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您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chrome
Firefox

奥迪A7空间

易车知识库 奥迪A7

176条内容

进入知识库

Report汽车

关注

从侧后方观望,便是它的最佳欣赏角度。修长车身、大溜背、可升降尾翼等运动元素,在这辆奥迪A7身上被展示得淋漓尽致。什么是优雅?大概是在4976/1908/1419mm的车身尺寸,2928mm的轴距上,让线条有足够的空间舒展得很开,整个姿态非常优美。再配合上21英寸的低扁平比轮胎,更打造出蓄势待发的力量感,视觉高潮一触即发。

单论颜值就能定义它是否完美吗?显然不能,爱一辆车和爱一个人都有相同的道理,内在好坏与否,才是评判你否能和它长期相处下去的基础。打开拉风的无框车门,进入眼帘的是熟悉的布局,就从设计和人体工程学体验来看,科技感满满的奥迪A7还是很讨喜的。

中控台上下两块双液晶屏取代了原来冗杂的实体按键,让整个内饰看起来更为简洁,营造了良好的数字化体验。除去更为直观的显示效果外,中控双屏的三维触控反馈也做得相当出色,习惯了之后实现“盲操”完全没有问题。但不得不说的是,奥迪A7的中控屏比较容易留下指纹,多少让“强迫症患者”有点儿难受。

虽然奥迪A7作为一款轿跑车型,但毕竟它定位于行政级别,实际体验下来它的空间表现十分宽裕。首先是后排乘坐能够获得足够舒适的坐姿,而且其后备厢空间非常深,有着不错的装载能力。唯一的缺点就是后排地毯中央隆起,对中间那位乘客会造成一定影响,不过话说回来,有多少人买奥迪A7不是关注颜值与性能,而是在意后排空间大不大呢?

展开查看更多

天天汽车V

关注

以上这段话是奥迪对于此事给出的回应,不得不说这话说得很官方,但是“携手各方共同制定战略方针”这句话还是给人留下了丰富的遐想空间

开始掉队了

为什么关于奥迪的这一信息会在这个时间点上引来这么多的关注与讨论?答案很简单,BBA之中,奥迪的转型速度太慢了,销量也已经开始掉队。

先看去年整体的数据,2022年全年,奥迪在华销量64.3万辆,同比下滑8.4%,要知道这个销量可比奔驰、宝马低了十万辆左右,同期奔驰、宝马的销量为75.2万辆与79.2万辆;最让奥迪懊恼的应该是这种下滑呈现了持续性的态势,进入到今年一季度,奔驰与宝马的销量超过19万辆,而奥迪仅仅实现了13.6万辆的销量,同比下滑15.6%

中国市场之前可是奥迪的福地,其重要性对于这个品牌来说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说奥迪对于中国市场是有依赖性的,但是面对市场的转变,中国汽车市场的转型速度把奥迪甩在了一众品牌的身后。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销量已经超过370万辆,同比增长超40%,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已经突破28%,这其中奥迪卖出了多少新能源车?反正前5个月只有7748辆,甚至不及某些新势力车企一个月的销量。

要知道奥迪的另外两个对手可是在新能源销量上高出一截,尤其是宝马闷声发财,前五个月销量已经领先中国高端新势力品牌超过36000辆,并形成了i3+iX3的销量主力产品矩阵。

面对这样的情况,大众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奥博穆(OliverBlume)在今年的资本市场日上发表了讲话,其中明确提到了奥迪在市场竞争中落户,并且将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软件,二是电动化进展。

问题在哪?

软件很好理解,这个锅主要是在奥迪的母公司大众那边,所以在此不过多展开,其实从现阶段来看,奥迪在新能源市场失意的主要原因还是电动化进展太慢,导致现在拿不出什么能打的产品。

电动化时代最关键的核心其实和内燃机时代并无二致,同样是依托平台去打造产品,那么在开头也提到了奥迪想购买中国品牌的纯电平台,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想从大众集团当中“独立出来”?

其实现在奥迪手里有4个纯电平台,但是其中两个略显平庸,一个大众消费者高攀不起,最后一个还没实际落地。与之对应的就是MEB平台、MLBevo平台、J1平台与PPE平台。

基于MEB与MLBevo平台的产品本来应该是奥迪去拓宽市场的主力,但是鉴于自主品牌用更低的价格给出了更出众的纯电产品,导致奥迪没有办法在市场当中做出有竞争力的爆款,面对新能源这种全新的市场来说,没有爆款就意味着注定要消失在茫茫“车”海之中。

至于J1平台则是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目前应用的车型是奥迪的RSe-tronGT与保时捷的Taycan,这个平台的存在意义更像是去打造炫技的玩具,对于树立品牌形象能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对于销量则无能为力。

那么现在给奥迪留出的空间其实就是加在二者中间的中高端领域,PPE平台便是针对于此,应该是从去年开始,奥迪在车展当中的新能源概念展车便是基于PPE平台打造的产品,但是预热时间确实有点太长了,现在还没有实际的车型落地。

要知道新能源市场这几年的发展主打的就是快速,谁能先出手谁就占据蓝海市场的主动权,像某自主品牌甚至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此前半年才能完成的产品与经销链路布局,如今蓝海都已经转为红海,奥迪的推进速度还是如此之慢,销量不下滑才是怪事。

如今这个时间节点来看,奥迪相对新能源市场的主流品牌,已经在相关技术上面有些落后,这个时候自己再搞研发肯定是要花时间、花钱,至于钱还好说,但是这个发展的时间段是否给奥迪留出了空间?错过可能就不再。

这或许就是奥迪想要从中国品牌手中购买电动平台的原因,毕竟谁落后谁着急。奥迪急需在市场当中推出走量的产品,甚至是放低自己的姿态,也要在目前严苛的竞争环境下快速补上自己的短板。

这个时候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奥迪会将目标喵向谁?谁会成为它的猎物?

猎物推荐指数

现在网络与社交平台上面已经流传出了很多所谓的内部消息与传言,但是当事双方都秉承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此进行了“辟谣”,不承认也不否认,那不妨在此梳理一些奥迪的这些绯闻合作伙伴,再算一算到底谁和奥迪的八字比较合。

现在手里有纯电平台,并且流传出信息的品牌主要是这么几个,比亚迪、吉利、上汽。

比亚迪是现在国内市场新能源的头部品牌,其现在主推的e平台3.0最大的特点就是成本低,供应链基本上都是自己掌控,这一点和特斯拉非常相似,并且整个集成度很高,能够给车辆的其他方面留出更大的发挥空间

展开查看更多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