己会是下一个高合。


4月23日晚上,哪吒发布了哪吒L、极狐发布了阿尔法S5,你会发现整个社交媒体上几乎没有任何波澜。消费者早就已经不再关心这些不在头部的新能源企业了。这恐怕又让参加北京车展的新势力们的心,再次凉了半截。


图片


当然,相比于新势力的“怂”,传统车企们似乎更“躺平”一些。


很典型的是,传统车企已经知道自己在这一轮新能源技术的竞争中不占优势,产品什么样、技术是什么已经不由合资车企来决定,它们要做的就是把产品拿出来、宣布价格就好了,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


就好像东风本田的e:NS2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不管本田推出了什么全新纯电品牌“烨”,对于东本来说,把e:NS2的价格念出来只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当然,对于合资车企来说,由于燃油车本身已经没有中国车企在参与竞争了,所以北京车展燃油车该上还是要上。尤其是类似于江铃福特的烈马这样的产品,最后等的就是一个价格,于是直接在车展上宣布价格,还不用划出一笔专门发布会的预算。


图片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新势力陷入了“现金流困境”,企图用社交媒体的“蹭话题”来吸引关注的时候,老牌全球车企集团还是在大胆地花钱,品牌之夜成为它们宣告自己会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最有力证明。


奔驰纯电G全球首秀、别克品牌日、极星之夜、大众之夜、宝马之夜、一汽丰田品牌之夜……这些在车展前夜、花销巨大的品牌活动绝对都是让新势力们羡慕的。这些品牌大型活动或许在新势力或者科技企业看来,仅仅是一个低效而传统的企业品牌传播,但是站在媒体和消费者的角度,传统品牌的“大笔花销”却是企业健康存续最好的证明。

展开查看更多

跟我视驾

关注

近日,奔驰公布了参加2024北京车展的新车阵容,除了颇受关注的奔驰G级纯电版、全新C级纯电版之外,还有一款小尺寸奔驰G级也将亮相此次车展,被车友们称为“小G”。据悉,新车的预售价估计在6万美元以上,约合43万人民币,并计划在2027年正式上市。

这款小G最早是在2023年德国慕尼黑车展上被确认的,奔驰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费尔(Markus Schafer)表示,全球用户对于奔驰G级品牌都十分认可,并希望扩大其产品阵容,因此下一款车型将是“小G”。

他还证实,即将推出的新车将采用MMA平台,配备专门的电驱系统,虽然他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信息,但预计小G将与奔驰CLA纯电版共享电驱系统和部分部件。据报道,由于需要提供真正的越野能力,新车将使用“奔驰大型后驱车模块”,这意味着新车的性能将在奔驰GLB之上。

根据已有信息,有海外热心车迷制作了奔驰小G的假想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小G几乎复刻了奔驰G级的设计,方正的身型搭配硬朗的线条,俨然一副硬派越野车的既视感。细节上,新车的前脸搭载了封闭式满天星前格栅,中间配备硕大的可发光车标,两侧的前大灯保留经典的圆形造型,整体视觉上复古又充满未来科技感。

侧面来看,假想图上的新车延续了奔驰G级的铰链外露式车门、双段式腰线饰条、外凸的梯形轮眉、车头的顶置示宽灯,还设计了车顶行李架和车门踏板,越野的氛围营造得很到位。从路试谍照上可以看到,新车的尾部配备了外挂式盒子,目前还不确定里面是外挂式备胎,还是只是一个储物盒。

(奔驰G550内饰)

内饰部分,奔驰官方没有公布照片等信息,但预计其风格不会有大的变动,仍然会采用最新的G级家族式设计,方正而粗犷的造型搭配了大量圆形元素,主要出现在空调出风口等部件上;而液晶仪表和中控屏或将采用了双联屏设计,造型上少了奔驰S级的优雅,但多了几分越野的硬派与豪气。

续航方面,这奔驰表示其WLTP纯电续航里程将达到750km,还将拥有800V高压平台和250kW直流快速充电能力,能够在15分钟内补充400km的续航里程。价格方面,参考奔驰G级在海外14.3万美元的售价,小一号的小G的价格或许会在6万美元以上,也就是不低于43万人民币。当然引入国内销售之后,最终价格将远不止这个数。

展开查看更多

汽势传媒

关注

整个2023年,大众在中国市场上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9.18万辆,同比增长23.2%,远低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接近40%的整体增速,且与接近千万的新能源市场量而言,大众汽车的份额不过2%左右。此外,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18%,降至2023年的14%。

这意味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压力如影随形,大众集团正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还有一个节点事件,即2024年是大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第40个年头。将这些细碎的、零散的、重大的新闻事件串在一起,再结合北京车展磨刀霍霍的中国新老势力车企们,有一种决战来临的现场既视感。

当然,没有人会坐以待毙,德国车企的反击其实来势汹汹,只是掩盖在小米华为等的滚滚流量下而未被放大。因此,一个没有松弛感的德国车企反而是值得尊重且需要中国车企警惕的存在。

临近北京车展,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

汽势传媒

大众:本土、本土还是本土

以大众、奔驰、宝马、巴斯夫、西门子等为代表的大型德国企业相继增加在华投资。4月11日,作为在中国拥有最大市场份额的跨国车企,大众汽车宣布对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追加投资25亿欧元,同时提速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智能电动汽车生产。

大众汽车中国管理委员会成员贝瑞德表示,随着大众汽车在合肥生产电动汽车,合肥生产基地将有助于把技术推向市场的速度提高约30%。这意味着,大众在中国市场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大众在中国推出电动汽车的节奏将进一步加快。

根据规划,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有消息称,大众集团正抽调各地精锐,准备在合肥打造一支拥有3000名中国工程师的团队,服务于大众科技,主要从事研发和采购工作。

除了投资的一再加码,本土化是一大关键词,引入来自中国的外援则是常规化操作。

比如小鹏。去年7月份,大众集团宣布向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双方面向中国的中型车市场,共同开发两款大众品牌的电动车型,首款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

比如大疆。南北大众都引入了来自DIJ大疆旗下的大疆车载提供的整体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比如迈腾B9与途观L Pro两款车搭载了由大疆车载提供的纯视觉智能驾驶整体解决方案。

比如地平线。在智能网联领域,大众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先后与地平线、中科创达成立合资公司,借助本土的力量加码智能化研发。

因而,大众是所有合资品牌里最为激进的那一个。

汽势传媒

宝马:“史上最强产品阵容”亮相北京车展

2023年,齐普策一年内数次来到中国,宝马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可见一斑。此外,齐普策重申宝马集团战略和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中国是未来之所在,也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市场。我们在中国的持续成功离不开我们在华足迹的不断增长和发展。”

本届北京车展,宝马品牌参展车型有15款,涉及宝马和MINI两个品牌,包括BMW Vision Neue Klasse新世代概念车、新款宝马4系、全新宝马i4、新款宝马M4、宝马iX5氢燃料以及MINI ACEMAN等共十五款车系,堪称“史上最强产品阵容”。

BMW Vision Neue Klasse新世代概念车搭载第六代eDrive电力驱动技术将使新世代车型的充电速度提高30%,续航里程提高30%,整车效率提高25%。量产版的新世代车型也将于2026年在中国国产,后续还将基于宝马新电动车平台推出6款新车型。

汽势传媒

奔驰:坚定扩大对华投资 一箩筐新车首秀

梅赛德斯-奔驰是持续投资中国最大的德国企业之一。康林松近日表示,公司将坚定扩大对华投资。奔驰愿与中国汽车产业加强合作,在推动减少贸易壁垒、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事实上,尽管合资车企受到自主的挤压,但奔驰的品牌溢价依旧稳定。据官方数据,奔驰仍是100万级及150万级以上豪华汽车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品牌之一。

今年北京车展期间,奔驰将携包括1款全球首发、7款中国首发及车展首秀、8款中国上市等21款星徽座驾及前瞻科技,重磅亮相中国国际展览中心E4馆梅赛德斯-奔驰展台。

具体包括奔驰G级越野车家族首款纯电车型和梅赛德斯-迈巴赫首款量产纯电车型将分别迎来全球首发和上市;此前于慕尼黑车展亮相的奔驰CLA级概念车,以及全新长轴距E级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将迎来中国首秀。

展开查看更多

油门到底ACC

关注

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参加本次北京车展的阵容将包括1款全球首发、7款中国首发及车展首秀、8款中国上市等21款车型及前瞻科技。其中最大的光环聚焦在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G级越野车,该车将在北京完成全球首发。

梅赛德斯-奔驰值得关注的重点车型和技术还包括电动化的AMG旗舰跑车和梅赛德斯-迈巴赫;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首款车型CLA级概念车及全新智能操作系统MB.OS等。

全新梅赛德斯-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将于2024 F1中国大奖赛期间全球首发,并在北京车展亮相。车辆采用源自F1赛车的高性能混动科技,将汽车运动科技与电动化进行了深度融合。

梅赛德斯-奔驰CLA级概念车将在本届车展完成中国首秀。概念车基于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打造,采用800伏高压平台,具有12千瓦时/百公里的能效表现。全新的MB.OS操作系统将是概念车的又一重要看点。

全新梅赛德斯-迈巴赫EQS纯电SUV的正式上市为超豪华车消费市场带来新意,该车以梅赛德斯-迈巴赫传统的豪华设计理念,加上顺应时代的数字化科技和电力驱动方式,可提供不同以往的驾乘体验。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